重庆市江津县政府工作报告

小邱1147 分享 时间:

江津区在行政区划上为重庆市江津区,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以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庆市江津县政府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重庆市江津县政府工作报告篇1

——2015年2月4日江津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江津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合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城市发展新区战略支点、重庆大都市区重要组团”功能定位、“争做城市发展新区‘领头羊'”总要求,深入实施“一五七六”发展思路,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坚持“工业为要、五业互动”,经济增量、提质、升级取得新成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7亿元、增长12.8%,完成公共预算收入47.4亿元、增长23.3%,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667元、12318元,增长10.5%、12.5%,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3%的较低水平。

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大力推进工业“集中、集群、集聚”发展,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325亿元、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40户、达到313户,产值1109亿元、增长22.4%,增加值298.3亿元、增长13.5%,利润总额116.5亿元、增长28.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02.5%,同比增加28.4个百分点。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5亿元、集中度达到9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非公经济占比达80.2%。世界500强企业14家,9家企业入选“重庆市100户重点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22家。重庆潍柴荣获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成为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三峡油漆成为国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

第三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增加值实现135.3亿元、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6亿元、增长15.5%,增速全市第二。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32.4亿元、增长24.7%,增速全市第一。双福农贸城、攀宝钢材市场、和润汽摩城交易总额实现100亿元。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超1200万吨。“六个一”旅游精品工程完成投资16亿元,四面山成为首批市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过景观质量评审,“爱情朝圣之旅”获评全国十佳主题旅游线路,富硒江津·长寿之乡成为重庆新名片十强。全区接待游客首超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7亿元。金融机构累计达48家,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61.7亿元、344亿元,增长13.1%、28.9%。

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取得进展。农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位居全市第一。粮食总产量66.3万吨,蔬菜产量80.3万吨,生猪出栏100万头。富硒产业发展迅猛,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24万亩、富硒水产基地2.2万亩,培育“福音”“康来硒”“石蟆硒”等富硒品牌25个,年产值25亿元。新增区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锦程实业公司成为首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4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现代农业园区引进企业9家,到位资金12亿元,市级农业示范工程被评为全市先进。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一期)基本建成。

(二)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坚持“融城、扩容、提质”,中心城区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人口达54万,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几江半岛功能完善和改造提升同步并举,鼎山公园(一期)全面建成;塔坪路等17条“断头路”加快建设,其中8条建成通车;整治背街小巷77 条、无物管小区73个。滨江新城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开发建设快速推进,累计完成政府类投资108亿元,鼎山长江大桥荣获“鲁班奖”,几江长江大桥主塔封顶,建成道路44公里、市政管网58公里,路桥框架基本形成;“五馆三中心”、篆山坪公园开工建设,行政中心、公安指挥中心主体完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入驻,一批重点开发项目初见成效。双福新区产城融合加快,建成和在建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珊瑚立交投入使用,商业中心美食街基本完工,市车管所第九分所开工建设,双福客运枢纽站加快建设,德感至双福供水主管道建成通水。支坪组团建设起步,第三军医大学新校区启动建设,10公里滨江路支坪延伸段主体完成。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环高速江永段建成通车、江綦段有序推进,江习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渝黔铁路新线加快建设,跳蹬至江津都市快轨项目完成可研和设计。白沙、石蟆、李市被评为“全国重点镇”,中山、塘河等5个镇荣获“重庆最美小城镇”,吴滩邢家等4个村入选“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四面山林海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

(三)深化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把改革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各项改革任务进展良好。调整几江、德感、四面山、柏林等镇街部分村、社区行政区划,新设立四屏镇。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确定,减少机构3个。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网上审批“11112”新模式。低丘缓坡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多规合一”和白沙行政管理体制两个全国性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34家区级预算单位公开预算和“三公”经费。江习高速公路等项目在全市率先探索PPP投融资模式。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启动德感、龙华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统筹推进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两项改革试点,新培育农民合作社99个、家庭农场150家;探索搭建区、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度达35%;新增农村产权抵押融资7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创新探索企业“四证”融资近2000万元;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实现村级全覆盖;全区累计转户16.3万人。区、镇街、村居“三级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规范化率达95%。群工系统为民服务作用发挥良好。

(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坚持既抓当前又谋长远,着力提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能力。强力扩大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5亿元、增长25.4%,其中工业投资302.4亿元、增长54.6%,增速全市第二。强力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取设立海关及检验检疫机构取得进展,进出口总额8.3亿美元、增长18.7%。强力招商引资,合同引资超100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335亿元、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强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新设立企业主体2434户、增长21.2%,小微企业突破9000户,全区市场主体超6.7万户。强力抓好用地保障,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修改,新增城镇工矿用地规划10平方公里,全年取得审批用地1.8万亩。

(五)社会民生事业明显改善。始终坚持民生第一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5%用于民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取得新进步。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成效明显。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城镇新增就业近5万人,为区内笔电企业输送1.5万人。“五大保险”全覆盖,社保基金征缴总额达18.8亿元、增长27.6%,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2.6%、97.1%。坚持8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营养补贴制度,全区100岁以上老人124人,占全市十分之一。

社会事业不断加强。教育事业有新发展,新改建11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成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北师大江津附属学校开工建设,9所在津高校招生近6万人,入围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区县,成功举办第三届三峡工程重庆库区职业技能大赛,重庆工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学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文体事业有新突破,制定《江津区市民公约》和《江津区市民日常行为规范》,电视剧《聂荣臻》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电视剧金鹰奖,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区游泳馆建成投用,举办“帅乡杯”全国门球邀请赛等赛事,参加国家级体育竞赛获七金十银好成绩;完成《江津县志》修编。卫生事业有新进步,区妇幼保健院、区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复评,区中医院创“三甲”工作启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广兴、四面山卫生院竣工投用,福城医院主体完工,珞璜卫生院迁建推进顺利,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等活动,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稳妥实施。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22件重点民生实事投资39.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农网改造升级、城镇清洁工程、撤并村公路建设任务提前完成。全年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439人,累计完成1000人;整治完工山坪塘2033口,累计完成3000口;解决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累计达83万人,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改造农村危旧房1500户,累计完成8000户;建设新村居民点20个,打造美丽乡村10个;实施34个行政村(社区)环境连片整治;新(改)建农村公路466公里,2011年以来累计建成2500公里;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11所,建成投用教师周转房800套,累计完成1800套;建成60个撤并村卫生室;完成3万平方米城镇(工矿)棚户区及城区危旧房改造;建成26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实现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改造完成城区“一户一表”1280户;完成52个弃管小区和45台老旧电梯改造;建成10座公厕、3座人行天桥;新增城市绿地1000亩;建成农村养老服务站42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3个;交付配租公租房298套,开工建设安置还房1.7万套。

(六)平安建设巩固提升。贯彻实施《深化平安江津建设的意见》,巩固了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三所一队”完成搬迁。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6%,排全市第二。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揽,扎实推进干部下访化积案、解难题、办实事专项行动,有效化解了一批疑难积案。基层社区建设不断加强,大西门社区、琅山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法制院坝会”入选全国普法典型工作经典案例。四面山消防站建成投用,新成立李市、塘河专职消防队。获全国防震减灾先进单位。积极构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开展“九打九治”专项整治,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未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七)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认真落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城市环境更加宜居。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长江干流(江津段)水质保持良好,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优于功能区标准;森林覆盖率42.5%,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2%,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8.4%。新建成污水处理厂8座,实现镇街、园区污水处理厂和环保机构全覆盖。

(八)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决定》,扎实开展和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实施意见和区委实施办法,深入开展“十个专项整治”行动,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3000余件,议事协调机构、全区性会议、文件、节庆活动以及村居承担上级交办事务大幅减少,“三公”经费连续三年只减不增,有力促进了政风转变。市委督导组组织的民主测评,区政府党组获“好”和“较好”满意率达100%。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带头维护法律权威,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满意率达97.3%,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达96.8%。加强政府资金使用监管,对政府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实行清单管理,推行阳光交易,加强财政评审,强化审计作用,有效节约了政府投资。严格教育、严守纪律、严密管理、严厉监督、严惩腐败,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切实加强。

人民武装、双拥优抚工作扎实推进,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第三次经济普查获全国先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科普、供销、民防、机关事务管理、质量监督、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慈善、残疾人保障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定向导航、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履职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锐意奋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津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在津各高校、金融机构、上级管理单位,向市级各部门、兄弟区县和关心支持江津发展的友人,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居安要思危,有备才无患。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总量还不大,综合实力还不强,离 “领头羊”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前进道路上尚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不足。政府债务化解难度大,房地产市场、社会融资等都有一些风险因素显现。二是经济质量有待提高。工业新投产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偏少,第三产业发展还需提速,社会创新潜能未充分发挥,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三是城市品质还需提升。城市规模扩张加大了治理压力,几江半岛城市公共空间仍显不足,城市管理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四是民生改善任重道远。在财政收入增长趋于平稳的情况下,保障民生刚性支出的难度加大。五是作风建设仍需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政风建设长效机制还需完善。部分公务人员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和执行能力不强。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解决。

二、2015年工作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四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十三届六次、七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两个定位、一个总要求”,深入实施“一五七六”发展思路,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强化改革、开放和创新三大动力支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我们要按照市委和区委提出的“有定力、善作为,转方式、提质量,重统筹、促公平,防风险、补短板,打基础、可持续”的要求,在思想认识、战略定力、工作基调、精神状态上凝心聚气,形成强大合力。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科学认识经济发展增量和质量的关系,科学认识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科学认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变化,科学认识新增长点的发现和培育,科学认识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和短板,努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思想上统一,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乘势而 上,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坚持一张蓝图、一个目标、一干到底。我们要主动融入和服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紧扣“城市发展新区战略支点、重庆大都市区重要组团”功能定位,深入实施“一五七六”发展思路,瞄准争做城市发展新区“领头羊”这个目标要求,一年接着一年干,奋力打造江津经济和城镇两个“升级版”,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在于稳住经济运行,“进”的重点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我们既要坚决反对不顾客观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竭泽而渔求发展;又要坚决反对以新常态为借口,松弛懈怠、无所作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形成稳健、可持续的增长格局。

