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考试资料 > 公务员考试 > 国考 > 国考面试综合分析题的对策

国考面试综合分析题的对策

小龙0 分享 时间:

国考面试综合分析题的对策(精选3篇)

综合分析题是一类能直接测查考生的时政敏感性、知识涉猎面和三观契合度的题目,话题主要包含社会现象、政策理解、名言警句、观点题等分类,该题型几乎都是必选项目。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国考面试综合分析题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国考面试综合分析题的对策(篇1)

在作答时,我们一般遵循“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先对目标话题进行总体的评价表态,进而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最后再落实到践行层面加以总结收尾。但是大家在明确答题思路之余,还是在答题表现中经常暴露出一个薄弱项——谈对策。

对策提出的常见问题 1.言之无物,隔靴搔痒有一些缺乏面试经验或者工作阅历的考生,可能会简化甚至省略谈对策这一步骤。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对社会或者哲理问题的认知与分析只是综合分析类题目考察要素的一部分,而落实和践行层面的思考才是真正体现我们主人翁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以一味逃避或者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般地谈对策会给人一种为了提而提,缺乏深入探究的隔靴搔痒之感,会直接影响到对考生表现和工作潜力的判断。

2.冗长失焦,无针对性考生也要避免陷入另外一种极端,那就是大谈特谈对策建议。当我们对综合分析测查话题比较生疏或者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丰富的角度加以论证的时候,就容易简单粗暴地表明态度之后匆忙进入“怎么做”的环节。但是除了少数拥有工作经历或者政治理论储备的考生之外,更多的应试者都是初出茅庐年轻生涩的“职场潜力股”,他们人微言轻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很难提出多么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所以在对策层面加以赘述犹如搭建了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混淆了综合分析重在精准表态和多角度分析的重点,丧失了对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给考官的印象也不容易太好。

对策提出的优化建议 1.篇幅适中,详略得当要想提出得体的对策建议,首先要清晰认识到:将综合表态与分析论证延展到践行落实层面,才更有助于积极品质的弘扬、负面问题的解决以及矛盾多方协调,从而充分体现出我们的问题意识和辩证思维。所以要在明确题型作答思路之余,规划好答题篇幅,将对策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比例范围中去。尽量避免过于简单的段旨句堆叠或者长篇大论赘述,挖掘好想要谈及的2-3个要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扩充即可。

2.活用技巧,多维分析在提出对策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实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维度,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组织语言和内容。比如“主体分析法”,就是从涉及话题的利益相关方去展开分析,去形成问题解决的合力。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是治理直播带货的乱象,那就要从主播、平台、网监部门、消费者这几个相关方去提对策。再比如层面分析法,在解决时政类问题的时候就尤为好用,从宣传教育、补足资金、吸引人才、优化管理、严格法律、规范监督、技术创新等层面选取最贴合话题的几个维度,会很容易将答案组织起来。

3.注重积累,丰富储备除了注重答题篇幅形式的改善和方法技巧的运用,更为关键的是在于提出的对策是否具备建设性和可行性。那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平时多关注时政热点新闻、国家大政方针、领导人会议讲话、主流媒体的权威评论等,做到相关面试话题心中有数、肚中有货,能够自如应对;另一方面,可以将目光向下向内投放,挖掘自身的生活感悟、职业选择、工作经验等,以实应虚、以小见大地去谈对策,会更加言之有物一些。

国考面试综合分析题的对策(篇2)

主旨观点题主要考察大家阅读理解的能力,包括:①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②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因此,我们在做主旨观点题目时,一定要培养耐心阅读和用自己的话去归纳概括的习惯。另外,想要做对题目,选项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题目来感受一下:

【例】很多人觉得,只要孩子听力没问题,掌握母语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到了学龄阶段,则以为孩子的语言学习和教育交给学校和老师就可以了。事实上,认为学校能解决一切问题恐怕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家庭才是孩子语言能力形成的最初场所,也是最重要场所。在博纳德·斯波斯基语言实践、语言管理和语言意识的三维理论框架下,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多语言环境,家长的语言意识显得异常重要。费什曼认为,家庭是母语代际传递、连接、使用和稳定的基础。已有研究显示,传承语或者双语能力的保持更多依赖家庭,而不是学校;而如果没有家庭支持,学校语言政策的效果也难以保证。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家庭语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B.母语学习不能“自然而然”

