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宽河1147 分享 时间:

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一起看看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欢迎查阅!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

1、 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 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叩木?衿分剩?嘌?沤岷献鳌⒂掠谖??木?瘢?妨⒄?访娑允О艿娜松??取?

[重点难点]文章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教学过程 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文章对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理论依据]教学过程 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对话的过程,学生作为文本阅读的主体,因其阅读期待、阅读心境、阅读动机的不同,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也是独特的,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这种阅读主体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 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这些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过程设计]

(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

导入 :课件显示南极版图突出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

教师富有激情地介绍这个站名的来历,引出课文和人物。

(设计意图:以此导入 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环节一: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故事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叙事特点理清故事情节: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设计意图: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环节二: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板书学生说出的词语,比如:震撼、钦佩、崇敬。

(设计意图: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

环节三: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并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应该会找到这些情节: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4、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5、斯科特的绝笔。如找不出教师引导和补充。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环节四:小组选择最打动你的情节,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如果小组讨论时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提请班级交流解决。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讨论过程中要对重点的语段、句子,像奥茨英雄似的死去、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等情节中的语句要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词语要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解决。在谈到斯科特的绝笔这一情节时引导学生想象斯科特给国家、民众、朋友、妻子、孩子可能写一些什么。

在对以上情节的感受和讨论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伟大的悲剧课题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挖掘细节中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素养,通过品读、朗读发展学生语言能力,通过对情节内容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环节五: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

(设计意图: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

结语:

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该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精神的盛宴,去与那伟大的灵魂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 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从字顺的涵义,学会模仿,了解用词准确、连贯表达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抓住中心,刻画细节,写出真事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从字顺的涵义,学会模仿,了解用词准确、连贯表达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中心,刻画细节,写出真事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应完成相关习作,以提供课堂素材。

(二)第一课时:

环节一:导入新课

出示任务: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文从字顺,什么是文从字顺呢?“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从字面上翻译一下,我们可以说是“文字顺从”,它反映着写作的人驾驭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那么,我们又为何要做到文从字顺呢?大家来看一看下面的内容:

“诗言志”——《尚书·尧典》(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想法、抱负、志向。)

“诗缘情”——陆机《文赋》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写作文就为的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叶圣陶

“我手写我心”——里尔克奥地利诗人

看到这些内容,你了解了文从字顺的目的了吗?是的,我们就是要能够运用好词句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我们“自己想说的话”。

反馈指导:导入情节的创设,是构建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始思考。

环节二:注重积累,准确表达

出示任务:1.(图示)小明同学看到校园花圃中开放的格桑花盛开,想表达对这种花的生命力与美丽的赞叹,他对同学说:“校园里的格桑花真是好看死了!”但又感觉一句“死了”完全不能表达出他心里的感受,你能帮帮他么?

2.美丽的花朵总能触发人们的情感,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就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紫藤萝花开的美好与盛况,语言文字优美,用词准确,表意清晰,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指导学生抓住特点诵读后)让我们来仿照这段话,也紧抓格桑花的特点,来写一写我们校园中的格桑花。

反馈指导:有针对性的反复朗诵,结合景物特点的适度品读,关注表达,使自己的用词更加准确,语言更加有条理。而这一过程更能让同学们理解积累的方法和重要性。

小结:积累与模仿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很好的提升同学们驾驭文字的能力,积累好词好句。但想要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还需要紧抓重点,使句段之间逻辑清晰,直指中心。

环节三:细致观察,条理连贯

出示任务:得到了帮助的小明很高兴,他写了这样一段话:

“大多格桑花的枝丫上都有一朵花盛开,一朵花待放。怒放的花朵颜色不同,或白或紫却都那么纯净,每一朵盛开的花都像圣洁的天使,张开了自己的翅膀。花朵圆圆的,又像是孩子们的笑脸,畅快怒放。”

但是老师说只有单纯的写景是不足够的,我们还要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或者志向,所以让小明再去观察格桑花,小明这又犯了难。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个礼物可以协助学会观察,这个礼物就是(掀开红布)——砖头。砖头,大家几乎天天看到,但如果让你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天天看到的东西,你说的出来吗?

(引导学生从形、色等各方面观察)

观察事物,要多角度,仅仅观察观察外面还不是真正会观察,真正会观察得看出它的作用和本质。

(引导学生发现砖的本质是泥土,经过烧灼等步骤后才变成砖石,可以用来搭建房屋)

你从砖的烧制中得到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得出对于人的思考)

那你再次观察格桑花,又能观察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呢?