——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积久为功。今天的江津,正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爬坡上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党和人民把充满活力、魅力、潜力的江津交给我们建设和治理,我们没有理由不竭尽全力,没有理由不奋发有为。惟有始终把责任铭记心中、扛在肩上,在发展道路上踏石留印,在前进征程中抓铁有痕,在事业追求上积久为功,才能谱写好争做“领头羊”的精彩篇章!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切实抓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做强工业经济。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挥工业对于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支撑作用,全力促进工业提质增效上规模。

着力抓好集群发展。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走大力发展配套集群、精深加工产业和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路子,增强产业竞争优势。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产业链深、成长性好,有形成千亿级规模的潜力。要继续扶持重齿公司、东风小康、玖龙纸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潍柴汽车、北汽西南、联邦中北等龙头企业建设,引进发展一批配套企业,着力打造千亿汽摩城、千亿装备制造基地、千亿新型材料基地。食品工业方面,加快建设淀粉糖浆、福达坊等项目,大力扶持益海嘉里、中粮集团、山东鲁花等企业,着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食用油加工基地。电子信息方面,加快翎创福、仁能软件等项目建设,促进群光电子、敏达电子等放量生产,进一步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引进培育机器人、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增强动力。继续支持广兴、夏坝、先锋、油溪等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

着力抓好企业增效。企业是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工业增量提质增效的关键。引导龙头企业上下延伸、左右拓展产业链,提高产品本地配套率,节约生产成本。支持企业采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设计、研发、生产、供销、管理、服务能力。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既注重扩大产能,又注重提升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工艺水平,努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产销率和利润率。实施品牌战略,推进标准化生产,新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新创建一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完善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重点企业、新投产达产项目的动态监测,为企业生产经营排忧解难,助推企业释放产能、增加效益。

着力抓好创新驱动。重视科技就是重视江津的明天,投资科技就是投资江津的未来。积极创建重庆市创新驱动示范区。坚持市场导向,紧扣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创新平台。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优化科技专项经费投入结构,支持更多企业通过创新增强竞争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与贡献相匹配的创新收益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1.8%以上,专利申请量突破1800件。

(二)进一步抓好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生活并重、线上线下并进、现代传统并举,推动现代服务业量有新突破、质有新提升。

做强商贸物流业。重点抓好“三个一”工程,继续推进城市商圈建设,加快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市场群。力争双福农贸城交易额达100亿元以上、和润汽摩城达40亿元以上。大力推进攀宝钢材市场、双福汽车4S城、冠强汽车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建设,积极承接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商贸物流业转移。进一步完善东部新城、滨江新城商业配套。引进培育电商及关联产业,鼓励区内专业市场发展线上业务,拓展本地产品和服务市场空间。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推广网购店取店送,促进电子商务向镇街和村居延伸。

做靓旅游业。推进“六个一”旅游精品工程,继续创建四面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四面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中山古镇改造升级,完成双峰寺及爱情天梯保护性修缮工程,确保恒大游乐场(一期)建成开业,着力建设游艇母港示范区,提升白沙·塘河影视基地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大圆洞、滚子坪、黑石山等旅游景区规划。打好“长寿牌”和“富硒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扩大江津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

做大金融业。积极引进银行机构、金融租赁、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东部新城、滨江新城以及工业园区拓展网点,不断做大做优金融总量。通过银团贷款、国有公司股权质押、发行企业债及公司债等方式,解决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加强担保能力建设。探索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强对小贷、担保、要素市场、投融资中介等机构监管,打击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关键在于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准确把握消费需求的趋势性变化,认真落实促进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稳定住房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深挖信息消费潜力。着力改善便利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积极促进大众消费,吸引更多的人到江津消费,使消费在稳增长中发挥基础作用。

(三)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富硒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坚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道路,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名副其实。

大力发展富硒产业。充分利用富硒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市场驱动,努力构建富硒品牌突出、产业带动明显、服务体系健全的发展格局。狠抓一批特色产业,促进优质粮油、花椒、蔬菜、畜禽、柑橘五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富硒茶叶、果品、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年新发展富硒种植业基地28万亩,建设富硒水产基地2.6万亩,出栏富硒畜禽300万只以上,富硒产业产值超30亿元。狠抓一批特色基地,现代农业园区要落实好“1+5”文件,着力打造现代农业、都市农业、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扶持永兴黄庄粮油科技示范园、吴滩蔬菜畜牧循环农业示范园、石门生态农业观光园加快发展;支持支坪、慈云、龙华等地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蔡家、嘉平、柏林等地发展山地生态农业,西湖、贾嗣、杜市等地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白沙、石蟆、李市等地建设保供生产基地。狠抓一批特色品牌,坚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统筹发展,集中培育以富硒大米、富硒花椒、江津硒茗等为代表的统一商标,打造江津硒产业“金色名片”。狠抓一批销售市场,依托双福农贸城建设江津富硒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继续支持建设一批富硒产品专卖店,推动农超对接、基地直营、网上直销,形成完善的流通网络体系。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多管齐下,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由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可持续集约发展转变。向土地产出要效益,保护利用好富硒土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机耕作水平,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向产业链条要效益,不断完善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富硒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向科技创新要效益,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成果,推广良种繁育、高产栽培技术,推进节水、节肥、节药等技术应用,提高农产品单产及质量水平。向安全生产要效益,倡导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强化农产品源头监管,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坚持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法宝,让农民种地能挣钱、增产能增收,增加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深化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地落实,增加转移性收入。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提高扶贫精准性,增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杜绝贫困代际传递。

(四)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致力于打造江津城镇升级版,坚持组团模式,实施融城推进、产城融合两大战略,不断做大城市规模,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之城。落实《重庆市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坚持“融城、扩容、提质”思路,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几江半岛要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通育才路、长风路等“断头路”,让城市更加通畅。滨江新城要加快几江长江大桥、北师大江津附属学校、“五馆三中心”、篆山坪公园等项目建设,改善德感片区环境,不断做大城市规模,彰显城市形象。双福新区要抓好产城融合发展,增加城市休闲设施,完善商业娱乐配套。支坪组团要加快第三军医大学新校区建设,建成滨江路支坪延伸段工程。珞璜组团要加强与都市功能拓展区的衔接,建设产城融合发展新城,打造江津融城发展又一“桥头堡”。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几江半岛、滨江新城、德感与双福新区、支坪、珞璜互联互通,形成组团带状城市特色。

着力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搞好就业、住房、交通等物质层面配套,又搞好文化、教育等精神层面服务,促进人口就地城镇化、就近市民化。全年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5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4万,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各镇街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走特色化、差异化道路,大力建设特色小城镇。大力促进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向镇街延伸,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实现由“单项突进”向“综合发展”迈进,由“村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迈进,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促进新农村“内外兼修”,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调整优化城区管理体制,重心下移,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做到主次干道“面子”光鲜,背街小巷“里子”干净。按照路面平整舒适、立面整洁清爽、街区管控有序、路灯整齐保亮、环卫作业规范有序、地下管网保排保通的要求,促进中心城区市政管理日常作业规范化。依法整治违法建筑,规范户外广告和店招。完善基础数据库及应用平台,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组织作用,引导市民积极、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各镇街场镇管理要做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加强对老乡场、美丽乡村点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五)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坚持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打好投资“组合拳”,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切实抓好100个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年投资660亿元以上。

狠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铁路和轨道:要抓好渝黔铁路新线建设,开工跳蹬至江津都市快轨。高速公路:要加快江习高速建设,力争三环高速江綦段建成通车,加快合璧津高速前期工作。港口码头:要加快珞璜千万吨级长江枢纽港建设,通过改造扩能朱杨溪综合物流基地,争取建设重庆西部煤炭交易中心。城乡公路:要继续新建农村公路,抓好石蟆、贾嗣、夏坝、广兴、四面山等一批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打通断头路、开辟出山路、衔接大交通。水利工程:要继续抓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建成鲤鱼石水厂3万吨扩能项目,推进和艾水厂前期工作,保障中心城区供水。实施德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抓好三峡后续项目建设和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小南海水电站移民搬迁。实施綦河綦江区段至江津区段防洪治理工程。

大力抓好工业投资,以项目稳投资、以项目增后劲。按照“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的要求,确保杜拉维特、联东U谷、勤辉集团等项目开工建设,长风厂迁建、重庆水轮机、西意恩电梯等项目建成投产,潍柴汽车、山东鲁花、伟星新材等项目达产,投达产项目新增产值12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地产,促进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

(六)进一步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各项重点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使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

实施机构改革及简政放权。抓紧落实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理顺部门间职责关系,努力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清理公布“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权力边界,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今年是白沙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键年,要进一步理顺体制关系,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促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和优化,消除审批环节“灰色地带”。切实发挥区、镇街、村居三级服务中心作用,让群众方便办事成为常态。深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按照“放开、减负、解难、引导”的要求,进一步营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让江津人的创意与市场需求融合,把“草根原创”迸发出的新元素、新模式,汇聚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继续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施“助保贷”项目,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科技型、民生型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抓好财税、投融资改革。认真贯彻《预算法》,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按照要求推进“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清理规范各类优惠政策,依法依规组织好财政收入。积极争取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有序推进镇街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对存量债务分类化解,以“高改低”、“短换长”等方式,降低债务成本;对新增债务纳入监控、规范程序、严格审批。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用好用活财政资金。

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量化确权改革。认真实施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开展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规模经营度提高到36%以上。着力农村融资难题,在产权抵押融资、农业园区“四证”融资上力争有新突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水利、林业、供销合作社和农业补贴资金股权化等方面的改革。

