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最新

镇圳1139 分享 时间: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那你知道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5篇最新。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篇一

“黄沙漫天飞,乘凉无避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是______庙__的真实写照。位置偏僻,资源贫瘠,__年被评为贫困__村,贫困发生率45.5%。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在党员干部带领下,__绘就了全面小康新画卷。如今,这偏远的“旮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从村貌说起——变化溢满谈笑间

盛夏,绿树成荫,花红柳绿,街巷整洁,村庄如画。

“以前,土房土墙土路,哪敢奢望换房子,搬迁以后,排排大瓦房整整齐齐,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日子过得红火了。”谈及__的变化,村民代乌力吉感慨地说到。

__年,__党支部积极申请生态移民项目,争取资金3600万元进行了移民新村建设,原来的土房不见了,整齐的村落就地而起。

__年,村屯房屋、院落、街道亮化、道路硬化均高标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村内随处可见金叶榆、锦绣海棠等树木,全村绿化面积达108亩,“脏乱差”变成了“美佳净”,__先后获评市级文明村、自治区级卫生__、自治区级美丽宜居乡村。

村子美了,__党支部又配套建成了980平文化活动综合服务中心、3000平文化活动广场,为村民文娱活动提供场所,着力提升村民精神面貌。

每天晚上,热闹非凡的广场上,身着民族服饰的民间艺术团成员带着农牧民群众们载歌载舞,此起彼伏的乐声与村民淳朴爽朗的谈笑声,久久飘扬在小村落上方的浩瀚星空里。

从产业谈起——长效发展有保障

“易地扶贫搬迁,是‘挪穷窝’与‘拔穷根’的治本之举,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带领村民发展养殖、种植等产业,确保‘既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脱贫’。”__庙__党支部书记包吉仁台说。

为使产业发展“增足后劲儿”,__庙__党支部投入扶贫资金105.8万元帮助100户贫困户购买103头基础母牛,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全__牛存栏1704头,成为农牧户主要收入来源。

“那时候,帮扶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村民留有游牧民族生活习性,发展庭院观念淡薄,于是,我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和农牧民一起‘算账、细说收入’,号召村民以‘小庭院’做出增收‘大文章’。”第一书记赵忠凯说道。

今年,党支部统一购置黄瓜、豆角等种子,又购置450株锦绣海棠、李子等果树苗,分发至户,并根据农牧户庭院实际,帮助合理规划地块,种植茄子、黄瓜等时令蔬菜,全力抓好“半亩田、半亩园、半亩果”建设,以小庭院实现农牧户自供自给,户均节支增收可达1000元。目前,__150户庭院全部按照“三个半”要求,整村推进庭院经济建设。

党支部同时瞄准“强村__”路子,利用闲置土地,以“党支部+企业+生态产业园+贫困户”模式,与__众森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建设400亩生态产业园,

其中建成100亩采摘园和300亩苗圃基地,分别栽植锦绣海棠、李子、黄太平、龙丰等果树及培育樟子松、沙棘、果树、景观林苗等,每年带动集体增收6万元,并为7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促进集体与村民“双增收”。

此外,__党支部抓住“3111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程,实施退耕还林项目,打造特色经济林5000亩,分别栽植3000亩沙棘和2000亩锦绣海棠,着力以“党建红”共创“生态绿”,切实带领农牧民群众走好种植特色经济林的致富之路。

从车间看去——村口就业可实现

左手缠细线、右手握织针,手指交错翻飞之间,__袍成品渐显现。

“以前做些民族手工品都是自己穿戴,没想过还能靠这个在家门口解决就业。现在有了车间,我闲暇时间就过来,有时候家里忙,还可以带回家里做,产品做完后就送到车间统一销售,既省心还能顾家又能补贴家用。”正在车间工作的村民高娃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党支部以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全力趟出了一条在村门口的致富路。

__年,党支部结合民族特色资源,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扶贫车间”运行模式,由党支部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社,投入100万元扶贫资金,建立了占地380平方米的“__淖尔”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将贫困人口融入民间手工艺品产业链。

合作社吸纳本村20名村民长期务工,其中15名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年工资1.5万元,同时实行“一个扶贫车间+N个卫星工厂”模式,辐射带动周边__52名贫困人口,利用农闲时间到车间务工或居家组件生产,以“家厂结合”的方式将生产工序化整为零,从“小手工”中挖掘“大收益”,带动人均年增收达5000元以上。

“在我们村子里,既能享受生活,又能发展产业,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我觉着,‘诗和远方’就在我们的脚下,小康对于我们而言,已经融入了生活的欢声笑语中。”见证了贫困村一步一步“华丽变身”到脱贫摘帽的90后党员__说。

昔日贫困村,如今大变样。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正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奋勇前进。

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篇二

__,男,汉族,1977年出生于__县__镇__村,小学毕业后辍学外出务工,在__漳州创办太尔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在商海打拼的__时刻不忘家乡发展,竭力捐资助学,为__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需要多方发力,作为一名从__走出去的企业家,我应该尽一份力!”

