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康华0 分享 时间: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度过这段愉快的学习时光,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素材。我国的民族是中国地理的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为学好分区地理知识的打下基础。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主要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等知识。读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是本节的重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中国的民族风俗感兴趣,有的学生还会表演民族舞蹈,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如浏览网页,复制和粘贴。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同时也顾及程度较好的学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绘制中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和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读民族分布图、贴图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结合热点新闻,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5、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与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播放碟片:欣赏民族舞蹈,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和舞蹈

二、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及各民族人口统计表。

读图提问:1、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2、计算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3、根据这些数据画出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所占比重的扇形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民族的分布。

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东部和中部)

2、读图在表中填出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四、独特的民族风情。

阅读:那达慕大会、泼水节、赛龙舟。

教师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最后从中选出最佳小组。

五、提问:你知道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吗?例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各民族政治上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

六、归纳总结(结合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知识),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作业供学生选择

板书设计

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56个民族,汉族占91%,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2.中国民族分布 总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分布: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3.中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4.中国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2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章《多样的世界气候》中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是对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今后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了解热带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观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及景观图,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阅读和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判别气候类型。

3.通过活动、图片等各种方式了解某一气候类型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分析,体会自己家乡的气候特点,初步培养运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典型景观特征。

(2)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类型的特征,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尤其是区别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差异。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依赖到自主的过渡期,理性思维还很差,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但在整理信息室缺乏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方式,如:图片、图表、文字材料、景观……,总结出世界气候类型的一般规律。

2.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培养获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2)问题探究法:在读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层层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相互合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世界气候类型景观》

学生观察:感知不同的自然景观差异,说说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教师提问:不同景观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回答:降水和温度。

阅读课本:找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类?

小组合作:分别讨论热带、温带、寒带、独特的气候类型的种类由那些?

小组展示:略

活动一:1.展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介绍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每月的气温度数大约是多少,然后再看每月的降水大约是多少毫米,并且加出每年的降水有多少毫米?

活动二:依次展示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荒漠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学生迁移:以热带雨林的方式来总结以下三个气候类型的特征。

3.提问:.找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共同点?

4提问: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子哪里?

教师引导: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哪呢?如何区分呢?(突破难点:热带季风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后类型的分布。

课堂小结

提问:根据所学内容,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谈谈感受。

学习了世界气候类型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3、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

2。

【导学过程】

【情境引入】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范围;地形;气候。

【自主学习】

黑土地黄土地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1、范围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

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__,气候特征:__。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最热

(4)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冬季,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 C以下,夏季,月平均气温在20 ° C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属于。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集中于季。

【合作探究】

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课堂小结】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板书)

4、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承转: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形成了明显得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

【练习设计】

1、北方地区东临()

A:渤海和黄海B:东海和南海C:黄海和东海D:渤海和东海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4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指出本区主要地形组成和主要地形区。

2.运用地图,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了解该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3.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理解人们在干旱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

教学重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由位置联想景观导入新课

1.由区域名称描述大致位置。

2.联想该区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漫漫。

3.设问:是什么造就西北地区如此独特的自然景观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西北的自然环境来寻找一下答案。

新课讲授:

二.草原和荒漠

(一)地形与位置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图,找出主要山脉,指导学生概括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分析)。

2.归纳:该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长城-阿尔金山脉以北。本区深居内陆,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该区面积广大,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大部和宁夏北部。

3.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西北地形图,指导学生认识该区所处阶梯及大致海拔,分析西北主要地形及主要地形区。

4.归纳:该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

5.那么,西北的位置特点(远、高、阻、广)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气候特点与景观分布

1.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提问:西北地区降水的大致范围?

2.小结:西北气候特点——干旱。

3.完成P73——P74活动。

4.归纳: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变化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提问:那么造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6.学生回答:深居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越往内陆走降水越少

7.教师小结:对,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

8.转承:干旱的气候对该区的河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河流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景观图,让学生体会干旱的自然特征。

2.教师归纳:西北地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区的'特点,这里河流少、短、多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

3.承转:那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对西北地区的农牧业有什么影响呢?

