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现代迁移理论考点

小龙0 分享 时间:

各位备考特岗的小伙伴大家好,相信很多同学,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多次备考的,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备考整体感到迷茫,会出现眼高手低,想要学太多而自己又不想努力的情况,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特岗教师现代迁移理论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特岗教师现代迁移理论考点【篇1】

1.历史性vs历史继承性

历史性:古今不同;例子如古代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现代常说不论青年男女老少都要接受教育;

历史继承性:古今相同;例子如从古至今一直要求学生尊重老师。

2.赫尔巴特vs杜威

赫尔巴特: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杜威: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3.内发论vs外铄论

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高尔顿、卢梭、庄子等;

外铄论:墨子、荀子、洛克、华生等。

4.前制度化vs制度化vs非制度化

前制度化:无学制、有实体化教育;

制度化:有学制、有正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

5.结构主义vs要素主义vs永恒主义

结构主义:布鲁纳——学科结构;

要素主义:巴格莱——共同要素;

永恒主义:赫钦斯——名著课程。

6.特征对比

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地位: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义务教育课程的特征: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7.形式教育vs实质教育

形式教育:重能力,轻知识——裴斯泰洛齐、洛克;

实质教育:重知识,轻能力——赫尔巴特、斯宾塞。

8.常见中心对比

学校教育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

9.诊断性评价vs形成性评价vs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教学前,如英语分班、摸底考试;

形成性:教学中,如随堂测验、口头提问;

总结性:教学后,如学业水平测试;

10.要素对比

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德育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11.雅典vs斯巴达

雅典:崇文、重视男性教育、注重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斯巴达:尚武、重视女子教育、五项竞技。

12.显性功能vs隐形功能

显性:计划内、可预期;

隐性:计划外、随机的、不可确定的、多样化的、非预期等;

13.教育目的vs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理想化;

教育方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现实化。

特岗教师现代迁移理论考点【篇2】

一.不知道如何备考,缺乏学习方向

__特岗考试难度并不大,想要考上,首先需要掌握备考方向。

1.明确考试范围(教育学、心理学、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材教法);

2.明确题型分值(题型为单x50x1、多x10x2、论x2x9、案x1x12)

3.明确知识占比(客观题以教育学、法规、职业道德为主、心理学占比较少;主观题以心理学、教育学为主)

二、不知道如何记忆,缺少识记方法

特岗相对于D类来讲,缺乏灵活性,因此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需要在识记的基础上去理解、再现,所以掌握识记方法尤为重要。

1.硬性知识早晚识记。利用早晚时间,对知识点进行重复识记,边记边写,每天自问自查;

2.涉及到主观题的部分,需要加入自身的理解,从知识的联系入手识记。

三、不知道如何做题,缺少答题技巧

很多同学认为只要知识背下来了,题就能够做对,这是错误的理解。

1.特岗考试难度不高,但是同一个知识点会出现多种表述(尤其是多选题),面对不熟悉或是没见过的表达,多数同学会犹豫不决以致错选,因此,应该就一个知识点,展开做题练习,掌握多种表达;

2.特岗考试的题干直接表述能看出知识点的仅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反复绕弯,以至于无法明确知识点,因此要掌握主客观的做题技巧;

四、不知道如何笔记,缺少自学能力

很多同学认为上课听老师讲完,记在讲义上,复习的时候翻翻书就可以了,其实远远不够。

1.上完课当时感觉自己对知识理解了,其实过几天就会淡忘,课程的内容很紧凑,相近的知识或关联密切的知识之间会相互干扰,产生误解,所以课下整理笔记尤为重要;

2.整理笔记要选择较大的纸张,能够通过做题不断在笔记本上拓展相应的知识,同时笔记要加入自身的理解!理解有误可以通过练习纠正,理解正确可以加深印象。

五、不知道如何提升,缺少知识体系

有的同学认为知识体系过于模糊,无法帮助自己学习;有的同学则认为书上给出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当作知识体系,这其实是有问题的。

1.知识体系要符合自身的特点,每个人的知识体系表现形式都不一样,因此不能依赖书本或者他人现成的东西,非常有必要结合上述四点来进行梳理;

2.知识体系对大家做题帮助很大,可以帮助大家迅速找到题目的关键/考查的知识点,对症下药,予以正确的解决;

3.对于熟悉的知识点,应当呈现更多的角度,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应当加强学习并在体系中标明,花更多的时间去完善理解。

特岗教师现代迁移理论考点【篇3】

1.认知结构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这一理论代表了从认知的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关键因素。

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是指学习新知识时,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即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有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可利用的知识经验,则有助于新知识的同化,有助于学习迁移。例如:学生掌握了“水果”这一概念,如果要学习“芒果”这一概念,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上位概念与新学习的下位概念芒果相互作用,最终被上位概念所同化。再如,学生掌握了大量的“金银铜铁锌”等下位概念,然后学习“金属”这个上位概念,认知结构已有的下位概念促进这个上位概念的掌握。

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是指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原有观念与新的学习知识的区别程度,新旧知识之间是否能够清晰辨别。如果学生原有知识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分层次严密地组织好的,在学习新知识时,不仅能够迅速地找到固定作用的知识,并且也容易分辨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新知识同化,有助于学习迁移。例如:学生之前学习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之后学习罗杰斯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新知识(罗杰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时能够找到固定的旧知识(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能够区分两者的异同,那就有助于新知识学习。反之,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之后,再学习英文字母,如果不能区分英文字母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汉语拼音,常常会干扰英文字母学习。

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巩固程度。原有认知结构中观念越巩固,越有助于促进学习迁移。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越强,就能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2.产生式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发展而来。产生式迁移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所谓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

3.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等人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事件的相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动作图式,该图式是活动的组织原则,而不是符号性的认知表征。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这种活动结构的建立既取决于最初的学习情境,又取决于后来的迁移情境。

4.现代迁移理论的特点

就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研究来看,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粗线条的;而现代的迁移研究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较重视对迁移的认知特性的探讨,对迁移过程的认知成分、迁移得以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这促进了迁移研究的深化。

5.迁移的实质

迁移实质上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下练习题目。

1.【判断题】现代迁移理论以安德森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如果两种学习中产生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迁移理论中的产生式迁移。现代迁移理论以安德森等人为代表,提出了产生式迁移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故此题表述正确。

2.【单项选择题】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2.【答案】D。

124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