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要按照国土资源部批复精神,用心用力搞好试点,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四个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突出问题,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用好10平方公里城镇工矿用地规划周转指标,扎实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结合增减挂钩、休闲地产等用地政策,切实保障好建设用地需求。

高质量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围绕争做“领头羊”的要求,深入研判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江津发展阶段性特征,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为江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勾画好蓝图。

(七)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把七大平台作为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和主窗口,积极融入国家和重庆开放战略总体布局,着力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加强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借助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抓住国家治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机遇,尽快建成珞璜千万吨级长江枢纽港,积极发挥兰家沱、朱杨溪等港口码头作用,推进水公铁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完善物流、信息网络体系,争取设立海关及检验检疫机构,积极融入“渝新欧”大通道和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促进江津产品和转口货物以快捷方式通江达海。

增强开放平台承载能力。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术开发区,增强双福、德感、珞璜、白沙工业园对外开放综合实力,充分发挥滨江新城、现代农业园区、四面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作用,全力构建以七大主战场为支撑、各镇街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平台,打造城市发展新区开放高地。加强七大主战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科技创新、产品检验检测等服务平台建设,为对外开放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同步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思路,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全年合同引资1000亿元,实到资金500亿元以上,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支持润通动力等外贸企业发展,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拓展市场,加快一般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加强出口信保、境外电子商务和出口畅销品牌创建,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7亿美元以上。

(八)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投入,办好利民惠民实事。

加强就业创业及社会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众就业,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深化创业型城市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社保由制度全覆盖转向人员全覆盖。推动社会救助精准化、养老服务社会化、法律援助便利化,促进城乡低保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有效衔接。做好关心下一代、残疾人保障和优抚安置工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编织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紧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与市教委共建全市统筹城乡教育改革示范区。加快白沙中学迁扩建、珞璜江津中学等项目建设,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面提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弘扬聂帅精神,加强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支持区广播电视台、江津日报、江津网做大做强,积极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完善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区中医院创“三甲”,启动区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和区儿童医院建设。抓好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全区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更好地维护群众权益。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外事和侨务工作。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创建“双拥模范城”。

努力办好重点民生实事。着力构建重点民生实事滚动实施机制,在前两年扎实推进22件重点民生实事的基础上,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经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筛选整合,决定今年集中力量办好30件重点民生实事。其中新增项目有:标准化配置全区村卫生室,免费开展孕妇产前出生缺陷筛查9000人、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2万人、乳腺癌检查9000人,硬化村社便道200公里,安装农村公路危险路段安保设施103公里,组织流动文化服务750场次,在镇街和行政村建设4G通信基站200个,建设薄弱学校校舍1.9万平方米、体育场地5000平方米,开展就业创业培训5000人,改造城区50栋老旧建筑消防设施,安装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设备3.7万套。民之所望,即施政所向。我们要进一步增加投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坚定不移地做好新常态下的民生工作,确保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九)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顺应社会结构新变化,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促进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抓安全生产,绝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和麻痹,绝不能有须臾的疏忽和懈怠。严格实施《安全生产法》,强化安全责任体系,从严落实政府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镇街、平台属地管理责任,依法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目标考核,严肃问责制度,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强化重点行业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全面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防控较大事故。强化安全基础,加快完善安全管理规章规范,全面提高安全工作标准,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和安全科技创新。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公共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推进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依法落实居委会和村委会组织法,支持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自治。健全社会组织登记、监管制度,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完善社工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落实特殊群体管理安置帮教措施,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扩大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和应用范围。弘扬法治文化,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法治意识。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网络化、网格化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成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加强镇街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和社区警务室建设,依法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研判和化解,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实施“阳光信访”,规范信访秩序,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健全群工系统交办、办理、反馈、评价制度,探索解决民生问题有效机制。

(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严守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决不能”底线。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科学定位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落实产业投资负面清单和规划环评制度,推进能效评价前期介入。全面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降低土地、能源、水资源消耗强度,推广绿色建筑、绿色照明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示范,扩大并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抓好扬尘控制、机动车减排、高污染行业及重点企业治理,推进城区油烟综合治理,促进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强水资源管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完善镇街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加强绿化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守耕地、林地、森林“三条红线”;加强工业、交通、文化娱乐和商业活动噪声源治理;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强化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源头保护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保护、排污许可、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努力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培育普及生态文化,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三、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入新常态,完成新任务,我们必须扎实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我们要深刻领会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党章、党纪、国家法律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作为工作准绳,坚决做到“五个必须”。区政府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法治轨道上、各方监督中推动工作,敬畏法律、敬畏纪律、敬畏规矩、敬畏程序,做到中央、市委、区委提倡的坚决响应、决定的坚决照办、禁止的坚决杜绝,习惯在清新的风气中生活,习惯在法治的轨道上用权,习惯在监督的条件下工作,时时事事守纪律讲规矩。

(二)依法行政,依规办事。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政府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法治思维,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着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认真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着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优化配置执法力量,推进综合执法,促进执法重心下移。严格执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支持仲裁工作。

(三)反对“四风”,树立新风。“四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离我们越近。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哪里没有整改到位就在哪里用力,哪里存在薄弱环节就在哪里加劲,哪里群众不够满意就在哪里突破。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实施意见及区委实施办法,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决纠正“庸懒散奢贪”“吃拿卡要拖”等不良风气,从严治理不作为、慢作为、选择性作为的不良现象,打赢作风建设“持久战”“攻坚战”“保卫战”,绝不让“四风”反弹回潮。始终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当好抓落实的“主攻手”。坚持艰苦奋斗,反对奢侈浪费,形成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良好风尚。

(四)强化监督,强化问责。权力有了监督制约才能在正确轨道中运行。我们要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真诚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尊重司法监督,主动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真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认真执行审计五年轮审规划,保障和支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强化行政监察,抓紧规范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专项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案件,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府系统每一位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集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于一体,肯干事、能干事、不出事,在推动江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肩负的责任重大光荣。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江津区委的领导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为争做城市发展新区“领头羊”,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兴区”新局面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重庆市江津县政府工作报告篇2

2009年2月17日在重庆市江津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区长 辛世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0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面对复杂形势,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千亿工业强区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和谐社会构建成效显著。一年来,在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和中共江津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帮助和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把握规律,攻坚克难,着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1.一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完善发展思路,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静的一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召开,特大雪灾、汶川地震相继发生,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区政府科学分析,超前谋划,积极应对,出台稳控房地产市场政策,防止大起大落;增添财税金融工作措施,扩大收入,保障投入;着力策划项目,积极主动对接,抢抓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及时调整优化发展思路,更加重视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关系,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2亿元,同比增长1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2亿元,增长35.3%;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18.8亿元,增长4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8亿元,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8元,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11元,增长19.3%;城镇登记失业率、居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66%和1.18‰,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保持较好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

2.一年来,我们坚持工业强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建设,千亿工业强区扎实推进。

工业经济实现高位增长,连续六年跻身重庆工业十强区县。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40.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88户,总产值达239.2亿元,创历史新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8.9点。

理顺招商引资管理体制,健全招商引资网络,加大招商引资考核力度,完善区领导项目跟踪对接机制。全年引进重齿风电、大长江等项目290个,合同引资420亿元,同比增长42.9%,实际到位资金64亿元,同比增长56.7%。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九江大道二期、珞璜工业园长马公路、双福工业园长江引水工程等竣工使用。玖龙纸业、龙煜铜管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95.3亿元、32.8亿元,连续4年实现翻番,园区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专利授权量增长8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41%,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44%。珞璜电厂、重庆潍柴、重齿公司再次进入重庆工业五十强。亿元级企业增至42户,税收超千万元企业增至15户。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5.8%。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营业收入、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5.1%、25.6%,从业人员达29万人。

3.一年来,我们坚持宜业宜居,实施旧城上档升级,加快新城建设,“大城市”步伐全面提速。

新一轮城市总规获市政府批准,江津滨江新城完成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和控规编制,镇村规划编制有序开展。东部新城“三横五纵”城市骨架干道基本形成,滨江公园景观绿化工程通过验收。双福新区控规完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恒大一期工程主体完工。旧城上档升级实现投资1.1亿元,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区活动,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工程,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86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2.8平方米。加强城市周边山体绿化,全年植树造林6.3万亩。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新开通五条公交线路,几江、德感实现公交一体化。大力整治重点污染项目,全面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区城镇人口达68.6万人,城镇化率达53.8%。

4.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带动,强化项目包装促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开通项目“绿色通道”,定期召开项目促进会,及时解决土地、拆迁、资金等问题,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8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46%。润通动力、长宏木业等16个项目基本建成;ABB增压器、金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10个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对接国家投资重点和产业政策,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15个,总金额达1.2亿元。

交通建设实现投资15亿元,创历史新高。粉房湾长江大桥完成立项审批,中渡长江大桥进入申请立项阶段,外环高速西段全面通车,渝泸高速完成投资计划。津马横线及西彭互通具备开工条件,仁沱大桥及引道工程顺利开工,农村公路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建设任务。玖龙纸业码头建成投入使用,改写我区无集装箱码头历史;五举沱、石门、猫儿沱等重点码头改扩建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5.一年来,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激励镇街竞相发展,新农村建设推进有力。

找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突破口,在全市率先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复垦置换,总量超过4000亩,累计流转土地28.3万亩,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28.6%。开发整理土地7.3万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制定出台新居工程政策,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和集中居住区转移。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创业小额贷款“绿色通道”。组建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园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全年引进企业8家,协议引资5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瑞恩、亨嘉、恒河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支持镇街加快发展,调整镇街综合考评方案,镇街招商引资活力初现,新引进项目数、合同引资和实际到位资金实现历史性突破,广兴、珞璜、夏坝等一批中小企业基地发展良好。