C.家庭是母语学习的最佳场所

D.家长支持是语言学习的前提

【答案】A。解析:第一步,阅读材料。文段开篇说到了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孩子掌握母语是自然而然的事,且语言学习和教育交给学校和老师就可以了。通过事实上反驳了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学校能解决一切问题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紧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家庭才是孩子语言能力形成的最初和最重要的场所。后文通过博纳德、费什曼的观点和已有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事实上之后的内容。因此,文段重点是转折之后作者表达观点的内容。

第二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文段强调了家庭对孩子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性。

第三步,分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重点部分,且与概括的重点内容含义相近,可以保留。B项对应转折前后两句话,先说大多数人认为母语学习可以自然而然,转折之后说这是家长的一厢情愿。通过转折前后内容可以得到母语学习不能“自然而然”,但B项未体现作者写作意图,文段中作者除了反驳前文观点外,还给出了明确的态度“家庭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故B项表意正确,但未体现作者观点,排除。C项对应文段“家庭才是孩子语言能力形成的最初场所,也是最重要场所”这句话。文段说“语言能力”,选项说“母语”概念不一致,与文意不符,并且文段论述的是“最初和最重要场所”,最初指的是最开始,最重要指的是必不可少,最佳指的是最好的,所以“最初和最重要场所”与“最佳场所”概念不一致。C项表述是错,排除。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话“如果没有家庭支持,学校语言政策的效果也难以保证”,选项把“家庭支持”偷换成了“家长支持”、把“语言政策的效果”偷换成“语言学习”,概念不一致,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项。

【要点点拨】在选项分析时,我们要有带入意识:把选项带入题干验证表述是否与题干相符,如果表述不对,直接排掉;如果表述正确,我们再验证是否符合作者意图、概括的是否全面。

国考面试综合分析题的对策(篇3)

行测言语理解的逻辑填空题,经常让同学们感到困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大家在实际做题的过程中发现,考的这个词语或成语很常见,自己也知道它的含义,但是仍然会在纠结之后,选择错的那一个。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方法:语素分析法。语素即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就比如说“小”这个字,它有自己的发音,含义是“不大”,我们就说“小”字是一个语素。

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写出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对他本人的影响。从寥寥数笔的________中,我们不难体味到诗人对现代文明的大胆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 捉弄 B.刻画 嘲讽 C.勾勒 嘲弄 D.勾画 玩弄

【答案】C。解析:这里首先要跟大家强调的是,做逻辑填空题目,一定不能忽略整体文段的语义。我们首先需要分析语境,找到能帮我们选出正确答案的提示信息。题干围绕“诗的最后一节”进行阐述,大致段意为:诗人在诗的最后一节,用简单的话语,写明了现代文明对他的影响和冲击,并且对这种影响和冲击抱有不认可的、批判的态度。

第一空是要说明诗人的写法,“从寥寥数笔的________中”,横线处用“寥寥数笔”修饰,此处说明的是诗人的简略勾画。观察选项,A选项的“描绘”是指描画、描述,B选项的“刻画”是指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两者均侧重细致入微的描写,与前文的“寥寥数笔”对应不当,故排除掉。C选项的“勾勒”和D选项的“勾画”是指用线条画出轮廓,也指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与前文的“寥寥数笔”相呼应,可以保留。再看第二空,“诗人对现代文明的大胆________”,主语是诗人,横线处应该体现诗人通过创作诗歌去表达对现代文明冲击的态度,我们就需要辨析C选项的“嘲弄”和D选项的“玩弄”,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语素分析法去辨析,“嘲”是指讽刺、讥笑,因此“嘲弄”侧重的是言语层面,“玩”是指玩耍,因此“玩弄”侧重的是行为层面,作者通过作诗,用诗的内容表明态度,更侧重的是言语层面,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12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