(易成活、晚凋零,感受生命力等)

反馈指导:在本单元学习中,要注意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常见事物来表达哲理感受的,“托物言志”的关键就在于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在“物”与“志”之间建立联系,使物能达意,才能表达心中的志向或期望。然后,我们要由课内走向课外,关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对常见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并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形象、有重点地进行描写刻画。

小结:写作就是这样,细致观察,抓住重点,理清你要表述的中心,这样文意就会清晰起来,语句就会连贯起来。

环节四:真事真情,主线清晰

出示任务1:学会了观察,小明又去看格桑花,他发现在百花败落的深秋,在干涸的土地上,格桑花依旧盛放,他被格桑花的不屈于艰难的环境而顽强的生命力所感动,写了一篇作文,叫永不凋零的格桑花,作文中写到了自己自由失去了母亲,叙述了自己在贫寒的家庭中奋发图强的故事,写完了很得意,拿给老师看。老师看完作文,心疼着小明的不容易,一打听却发现他的母亲上午还送他来学校,老师感慨道:“岂能为了感人,牺牲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而在所不惜?”

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反馈指导:在老师的教导下,小明终于明白了真事真情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只有真实的经历才能带给我们一些感人至深的细节。写别人的事情,是永远没法体验当事人的情感的。同学们要明确的认识到写真事、诉真情的重要性。

出示任务2:我们一起读一读贾平凹先生的作品《一颗小桃树》选段。

“黄昏时候,在窗下坐着,一外望,却看见我的小桃树。它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样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市早不陈列了,花盆一垒一垒地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嫌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撂在这里,而漂流异乡,又漠漠地忘却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

文中的哪些内容打动了你?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反馈指导:文中的一些细节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伪造出来的,而且也只有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情感才能够文从字顺的表达出来,做到我手写我心。

环节五:总结落实

出示任务:一朵花、一片落叶;一个玩具、一盏台灯;还是一个饰物、一把乐器,这世间总有那么一个东西寄托了一件曾触动你的事情,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想写什么景或物的哪个特点,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交流完成后,记录在笔记本上。

反馈指导:让学生有一定方法的尝试去表达,去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因为只有写真人、叙真事、描真景、说真话、抒真情,作文才会血肉丰满,才能“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继续认真观察,或者认真回忆,抓住特点,以“我心中的”为题,写一件曾打动你心灵的故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培养学生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写作指导

“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即要做到: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句子连贯,思路清楚。更高一点的要求是连贯得体、繁简有度、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行文通畅。这些要求都属于文从字顺的范畴。

第一,用词恰当,表意明确。

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准确把握词义,做到用词妥帖,搭配恰当;要注意合理安排词序,根据词义范围和轻重,做到表达清晰,轻重合宜;要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恰当选用褒贬词,做到情感鲜明,语言得体;要注意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消除词语的歧义,做到准确表达。

如“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对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么不忘记?”这一句子,语言就不准确。“烧毁并洗劫”不符合表意特点,应为“洗劫并烧毁”;“怎么不忘记?”这是反问句,意思刚好相反,是“要忘记”的意思。这就犯了表意不准确的毛病,需要在平时的语言训练中引起重视,养成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第二,句子连贯,思路清楚。

连贯也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连贯,指的是句与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表意合乎逻辑事理,表达脉络清晰,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要做到语言连贯,需要做到:(1)话题要保持统一,不要轻易改变主语;(2)句序要保持合理,按照一定顺序,使表达紧密妥帖;(3)表述要保持同一角度,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

如:“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很显然,这是一段按照空间顺序组织起来的文字,介绍河边的景象。但无论是从内容的连贯、叙述的角度,还是句式、句序,都不协调。因此根据空间转移的连贯性,应改为“门前是一条河,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第三,明白如话,要多朗读多修改。

朗读,是修改文章的一种好方法。鲁迅先生在谈到写作时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来顺口。”(《我怎样做起小说来》)托尔斯泰除了自己坚持用朗读来修改文章之外,还把这种方法介绍给青年。他说,在写作的时候,要做到口里朗朗有声,很多大师都是嘴里一边大声地念,手里一边写的。通过朗读,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朗读中一边嘴里念,一边耳朵听就能发现文章中的毛病。如有些词语听起来不顺耳、有些句子读起来不顺口、有些段落缺少过渡或前后意思重复、有些地方表达不清楚、有些修辞方式欠妥等,这些问题都能够在朗读中发现。

本单元的写作练习,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写景状物的写作实践,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能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同时,学会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建议

课前活动一一寻找“最令你心动的花草枝叶”