1990年,小学毕业、年仅13岁的__揣着奶奶借来的50元路费,离开家乡,跟着老乡前往海南打工。干过搬砖、扛钢筋、清理下水道的脏活累活,学过武术,当过武术教练,积累一定的人脉和经验后,与朋友一起创立太尔科技有限公司。__年,__率领太尔科技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成为骨传导声学领域第一股。

回望外出打拼的轨迹,__无限感慨地说:“咱们__人吃得苦!”正式凭着这一股拼劲儿,__在__漳州打拼成一片天地。作为从__走出去的企业家,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从通高速到建机场,从红叶节到全域旅游,从__脆李到农产品开发,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让__兴奋不已。__年,党中央作出扶贫开发部署后,__更关注家乡脱贫攻坚工作。__年10月17日,在全国第二个扶贫日活动中,__委托县人大活动办为困难群体和孤寡老人一次性捐款500万元。

“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作为一名曾经辍学的打工仔,我有责任帮助家乡贫困大学生!”

__年6月,__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中,向各级人大代表和__籍企业人士发出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倡议。远在__漳州的__从网上得知消息后立即与__县人大活动办取得联系。

“因为早年辍学,我深知失学之苦。”__动情地说,“作为从__走出来的企业家,我愿意以个人名义资助家庭贫困的高中应届毕业生。”随后,县人大常委会活动办会同县教委和相关学校对符合条件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进行筛选,拟定资助名单。为让企业家的资助真正惠及贫困大学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谭观银亲自率队走访拟资助学生家庭,取消不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3人,因确实困难新增加2人。当年,35名大学新生获得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第一批获资助的学生均出自__中学、官渡中学等__本地中学,目前正在西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就读。

今年高考结束后,官渡镇店子村11组魏洪燕考取成都理工大学,因父母双双残疾,拿到通知书的魏洪燕却高兴不起来。得知魏洪燕的家境后,__承诺资助其完成大学学业。像魏洪燕一样,全县65名贫困大学生新生获得__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去年以来,__捐资助学金额达240余万元。

“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在外打拼的创业者,我用自身经历激励家乡学子!”

为让贫困大学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__在捐资助学的同时,更关注资助对象成长成才。__年3月和8月,__两次专程回到__,走访资助对象家庭,与贫困大学生座谈。

“贫困是暂时的,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摆脱贫困,你们当务之急是要念好书,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用自己的智慧为家乡和家庭作贡献!”在与__中学贫困学生座谈时,__一遍遍鼓励贫困学生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为适时了解掌握资助对象的读书情况,__与近百名贫困学生建立了微信群。__每天都要抽时间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抱龙镇泉水村5组高达品的父亲瘫痪八年之久,一家三口全靠母亲种地为生。成绩优异的他今年高考被厦门大学临床医学院录取。说起填报医学院的初衷,高达品含着眼泪说:“__叔叔的励志故事让我很感动,我要学好专业为像父亲一样的病人服务,回馈社会。”

反哺家乡在路上。__表示,资助家乡贫困大学生是他的第一个愿望,他还希望在__建设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和一家三甲医院,切实改善家乡人民的就学和就医条件。

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篇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__市__将这一论述深深扎根于支部引领村民致富的理念中,也传进万千村民的心坎里,激励鼓舞贫困群众奋力奔小康。

在____镇__村,每天不到清晨五点钟,__夫妇就在自家的粘豆包加工厂忙碌起来,从黄米面发酵到豇豆蒸熟制馅,到包成团放入铺有苏子叶的蒸笼……

__制作的粘豆包口感甜糯、黏合劲道,很多人尝过后,都说吃出了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许多超市、粮行都订购她家的粘豆包,夫妻俩靠着辛勤劳作,赢得了诚信经营的好口碑,逐步稳定了豆包的销量,加工厂每年生产粘豆包超3万斤,净收入达5万元。

这样的好日子放在几年前,__可是想都不敢想。__年底,__一家由于“因病致贫”,被村里党支部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身体不好,家里仅靠补贴和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__清楚,好政策只能帮一时,彻底摆脱困境,还要在支部引领下,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在__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政策宣传和引导下,__动了发展产业的心思,可又担心这不起眼的粘豆包是农村人都会的一门手艺,不是什么稀罕物,不一定有销路。__村党支部书记徐华良了解情况后,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政策扶持、销售渠道、自身优势等因素,及时为__“量身定做”脱贫计划,打消了__的各方面顾虑,__年,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__的粘豆包加工厂开张了,还注册了“老味道”牌商标。

