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观后感感恩

小龙0 分享 时间:

《芳华》战争戏不多,但拍得很有内涵,其中有一段长达6分钟的长镜头,拍摄过程非常危险,因为不能剪接,如果用剪接的方式,可以在很多炸点上布很多的摄影机,而且可以靠剪接把失真的地方剪掉,变成血肉横飞的感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芳华观后感,欢迎查阅!

电影芳华观后感感恩(精选篇1)

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去观看了期盼已久的电影《芳华》。影片中的一句旁白,久久回荡在我耳边:“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才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影片中的何小萍就是那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而刘峰就是那个善良的人!

何小萍满心欢喜来到文工团,想着从此就不会被人欺负了!可现实却一次次浇灭她美好的理想!她想要照军装照,心里有着美好而卑微的念头,想寄给劳改营里的爸爸看,可是部队里演出服发完了,只能等夏天,还有好长好长时间啊,太久了太久了……。以前在家里太受冷落,她做不到一开始就落落大方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她不知道如何用体面的方式实现自己其实并不过分的愿望,舍友的明嘲暗讽和过去经历的排挤压迫让她实在不敢开口借,怯生生地想让一切静悄悄地实现,然而害怕的事情最终发生,因军装照摆在照相馆的橱窗里而被揭发,未经允许拿别人东西的事情不仅被发现了,而且因为羞于承认,被更加激烈地围起来指责批判!

一个从小就被欺负得怯生生的小女孩,她怎么无师自通学会磊落?但就因为一次的不磊落,从此以后文工团里所有的丢脸现世的坏事大家都会扣到她的头上,“她是全世界最臭的”,“那个塞了搓澡海绵的文胸也一定是她的!”大家都嘲笑她、排挤她,她怎么躲也躲不掉,怎么辩解也没有人听。所有男演员不愿意和何小萍搭档的时候政委说他很心寒,但他的心寒可能更多是建立在集体的利益,因为大家没有作文hts为了表演的共同目标齐心协力而心寒。

可是这时候终于有一个人不盲目地附和这些排挤,不怕被孤立,单独站出来明确表示接受她、支持她,在没有人愿意给她伴舞的时候,这个人挺着抗洪受伤的腰说他愿意!他就是被大家称为“活雷锋”的刘峰!只有善良的刘峰同情同样善良的小萍,他们珍惜善良!

从前那些她受到的委屈、祈求保护和安慰的的书信送到了劳改营里渺无音讯,等来的只有一份父亲死亡通知书,而刘峰的出现就像一道光打在了何小萍原本一片漆黑的世界里,这份温暖让她有了一点点勇敢,这点点的勇敢足以点燃何小萍一生的善良。足以让她在刘峰被流放的时候不顾旁人的眼光为他送行,足以让她在刘峰上战场的时候日思夜想,足以让她在刘峰落魄残疾的时候悉心照顾、守护余生。

在文工团里平时也只是让何小萍打杂,不管何小萍心里有什么感受,当在高原上卓玛摔伤膝盖,为了演出任务,为了让何小萍乖乖跳完A角,政委要求所有人对何小萍装病的行为装作不知,把她拉到演讲台上架到了人民英雄的高度,可是表演结束后却用最残酷的方式告诉何小萍我们知道你装病:直接把何小萍指派到残酷的救援前线。政委这种处理方式太冷酷了。何小萍笑了?苦笑。心寒的笑!

文工团的善良和残酷,投射出了一个社会的善良和残酷,其实并没有年代的界限,这些善良和冷酷,现在这个时代也一样在上演。但我们不要因为有残酷的现实,就拒绝善良,否认善良!我们应珍惜善良!

电影芳华观后感感恩(精选篇2)

电影上映时,没来得及看。近期腾讯开放,才得以一睹。

没有别的感触,就一个:这个世界,没有成就的你的善良,一文不值!