三.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一)牧区

1.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贫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2.读图8.5,找出本区的主要牧区及代表性畜种。

3.读图8.5,找出贺兰山,引导学生分析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

4.小结:贺兰山以东,草原草场;以西:高山牧场。

5.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了解牧民生活居所的特点,理解干旱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设问承转:在这样干旱的环境下,是不是除了发展畜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

(二)灌溉农业区

1.教师讲述: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西北地区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那些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呢?

2.读图8.7,找出有水的平原的地区,思考:水源来自哪里?

3.教师归纳: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4.读图8.8和图8.9,认识西北的四个主要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农业发达,有“塞上江南”之称;,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

5.承转:什么季节冰雪融水最多,当地人民又是怎样利用的?

6.结合P76-77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7.讲述: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避免宝贵水资源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种好方式。

8.承转:虽然水源有限,但西北也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读图8.10、图8.11,了解西北特有光热条件和农产品特点。

9. 小结: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1.读图8.4,将照片与拍摄地连线。

2.分析造成本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读图8.12,8.13,观察坎儿井的构造。

2.读图8.13,认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

3.通过坎儿井,了解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5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英才学校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设计人:鹿艳华王丽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我国的位置特点、陆地面积、领土的四端点、大陆海岸线、陆上国界线、四大近海、两大内海及领海宽度、祖国的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名称与位置。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疆域的“广阔”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2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从海陆位置看,在洲的东部,洋的.西岸;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在纬度(高、中、低),属于五带中的带;从半球位置看,既在半球(东、西),大部分又在半球(南、北)。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3-5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领土四端点:最北端(52.N多)

最南端(4.N附近)

最东端(135.E多)(东九区)东西共跨

最西端(73.E附近)(东五区)个时区

2、我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与洲面积差不多相等,面积居世界第位。

3、完成课本P4活动1、2

4、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千米,我国从北到南所濒临的海依次是,它们都是洋的边缘海。海域上面积较大的岛有。和是我国的内海。我国领海宽度是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平方千米。

二、合作共建:

1、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描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明我国的半球位置。

(2)在图中描出地球五带的分界线,并说明无国的纬度位置。线横穿我国的南部,使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带,小部分位于带。我国南北跨纬度,气候差异,有利于生产。

(3)我国位于大陆的东部,洋的西岸。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使我国东部充沛,水资源也比较。沿海港湾,便于发展事业,海陆交通。

2、读地图册P1-2按一定顺序写出我国陆上邻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据地图,你能用哪些方法说明我国疆域辽阔?

三、系统总结:

位置优越:(半球、纬度、海陆)

总面积大

中国的疆域:国土辽阔:东西宽(最东端、最西端、所跨经度、时区)

南北长(最南端、最北端、所跨纬度、温度带)

边界长:陆上疆界(长度、邻国)

海岸线长(长度、海域、隔海相望的国家)

四、诊断评价:

1、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

A、黑龙江省B、海南省C、台湾省D、上海市

2、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黄海B、渤海、琼州海峡C、北部湾、南海D、东海、台湾海峡

3、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东、西共跨()

A、4个时区B、5个时区C、6个时区D、7个时区

4、我国领海的宽度应是()

A、200海里B、12海里C、30海里D、212海里

5、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共有(),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共有()。

A、15个B、14个C、6个D、8个

6、我国最东端附近的学生早晨8点上课时,若按世界准时区计算,我国最西端附近的时间大约()

A、3点钟B、4点钟C、5点钟D、6点钟

7、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经春意盎然,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地势落差大D、东西跨度大

8、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从经度来看,我国全属东经度;从纬度来看,我国全属低纬度

D、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9、就海陆分布而言,我国属于()

A、内陆国B、半岛国家C、海陆兼备之国D、岛国

10、读“中国的邻国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岛屿:AB

海峡:CD

陆上邻国:EF

(2)上海经济合作组织由六国组成: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请你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标注出六国的名字。

14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