1.活动动员。德国哲学家菜布尼茨曾谈到一个观点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的确,每一片树叶都是最独特的存在,即使外形再相似的两片树叶,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它们大小不一,色泽不同,厚薄不均。请大家走进大自然中去寻找最令你心动的花草枝叶。

2.活动准备。去大自然中捡拾或者采摘你认为“不一样”的花草枝叶,同时详细记下发现它时的周围的环境和你当时的心情,尤其是你之所以要选择它的原因。

二、观察交流

1.观察记录。请同学们运用“五官观察法”,仔细观察你精心选择的花草枝叶,并完成景物的观察报告表,记下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

2.分组活动。小组内展示你精选的景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景物的特征。在聆听的过程中,可以修改完善他人的讲述,并注意学习借鉴描述方法。

3.全班交流。选出二三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景物。说一说,比一比,哪哪个景物最别致?哪位观察最细致?哪位讲述最精彩?

名篇引路

1.名篇导引。展示《紫藤萝瀑布》的精彩片段,启迪学生思考:如何用语言描摹自然景物?

2.分组活动。朗读精彩语句,赏析表现技巧,总结写作感悟。

3.学以致用。运用学习借鉴的技巧,描摹所选择的景物,要求: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运用一定技巧来描绘,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四、朗读修改

1.择生朗读。选出两位同学朗读自己的观察习作,并请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合作修改。学生互评,教师稍做点评。点评要点: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连贯,思路是否清楚。

3.独立修修改。根据据互评的启迪,动手修改自己的练笔。要求:文从字顺。

五、写作拓展

任选一个话题,进行写作实践。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哪些景物曾触动了你的心灵?给予你怎样的遐想?请以“触动心灵的自然景物”为话题,写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也可在课堂练笔的基础上,自主立意,自我修改,扩展成篇。

2.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要求:写作前,可以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思考:“明月”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例文评析

落叶也美丽

一夜凉风,万叶落尽。

又一阵秋风吹过,树木枝叶摇曳,发出沙沙的凄鸣,它们在向秋天做着最后的殊死

拼搏,但仍然无济于事。当叶尽了它最后一份生命力时,伴着秋风,打着旋儿,轻轻飘

落下来,缓缓地飘在泥土上,飘落在我眼前。

我小心翼翼拾起那片飘落在土壤上的枯黄树叶,仔细端详起来。这是一片宽大的、早已

千枯了的杨树叶,是饱经风霜了的树叶。褪去的色彩定格为绚烂的金黄,生命的激情也便

定格在了这灿烂的色调中。叶片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像被毛毛虫啃过似的。就连那与经

脉也呈清一色的枯黄。叶边儿微微向内卷起,又薄又脆的。看来,它的确到生命尽头了。

“唰,唰-一”风,吹着;叶,还在落着。翻飞着,翩跹着,静静地落在地面上。一片,两片;一层,两层。一片又一片充满希望的树叶,像一只只纷飞的金色蝴蝶般飘过我眼前,我的心心也不由地随着紧缩:又是一个生命的测零啊!

大自然永远是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昨天还黄叶缀满的树,现在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了,寂寞地迎着灰暗深沉的天空背景,展现着孤凄的生命。树枝儿光秃秃地在狂风中摇摆,一脸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感受到了它惆怅的心绪:无奈于宿命的安排,想极力留住残存的生命,却拗不过大自然的安排一一给了它绚烂的色彩,就必须以生命作为代价。

风继续咆哮着,落叶颤抖着,柔弱的身躯在风中挣扎,时而被重重摔下,时而又被卷上半空中。它后悔了吗?它退缩了吗?不,它的消失,它的飘落,是要为大树增添一份养分。落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整片树林延续。“牺牲一片落叶,换来整片树林。”落叶,有生命,有活力,有理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是一种归宿,也是一种开始。它不愿贪恋枝头,因为有着更为重要的工作,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落叶把脱离大树的美,转化成了归附大地的美。再过一段时间,它会化作肥沃的泥土,完全融融入大地母亲,一任树木吸取它的点点滴滴,从而开始生命的再现与复苏,把生命持久而永恒地延续下去。

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孕育了春天;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本身的色彩;也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无私奉献的一生。落叶的美丽在于过去,在于现在,更在于将来!

望着手中这片枯黄落叶,看着落叶的绚丽飞舞,我心里不由得充满了对落叶的深深敬意。原来,落叶也美丽!