当然说这句话不是要大家不去善良,而是,要在你满足了自己的生活,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善良。

剧中的刘峰是活雷锋,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大家有什么困难都爱找他,连食堂的猪跑了,都喊他去抓!没有人愿意跟何小萍搭档练舞,他去;腰扭伤了,战友结婚,他撑着扭伤的腰为战友打造沙发……

按理说,这样的人,本该收获完美的爱情,然而事实,并卵。他放弃读书深造的机会,只为呆在林丁丁身边,而林丁丁,却因为私欲,落井下石,谎称他亵渎了自己,最后,嫁了有钱的澳洲人。

我想,林丁丁拒绝刘峰,除了惊讶、慌乱、刘峰雷锋形象在她面前倒塌以外,更多的是,因为刘峰什么也不是,甚至,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所以,好人有什么用?一味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好人,最后,能收获什么?在这个世俗的社会,没有傲人之处,你的善良,只会让你在他人眼中,一文不值。

02、

这个社会,光有善良,是不够的。没有人会单单因为你的善良而喜欢你,接受你。他们只会在他们需要你的时候,才想起你。而他们喜欢你,接受你,是因为你优秀,你成功,而在优秀、成功以外,难能可贵的是,你还善良。

所以,影片中,如果刘峰当初选择了去上学,有了一定成就地位后,再跟林丁丁表白,也许,结局会不一样。当然,也不一定,因为,还有更“成功”的澳洲人在等着她。

所以,当陈灿没有任何标签的时候,郝淑雯觉得他特讨厌,正眼都不瞧他一下。而后,临近分别,知道他也是“官二代”之后,突然就“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爱上了”。而陈灿,我们不知道他知不知道穗子对他的心意,也不知道他对穗子是否有相同的心意,但,Whatever,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门当户对”的郝淑雯。穗子,也在经历了一番痛苦后,选择了考上大学。

而刘峰,做了那么多好事,帮了那么多人,为国家断了一只手臂后,却只能靠卖力气生活,唯一糊口的车,还被城管扣押好几天不还。经历了好几次取车被拒之后,他也只能向世俗低头:向城管头头行贿,却依然无济于事。最后还是碰巧目睹这一幕的赫淑雯,帮他出了取车的钱。赫淑雯那句哽咽的话“你们居然敢打战斗英雄……”让人无限伤感:战斗英雄又如何?还不是蹬破三轮车,生活勉强糊口,连一千块取车费也出不起?老婆还跟长途车司机跑了?

03、

来不及感慨良多,镜头切换,刘峰与何小萍在烈士陵园看牺牲的烈士。何小萍,一个被所有人嫌弃、抛弃的人,只有经历过被排挤,享受过孤独的人,才更明白,善良的可贵。所以,只有她,看重刘峰的善良。甚至,默默暗恋刘峰的她,觉得配不上刘峰,以至于,一直未能表白。直到多年后,在这个烈士陵园,知道刘峰被妻抛弃,孑身一人时,才说出了那句一直压在心底的话……

影片结尾,何小萍与刘峰生活在了一起,互相照应,一生没有孩子。当片尾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听见自己的一声唏嘘……那个最善良的人,最后只落得右胳膊残疾,孤独地,与另一个孤独的人,相依一生。没有孩子膝下成欢,没有世俗人们的尊重,没有欢声,没有笑语,只有内心的平静,与袅袅升起的烟雾……

这个世界,缺少善良的人,君不见,越来越多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恶性事件发生?这个世界,也不缺善良的人,君不见,大山里,乡村上,那么多淳朴敦厚的亲切面孔?

