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文化礼仪知识

钰淇1147 分享 时间: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老挝人非常温和、善良、有礼貌,见面时需行合十礼、握手礼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老挝礼仪文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服饰礼仪

服饰

老挝国民的服装与老挝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有着自然的联系。老挝地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纬度地区,一年分雨旱两季,旱季最低气温20度左右,雨季最高气温可达40度,昼夜温差较大。全年3-9月为雨季,降水丰富,10-2月为旱季,降水稀少。纵贯老挝南北的湄公河在旱季进入枯水期,流量萎缩,沙洲显现。因为这样的气候原因,老挝人的穿着比较单一。

一年中的多数时候,老挝的成年男性一般上穿长袖衬衫,下着长裤,女性上穿长袖对襟褂子,下着具有民族风味的筒裙。因为紫外线强烈,所以即使再热的天气,许多老挝人还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不过,这并没有改变老挝人较深的肤色。

老挝女士一般都有多套正装行头,面料看起来明显出自于手工纺织。女士的正装色彩斑斓,配上做工考究的民俗图案和珠琏佩饰,给人一种质朴、庄重的感觉。年轻女士的正装颜色丰富,以鹅黄、桔橙、粉色、淡紫为主要色彩;中老年女士的正装则青睐深紫、咖啡、墨绿、深蓝等颜色。老挝人在集会时,一定会正装出席,一改平日休闲、随意的装束。

除了极具民族风情的个性服饰,制服也是老挝一道明丽的风景。穿着制服的人群主要有三类:学生、县级以上单位的公务员和少数大公司的职员。学生校服多以淡蓝色或白色衬衫为上装,男生着西式黑色长裤,女生着镶有花边的蓝色筒裙;公务员制服在颜色上一般会与不同部门的标色一致,并佩有相应的胸章和臂章标识;上下学或上下班的时刻,穿着制服的学生和单位职员成群结队地行走在乡间、城镇,会显得格外精神,虽是制服,却一点也不呆板。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人多穿自己缝制的民族服饰,而在较为发达的城镇,人们的着装已经开始商品化和国际化。在老挝,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装很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长裤或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配以筒裙。每逢过年过节或有重大喜庆活动时,老挝女人的都会高盘发髻,穿起民族服装;老挝男人则更多西式正装打扮,穿民族服装的男士已经较少。

宗教礼仪

小乘佛教传入老挝以前,老挝人多信神教和婆罗门教,小乘佛教初入老挝时的影响并不大。14世纪中叶,法昂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并迎娶吴哥公主为王后。随着国王迎娶吴哥公主,大批吴哥僧侣来到老挝传播小乘佛教,并深深影响着国王法昂。后来,法昂定佛教为老挝国教。16世纪初,后继的老挝国王将《三藏》从梵文译成老挝文。在老挝王室的支持下,小乘佛教在老挝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当时的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7世纪,老挝国王还特别设立僧官制度。自18世纪后,老挝连连遭到外来侵略,国运衰落,佛教影响也明显被削弱。20世纪60年代,老挝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时期,老挝建立起全国佛教协会,团结全国的僧侣和佛教徒参加救国斗争并保卫佛教。1976年,解放后的老挝成立起唯一的全国性佛教组织——老挝佛教联合会。

现在,全老挝有2000多座寺庙得到修缮和保护。老挝的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而且还担负着传承文化、提供教育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老挝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很多民众主要通过寺庙获得知识。老挝的寺庙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万象和琅勃拉邦。在古近代,琅勃拉邦是老挝国王和僧王所在地,是老挝的古老王都和佛教中心。琅勃拉邦的寺庙古老、精致,其中最著名的香通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琅勃拉邦的标志和象征。首都万象的塔銮寺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是老挝的国家象征。

在老挝的许多地方,布施是一道独特的佛教风景。每天拂晓,僧人们会离开寺院,身披橙色袈裟,结队到街道上或村庄里化斋。虔诚的佛教徒跪在道路的一边,双掌合十,接受僧侣诵经祝福。诵经完毕,僧侣们排着队伍依次从人们的面前赤脚行过,人们把米饭、饼干、水果、鸡肉等食物放进僧人们的竹编小篮中。这些食品,就是僧人们一天的口粮。布施完了,僧人们回到寺庙进餐。老挝僧侣恪守“过午不食”的修行规矩,从中午到夜晚,这些僧侣就不再进食任何食品,而对于当天不能吃完的食物,寺庙会把它们施舍给其他需要帮助的民众,如贫困的小孩。老挝人虔诚地相信,这种施舍对于自己的未来和前途至关重要。

老挝的每个村庄都建有属于自己的寺庙。村寨再穷,也一定会有一个简单的庙宇来寄托人们虔诚的信仰。

僧侣不仅是修行者,在以前的农村,僧侣还主要通过经书来教育年轻人读书和识字,通过承担这样的社会功能,小乘佛教为提升国民素质,传承历史文化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进入19世纪后,老挝战争不断,一些寺庙也遭到破坏。伴随法国的殖民侵略,很多西方教传教士也随之而来。尽管如此,佛教在老挝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再次复兴,成为当今老挝民众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老挝的佛教僧侣都接受最高教首的领导,全国目前有大约2万僧人。

小乘佛教有着严格的纪律和教规,违反者将被驱逐出教。小乘佛教基于这样的认识:“欲望和嫉妒是害人之源。”要避免苦恼,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本性,放弃贪爱欲望,僧侣和信众必须依据佛教教义来修行人生,通过修行,人们就可以在智慧的道路上前进,从迷界的此岸到达悟界的彼岸,从而进入人类的涅磐境界。

在老挝,除佛教外,还有人信奉--、伊斯兰教等。老挝的--徒不太多,主要集中在万象的老族和北方的苗族中。这些--都是在20世纪中期由法国传教士发展起来,现在的万象还有--堂和修女教会。伊斯兰教徒也不多,几乎都集中在万象,信徒主要是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老挝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在万象喷泉广场旁。

社交礼仪

老挝人善良朴实,待人客客气气,彬彬有礼。老挝人与客人见面,施合十礼。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行礼时,问候"沙迈迪"。 如果向僧侣行合十礼,对方可以不以同样的方式回礼,或以点头示意。在正式的外交和商务,老挝人一般也行握手礼,但妇女仍多行合十礼。老挝人介绍你认识别人时,一般遵循从长到幼,从尊到卑的顺序。

老挝人一般不直呼人的姓名,而是在其名前冠以尊称或亲切的称呼。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老挝民间还流行为远道来客举行拴线祝福的礼仪亦称“巴喜”或“素宽”仪式,以表示诚挚的友情和良好的祝愿。

主人将一缕用香水浸泡过的线拴在客人的手腕上,先拴左手腕,后拴右手腕。拴毕,双手合十,举到胸前,并说“愿您长寿、健康、幸福”。客人过3天后可解开拴线。到老挝人家做客,应备礼品,礼品要包装美观,常用礼品有花篮、工艺品、烟酒等,在参加婚宴或喜庆日子时,习惯送现金。客人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


老挝文化礼仪知识相关文章:

老挝的礼仪文化知识大全

老挝国家风土人情礼仪知识

老挝国家的风土人情礼仪知识

志愿者个人总结通用范文5篇

老挝文化礼仪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79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