新农村建设完成总投资28.3亿元,34个市级“千百工程”实施村带动效果明显,整治和维修乡村公路400公里,硬化人行便道650公里,整治病险水库87座,解决场镇和农村安全饮水12.8万人。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森林工程顺利启动,森林覆盖率达37.5%。农业综合开发完成土地治理1.2万亩。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综合直补惠及38万户农民。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达23.6%。水稻机插秧暨超高产栽培示范片区面积达6.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66.1万吨。新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70个,全年生猪出栏量达87.3万头。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新增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65家、名牌农产品认证7个。花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花椒基因库。新建高标准柑橘园3000亩,荣获“中国柑橘之乡”称号。扶贫开发稳步推进,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546万元。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劳务输出39.1万人,农村劳务总收入同比增长14.4%。三峡工程四期移民搬迁安置通过国家验收,农村移民“零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6.一年来,我们坚持扩大开放,依托港口物流优势,谋划发展临港经济,外向型经济取得实效。

加快扩大开放步伐,完成开放口岸建设可研论证。充分发挥水、公、铁交通运输优势,打造渝西最佳物流通道,大力发展沿江经济、临港经济。完成港口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出台港口建设、物流发展政策措施。加强与重庆港务物流集团的交流合作,码头建设稳步推进,港九重件(集装箱)码头建成启用,成为全市第二大重件码头。

不断深化区域合作交流,分别与上海市松江区和杭州市萧山区缔结友好关系,继续保持与日本都城市、阿塞拜疆苏姆盖特市的友好合作关系。全年新入驻外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6393万美元,同比增长41.7%。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增至87家,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337%。大力推进对外投资,境外工程承包实现新突破,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金额达6000万元。

7.一年来,我们坚持做特做优,努力繁荣商贸市场,优化旅游发展模式,第三产业发展活力增强。

完善商贸发展思路,编制城市商圈、专业市场规划。大同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竣工使用。重庆市渝西农副产品(食品)批发市场即将入驻。商贸流通产业迅速发展,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增至119家。食品工业继续壮大,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区”称号。深入实施农村市场“双建工程”和“千社千店”工程,推动城市、镇街、村居三级商贸联动发展。

调整旅游管理体制,发挥旅游比较优势,高标准打造旅游优势品牌。科学编制江津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四面山景区详规、清溪沟水利风景区规划。严格景区监管,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四面山“望乡披纱”自然景观入选“新巴渝十二景”。成功举办四面山文化旅游节、四面山?中山七夕情人节等大型节会活动,全年接待游客2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和28.8%。

发挥房地产市场投资拉动效应,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见,全年开竣工面积分别达146万、61万平方米。富侨、太港等特色休闲保健企业稳步发展。嘉川、利华等物流企业不断壮大,交通客运、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2%、24.2%,邮电通讯业务总量达5.6亿元,同比增长18%。

8.一年来,我们坚持征管并重,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财税金融平稳运行。

完善金融管理体制,成立区金融办,加大政府、银行和企业对接力度,新增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战略合作综合授信8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7.7%、3%,其中工业贷款增长63.2%。保险机构增至15家,保费收入增长58.8%。积极探索新型融资途径,发行信托产品、企业债券,拓宽融资渠道。区华信公司注册资本金达10.3亿元,总资产规模接近50亿元,累计融资16.6亿元,年内到位4.5亿元。三峡、诚信、绿丰担保公司担保余额达7.5亿元,成功组建1家小额贷款公司,企业融资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出公共财政建设,努力拓展税源,强化征收管理,全区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46.4%;地方财政支出33.5亿元,同比增长43.3%,财政收、支均创历史最高增量,基本支出、社会事业、扶贫救灾和重点建设等得到有效保障。

9.一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和谐江津构建成效明显。

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建立生源地贫困大学生助学机制和优秀大学生奖励机制。几江中学、顺江小学新校舍投入使用,新建寄宿制学校6所,改造地震受灾校舍8.7万平方米。继续实施“三名工程”,面向全国公招140余名校长及教师,高考上线6064人,初升高比例超过90%。新广电中心投入使用,体育场工程全面完工,成功举办全国门球王争霸赛等20余次大型体育赛事。区人民医院迁建工程顺利开工,妇幼保健院迁建主体工程完工,新建成规范化镇卫生院4个、村卫生室100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4.95%。完成543个自然村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社区服务站1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8个。喜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数字档案馆一期全面完成,被国家信息办列为“区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区”。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区(县)”。着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百万市民文明活动”,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个,市级文明单位5个。第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城镇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达83.7%。办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277件、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723件,追欠民工工资450万元。率先在全市出台农村五保供养管理办法,累计发放低保金8375万元。缓解城乡困难群众就医难,13万余人次获得医疗救助。加强灾害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多方筹集救灾资金,全面夺取抗灾救灾胜利。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募集慈善捐款捐物1300余万元。

创新政府监管体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各项主要指标全面下降。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未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积极推进公安指挥中心建设,公安“三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深入开展夏季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行动,圆满完成奥运安保任务,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好转。认真开展“大接访”和“大下访”活动,公开接访群众633件次5030人次,有效解决突出信访问题467件,得到中央信访工作督导组充分肯定。

10.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注重科学民主决策,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大力营造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工作氛围,全区风正劲足、政通人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220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314件,办结率均为100%。全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机关干部参与率100%。完善政府决策机制,主动征求人大、政协的意见建议,确保政府各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强化政府制度建设,出台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公务车辆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机关厉行节约等制度,政府管理不断加强。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积极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提高部门行政效能,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维护稳定发展大局。

进一步强化审计、监察职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侨务、对台工作深入推进。此外,民族、宗教、物价、人防、保密、供销、地方志、统计、人事、消防、外事、气象、征兵、老干部、人民武装、关心下一代、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形成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喜人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市级部门的巨大支持,是全区人民勤劳苦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战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驻津部队、武警官兵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在江津创业的合作者、投资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更需重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南北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村公路建设、农网和水利工程改造力度不够,与老百姓的要求存在差距,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岗位不足、农民工回流增多,导致民生问题较为突出;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劳动保障等信访矛盾相互交织,安全稳定压力较大;政府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存在差距,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机关作风需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发展压力增大,房地产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等等,加大了2009年的工作难度。面对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把握客观发展规律,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面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我们必须增添措施、妥善处置;面对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有效应对,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江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09年工作总体要求

各位代表!2009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之年,是抢抓宏观政策机遇提振经济的关键之年,是打造千亿工业强区的加速之年,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之年,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推进之年。纵观国内外形势,江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全球金融危机还未见底,世界经济衰退,全国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减弱,市场信心不足,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财税收入增长较难,导致今年我区经济发展压力增大。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积聚的能量坚实雄厚,经济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重庆作为内陆唯一直辖市的快速发展态势已经形成,温到重庆调研后,国务院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我们处于又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中央明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农村改革和发展速度全面加快,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为江津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前进中的困难,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严格遵循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勇于在逆境中抢抓机遇,在“爬山竞争”中抢得先机,为保持江津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而不懈努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区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为目标,以打造千亿工业强区为重点,以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为抓手,以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为主线,以构建和谐江津为根本,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的首要任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和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重庆市先进行列,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

要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政府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加快发展,稳中求快。在竞相发展的重庆大环境中,江津横向比较,发展速度不够快;纵向比较,统筹发展不平衡。江津自身发展不足和不充分,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在各区县激烈竞争中实现迅速崛起,更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但发展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急剧变化的形势下,更应追求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力争在平稳发展中实现“率先”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好字当先。江津南北片区发展差异较大,协调发展的难度大、任务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各个区域、行业、产业协调发展。切实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积蓄发展后劲,强化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新发展、永续发展,力求在统筹协调发展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重点突破,节奏清晰。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但发展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必须量力而行。江津目前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可用财力还不够多,必须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统筹协调,有主有次,重点突出;有缓有急,时序明晰。通过按时序和节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以点带面,打赢“止滑促增”攻坚战。

四是必须坚持关注民生,共享和谐。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谋求福祉,要把加快经济建设与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统筹起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改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出行等条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平安稳定的和谐环境中安居乐业。

2009年主要工作任务

按照上述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宏观经济政策,扩大投资拉动效应

(一)紧扣中央投资导向,积极策划和争取项目

加大投资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今年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围绕中央加大“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等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社会事业等投资导向,主动对接,精心储备一批前景好、潜力大、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大争取力度,千方百计进入国家和重庆市的计划盘子,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生产,以生产稳就业,以就业增收入,全面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争全年新争取上级资金有较大增长。

(二)完善体制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坚持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建立完善区重大项目建设调度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在落地、建设、投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督促项目业主按期开工建设,确保投资1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半年内落地。加快城网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畅通江津”建设和融入重庆主城步伐,推进中渡长江大桥立项工作,开工建设粉房湾长江大桥、津马横线以及西彭互通,加快仁沱大桥建设进度,确保先锋连接线建成通车,协助抓好重庆外环高速公路和渝泸高速公路建设。

(三)抓好财税金融工作,扩大项目投资规模

发挥金融办纽带作用,强化协调服务,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支持区内金融机构发展业务,鼓励在津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资源,建立信贷资金绿色审批通道,确保信贷资金足额投放。完善华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扩大华信公司资产规模,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增强融资能力和造血功能。力争全区政府性投资项目融资额有较大幅度增长。做大做强诚信、绿丰担保公司,发挥好担保、信托等融资功能,力争融资担保余额实现大幅增长。加快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试点规划建设,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验,打破农村金融瓶颈。努力培植财源,强化征管服务,确保财政税收持续稳定增长。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

二、严格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一)突出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打造千亿工业强区