这个世界,缺少的是,努力、上进,有了一定自我成就之后,还保有善良宽厚的人,尽自己一切力所能及,去帮助别人的人。

愿我们的世界多一些和刘峰一样,但路不同的善良的人;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有一定自我成就,还保有善良的人。愿世界因我们,越来越美好。

电影芳华观后感感恩(精选篇3)

憋《芳华》很久了,小说读了、纪录片也看了,预感这个电影应该是冯小刚最好的作品。 今天温哥华首映,终于看到了。 冯导的电影,必须买票支持。

总的感觉是很好,非常好。 但不是最好、不像应该的那么好。 我不懂电影,只是说说观后感,别当影评看。

先说演员。女演员们选得还好,但是肖穗子和舍长的演员年龄感觉偏大,有点跳戏了。 女主不错。 男主很好,黄轩选对了。 赵立新好得没的说。 可惜,其他的男配们有点不太芳华,少了些干干净净的朝气蓬勃,我爸当年就是部队文工团的,从留下来的老照片看上去,比电影里的男生更英姿飒爽、更阳春白雪。 这个戏不需要演技,只要体验生活到位了,总会大差不差,如果演员用纪录片的演绎方式可能会更打动人。

再说剪辑。 几个片段都有点赶罗,节奏差了一口气。 比如医院,被炸女主趴在伤员身上之后立刻就换了场景;比如告别宴,镜头切的有点快,斩断了观众酝酿已久的感动,生生地咽了。 还有就是男主女主部队门口的告别,就是觉得快了几秒。 和姜文电影的剪辑比起来有点不解气——《阳光灿烂》该慢的慢、《让子弹飞》、《鬼子来了》该快的就快——按照《芳华》风格,剪辑如果再延迟几秒,可能会更好。

接着说剧本。 小说看了,不长,但该说的都说了,所以男主、女主的行为和变化是可以理解的。 电影毕竟太浓缩,背景不铺垫好了,包袱就抖不响——比如女主为什么偷军装拍照、为什么作假不上台,男主为什么会对暗恋的女生情不自禁、为什么后来被女主临终关怀。 那场女团员们集体讨伐女主改内衣的戏处理的不好,电影里展现的行为让观众厌恶了,感觉不对。 男主对暗恋对象的铺垫不够,所以被整之后观众缺乏因为认可所产生的强烈同情。

从结构上说。 前半段的美好不足够美好、后半段的悲楚不够悲楚,感觉差了一口气。 纪录片里游泳池边的戏就拍了很多,可展现出来却太短;文工团男女在一起的风华正茂和青春无敌还不够,除了歌舞片段少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美好时光以及部队战士被当时政治环境的感召所作出的反应,这恰恰是男女主后面结局的缘起和因果之一。 也因此,告别宴没顶到位,少了对青春对奉献对部队对友情对生活的热情、热爱和留恋,而更像是一群失意的人们凑在一起的没有情怀的释放,感动指数比不上警犬部队战士告别狗和大学同学的毕业散伙饭。 女主顶替上台奋不顾身跳独舞的段落全没了,只剩下政委带着喊口号,这个点没扎疼观众,所以女主也显得不够惨。 小说里男主在海口更悲催,电影里展现得太少了,不过舍长的“我操”不错,眼泪下来了。 最后男女主抱在一起,有点赶罗,就是因为前面的包袱没包好,所以最后这一下翻出来不够响,观众少了强烈的同情和认可。

总的来说,芳华的确很芳华,但美不够美、惨不够惨,美的不知所以、惨的不以为然。 无论怎样,这个片子的确可以让我以及我的父辈们感动了,毕竟部队、文工团、青春飞扬、战友情深是他们最深的念想,也是我对那个年代那些善良人群的美好回望。 至于小说里想说的社会、人性和命运,《芳华》可能没探讨得那么深 。

小刚导演出身部队,借这个小说圆一个梦,已经很棒了,虽然有那么一点抓小放大、跑题的感觉,但毕竟是诚意之作,走心了! 从这点上来说,《芳华》很好。

唯一有点遗憾,就是带着满满的情绪炸药包进了电影院,整场下来,有点自己使劲努,炸药包始终没有被引爆,又扛着出来了。 这可能就是导演的意图吧——我太知道王朔、冯小刚这些北京长大的、有情怀的、好人的感情表达方式了,也很认可。

