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基本知识点

小龙0 分享 时间:

在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涉及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配平题、计算题。其题量适中,复杂度中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特岗教师考试基本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特岗教师考试基本知识点(篇1)

一、我国现代学制基础知识汇总

1.壬寅学制

1902年,清政府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订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钦定学堂章程》。1902 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该学制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入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关系,也规定了强迫(义务)教育的内容,是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王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虽正式颁布,但未实行。

2.癸卯学制

1903年7月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制定人员是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管学大臣张百熙和军机大臣、政务大臣荣庆。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这是我国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 标志着我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开始,也是我国从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迈出的第一步。

3.壬子癸丑学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开始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改革。在1912年至1913 年制定公布了一系列学制改革方案,即“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 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了“王戌学制”,又称“新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也称为“六三三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这也是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5.例题呈现

民国时期的( ),又被称为“六三三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的学制变革,标志着近代中国学制建设体系基本完成。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学制

【答案】C。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央教育部,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和自然科学的内容,将课堂改为学校。

A.壬子癸丑学制 B.壬寅学制 C.癸卯学制 D.王戌学制

【答案】A。

二、我国现代学制易混知识梳理

(1)学制别称

口诀区分:亲人奏癸

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2)修业年限最长 VS 沿用时间最长

修业年限最长的学制是癸卯学制,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3)首次区分

首次颁布是壬寅学制,首次颁布并实施是癸卯学制

(4)宗旨区分

癸卯学制: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壬子癸丑学制: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创造精神

壬戌学制: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注重生活教育

(5)学制系统

壬寅学制:三段七级

癸卯学制:三段七级

壬子癸丑学制:三段四级

壬戌学制:三段五级

特岗教师考试基本知识点(篇2)

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教学目标、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动作与技能领域目标。此块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等客观题方式进行考察。考察方向为目标分类,以及某一具体目标在教学中的表现。

一、认知领域教学目标

1、识记:认识并记住知识,常见的有,背诵课文、英语听写、指出公式等等。例如:知道牛顿定律。

2、理解:握知识的意义,常见的有,描述材料的表达的内容,解释成语/诗词的含义,区别两段阅读理解中的不同影响等。通常用转换、解释、推断来加以说明。例如:用自己的话解释牛顿定律。

3、运用:把学到的知识通过理解后运用新的问题和情景中,常见的有造句,应用题,证明题,实验等等。例如:在生活中应用牛顿定律。

4、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理解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能力。常见的有分析题,因果关联等等。例如:分析教材中关于牛顿定律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5、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常见的有作文,演讲等。例如: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程序验证牛顿定律。

6、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常见的有阅读理解中评价做法、辩论等。例如:根据实验仪器的精确度和数据的误差判定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1、接受,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如课堂活动、教科书、文体活动等)。这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例如:听马克思主义课程。

2、反应,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这类目标与教师通常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例如:主动阅读其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3、评价,指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这一水平学习结果是将对所学内容的价值肯定变成为一种稳定的追求,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态度”和“欣赏”。例如:信仰马克思主义,形成共产主义献身的思想。

4、组织,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这一级水平。例如:为使自己对社会主义有更大贡献而设计自己的计划和安排。

5、个性化,指个体通过学习,经由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所学得的知识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并融入性格结构之中。其学习结果包括广泛的活动范围,但重在那些有代表性的行为或行为特征。例如:一民具有党性的共产党员,总是根据人民的利益和党的利益而决定自己的行为。

三、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

1、知觉,指学生通过感官,对动作、物体、性质或关系等的意识能力,以及进行心理、躯体和情绪等的预先调节的能力。例如:观看舞蹈老师演示后清楚跳舞步骤。

2、模仿,指学生按提示要求做出动作或再现示范动作的能力,但学生的模仿性行为经常是缺乏控制的。例如:学生能够在观看老师演示步骤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能重复演示这一动作。

3、操作,指学生按提示要求做出动作的能力,但不是模仿性的观察。例如:学生能在一段练习后能较为完整的再现。

4、准确,指学生的练习能力或全面完成复杂作业的能力。例如:能表演一个可接受的舞蹈动作,至少能成功75%。

5、连贯,指学生按规定顺序和协调要求,去调整行为、动作等的能力。例如:舞蹈动作流畅、协调,准确而有节奏的跳舞。

6、习惯化:指学生自动或自觉地做出动作的能。例如:在舞蹈比赛中,能有效地完成舞蹈比赛,击败对手,准确率达到90%。

例题:在观看了网球运动员发球的视频之后,周小伦能够以一定精确度来完成这一动作。这属于动作技能目标中的( )。

A.准备 B.模仿 C.操作 D.连贯

本题考查对动作技能目标的理解。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是指预期教学后学生在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它包含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等层次。其中,模仿是指学生按提示要求做出动作或再现示范动作的能力,但学生的模仿性行为经常是缺乏控制的。题干描述属于动作技能目标中的模仿。B项正确。

A项:准确是指学生的练习能力或全面完成复杂作业的能力。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把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如有控制地、正确地、准确地再现某些动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操作是指学生按提示要求做出动作的能力,但不是模仿性的观察(如按照指示表演或练习动作等)。这就是说,学生要能进行独立的操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连贯是指学生按规定顺序和协调要求,去调整行为、动作等的能力(如准确而有节奏地演奏)。与题干不符,排除。

特岗教师考试基本知识点(篇3)

特岗知识点

一、考情介绍

教师特岗招聘中,教育综合知识共计40分,考察题型为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其中认知方式差异是其中的考点,备考过程中主要以客观题备考,以下将会进行详细介绍。

二、知识讲解

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它是与学生的个性相关的,而且与学生的情感和动机特征等联系在一起。

(一)认知方式的分类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著名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

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喜欢独立学习,心理分化水平高,抽象思维强。

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实验:棒框实验(身体倾斜实验)

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

2.沉思型与冲动型

杰罗姆·卡根依据个体解决问题时的速度与精确度的偏好,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

(1)沉思型个体在问题解决时常常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对各种可能的答案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精度而非速度。速度慢,准确性高(表现出具有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冲动型个体则常常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速度而非精度。速度快,准确性差一般而言,在校期间沉思型学生的学业成绩要优于冲动型学生。

3.辐合型和发散型

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二)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知方式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而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和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三、小试牛刀

1.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并且个体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独立型 B.辐合型 C.发散型 D.场依存型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风格。场依存型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场依存型的人不能将一个模式(或图式)分解成许多部分,或者只专注于情境的某一个方面。故D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场独立型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型的人善于分析和组织。

B选项,辐合型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

C选项,发散型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综上所述,本题选D。

2.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思考时间较长且错误较少,这与他的认知方式有关,这种认知方式为( )。

A.辐合型 B.发散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认知风格的类型。杰罗姆·卡根依据寻找“匹配相似图形测验”的速度和成绩,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

选项A,美国学者吉尔福特通过研究认为,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选项B,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选项C,沉思型的学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倾向于进行深思熟虑的、计算的、分析性的和逻辑的思考,往往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

选项D,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是很快就做出反应。

题干中,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思考时间较长且错误较少,表现出沉思型认知风格的特点。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24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