增强工业经济实力。依托重点企业和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鼓励重齿公司、润通动力、龙煜铜管等优势企业迅速扩张,尽快促成大长江、隆鑫工业等项目落地。着力实施质量兴区、品牌和商标战略,帮助企业申报名牌,鼓励支持存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以技术创新促进结构调整,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工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全区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00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5点以上。支持、引导各种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创办工业企业。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帮助企业共渡难关,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增长20%以上。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准确把握国内外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新趋势,以“招大招强招优招外”为主攻方向,围绕十大100亿级产业集群,竭力引进一批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生态效益好、带动效应大,有助于形成产业聚集、实现产业升级的终端产品项目。整合全区招商资源,加大项目跟踪推进力度,深化小分队与园区无缝对接新机制,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确保实际到位资金75亿元以上。

强力推进园区建设。顺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 探索土地利用新形式,努力保障园区发展需要。抓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启动江津职教创业园建设,每个工业园建成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开工建设重齿风电、渝安汽车、赛迪重工二期等重大项目,确保ABB增压器、龙煜铜管二期等一批投资上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园区新开工、新投产企业分别达到90户、75户,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入库税金等主要指标增长60%以上。

(二)发展临港经济,做大外经外贸,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速打造渝西地区物流基地。加快推进开放口岸建设,建立海关监管机构,搭建渝西外向型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包装策划仁沱港口物流园区项目,加快推进白沙滩盘码头扩建和德感二沱码头项目,整治几江通泰门码头。开工建设令牌石油品码头和油溪麻纱桥码头。逐步改善进港运输条件,实现水陆交通顺利对接。谋划建设连接渝西各区县的快速通道,重点增强石门、滩盘、兰家沱等对渝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积极实施与重庆海关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力争在寸滩保税港区设立江津保税仓库,拓宽进出口渠道,搭建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重点培育出口基地和外贸龙头企业,扶优扶强卫生陶瓷、机械制造、优质农副产品出口产业,努力培育3个出口超千万美元、2个进出口总额超1亿美元的重点企业。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增长11%。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力争进出口总额实现2.75亿美元,增长10%。

(三)坚持建管并重,狠抓上档升级,建设宜业宜居城市

高起点规划城市。按照打造“宜居江津”的要求,继续深化完善江津滨江新城、双福新区城市设计,实现主城控规全覆盖;推进镇村规划编制,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深化对篆山坪及燕子岩公园的规划研究,完成主城核心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强城镇风貌控制与管理,确保城乡风貌得到明显改观。

高质量建设城市。加快“一江两岸”城市建设步伐,启动江津滨江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东部新城配套功能,基本具备居住条件。全面实施旧城上档升级二期工程,加快聂帅纪念性公园改造,启动艾坪山城市主题公园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力争全年房地产开竣工面积达到180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0亿元。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提高城镇化水平2个百分点。

高水平管理城市。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探索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力争2009年投入使用。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区,确保2011年创建成功。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7%。按照打造“森林江津”的要求,建设高品位的城市绿化带和绿化区,促进园林绿化上档升级,力争2009年主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强化污染源治理,完成总量减排任务,几江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10天。

(四)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

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大力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生产要素活跃;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和推动城市资本下乡;加速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争取更多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上市交易。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启动农民梯度转移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推进巴渝新居标准图集示范工作,推广“康居农房”建设,鼓励农民在规划指引下自愿联建住宅。整合支农资金,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引进1?2家投资亿元以上大型农业企业。加强已入驻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亨嘉、瑞恩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场镇和农村安全饮水13万人,整治病险水库32座,加快农网改造,确保2011年以前全面完成。大力实施好沼气推广、新居建设、人行便道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原66个乡镇通畅公路改建工程,确保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85公里。推进国土开发整理,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完成1.5万亩土地治理,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实现农村公共气象信息全覆盖,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万吨以上。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打造优质粮油、花椒、柑橘、生猪、蔬菜等主导产业,做强金银花、橄榄、食用菌、猕猴桃、高淀粉红苕等特色产业。重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积极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70个。结合建设“森林江津”,大力实施农村森林工程,在100个村(居)开展“绿色村庄”建设行动,新建农田林网4万亩。扩大先进文化向农村辐射,建设城乡新型社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狠抓“三基”建设,引导企业加大贫困村帮扶力度。积极做好三峡后续建设项目规划,推进移民安稳致富。

努力壮大镇街经济。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围绕城乡统筹和政府职能转变,赋予镇街相应权利,逐步提高村社干部待遇,充分调动镇街发展积极性。注重解决制约镇街发展的瓶颈问题。对具备发展条件的中心镇、重点镇,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做优做特做强。对条件相对滞后的一般镇,引导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更加关注民生;对山区镇,加大政策支持和倾斜力度,激励其加快发展。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引导镇街结合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产业聚集、优势互补、各显其能、竞相发展的镇街经济发展新格局。

(五)繁荣城乡商贸,打造旅游精品,做优做强第三产业

加快三级商贸联动发展。提升现有商贸设施档次,科学利用现有商业设施,推进社区商贸建设,培育城市商业中心,构建城市商贸新格局。尽快启动渝西农副产品市场、再生资源(旧货)交易市场等重点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家电下乡”,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农村现代双向流通体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特色餐饮、足浴保健等第三产业,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力度。围绕“重庆2009名镇旅游主题活动年”,进一步加强中山、塘河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做精做特古镇旅游。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景区景点旅游公路连接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划四面山快速通道建设,严格执行四面山景区规划,强化清溪沟水利风景区和笋河流域的保护开发,打造重庆生态旅游精品线。逐步发展以恒大?金碧天下为代表的度假会展游,以聂帅纪念性公园、陈独秀旧居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丰富旅游业态。努力壮大旅游营销声势,主动承接国内外大型活动,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力争全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50万人次。

三、全面推进和谐江津建设,更加关注民生民利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几江中学、顺江小学、支坪中学续建工程,启动琅山小学、双福小学建设。新建寄宿制学校5所,迁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学校5所。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初升高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推进重庆工商学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

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抓好镇街卫生院、计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加快中医院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启动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工作。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2009年新农合参合率超过92%。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大力繁荣文化体育。启动江津文物库房、数字档案馆二期、滨江文化长廊等建设项目,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农村电影惠民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努力打造“健康江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快文化、体育产业发展。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技工作考核和科技成果应用,突出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专利申请增长3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4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45%。

全面落实计生国策。努力提高人口计生工作质量,强化优质服务,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有效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全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内。同时,全面推进残疾人保障、老龄、消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各方面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就业再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充分挖掘就业潜力,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措施。发放创业小额贷款2000万元,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5000人,“4050”人员、征地农转非、大学毕业生未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3000人。贯彻落实温来津调研讲话精神,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力度,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通道,继续开展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制度试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和救灾应急队伍建设,形成指挥统一、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灾害应急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管理,适度增加城乡低保标准。以“金保工程”、“五险合一”为平台,不断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逐步降低临时医疗救助门槛,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标准,切实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做好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继续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强化社区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加强村(居)干部培训,积极创建和谐示范社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抓好江津社会福利院、精神康复院和殡仪馆迁建,新建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中心。深入开展“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县”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建立民间慈善机构,推进公众福利社会化。

(三)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快构建和谐江津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狠抓安全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监管,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预案,防止和依法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突发群体性公共事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全力推动我区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维护稳定一刻不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等违法行为,全面加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健全群众诉求表达、矛盾纠纷化解、重大稳定事件处置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发生。建立科学高效的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初信初访处置工作力度,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避免演变成重大群体性事件,努力打造“平安江津”。

四、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推进依法治区,不断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严格执行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加强与政协的政治协商,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大力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加强与工商联的工作联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建议和意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抓好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完善并联审批制度,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切实为社会、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注重政务公开,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注重运用现代化服务手段和方式方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办公信息化、自动化、无纸化。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深入开展公务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洞悉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真正做到工作上有成效,思想上有收获,事业上有建树。健全各级干部考核体系,落实和完善目标责任制,加强督导检查、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辩证法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始终讲大局、讲责任、讲纪律,继续营造和保持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坚持从小事做起,慎言慎行,树立形象;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政建设,使之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继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积极做好预防工作,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实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形势严峻,新的挑战激励我们奋发有为,新的机遇要求我们激流勇进,在江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理应沉心静气,倾注满腔热情,豪迈迎接挑战,突破节点,乘势而上。让我们在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和中共江津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以更快的发展,更优的质量,更高的水平,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篇章!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千亿工业强区 区委、区政府提出通过完成400亿元以上的工业投资,培育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一批100亿级、50亿级、10亿级企业集团,到201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旧城上档升级 为改善几江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区委、区政府决定在2009年底前完善江津主城旧城区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配套,包括城市道路“白改黑”工程建设、消除“城中村、断头路”、长江大桥南桥头综合整治、园林绿化改造、环卫设施改造、路灯灯饰改造等。

“三横五纵”城市骨架干道 三横指几江东部新城滨江路、江洲路、鼎山大道三条横向城市主干道;五纵指武城路、体育路、顺江路、文菁路和琅山景观大道等五条纵向城市主干道。

数字化城市管理 应用计算机网络、“3S”空间信息、无线通信等数字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基础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采取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创建以城市管理“监督”和“指挥”为两个轴心的管理新体制,监管分离,职责明确,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建立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从而实现精准、高效、协同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临港经济 依托港口资源、水上贸易和工业及服务业,在港区地域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它不仅包括运输、装卸、仓储等在内的港口物流业,还包括造船、贸易、化工、钢铁等港口依存产业和金融、保险、房地产、饮食、商业等港口服务业。

原66个乡镇通畅公路改建工程 1998年前,我区为66个乡镇,经过乡镇撤并建制调整,现为27个镇(街)。原66个乡镇通畅公路改建工程是指实现撤并前6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有一条水泥(沥青)硬化公路连接主干道。

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 指在全市选择1000个村,并以其中的100个村为典型示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是以农业发展有新进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民素质有新提高、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村文明有新进步为目标,建优势特色产业、建公共服务设施、建民主管理机制,改水、改路、改房、改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综合