电影芳华观后感感恩(精选篇4)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种颜色,而有的人哪怕活在一片灰色中也坚信能等到灰色变为彩色。我想,刘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我不知道文工团的人在叫刘峰“活雷锋”时,有多少人是在嘲讽,又有多少人是在由衷地称赞。在那个将品质看得比金钱更重的时代,品质和名誉无疑就好比如今的金钱,是一个人珍贵的财富。而刘峰这种雷锋般的做法,就是在积攒自己的财富。他帮家在北京的战友带东西、不顾生死地抗洪抢险、帮买不起沙发的战友做沙发、甚至当炊事班的猪跑了时第一个想到求助的对象就是他……我相信,出身贫苦的刘峰是发自真心的爱文工团,爱那个接纳了木匠儿子的文工团,那个他为之付出无数努力的文工团。我想,没出事前的刘峰是坚信在文工团他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将之前灰色的人生绘成彩色。

而出身高级干部家庭的郝淑雯的人生似乎一直都是彩色的。军长的女儿可以理所应当地在文工团里当上室长,可以理所应当地成为女兵们的头儿。天生丽质的林丁丁和才华横溢的萧穗子默认了这种生物链,出身想对平凡的她们同样爱着这个文工团,也同样渴望活出更美好的自己。而那个从未被善待的何小萍,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将成为这个文工团的笑话。

可能我们身边很少有刘峰那种活雷锋,但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像何小萍那样的“灰姑娘”,那种可能永远也不会成为公主的灰姑娘。从未被善待的她期待着成为能够被善待被尊重的解放军,却不曾想等到s/的是被不停地耻笑和孤立。我想,汗味和军装照只是她被嫌弃和孤立的借口,根本的原因还是她不愿认同文工团的生物链。我相信萧穗子和林丁丁们的内心是善良的,郝淑雯的调侃和戏谑也非出于有意,但隐藏自己的怜悯做一个看客的成本远比失去现在所拥有的去和何小萍做朋友的成本低。就这样一个一直不被善待和认可的人,却突然被施舍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舞蹈A角时,她体现出了发自内心的抗拒,一种夹杂着委屈、愤怒而又不做作的抗拒。

我想刘峰和何小萍的青春芳华在被文工团下放的那一刻就结束了,迎接他们的是残酷的炮火和潦倒的人生。而郝淑雯林丁丁萧穗子们的青春芳华也随着文工团的解散而结束。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变革消磨尽了那个文工团大院里最后一丝青春的气息,萧穗子的热枕和金链子终究没能敌得过郝淑雯的门当户对,可能军长的女儿和副司令的儿子就应该天生一对儿;林丁丁在医生和摄影干事间犹豫徘徊过后终究还是投入到了未曾相识的华侨的怀抱;而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命途多舛的人最终在晚年相依为命……

岁月不能抹去记忆,但岁月可以将一段记忆擦拭得熠熠生辉。从那个文工团大院里走出来的萧穗子刘峰郝淑雯们在世俗中浮沉多年以后最终还是坐在一起温馨地追忆起了那段定格了他们的芳华的岁月,那些各自被中伤、委屈苦痛的瞬间在多年后都化作了轻微的摇头和叹息。哪怕曾经不被善待的人,也会怀念那时芳华的自己,或羡煞,或叹息。

电影芳华观后感感恩(精选篇5)

前些时,发现微信里总是有关于电影《芳华》的信息,不但介绍了大致剧情,也介绍了演员,并且还有各种评论,褒贬都有。网络上更是铺天盖地的猛宣传。例如:

《芳华》是由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 王天辰、王可如、隋源等主演的电影。

《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质朴善良的刘峰因为经常为大家服务,在文工团被称为活雷锋万金油。从农村来到军队文工团的何小萍,因不良习气屡次遭到文工团女兵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等人的歧视与排斥。