粘豆包加工厂开张仅3个月,就为__带来9000元的收入,__用凭借自己的一双巧手,“包”出了脱贫致富之路,过去不起眼的粘豆包摇身变成了“金疙瘩”,__年底,__就主动向党支部提出了“我要脱贫”的申请。

如今的__是村里的活跃分子,村里有大事小情,她都会主动来帮忙,义务打扫卫生、疫情值班值岗都有她的身影。随着粘豆包加工厂规模扩大,夫妇俩主动为9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鼓励他们到加工厂工作,学习掌握粘豆包制作,帮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增收。

“有着支部的引领,还有着扶贫政策托底,我一定好好干,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我想扩建厂房,再把设备升级一下,到时候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共同奔小康!”对于未来,__充满信心得说到。

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篇四

在__县岗乌镇镇柏寨村,有一位连续任柏寨村支书彭金全同志,他一心率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孺子牛。出生于1963年的他,自任该村支书年来。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仍坚持不懈地带领524户2455人昂首阔步地向小康迈进,他又是如何发挥光和热的呢?

强基固本摸底子,找准穷根谋发展。

带领8个村民小组,524户2455人,在耕地面积1460亩和12.5平方公里的地域中顽强拼搏。在精准扶贫再次摸底排查时,仍还有因缺乏劳力、长期患病、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153户597贫困,使他铭记心间,时刻促使他多次向上级不停地跑项目、找项目、求发展。

瞄准班子建设不放松,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村支书的他,根据村情组情。他首先认为要得火车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重点从村“三委”班子、驻村帮扶队伍建设抓起,强化村级班子的执政能力入手,不断提升为民办事能力,为推进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扎实以“三严三实”学习教育为根本,以“两学一做”为主线,有力促进“三委”班子转变服务能力;三是努力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对无职党员均设岗定责,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四是从致富带头人,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领办、带动贫困户种植峰糖李和养牛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从而严格了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加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帮扶到位。

狠抓机遇求发展,努力为民谋福祉。

在带领全村“村支两委”一班人的同时,有效地推进了产业调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的发展。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促增收,稳步发展畜牧养殖主导产业优势。成立了柏寨村村畜牧养殖业协会,吸收会员40余户,占全村贫困户数的26.14%,峰糖李种植1700余亩。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柏寨村流转土地__余亩,用于村养殖合作社发展青贮饲料;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惠民生。加快村组路、田院硬化、村路灯建设。以前,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桃锋村民的大问题,支书上任以来也一直在为村里水的问题尽心尽力。通过彭支书积极联系乡贤以及帮扶单位,现在这两个问题都基本得到了解决,其中柏寨村打鼓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现该水圳建设质量安全可靠、径流量大,解决了300多亩农田多年来因水圳残旧、漏水而造成粮食减产的难题;柏寨村民自来水工程也即将建设完成,把水管直接铺设到贫困户家里,能解决困绕农户多户村民多年来安全饮水的难题,这些惠民项目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此外还有桃锋村道路灯、环卫等基础设施都实实在在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善。

心系群众,他不辞辛劳 。农村工作面广,头绪多,处理问题要合情合理合法,费劲劳神,处理不好还会得罪人。自从当选村支书以来,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上下联动谋发展,整体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组建了以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委会班子成员为主体的工作队,分别按照“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确保每户贫困户有1名干部帮扶。一是涌现出了县统计局工作队多次对帮扶户进行走访,并建好走访档案。算好时间帐、经济帐,“一户一策”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径,制定年度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重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结对帮扶。在广泛调研过程中,重点了解该村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农户致贫原因和期盼解决问题,为精准帮扶想法子、找路子,出点子;五是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之策,采取引进社会力量帮扶、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解决产业发展融资难题等举措,帮助农民拓宽致富门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互助基金,引导农户自身发展农户通过入股企业分红的方式,带动发展养殖业奔腾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一位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孺子牛率领群众不断脱贫奔小康。

同志在领着村民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放松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首要的是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解决为什么当干部、为谁当干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村委会上,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要想自己富,别当村干部,当干部就不能怕吃亏,怕吃亏就不能当干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理想信念教育靠正确灌输,集体学习,个别谈心,他不喜欢开会点名批评人,人都有自尊心,都要表扬的一面,要启发自觉,在教育问题上,“支书”要给干部带好头,干部要给群众带好头,言行一致,才有凝聚力、号召力,既要让干部群众畅所欲言,反映民意,又要敢于集中,重大问题坚持集体决定,程序是两委提出意见,召开党员会通报,召开村民代表会决定,最后再召开村民大会,这样,既保证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又体现村民自治。

