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公布

泽慧0 分享 时间:

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公布!这些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主要来自于它们的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这些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

2021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强

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公布

北京人才吸引力拔得头筹。泽平宏观研究显示,近年来,北京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直至2020年有所回升,2021年继续创新高,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最高而且2021年人才引进政策放宽。

从收入水平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21年我国人均月收入、人均年收入30强城市排行榜》统计数据,北京市表现抢眼,以人均月收入21554元,人均年收入258648元,排名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位。

从人才引进政策看,力度较大。2021年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在放宽年龄和门槛的情况下,不占引进指标的毕业生范围增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符合一定条件可直接办理落户……”

上海人才吸引力位居第二位。泽平宏观研究显示,上海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重回榜首且创近五年新高,主因上海新经济促进政策初见成效且落户政策放宽;此外,2021年上海代替天津,成为北京人才流出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

深圳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三位。近两年深圳人才集聚明显,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速度快、创新发展水平高,但是由于人口承载力有限,近年也开始控制人口有序增长。

广州人才吸引力位居第四位。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人才从广州净流向深圳;广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主要原因是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排名第五到第十位的是二线城市。杭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人才吸引力排名稳居第五位,主要原因是杭州电商等产业发展迅速且平均薪酬超越广州在重点城市中位列第四。

成都人才吸引力排名第六位。2017-2021年成都人才净流入呈现由负转正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成都经济发展活跃、创新产业发达,并且“筑巢引凤”吸引人才。

苏州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七位。2017-2021年苏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苏州经济实力雄厚、2021年GDP增速位列重点城市之首,同时离上海最近、区位优势明显。

南京人才吸引力排名第八位。2017-2021年南京人才净流入始终为正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且南京“宁聚计划”实施、落户政策宽松。

武汉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九位。2017-2021年武汉人才净流入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学子留汉”政策实施效果好,落户门槛宽松。

长沙人才吸引力排名第十位。2017-2021年长沙人才净流入占比较稳定,人才流入的主要原因是长沙生活成本低、文娱产业繁荣。

中国人才流动方向

中国人才流动方向的分析取决于不同的时间和情况。以下是一些最近的数据和趋势分析:

从一、二线城市向更小型的城市迁移:近年来,由于房价、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人将漂泊之年结束后回到了家乡或迁往小城市,或是独立创业。

向海外发展:另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才开始到世界各地探索新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去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等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

各地方之间相互流动:同时,各省市之间也存在相对稳定的人才流动,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也让不少人才涌向这些城市,而某些中西部省份及少数民族地区等则面临着人才流出的压力。

发展“新经济”行业引领人才流动:新经济业态引领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等。各行各业抢夺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也因此会更多地流向新兴产业,帮助推动和促进了更多的经济发展。

总之,人才流动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应遵循市场需要的趋势,各地需要通过不同的政策来吸引和保留优秀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国城市发展情况

中国城市发展的情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如经济、人口、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

经济: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城市已成为国内外吸引外资的重要地区。城市的人均收入、生产总值、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数字经济等都在不断增长。

人口: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密度也在不断增长,但城市规模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较高,而其他城市的人口变化则相对平缓。

基础设施: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例如,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铁等交通工具纷纷在城市之间连通,城市的建筑和公共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升级。

环境:中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也日益凸显,城市噪声、空气污染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各地正在通过控制污染、修建绿化带等措施改善环境。

总之,中国城市的发展在经济、人口、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的有限、公共设施的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城市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努力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

133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