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淑燕221147 分享 时间:

  在散文家的笔下,景物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充满动人的色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应用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景物,从而使它们焕发出个性化的魅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年高一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 主旨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本诗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的结合是教学中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纪的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职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优美的爱情诗。1847年裴多裴与心爱的人结成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出爱情的表达。

  《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是“激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长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鉴赏 要点

  1、多样解读

  首先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深挚的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 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出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战士们;“爱人”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2、意象的独特性排列:

  本诗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层层递进,使诗人情感富于变化,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

  我愿是我的爱人是

  急流(崎岖)小鱼(鱼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风)小鸟(是你的可爱家园)

  废墟(荒凉)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击)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阳(是你的,相依伙伴)

  在我的怀抱中接受我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相依相伴,我愿为你奉献一切。

  注意修饰词语的暗色调,可体现:

  1、生活的艰难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斗争的艰难

  《篱笆那边》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 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 :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 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惟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 介绍朱自清的生活经历,期间穿插学生朗诵朱自清的散文 名篇片段,包括《我是扬州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祭》、《背影》、《悼亡妻》等。

  第二课时

  教师 带领同学概括文中出现景物的特点,分析写作方法,体味文中的语言美。

  第三课时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 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 、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1 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 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3 请同学思考,在这或幽僻或朦胧或安静或热闹的景色当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板书

  幽僻 朦胧 热闹

  不平静 自由 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失落 向往 回归

  4 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5 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 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 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 ,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 ,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 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 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 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而《荷塘风起》虽然也描写了一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但它是由阳光、荷叶、清风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

  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散文家的笔下,景物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充满动人的色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应用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景物,从而使它们焕发出个性化的魅力呢?让我们一同来试试看,做到心中有爱,做到笔下有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7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