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若水221147 分享 时间:
摘 要:所谓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强农村四个文明建设,使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协调一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点入和有效载体。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精神文明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生活方面的重要表现,乡风文明,是思想建设,是一种心灵追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包括农村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而农村文化又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的、微观的,是物质文明的范畴,它同时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和具体表现手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则是精神的、宏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是思想,是保证,是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它其实就是是农村四个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对我们共产党员、执政机关的要求,是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效载体,我们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和生化剂和助推器,只要这样,才能促进和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需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代表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通过提供各种技能培训来实现的。我们通常是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村寨、五好家庭等活动来进行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速和推动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新时期农村文化的主要途径
           (一)狠抓宣传教育,促进“文明新风”创建活动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要求,还要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农村全面、深入、持久在开展爱国爱家、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整脏治乱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坚决制止和遏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二)大力创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切入点和载体。要抓住载体,在入户到人上下功夫,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在示范带动上下功夫,在整体提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渗透力。
        (三)注重创新我们的工作形式
        要大胆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形式,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中应着重突出四“变”。一是变“书面语言”为“地方语言”,把党的路线方针编成地方说唱词,使之变得通俗易懂,方便群众,起到听得懂,容易记的效果。二是变“念文件”为“演节目”。三是变“群众听”为“群众问,干部答”。四是变“念经式”为“干群互动式”。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法宝
以培育“四有”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农村党员活动室、家庭播放点、示范基地等宣传文化阵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共青团以及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活动,帮助农民掌握党的富民政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他们破除因循守旧、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打开山门奔市场、勤劳致富求发展。教育和引导农民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做致富不忘国家、不忘邻里、乐于扶贫帮困、团结奋斗、共同富裕的好公民;教育和引导农民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好吃懒做行为。要继续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法规政策,逐步实现村级管理规范化、民主化,加快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进程。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成为实现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保护伞
农民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成果的最终受益者。我们要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办农民之所盼,在深化服务中实现引导和教育的目的,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大力借鉴农民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受欢迎的创建形式,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要广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创建活动,改厕改灶、美化绿化亮化家园、净化环境,帮助和引导农民创造便利、整洁、卫生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农民及时准确地提供市场预测、价格信息、营销物流、产品加工等多种服务,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网络,着力解决涉农服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严厉处罚坑农、害农、伤农等行为。要继续坚持县、镇机关单位包村的做法,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奖惩机制。
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