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立秋养生吃什么

艺洁0 分享 时间: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3立秋养生吃什么,欢迎阅读!

2023立秋养生吃什么

立秋养生吃什么

秋季食补养生应以“燥则润之”、“注重养收”为重点,有些之前可以放心吃的`食物,到了立秋时节就要尽量避免食用了,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立秋不能吃什么,立秋过后哪些食物要少吃。

西瓜

我国民间有说法称“秋瓜坏肚”,也有说法指“立秋后的西瓜不能吃”,营养专家指出,西瓜属寒性。立秋后,随着气温慢慢降低,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会下降。西瓜可以吃,但不能多吃。吃得过多就会刺激人体肠道,容易引起腹泻,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更建议立秋后少吃或不吃。

不过营养专家同时表示,民谚虽有一定道理,但人们不可以偏概全。立秋后能不能吃西瓜,主要取决于气温的高低和各人的体质。如果持续高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西瓜仍是防暑降温的不错选择。

丝瓜

老一辈人有“立秋后不能吃丝瓜”的说法,说立秋之后的丝瓜,也就是所谓的“秋丝瓜”,生疮的人不能吃,吃了以后疮毒会复发,意思是秋丝瓜是有“毒”的,但这个说法有所争议。

根据资料显示,丝瓜的营养丰富,在瓜类蔬菜中,其蛋白质、淀粉、钙、磷、铁及维生素A、C含量都是比较高的,另外,丝瓜也有很好的药用作用和清热作用,夏令暑热,吃丝瓜甚好。而所谓立秋之后的秋丝瓜,不宜多食是因为其性寒凉,而不是因为有“毒”。

另外也有人认为,之所以说立秋后不吃丝瓜,是因为立秋后的丝瓜开始变老,丝瓜老后纤维化,称丝瓜络。丝瓜络本身可以吃,但是老丝瓜既硬又厚,嚼不动,口感也不好,所以就没人吃了。

我国传统中医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观点,生姜性味辛辣,入肺经、脾经、胃经,夏天吃生姜,一可排汗降温,二可祛除风寒,三可健脾胃。但到了立秋以后就不一样了,秋季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像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辛辣性质的食物或调味料,就应该不吃或少吃。

特别是生姜,古代医书中就曾出现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立秋前后要少吃姜或者停止吃姜。因为秋天自然界的生机开始收敛,人体阳气也逐渐收敛,而生姜的性质是鼓舞气血外发,正好和自然界的趋势是相反的,这时吃姜就与我们养生保健的目的南辕北辙了。

立秋后饮食忌“重口味”

立秋后天气慢慢转凉,大寒大冷的食物要少吃。同时,忌吃过燥食物,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而油炸食品等过燥食物易伤津耗气,应尽可能不吃。

另外,立秋后还忌吃辛辣生冷食物,特别注意饮食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引发各种消化道疾病。辛味食物立秋后也要少吃,尤其是中老年人,在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菜等。

立秋养生吃什么食物

1、润燥安神的食物

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百合、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2、健脾胃的食物

苦夏的煎熬,有“入夏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这时人们脾胃普遍较弱,养生要注意调理脾胃,多食用清热、利湿、健脾的食品,使体内的积存湿热排出,以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健脾胃的食物有山药、扁豆、栗子、大枣、牛肉、山楂等。

3、平补的食物

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4、滋阴润肺的食物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而肺在五行中属金,与秋一样,故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滋阴润肺的食物有梨、银耳、百合、蜂蜜、豆浆、冰糖、木耳等。

立秋怎么养生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变化。

1、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2、润肺柔肝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另外,肺盛之时易影响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3、养阴清燥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4、防治感冒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调养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立秋养生注意什么

今天就是立秋了,这就说明寒凉的秋天就要到来了,所以为了适应季节的变化,人们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1、养肝润肺

中医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2、降暑祛热

经过盛夏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

此时要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首先,可以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其次,可多饮姜茶,姜浸醋,喝绿豆汤,莲子粥,薄荷粥等降暑祛热。

3、防治“空调病”

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尤其中年人,易出现骨头痛、腰肩疼痛等症状。

立秋的特点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138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