素质、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提高村民文明程度。

江津滨江新城 原称北部新城、江津新城,是指江津城市组团中心城区的德感片区,北接双福新区、南临长江与几江片区隔江相望,西连缙云山脉,东与西彭工业园接壤,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未来江津区新的中央商务区、高档宜居社区、文化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庆西部滨江森林城区。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是指以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为主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开放的原则,以合作制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分配、管理、服务的互助经济组织。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农民专业协会。

康居农房 为解决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畜混居、饮水困难、出行不便等问题,切实改善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市委决定从2008年至2012年,市级投资8.4亿元,大力开展村庄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成一批“合理规划、安全用水、卫生用厕、清洁用能、房屋安全、风格协调”的新型农村居民用房。

绿色村庄 结合森林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村庄绿化,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生态环保的地区。

扶贫“三基” 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贫困人口基本素质。

畅通江津 以完善几江主城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构建骨干交通网络为基础,陆运、水运并举,规划、建设、管理并重,把江津建设成为全市最畅通的城市之一。

宜居江津 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区,改善几江旧城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成“交通便捷、居住舒适、绿色环保、功能齐全”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森林江津 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区活动,着力推进城市、农村、通道、水系和苗木基地等五大森林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全区森林覆盖率。

平安江津 致力于打造平安区、放心区,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基层基础工作,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可能引发的群访集访事件。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

健康江津 突出体质健康、饮食健康、生育健康、行为健康、精神健康和健康服务。实施体育、卫生精神文明行动计划,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新建、改扩建一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扩大农村免费公共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继续实施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出生缺陷早期干预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金融生态环境 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又包括与金融业发展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

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小额贷款公司应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农村市场“双建工程” 即镇街建连锁经营超市、村社建便民放心商店。重庆市从2006年起,力争用3?5年时间,使乡镇连锁经营超市、村社便民放心商店覆盖90%以上的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起工业品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农村新型双向流通网络。

千社千店 指在重庆市内以1000个综合服务社为依托,建设1000个农村安全消费放心店,以确保广大农民安全、放心消费。

家电下乡 为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三名工程 指从2007年起在我区实施的“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

“零就业”家庭 指城镇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家庭。

“大接访、大下访” 按照中央和重庆市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群众信访问题“事要解决”,明确“基层是重点,区级是关键,区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由区委书记负总责、区级领导参与的公开接待上访群众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下访以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一次大规模活动。

金保工程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公安“三基工程” 指“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抓基层,指以派出所、刑警队、交警队等公安基层所队为重点,从政策、制度、机制上,从待遇、经费、装备等方面,切实向基层一线倾斜;打基础,指紧紧抓住人口管理、信息化应用和创新警务机制三个环节,全面带动各项公安基础工作;苦练基本功,指每一名民警都以应知会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体能为重点,立足本职、勤学苦练,具备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础水平。

重庆市江津县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既是奋斗的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认真落实“一五七六”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方面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呈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6亿元、同比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5亿元、增长25.3%,其中税收收入23.3亿元、增长29.1%,增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459亿元、增长30.7%。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达1100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亿元、增长15.8%。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其中出口5.4亿美元。

——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8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1279元、增长13.4%。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城乡居民养老和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0.6%、96.2%。100岁以上老人达120人,约占全市的10%,“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

——坚持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均下降20%以上,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实现信访总量、群众来访量、集访量 “三个下降”,市级交办重点积案化解100%,圆满实现“四个零发生”目标。把维权与维稳有机结合起来,妥善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落实。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四届二次三次全会、区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江津的功能定位,坚持并深化完善“一五七六”发展思路,努力推进全区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中心城区建设突出“融城、扩容、提质”,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城市。产业发展坚持“工业为要、五业互动”,致力打造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城郊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商贸物流集散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以及金融后援服务聚集区。七大平台突出主体功能、明确目标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各镇街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六大行动”进一步深化,为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新型城镇化强力推进。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重庆市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进一步拓展了城镇发展空间。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并举,中心城区规模扩大、品质提升,面积达57.5平方公里、人口达52万人,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5%。几江半岛东部新城功能进一步完善,鼎山公园一期基本建成开放,改造人、车行道40万平方米,增加停车泊位6000个,改建污水管网93公里,散旧楼院和医院、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滨江新城建设加快,行政中心、游泳馆等主体完工,金科•中央公园、滨江春城等重点开发项目加快推进。双福新区建成恒大二期等综合体140万平方米,商业中心、福城医院、交通枢纽站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成功引进少年先锋报社总部落户。支坪防洪堤护岸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第三军医大学项目加速推进。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4天,成功创建“重庆市环保模范城区”。用地保障有力,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

加速构建交通路网。融城交通更加快捷,鼎山长江大桥、小塆立交、西彭B道、云篆山隧道建成通车,珊瑚立交加快建设,大渡口跳蹬—江津几江新型城际轨道交通纳入市级十大基础设施项目群。联动周边优势更加突出,渝泸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渝黔铁路新线开工,三环高速江永段、江綦段加快建设,江习高速公路开工准备工作有力。中心城区路网明显改善,南北大道、江洲大道一期完工投用,几江长江大桥、迎宾大道、浒溪路等项目加快建设。

加强小城镇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大力实施中心镇“561工程”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油溪、石蟆、永兴完成城镇道路“白改黑”。珞璜污水处理厂竣工投用,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镇清扫保洁、园林绿化及垃圾污水治理水平有效提高,镇容镇貌大为改善。村镇违法违章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中山镇被评为“2013重庆美丽小城”,吴滩郎家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慈云凉河、永兴黄庄农民新村荣获“重庆市级农民新村示范点”。

(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坚持工业首要地位,工业主导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273家,总产值906亿元、增长24%,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增加5户、达20户,华能珞璜电厂产值突破50亿元。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工业等产业集群实现产值783亿元、增长25%。双福、德感、珞璜工业园跻身300亿级园区,白沙工业园发展态势趋好。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45亿千瓦时,增长17.3%。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夹滩分输站建成通气。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增长两倍以上,专利新申请、新授权量分别增长38%、50%。德感工业园成功创建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重齿公司被评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重庆潍柴发动机公司荣获“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遗爱池城市商圈建设有序推进,国际农贸城、和润汽摩城商户签约入驻,攀宝钢材市场交易额达36亿元,冠强汽车商贸城首期启动,西西里国际家居生活广场建成开业,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1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万标箱。批发零售单位实现销售额347亿元、增长20.8%。完成建筑业在地总产值23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96亿元、销售191万平方米,被评为“全国建筑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四面山创5A级景区通过重庆市初评,新增陈独秀旧居陈列馆等4个3A级景区,恒大酒店被评为五星级饭店,“爱情天梯”营销策划获评“中国旅游十大营销创新奖”,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4%、36%。重庆金融后援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实现8家金融机构托管运营。浦发银行江津支行、华夏银行江津二级支行实现开业,西南证券即将开业。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人民币)分别比年初增长19.2%、17.6%,存贷比达52.2%。

强力推进“三农”工作。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6.5亿元、增长9%。粮油、蔬菜等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畜牧兽医工作获全国先进。依托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完成富硒资源普查,全区中高硒土壤占比达90.2%;依托市质监局制定《重庆市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推出了一批富硒产品,新建无公害富硒种植业基地8.7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新引进企业8家,建成“橘香四季”无病毒种苗繁育中心、普乐湿地休闲公园等项目,市区共建国土整治整镇推进龙华项目加快实施。新培育农民合作社88个、家庭农场225户。完成粮食基础能力建设5.6万亩、土地治理1.9万亩,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除险加固小Ⅱ型病险水库92座。动态减少贫困人口7400人,实现所有贫困村整村脱贫。争取三峡后续资金近2亿元。

(四)社会民生事业不断加强。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7.5%以上用于民生,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有新进步。努力办好22件重点民生实事。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30人。整治山坪塘635口。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5万人。改造农村危房6000户。竣工农民新村居民点30个。启动30个行政村(社区)环境连片整治。开工及续建农村公路350公里、硬化农村人行便道600公里。农网改造惠及近5万农户。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000套。新建农村养老服务站30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7个,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300张。殡仪馆迁建工程基本完工。启动43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建成公租房2208套,其中林改房1030套。建成征地拆迁还房8800套。

认真做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全年回引创业就业1.6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亿元,完成“五大保险”扩面任务,实现社保基金总收入13.8亿元,获“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财政支出4.4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0万人次。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东城小学一期、浒溪学校、鼎山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等加快建设。高考上线率90%,重本上线1200余人,位居全市前列。重庆工商学校成功创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学校,“园团互动服务产业”集团化办学模式得到教育部肯定并推广全国。在津高校招生突破5万人。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加强,“梦想课堂”活动取得实效。聂荣臻元帅故居、石门大佛寺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楹联文化艺术馆积极筹建。实施白沙张爷庙、几江江公享堂等一批保护性修缮工程。投资拍摄的电视剧《聂荣臻》在央视1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荣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700余场。成功举办全区第二届运动会、全国门球邀请赛等赛事,参加国家级体育竞赛获3金5银优异成绩。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全年药品让利群众5000余万元。区中心医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甲复评。四面山、广兴、珞璜卫生院迁建顺利推进。改造完成120个村卫生室。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人口计生工作获全市考核一等奖。

