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学生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初三以突破为题的优秀作文800字

初三以突破为题的优秀作文800字

贺乔5617 分享 时间:

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三以突破为题的优秀作文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初三以突破为题的优秀作文800字1

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审视,就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学习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今日的各种能力。人只有打破常规,不断突破自己,才能又更快的提高。在读了,《打破常规思维,发现另一个自己》后,我更深刻地领悟了这个道理。

这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授每周都给他的学生布置一首新乐谱,三个月下来,学生很不解,便问老教授原因,老教授其实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让学生重新去发现自己,发掘自身更大的`潜力,去追求成功。

读后,我被老教授的思维方式所感动和震撼。这位老教授的教学方法很特别,就拿我的钢琴老师来说,只有我把作业弹出了才能进行下一首曲子的演奏,下意识里,我就认为只有把一样样只是从底层开始学习,真正掌握了每一项只是才行。然而,如果我们换种思考方式来想就不一样了。

知识的世界是无限的,你可以尽情在里面徜徉、探索,不要被常规所束缚住,要懂得不断地创新发展,稍微动下脑筋,不墨守成规,也许就能取下一番业绩。

古代地天文学家伽利略曾经地一个事例正视打破了常规地思维。伽利略不迷信亚里士多德作出的结论:物体做自由落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他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从比萨斜塔上同时扔下质量相差很多的木球和铁球,结果他们同时落到了地上,伽利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常人死板的思维,发现了另一个自己。

平常我们都在频繁地学数学,做数学。然而,有些学生都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所表示的意义,做题目所靠的也只框限于那些死板的公式中。如果稍有拓展,就只会等待着失败。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方法,突破自己。

固定的思维让人跳不出那些陈规,在思维定式的作用不按部就班。很多时候,我们的失败往往都是败在思维定式上。

是啊,正如文章所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不能一位遵循那些旧模式,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自己,找到新的自己,开发自己的潜力,激发自己的潜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初三以突破为题的优秀作文800字2

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校第28届运动会暨首届体育节拉开帷幕。我们班的同学都期待着能在本次校运会上获取金牌。因为我们5年来从没得过一枚金牌。我们对金牌的渴望无比强烈。

校运会的第一天,就有我的比赛项目:一分钟投篮。我怀着“重在参与,力争奖牌”的目的去参加比赛。一到检录处,我便开始有点儿胆怯了。心想:哎呀!全都是“高手”!个个胸有成竹的样子,这奖牌也许要与我无缘了。“6231,刘晨昕!”裁判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路。“噢!”什么?我被排在第一个出场?怎么会这样!毫无目标,叫我怎么发挥啊!而且第一个。唉!说不定我是第一名呢!当然,是倒数的!我的信心几乎减到了零。

火红的太阳“烤”得我汗流浃背,焦头烂额,心里紧张得直打鼓。不住地责备自己:“哎呀,刘晨昕呀!你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象啊!还夸下海口力争奖牌,到时候得了最后一名,那面子可就丢大了!”

“第一个,6231,开始比赛!”裁判员说道。我拿起球走到篮下,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加油声。望着高高的篮框,我倍感亲切,心想:这不正是我熟悉的篮框吗?我曾在这下面练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呀!我这么没信心,就先放下党和祖国不说,连我自己都对不起!至少,我在别人眼里,也是有点儿本领的呢!想到这里,我突然信心倍增,示意比赛可以开始。只听“都”得一声哨响,我手中的篮球蹦了出去,“唰”地一下直入篮框。我眼疾手快,上前一步,把刚从篮框里“出来”的球又“抢”过,快速投篮。接连中了6、7个。可由于急于求成,接着好几个球都没投准。但在同学的“指点”下,我又及时调整节奏,连连进球,最终成绩是14个,令在场所有对手惊叹。在紧张的气氛中,我看完了比赛,出“我”意料地拿到了这枚金牌。同学们为我欢呼,我更是高兴得“说都不会话了”!

我的这枚金牌是我们班6年来唯一的一块金牌,我无比珍惜。这届运动会,我为我们班实现了金牌“0”的突破,也算弥补了六年来这个压在大家心头的遗憾。

初三以突破为题的优秀作文800字3

《中国好声音》中的哈林和那英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传统和突破就像两个元素,时不时的碰撞摩擦。而这种传统和突破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传统保守主义对于某些事情是必要的。

中国是一个多语言国家。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东西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现在一个地区说一种方言的情况越来越少,祖先留下的文化也逐渐被遗忘。传统方式和文化保留区就这样散了,文化传承慢慢被打破。难道这些不应该传统对待,这些文化遗产就应该这样丢弃吗?一些古建筑的古代遗迹被人工开发,或者建成高层建筑,或者变成了天堂。传统上应该被对待的东西现在有被打破和遗忘的危险。

突破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色调。

不断尝试和改变,会有所不同的。相对于传统的态度,这个社会的每一点都应该有所突破。突破就是创新,突破就是改变。爱迪生对电灯的数千次实验;瓦特对效率低下的蒸汽机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袁隆平在。发明了产量更高的水稻。可以看出,不断的突破和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埃尔维斯突破传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摇滚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的不断理解,使音乐传播到世界;鲁迅弃医从文,留下了一篇只看云雾的文章。所有这些都给了他们对社会的巨大贡献。这个时代,每个国家都在搞创新,每个国家都在寻求突破。一个国家只有通过突破才能越来越强大,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新的力量。