【评析】

(一)存在的问题:这里运用“殊死拼搏”与前文“凄鸣”相矛盾。(这句话描写颜色,表现生命华丽消逝,但与上下文衔接不适。建议调到本段最后一句。这句里的“充满希望”“金色蝴蝶”与下文作者的哀叹情感色彩不一致。这里的议论句过于突兀,可以增添承上启下的衔接句。这四个语句运用排比点明了落叶的内涵,但要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安排。

(二)修改: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看来,它的确到生命尽头了。褪去的色彩定格为绚烂的金黄,生命的激情也便定格在了这灿烂的色调中。一片又一片凋零的树叶,像被遗弃的孩子一般无助地坠落着。我相信,叶有生命,叶也有灵魂,与人一样有着复杂的情感,喜怒哀乐,悲苦欢愁。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本身的色彩;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孕育了春天;也有人说,落叶的美丽在于它无私奉献的一生。

寒风中的绽放

那是初春的一个傍晚,虽然已迈入春天,但傍晚的寒风依然刺骨,大街上,田野里依旧看不到一丝春天的踪影。

路旁的树仍是光秃秃的,皱巴巴的树皮如严重缺水干裂的土地,又如一位满脸鈹纹的老人,看不到一丝生机。松树虽披着一袭绿色衣裳,但这绿色仿佛蒙上了一层灰尘,总感觉缺少了些许生机。夕F阳的余光好似也被寒风吹散了一地,这儿一束,那儿一撮地散落着。又一阵风袭来,我不禁缩了缩脖子,加快了前行的脚步。

忽然,看见一抹零零落落的黄点,我跑了过去,看清了,原来是几株小花。小小的身子被凸起的石头挡住了,很难让人发现,也很少有人去仔细观看。它太小了,有十厘米高吧?也就十厘米,嫩嫩的,绿绿的,那么精致,那么优美!茎上的两三朵花毫不畏惧寒风,尽情展现着自己生命的光彩。在春寒料峭之际,它自己在那儿悄悄地生长绽放着。即使没有人去欣赏,它也尽情展现着自己的风姿。你若说它伟大,它又那么弱小;你你若说它卑微,它又那么倔强!我不禁被它的精神所折服。

几个月来因找我的烦恼消失了!在此之前,我曾因老师、同学们看不到我的才华而气恼过,而眼前这株无名花,即使无人欣赏也活得漂亮潇洒。我也曾因困难而退缩过,而眼前这株无名花,毫不畏惧寒意,为春带来了一抹生机。

它不求名利,不求高贵,不求被精心养育着,不求被作家赞颂,它只求展现自己小小的春意。即使在寒风中,即使无人欣赏,那又何妨?

我是不是也应该放平心态?是不是也应该在困难面前不畏惧?是不是也应该即使无人在意,也要活得有意义,活出自自己的风采?

【评析】

(一)存在的问题:在描写无名花绽放的过程中,作者仅寥寥几句带过,没有突出无名花寒风中盛开的状态。议论多,描写少,让议论成了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描写内容略显贫乏,插入的议论略显空洞。)由物及情,过于突兀,跳跃太大,使文章内容不连贯,自然的过渡才能让物与情融为一体。作者由无名花想到了自己的状态,把自己的状态和无名花进行对比,突出无名花虽然无人欣赏但仍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但在后一段,又对此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无名花不追名逐利,不求人欣赏等),前后段所发议论有点儿重复且显得杂乱。结尾尾的议论要富有正面性、启迪性,语言要简洁、有序,才能让表意更顺畅。

(二)修改:黄绿色的茎贴着石头边,轻轻地拐了一个弯,然后直起身子,尽力伸展,擎起几片嫩绿的叶。薄薄薄的叶片时而随风轻轻摆动,因为那几块石头的存在,为这几株绿色的小生灵挡住了恣意肆虐的寒风。这几片绿色,在春意料峭的寒风中是那么惹眼。茎上的两三朵的小花,在这傍晚的寒风中,悄悄地伸展出花瓣,如孩子展开的小手掌,充满了朝气和生命活力。虽然没有暖暖的春意,没有滋润的甘露,没有欣赏的观众,但它们依然尽情展现着自己生命的光彩。在万物仍在躲避寒风的日时候,它们在那儿悄悄地生长着,绽放着。看着这几朵不起眼的小黄花,我不禁心生敬意。几个月来困扰我的问题慢慢地消失了,不宁的心绪渐渐舒展。可将第4、第5段整合成一段。修改文字略。我也应该放平心态,坦然面对困难,积极对待生命,即使无人在意,也要活得有意义,活出自己的风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模板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2020模板

2020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

2020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模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梅岭三章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模板

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模板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

七年级下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模板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9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