制度建设是长远性的工作,村在学习、工作、会议、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制度,保证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他们制定了村规民约,简易可行,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把遵守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认识到了就不感到约束,也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感觉到,村党支部是团结的,是一个坚强的堡垒。村干部队伍几十年保持先进性,保持良好作风,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为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文物质富裕,精神更要富裕,村以远程教育、广播、标语、漫画等手段对全村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吃饱、穿好、精神更好,为了让村民每天生活都愉悦充实,村里投资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订阅各种报刊杂志,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彭支书工作认真、作风扎实,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书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担任村干部多年,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过细思想工作,为人正直、作风扎实、廉洁奉公,生活严谨,能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在支书的带领下,柏寨村各项工作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篇五

“我们‘两委’班子刚算了一笔细账,咱们__的集体经济突破5.1万元了!”__市____镇____党支部书记__兴奋地说。

____有104户468人,其中贫困户43户145人,贫困发生率达26.7%,__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村。

近年来,为摘掉“穷帽子”,__党支部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强村__的脱贫路子,__现有未脱贫户3户1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14%,人均收入达1.1万元,牲畜存栏1805头,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

队伍配强矢志摘“穷帽”

队伍强不强,关键在“头羊”。__年以前,____矛盾纠纷突出,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为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该镇党委下派党员干部__任____党支部书记,全面负责____工作,__年,__由“后进村”变成了“后劲村”。

在下派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党支部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的“三荐”方式,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成员,并动态储备3名创业致富青年、大学生村官作为__村后备干部。

创业致富青年包康伟说道:“作为一名90后,我们的想法新、点子多,考虑了很久,我决定回村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如今,我已是一名村级后备干部,我想要尽我最大的力量,配合“两委”班子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队伍配强了,支部的堡垒作用也发挥得越来越充分了。____党支部积极争取“一事一议”项目,投资60余万元,新建260平方米村部,切实提升村“两委”班子办公条件及党群服务中心整体服务功能,并做到“三会一课”、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党内规章制度等全部上墙,党务、村务、财务等第一时间公开。同时,党支部依托“群众说事点”,全面落实“逢五说事日”机制,每月5日、15日、25日组织村民集中“说事”,着力将为民解难题落到实处,目前,帮助村民解决低保救助、发展产业、建设牛棚窖池等惠民实事30余件。

环境宜居谱写“欢乐颂”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漫步在____绿树成荫的街道,新时代新农村的气息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生机盎然的庭院经济赏心悦目。

“咱们村子这两年变化很大,家家户户都修建了花园,房子新了,环境美了,腰包鼓了,大家伙儿的精神头儿更足了,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了。”谈及__里的变化,村民王大叔津津乐道。

为改变农牧民生产习惯和生活习俗,促进人居环境和精神面貌改善,近年来,__党支部筹资5.4万元,扶持30户贫困户按照“三个园”模式发展庭院经济,“小菜园”里栽种了茄子、辣椒、豆角等蔬菜,“小田园”里耕种了油葵、黄豆等经济作物,“小果园”里栽植了锦绣海棠、沙果、李子等果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党支部已为80户农牧户累计发放0.45万株果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党支部带领村民美化庭院的同时,全力开展村屯绿化工作,在村屯道路两侧累计栽植1.2万延长米的柳树,并在村内无立木林地块栽植1500余棵锦绣海棠,既为村民纳凉避暑提供了好去处,又为村民营造了美丽宜居新环境。

产业引领蹚出“脱贫路”

__年5月,__农牧局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该__,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冯玉涛说:“为切实发挥农牧扶贫优势,我们工作队和‘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察论证、评估,最终敲定了发展养殖业作为__脱贫的主导产业,并充分利用__镇‘黄牛特色小镇’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拉动贫困户走向致富之路。”

“园有粮、圈有牛,要让村民心里亮堂堂”,一直是党支部的努力发展方向。近年来,__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充分利用上级扶贫专项资金47.6万元,扶持35户贫困户购置70头基础母牛,目前已生产68头犊牛,直接经济效益40余万元,为贫困户稳定脱贫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要想把牛养好,好的场所是关键。为实现贫困户“养好牛”目标,党支部筹资26.8万元,跟进配套设施建设,扶持5户贫困户每户建设1座52平方米棚舍,扶持27户贫困户每户建设1座20立方米青(黄)贮窖池,扶持26户贫困户每户建设1座30平方米储草棚,多措并举助力贫困户实现脱贫。

____,这个地处草原深处的民族特色小村,在脱贫攻坚前沿上演了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变形记”,如今,党支部带领着村民们正昂首阔步走向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5篇最新相关文章:

2020我的扶贫故事征文最新大全【5篇】

2020我的扶贫故事征文汇总5篇

2020我的扶贫故事征文最新大全5篇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以上5篇

央视《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观后感5篇

《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观后心得有感5篇

我的扶贫故事扶贫日志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20年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征文五篇

51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