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江津建设,公安“三所一队”建成投用,指挥中心主体完工,各村(居)实现综治工作站全覆盖。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群众安全感指数进一步提升。全区非煤矿山通过安全标准化验收,客运及危险货运车辆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全年未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充分发挥阳光江津网作用,开通网上信访及视频接访,群众诉求表达及权益保障渠道更加畅通。加强法治江津建设,“六五”普法成效明显,依法治区有新进步,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便民服务示范窗口”。组建应急应战指挥平台,新建白沙、石蟆、贾嗣专职消防队。完成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提高村(居)离任干部生活补助标准,减轻基层负担,加强工作保障,村(居)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共向七大平台下放行政审批权48项、执法权12项,优化服务事项20项,审批项目、审批要件分别减少7.6%、17.9%,审批时限缩短58.1%。行政服务中心深化一次性告知、绿色通道、委托代办、多证联办等审批方式,审批效率不断提高。大力推进白沙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首批下放9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出台个人独资企业转办有限责任公司新政策,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区市场主体增加到6万户、小微企业突破4000户,分别增长14.9%、33.3%。

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土地利用、农村金融、乡村治理等系列改革。全年新增转户5400人,累计达16.2万人。新增土地流转2.8万亩,累计流转度达36%,居全市前列。新增 “五权”抵押融资5.6亿元。油溪大坡、龙华燕坝等乡村治理结构改革加快实施。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北京汽车、中国物流、普洛斯、三一重工、上海浦东线缆、山东鲁花等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99亿元、增长55.8%,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

(六)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区长向区人大会、区政协会报告半年工作制度,全年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满意、基本满意率达95.1%,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基本满意率达99.7%。围绕农业园区、农村公路、商贸物流、乡村旅游、配套费征管等制定系列文件,经济管理规范化水平有所提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委实施意见,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决定》,利用政府常务会举办微讲座,开展“转作风、强执行”活动,合并取消各类考核评比项目200余项,政府系统会议及文件简报数量大幅下降,“三公”经费零增长,全面清理、依规推进办公用房建设。狠抓会计、统计、审计,加强监督、监管、监察,阳光交易节资溢价近3亿元,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民防、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人事、外事、保密、物价、气象、编制、档案、地方志、工会、老干部、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保障等工作都有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运筹帷幄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合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150万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江津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津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及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江津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我们既要看到进步与成绩,更要看到困难与问题。目前,江津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总量、质量、结构都与新的功能定位有较大差距;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具有牵动性作用的项目储备不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第三产业仍是短腿,对市场的培育力度仍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期望相比还有差距;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还需强化,债务化解任务较重;社会矛盾依然突出,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政府公共服务和依法治理能力还需提升,政风行风还需进一步改进,少数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还存在不务实、不廉洁甚至腐败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惧,务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实施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江津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之中,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为我们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陆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为处在战略交汇点的重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必将助推紧邻重庆主城的江津先人一步、借势发展。全市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市政府审批同意新版《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为我们快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提供了强劲动力和难得机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使外需疲弱已成常态,我国正处于增速换档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区域发展竞争十分激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要充分认识机遇所在、挑战所在,切实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善用底线思维,搞好统筹兼顾,不断开创江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发展新局面。

做好今年区政府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一五七六”发展思路的总体部署,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综合实力、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改革创新、民生改善、作风改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约束性要求。

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我们要把握好四个关键问题。在工作基调上,务必坚持稳中求进,稳为基础,关键在进。“发展不够、发展水平不高”是目前江津面临的主要矛盾。既要主动“抓紧转”又要坚持“加快赶”,绝不能把“换挡”变成“失速”、“降速”,而要确保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高于全国、全市的经济增长速度,着力在做大经济总量上求进、在转型发展和提升效益上求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求进。在工作策略上,务必坚持用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在工作路径上,务必坚持“一五七六”发展思路。“一五七六”发展思路符合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符合江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把江津改革发展的“规划图”转化为“施工图”和“实景图”。在工作着力点上,务必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统筹推进。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发挥开放优势、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努力为改善民生积累更多财富。把创造财富与促进公平有机统一,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三、2014年主要任务

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突出全市城镇化、工业化主战场的功能定位,按照“一五七六”发展思路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

(一)着力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准确把握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既不抢跑又不懈怠,既要主动又不盲动,既要谨慎又不拘泥,进一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经济不仅稳定发展,更有好的质量效益。

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改革。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清理和废除不合理规定,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具体办法。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集群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推行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实施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完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全年新发展微型企业700户。同时,大力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制定准入负面清单,清除市场壁垒,加大要素价格和公共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力度。

围绕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深化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规范有序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积极推进农业园区涉农项目投资证明抵(质)押,农业项目融资难。切实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流转和地票交易。全年新增“五权”抵押融资7亿元。深化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坚持农民自愿,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工作地就地转户,促进转户人口向城区和有就业吸纳能力的中心镇集聚。统筹解决转户居民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兴办各类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围绕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变财政扶持产业资金分配、使用方式,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兴后续财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税源结构。加大财税收入组织力度,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改进支出预算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研究完善镇街财政体制。按照区委提出的“五个关系”、“五个坚持”和“五个不准”要求,抓紧健全“举借有度、管理有序、偿还有责、监控有力”的政府性债务管控体系,严控债务规模,严格举债程序,规范融资行为,建立政府性债务预警机制和偿还准备金制度,实施全口径、全过程动态监管,确保政府性债务率只减不增。

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强化政府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作用,切实做到高度透明、高效服务,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创造,更多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通过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机构整合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深化区级部门向七大平台下放行政权工作,进一步清理、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深入推进白沙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进一步激发镇街发展活力。

(二)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城市

围绕新版总规,高起点抓好配套规划。根据《重庆市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深入研究城镇建设用地分布,着力打造“一中心两组团”中心城区,着力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城镇体系。正确把握人、产、城的关系,抓紧编制产业发展、人口梯次转移、土地利用、综合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潜力产业和新兴功能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预留,促进城镇体系、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配套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有机统一,推动形成“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人产城联动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按照主城标准,高品质抓好中心城区建设。坚持“融城、扩容、提质”思路,打好品质、亲水、生态、文化“四张牌”,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几江半岛要加快完善东部新城功能和形态,集中两年时间打通江洲大道二期等24条断头路,其中今年确保完工13条,建成鼎山综合客运枢纽站、东城小学等配套工程,建成一批商贸设施。启动鼎山公园二期工程,构建以山为脉、以水为源、以花为韵、以文为魂的城市景观。德感旧城要有序实施城区改造,德感工业园要进一步优化综合功能配套。滨江新城要建成行政中心、游泳馆、公安指挥中心,开工建设篆山坪公园、“五馆两中心”、市民广场等公益项目,加快建设几江长江大桥、浒溪路等路桥工程,金融商务街等地产项目开发200万平方米,确保新城形象基本展现。双福新区要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商业中心、交通枢纽站等综合配套项目,新开工建设地产项目100万平方米。支坪组团要加快推进支坪防洪堤、第三军医大学江津校区等项目建设,促进与几江半岛联接发展。同时,启动建设华岩隧道至双福交通要道,实现珊瑚立交竣工投用,强力推进大渡口跳蹬—江津几江新型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确保融城交通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要坚定信心、铆足干劲,通过一年又一年的努力,到2020年,让这座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城市面积和人口分别达88平方公里、77万人,使其更富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

坚持分类指导,高质量抓好小城镇建设。珞璜要依托工业园区加强与巴南区的衔接,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加快融城步伐。白沙要依托工业园区扩大经济和人口规模,逐步发展为小城市。四面山要高标准打造旅游强镇。李市、油溪、石蟆、中山、塘河等要发挥各自优势,打造特色中心镇。其他镇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快发展,增强实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村民自愿、适度集中、集约节约、一户一宅”的原则,每个镇可适当布局2至3个农民新村点,注重科学规划,注重建设品质。严禁建设“小产权房”,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立足文明有序,高水平抓好城镇管理。致力打造优美环境,建设“一江两岸”景观照明体系,提升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水平,切实抓好小区管理和物业管理,不断改善市民居住环境。致力打造优良秩序,科学规划建设公交客车、大型货车专用停车场,合理设计城区停车泊位,解决停车难等问题,形成三轮车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乱设摊、乱占道、乱倾倒、乱设置、乱停放”五大整治,实现市容秩序管理精细化。致力打造优质服务,切实抓好交通、卫生、金融、水电气等窗口服务行业建设,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各镇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洁净集镇”,聚集人气,提升商气。

(三)着力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工业经济增量提质升级

切实抓好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以市场倒逼促存量盘活,以招商引资促增量做优,以科技创新促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力争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四个工业园区要统筹抓好招商引资、项目促建、投融资等环节,坚持大企业带动大配套、大配套培育大集群、大集群推动大发展,确保全年产值增长25%以上。装备制造集群要继续做强传统优势企业,加快建设全市实用机器人产业基地,重点延伸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高新技术产业链,促进重齿公司等大企业调整结构企稳回升,力争全年产值达280亿元。汽摩及零部件集群要提升产业集聚能力,重点拓展微车、乘用车等产业链,促进东风小康汽车提档升级、潍柴乘用车建成投产,力争全年产值达280亿元。新型材料集群要继续做大玖龙纸业等企业,重点发展金属材料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链,伟星新材建成投产,加快上海浦东线缆等建设,力争全年产值达250亿元。电子信息集群要提升整体配套能力,加快翎创福电子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产值达110亿元。食品工业集群要着力打造全市重要的食用油生产基地,支持益海嘉里、中粮集团等扩大产能,促进山东鲁花等建成投产,力争全年产值达50亿元。大力支持发展一批100亿级、50亿级、30亿级企业集团,切实做大一批本土名牌产品企业,大力培育一批外向型出口企业。继续支持广兴、夏坝、先锋、油溪等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现有企业发展壮大。

努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联合建立集群创新研发中心,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合作及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成果资本化、商品化、产业化水平。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力争培育1个市长质量管理奖、10个重庆名牌产品。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4G网络建设,提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健全市场化人才引进机制,让各类人才愿意来江津创业追梦、创新圆梦。

