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点

小龙0 分享 时间:

教学工作基本环节是特岗教师考试的常考知识点,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测与评定等环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点精选篇1

自我防御功能是指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升华、压抑、补偿、退行、转移、否认、合理化等。

(1)升华:即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比如“化悲痛为力量”,有人在表白失败后选择好好奋斗学习,都是体现了这一心理。

(2)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它虽不能随意回忆,但可通过其他心理机制的作用以伪装的形式出现。比如“打落牙齿和血吞”,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就是压抑的表现。

(3)补偿(代偿):分为消极性补偿和积极性补偿。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比如说盲人看不到,但是可以通过听力来弥补就是补偿的体现,还有一些人在被别人因外貌丑陋嘲笑时说,“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也是这一体现。

(4)退行: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平常如有重大事情发生时,有时我们会选择哭泣去面对困难,夫妻吵架妻子跑回娘家向母亲哭诉,也是一种退行行为。

(5)转移或移置: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比如我们常说的踢猫效应,把对上级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泄出来,都是体现的这一心理。

(6)否认: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这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防御机制,具有儿童心理特点。比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等成语,一个心爱的人已死亡,可仍相信或认定他还活着或即将回来,甚至还为他做些什么,都体现了这一心理。

(7)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比如说一个容貌平凡的女子说“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是祸水”。还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等都是合理化作用的体现。

练习题:

1.【单选题】伊索寓言中有一篇“酸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饥饿又爱吃葡萄的狐狸,看到葡萄架上挂满了熟透了的甜葡萄,想吃却又够不到。于是,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我不稀罕吃了。”就转身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寓言中狐狸的心理是( )。

A.退行 B.合理化 C.幽默 D.共情

1.【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态度的功能。社会态度具有自我防御功能,合理化是其中一种。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题干中,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属于“酸葡萄”心理是合理化。B项正确。

A项:退行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这种处理没有使自己感到不适或者影响别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判断题】某学校设立活动室,学生在里面可以通过摔打假人排解心理压力。这种调整情绪的方法是宣泄。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调整的方法。宣泄是指排解或释放紧张情绪的过程,此种紧张与抑制冲突、记忆或观念有关,常伴有对痛苦经历的回忆。宣泄是自我保护和护养的有效措施。题干中通过摔打的方式是合理的宣泄,因此正确。

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点精选篇2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心理过程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就失去了内容依托,它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练一练(判断):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现象( )。

【答案】×。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心理过程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就失去了内容依托,它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故题干说法错误。

(二)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应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注意的指向性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2.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清晰和明晰的反应。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对目标之外的其他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练一练(单选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体现了注意的( )。

A.选择性

B.指向性

C.集中性

D.整体性

【答案】C。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清晰和明晰的反应。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故本题C项正确。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张贴的广告)、强度(一声巨响)、运动变化(流星)、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鹤立鸡群)。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情感态度,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

不随意注意即可以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中被动地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2.有意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第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活动的最后结果的兴趣。

3.有意后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比如熟练的开车)

(2)培养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第一,培养有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第二,熟练和系统化。

有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练一练(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 )。

A.间接兴趣

B.活动目的与任务

C.直接兴趣

D.人格特征

【答案】C。解析: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第一,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第二,对兴趣的依从性。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对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能够维持人们稳定而集中的注意。第三,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还和活动是否正确组织有关。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他能全神贯注地工作。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第四,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随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第五,对人格的依从性。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比较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故本题C项正确。

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点精选篇3

认知风格的差异

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和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学习风格无好坏之分。

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其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与教育有明显关系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1)场独立与场依存

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他发现,有些人主要利用外部的视觉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而另一些人主要利用身体内部的知觉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不受或很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前者的知觉为场依存方式,后者的知觉为场独立方式。

后来的研究发现,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场独立性者利用内部参照物作出独立判断,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场依存性者利用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易受他人影响。

(2)沉思型与冲动型

这种认知方式是由杰罗姆·卡根提出的。划分冲动型与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冲动型思维的学生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沉思型思维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则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他们在作出回答之前倾向于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评估各种可替代的方案,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较有把握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反应快的学生都属于冲动型,有的学生反应快可能是由于任务简单,或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思维敏捷的缘故。

(3)辐合型与发散型

美国的吉尔福特通过研究指出,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而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练习题

1.场依存型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有意义学习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认知风格。其中,场依存型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由此可知,场依存型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B项正确。

A项: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探究学习就是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优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场独立和场依存的两种人格特点,并不能说孰优孰劣。在某些方面,场独立型人占有优势,而在另一些方面,则是场依存型的人占有优势。例如,场独立型的人具有较高的思维、认知变通能力和人格自主型,在理性思维方面较为出色,但社会敏感度和社交技能往往偏低;而场依存型的人能很快察觉环境中微妙的人际信息,从而做出最恰当的反应,所以社交能力往往出众故表述错误。

124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