刘峰、何小萍、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人情感缠绕、交集,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大相径庭,却都拥有着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

正因为有了这些介绍,可以说内容基本都了解了,不过就因为他是反应军队文工团的片子,而且是冯小刚导演的,所以我还是特别的想去影院看一看的。因为我对军队的情感还是很浓厚的,尤其是对文工团。这主要是因为我曾经是军人,是人民海军。也曾和文工团的人打过交道。而自己还曾在部队的文艺宣传队干过,因此觉得这电影一定能够引起我的共鸣。果不其然,看着那剧情的发展,大部分情节还是能跟我的认识对得上号的。只是有个别的地方不太现实,例如男女主角的遭遇和最后结局,让人感到很悲哀,很难过。不过也确实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残酷,你是残废军人又怎么了,有谁肯对你报以善心善行?只要你没变成所谓的成功人士,就总是被人瞧不起。

冯小刚的电影我看过不少,感到都挺有深度和艺术性的。这个《芳华》,也拍的挺好。让我在观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令我的感情也是悲喜交加呀。一会想笑,一会想哭的。不过有的地方因为不切实际又让我生气。例如女兵何小萍开始偷军装照相的事就是胡编的。本来找谁都可以借的,不会有谁不帮忙的,为啥要偷偷的拿人家的呢?难道何小萍就那么不懂事吗?后来的一些情节也让人感到不现实。就算她身上真有味,也不至于那样对待她吧?还有刘峰跟女兵求爱的事,也是胡扯的,部队是不准战士谈恋爱的,刘峰怎么可能不知自己的身份而胡来呢?难道他就那么傻,不想到后果吗?活雷锋式的人物难道就那么冲动?就那么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所以,他的这个错误,把他的光辉形象毁了。我很为他惋惜,觉得编剧和导演把这个人物塑造的很糟糕。不知是要反映什么?人的劣根性?为了爱就可以不要纪律?不管后果?反正我认为这都不符合当时的现实。就算艺术需要加工,也没这样贬低他们吧?总之我感到青年人即便有恋爱自由,但在部队里也绝没有这样的,而且这个电影根本没有体现党的领导的作用。平时不抓思想教育?出了问题没有思想工作只有处分?这咋跟我那时候那么不一样呢?就是文工团要解散,大家在一起吃最后的晚餐那场戏,挺让我感慨的。

“送战友”的歌声,叫我热泪盈眶了。铁打的部队流水的兵呀,迟早都会走的,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但是像他们这样的集体吃散伙饭,真的是挺伤感的。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我在青岛石油大学接孩子的情景了。她们毕业了,要分开了,在大门口分别时的相送场面,也是个个都难舍难离的哭红了眼睛呀。我从部队退役离开部队时,因为拿到了“工作证”,况且早已和船上的战友们分开很多天了,他们都出海去了,所以我并没经历过那种分别的场面。不过,电影里的情节还是很牵动我的思绪和情感的。还有的就是那些演出和排练的情节,总能让我想起当年我在宣传队的情节来。只是我们那时候队里没有女的,否则会怎样,我还真不好预料。我感兴趣的是那些使用乐器的,能熟练的让它们奏出美妙的音乐来,那多令人羡慕啊?太抒情了。若非有这种喜好和向往,我能在退休后还去学二胡、电子琴吗?因为我想像他们一样,用乐器来代替我的歌喉,表达我的心声呢。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如今终于可以让它们听我的指挥了,虽然还不是很熟,很流畅,可毕竟算是已入门了,再不是门外汉了。

通过观看电影《芳华》,让我又回忆了一次部队生活,回忆了一回文艺宣传队的演出生活。而且也为我如今能驾驳一两件乐器而感到自豪了。因而我感到这个电影看的还算值吧!

电影芳华观后感   感恩

126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