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加快珞璜长合、双福槽坊、白沙东海等变电站建设,依托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夹滩分输站,保障用电和天然气需求。抓紧实施鲤鱼石水厂扩能完善工程,建成德感—双福供水主管道和高山坎加压站,解决双福新区供水问题。抓好劳动力培训和就业配套服务,努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区外劳动力在江津就业,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四)着力弥补“短板”,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繁荣

打造商贸物流集散地要有新跨越。依托水、公、铁综合交通优势,着力抓好“一商圈一中心六市场”,努力构建大市场、大物流、大开放格局。遗爱池城市商圈一期建成、二期启动,晋愉奥特莱斯开业运营。开工建设珞璜铁路综合物流中心,与沙坪坝团结村站形成南北功能互补的重庆综合物流枢纽。加快建设普洛斯重庆珞璜物流园,发挥兰家沱港、猫儿沱港水公铁联运优势,支持玖龙纸业集装箱码头、朱杨码头等发展壮大,促进嘉峰、嘉川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攀宝钢材市场,国际农贸城、和润汽摩城开市营运,加快冠强汽车商贸城、工艺品物流基地、西南酒类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打造以二环为纽带的专业市场群。

打造都市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要有新突破。抓好“六个一”精品工程,确保四面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恒大新版“迪斯尼”,建成双峰寺及爱情天梯保护性修缮工程,完善白沙•塘河影视基地综合服务功能,提速建设光彩国际游艇基地。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结合,大力发展养生度假、休闲体验、古镇乡村等旅游业态。

打造金融后援服务聚集区要有新进展。大力推进金融后援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争取市里出台扶持政策,引进1至2家知名金融企业后台入驻。加快建设人行江津中心支行发行库及业务用房。切实加强政银企合作,开展打击非法金融专项活动,规范管理融资性中介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做大金融总量,力争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40亿元、300亿元。

扩大有效消费需求要有新增量。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落实扩大消费各项政策,促进城乡消费市场繁荣发展,扩大在江津消费的总量。大力培育网络通讯、研发设计、咨询评估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邮政、气象、餐饮、水电气供应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扶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大力抓好交通运输、社会养老等便民服务业,加快社区商贸发展,推进镇级商贸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便利、实惠、安全消费的流通体系。积极培育外贸主体,全年进出口6.4亿美元以上。

(五)着力开发富硒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富硒产业。富硒江津,“硒”望无限;物以“硒”为贵,人以“硒”为寿。坚持把富硒资源作为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法宝,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最大抓手和最大优势,推进全区农业生产变强、农村生态变美、农民生活变富。着力建设服务主城的优质粮油基地和菜篮子基地,制定《2014—2020江津富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新建成大米、大豆、蔬菜等10大类标准化、规模化无公害富硒产业基地23.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65万吨左右,生猪出栏稳定在100万头,蔬菜产量达80万吨,继续做特做大江津花椒、石蟆橄榄、油溪龙眼、永兴百合、嘉平西瓜、蔡家笋竹、西湖柑橘、柏林金银花、四面山猕猴桃、石门晚熟柑橘等富硒特色产业。统筹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新培育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100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0家。在白沙工业园建设富硒农产品加工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开展精深加工。延伸富硒产业链条,配套发展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养生、文化展示等综合业态。加快建立富硒农产品销售网络,推动大型超市营销,在重庆主城和大的区县城建一批专卖店,让更多消费者分享“富硒江津·长寿之乡”成果。加强富硒农产品质量监管,规范使用“富硒标识”,力争培育富硒农产品特色品牌25个,年产值达16亿元。我们要努力把富硒资源转变为富民资本,让富硒产业成为江津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大亮点。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认真落实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1+5”文件,科学规划布局60平方公里核心区,实施燕坝片区农业综合开发,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一期工程,建设一批产业观光大道、入驻企业次干道以及配套水源工程。抓好特色效益农业综合标准体系建设试点。新增规模经营主体8家以上,做优富硒粮油,做强晚熟柑橘、优质蔬菜、花卉苗木、特色养殖等产业,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加快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土地规模经营度达34.5%。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开展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精深加工等科技创新,加快丘陵地区农机具开发推广运用,农业机械化率达50%。严把农产品环境安全关,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要巩固贫困村整村脱贫成果,继续抓好贫困家庭帮扶工作,切实增强新生代脱贫致富能力,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六)着力抓好投资拉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稳投资仍然是我区稳增长的关键支撑。抓投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类项目与市场主导类项目一起抓,做到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储备项目资源充足、100个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加快北汽西南、珞璜铁路综合物流中心、丰树产业园等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10亿元;加快几江长江大桥、“五馆两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及功能完善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0亿元;加快第三军医大学江津校区、棚户区改造等社会事业及民生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7亿元;加快渝黔铁路新线等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江习高速公路开工,力争完成投资70亿元;加快七大平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40亿元。认真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协调服务体系和督查考核体系,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抓投资,必须大力引资。加强对国家和重庆投资政策的研究,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大项目,积极争取一批国家级、市级重点项目布局江津,继续抓好三峡后续项目申报和落地。招商引资要坚持以承接产业转移、沿产业链引进、推进项目落户、促进七大平台发展为重点,从一般性招商向招商选资转变,从依靠政策优惠招商向依靠发展环境优化、区位和人才优势招商转变,不放松牵动力强的大项目,不放弃效益好的小项目,力争合同引资1000亿元、实到资金400亿元以上。

抓投资,必须加强保障。积极对接中央投资和信贷计划,加强华信公司和各平台公司融资工作,确保融资总额稳中有升。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修改,争取全市城镇建设用地周转空间,用好低丘缓坡用地试点、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增减挂钩等政策,盘活存量闲置建设用地,切实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政府的第一目标和最大责任。要着力“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织牢民生安全网。持续推进22件城乡重点民生实事。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650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5万人。整治农村山坪塘2000口。改造农村危房4000户。打造20个农民新村、10个美丽乡村。完成3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9个镇街垃圾中转站。建设农村公路300公里,其中撤并村农村公路65公里。实施农网改造升级1万户。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11所。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800套。实施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工程。建成撤并村卫生室60所。启动7万平方米城市(工矿)棚户区及城区危旧房改造。建成13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实现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改造城区供水“一户一表”1100户。启动59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新增7座公厕,建成鼎山大道2号、3号人行天桥。新增城市绿地1000亩。开通江津经鼎山长江大桥至西彭客运班线。建成6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2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增敬老院和社会办养老床位400张。建设征地拆迁群众还房1.2万套。

认真抓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推进产业与就业良性互动,促进充分就业。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社保基金收入超16亿元。规范社会救助,促进城乡低保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的关爱。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三个面向”,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统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积极创建全市统筹城乡教育改革示范区。切实做好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验收准备,加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重庆工商职教集团、江南职教农民工培训集团,促进职业学校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入驻高校服务,推动校地融合深度发展。

进一步加强文体事业。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办好聂荣臻元帅诞辰11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支持办好《江津日报》、江津广播电视台、江津网等媒体,推动“塘河婚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中华楹联文化艺术馆,加快白沙抗战文化遗址群修缮,推出一批文化中心户示范点,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市场主体,激活江津文化资源,开发一批文化产品,做亮抗战文化、楹联文化、名人文化、爱情文化、古镇文化、长寿文化、滨江文化、影视文化等文化品牌。启动《江津市志》编修。建成羽毛球馆等体育场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和流行。进一步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活动,进一步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完成四面山、广兴卫生院迁建工程,推进珞璜中心卫生院整体迁建。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按照规定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强化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八)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创建和谐有序环境

深化平安江津和法治江津建设。着力提升“三基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积极预防和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水平。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危化、消防、道路交通、建设施工、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启动应急联动体系数字化工程,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启动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

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健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管理、述职问责机制,减轻基层组织行政化负担,促进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方式,推进公租房社区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制度,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实有人口管理,提升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水平。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完善群众权益协调保障机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渠道,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完成150个村(居)规范化调委会建设,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有效提升人民调解的公信力、权威性和满意度。改革信访工作制度,用法律手段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关工委等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九)着力加强环境治理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促进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舒心舒身、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进一步优化生态格局。切实抓好南部山区生态涵养和保护,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健全水土保持齐抓共管机制,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严格环境准入,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产业,引导和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强环境污染监管,扎实开展“四清四治”环保专项行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五大行动”为抓手,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加强机动车尾气、扬尘、燃煤污染控制,逐步实施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或关闭,减少大气污染。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启动綦河等7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森林抚育1.5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5%。开展社会生活、建筑施工、工业噪声等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突出问题。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建立户、村、镇、区四级防治机制,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越是深化改革,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水平。我们唯有致力“三坚持一严守”,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才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必须坚持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更加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区长向区人大会、区政协会报告半年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高度重视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坚持勤政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我们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中,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建立健全科学的目标考核机制,严格绩效考核,严格行政问责,着力打造服务政府。所有政府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尽心尽力尽责、实在实干实效,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感同身受群众困难,设身处地考虑群众需求,推己及人谋求群众福祉,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用勤政创造实绩,用实绩回报人民。

(三)坚持改革创新。当今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从哪里来?告诉我们:“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必须着力打造创新政府。我们将迎接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大考,必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既当好改革参与者又当好改革推动者。我们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改革创新来源于学习。所有政府公务人员必须勤学善思、学以致用,既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把握市委、区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部署,又要虚心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做到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确保方向明、思路清、部署对、落实好。

(四)严守清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从严管理公务员队伍,着力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深化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以制度设计控制腐败源头。所有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政,时刻在思想意识深处设置一个“底线”、划出一条“红线”、标明一片“雷区”,坚持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绝不能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确保工作圈严谨、生活圈高尚、交往圈纯洁、娱乐圈健康,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第二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全面开展。我们一定按照中央、市委和区委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以活动增动力、强活力,推动江津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今年是农历马年,俗话说:“牛马年,好耕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一五七六”发展思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兴区”新局面、谱写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江津篇章而奋斗!

65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