《中国好声音》年,哈林突破自我,改变观点;那英踏踏实实,不打破套路,不推翻传统的态度。这两点我都同意。毕竟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亮点。但是,从大的角度来看,随意打破套路不一定好;过度自保,拒绝突围,未必稳妥。

传统是一个层面。面对先辈留下的遗产,我们应该保守传统。文化永远是传统的,你随意突破就会变得不一样,就像一个文字里的一个字变了,一句话的意思也变了;对于生活来说,适当的创新也能带来快乐的发展,但是生活变化太大怎么能不乱呢?传统和突破应该并存,适当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更能适应。

初三以突破为题的优秀作文800字4

罗曼·罗兰曾说:“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事实确实如此,很多人总是习惯于早早就为自己定好结局,却不曾正视自己,挖掘自己更大的可能性,最终只能是抱憾终身。依我之见,只有突破心之格局,突破自我设限,拥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勇气,才能有所作为。

有人总是企盼幸运的降临,却极少为之努力过,也从未改变自己惯有的思维,纵使偶有有念头,也总是被懒散和现实扼杀了盼头。敢想、敢说、敢于正视自己,才算是没有白来世间走一遭。

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求也得不着,可能是因为你们妄求。而最可悲的,是连求的念头都不曾有。以为自己的格局只能至此,无法改变,便更加心安理得地放任自己无所作为,这实质是一种变相的羊群效应。盲目地跟随那些够不到云彩的人,而后否定自己,实属“孱头”。

余华笔下的徐福贵,终日与那头也唤作“福贵”的老牛在一起,虚度时日,其一生的遭际固然与时代挟裹之下的身不由己有关,但难道没有个人因素使然吗?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却不曾探寻自己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终究只能空叹一生。认为自己目前的状态也足以支撑自己混混度日,便不敢言,不敢当,缺少了那一份勇气。实质上,突破自己的心域,才方知天下之大。

丁玲说过:“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若是想一蹴而就,怕也是无法到达。必经过一番磨练,才能获得尘埃落定的圆满。

范仲淹早年学习时,常年吃粥。旁人见了,分予佳肴,他却不为所动。直到人家怪罪起来,才长揖谢道:“我已习惯吃粥的日子,倘若享受这佳肴,日后怕是吃不了苦。”为此,他潜心学习,纵使经过三喜三悲的人生大潮,依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高蹈于世俗得失之上。他敢于正视自己,心怀济天下之抱负,经历一番人生的锤炼,终能成就此业。不局限于所看到的浅薄的表面,而是释怀于天地之间,拥有创造的勇气,才能有所成。

鲁迅弃医从文,班超投笔从戎,都是对其自身的突破。倘使他们只是勤勤恳恳地遵循着原有的轨迹生活,没有创造今朝的勇气,或许也就不会有今之成就。

趁我们正当年少,趁时光煌煌而亲热地围绕着我们,就要牢牢抓住它,以此创造机遇。“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拥有创造今朝的勇气与担当,勇于实践,敢于突破心之格局,才能享尽人间欢喜。即使在荒凉中也能享透繁华,最终于人生的菩提树下参禅悟道。

初三以突破为题的优秀作文800字5

千年以来,中国的作文考试都是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的。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了“给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

但是长达十数年的“命题作文”或者“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却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是因为,由教师“出题”,学生“审题”,然后作文的方法,是一种把学生始终放到被动地位的方法,它不需要学生提出什么,只需要学生说明什么;它不需要学生创造什么,只需要学生证明什么;它不需要学生树立什么,只需要学生转达什么。

从小学六年到中学六年,十二年的作文教学让我们的学生产生了一个思维定势:“你老师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你老师要我做什么,我就怎么做。”很少有“我想做什么”、“我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主意”、“我有一个选题”的思想。这可能是学生们缺少创造力的原因之一。

此外,因为生活实践是作文的源泉。即使是作家、艺术家,也要“深入生活”,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来。我们学生要写出好文章,当然同样要“深入生活”。因此我们的作文课,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最终解决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问题。但是当前,我们教作文大多将阅读范文加点评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范文和点评不是不要,但是一定要认识到它们是生活的“流”而不是生活的“源”,要根本解决问题,还要从生活的“源头”入手。为此,“快乐大作文”采取了全新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用游戏“做”一段生活实践,通过这个生活实践让学生感到兴奋和新奇,从而产生语言表达的欲望。此外,再让学生根据课堂上“做”出来的素材中学习自己概括出题,然后根据自己出的题目写出作文来。

通过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生活素材、题目和作文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将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学生对于文章“源”自于生活现实,也会有深刻的认知。结果是他参与了一段生活实践,就有把这段生活实践提炼成一篇作文题目的可能;他有了一个题目,就有了呼唤由这个题目所需要的生活实践及其感情波澜的可能;同样,当他阅读一篇文章时,也就有了唤醒自己对应这段文章的生活实践和感情波澜的回忆和感受的可能。而这,也就是学生作文教学的全新突破。

986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