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影片观后感影评

世涛1147 分享 时间:

旧中国,一头巨狮,一头沉睡的巨狮,为唤醒她,无数中华英雄豪杰为之付出宝贵生命,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红色经典影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色经典影片观后感1

这几天,连续看了三场《焦裕禄》的电影。一场是市委安排的,一场是局机关组织的,一场是回到家后在电影频道里看到的。每看一次,心灵都受到震憾,灵魂都受到冲击,思想都受到洗礼。

我以为,一个人因此受到人们的记挂和崇敬,并不需要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伟业,只要他心里时刻装着党的事业,惦记着人民的困苦,并以自我所能去全心全意地做了,就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就值得咱们去认真学习。

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受命于危难之中:干部人心涣散,群众困厄饥荒,从哪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他做到了两点,一是用情,一是用心。

“用情”讲的是作为共产党的县级干部,你的心是否和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一齐,没有间隙,没有隔阂。当外面下雪时,你感到了群众身上的寒冷,当灾荒来到时,你感到了群众肚子的饥饿,当你跟老大娘道一声我是你的儿子时,那一份表白都发自于肺腑,不惺惺作态,也毫不做作。

“用心”讲的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谋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它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坚信群众,依靠群众中获得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焦裕禄那里,用情和用心是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齐。他对百姓用情,顶风沙冒严寒、忍饥饿抗病痛,在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走村入户察民情,无微不至送温暖;他对基层干部用情,在极其敏感的政治环境下,拍案而起扬正气,勇于担当不推诿!

真情实感的累积,必然会产生用心于民的强大动力,必定会找到科学发展的正确途径。正是在血浓于水的情感驱使下,他对水患“用心”,越是刮风下雨越要到第一线查水情、看水路,修葺了百里沟渠,保证了三天大雨而不涝;他对风沙灾害“用心”,跑农场留人才,找到了种泡桐治沙害的脱困良方。

从焦裕禄那里,咱们知道,好的工作方法固然来源于用情,没有情感的靠近就不可能对百姓的生活真正的“用心”;但真情实感的获得,又务必靠科学的“用心”来丰富。比如:没有深入细致地走访群众这一科学方法,哪里会有群众逢灾遭难的痛苦体验,没有在群众中得到的“治沙靠泡桐”的真知灼见,哪里会有对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那一份感佩和敬仰之情。因此,学习焦裕禄,一要学他的用情,把人民当成自我的父母,对人民用真情,显实感。二要学他的用心。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靠扎实管用的调研功底,获得基层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只有心随情走,情为心发,咱们才能获得源源不断地为民服务的自觉动力;只有紧紧依靠党的群众路线,咱们才真正学到了焦裕禄同志的“用心”精髓。

红色经典影片观后感2

被我爸拽去看电影《智取威虎山》。自从最近连续看了好几次“八一”之后,我已经快吐了,所以并没有太大兴趣。

当开始后五分钟,我就意识到这位徐克导演和普通导演的区别。这部电是从一个人的回忆说起——也不能说是回忆,就是看京剧《智取威虎山》引发的臆想——,然后开始讲述解放军通过里应外合夺取威虎山寨,战胜土匪的故事。

日寇投降后,我国又陷入了长达四年的内乱中。此时,在东北地区出现了几支土匪,开始趁火打劫。我党特派了一支剿匪小分队来打击东北的土匪。正当这支小队即将弹尽粮绝时,小队指挥者“203”等人击毙了一队土匪,再获弹药,并在附近村庄里找到了土匪屯积的粮食。

为了将日军遗留下来的军火库——威虎山占领,新调到前线的侦查员杨子荣决定潜入威虎山内部,寻找薄弱点,并加以打击。在里外的共同努力下,威虎山被攻破,东北也恢复了安宁。

电影里面一度还出现了搞笑片段:因为有个解放军战士的绰号叫“坦克”,被土匪误以为解放军有坦克,仓皇逃窜,以及里面威虎山的主人座山雕的口头禅:一个字:_________……还有一段拉屎的片段……无需多说,是爆笑片段。

此外,此片没有加入那些国产片甚至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拍的电影里面用来充时间的爱情部分。这一点是八一电影的好处,至少大部分是吧,因为我不大清楚电影《智取威虎山》观后感600字3篇读后感。

好啦,我觉得这部片子的细节拍得很好,不愧是大师。徐克爱用超级慢动作,一颗“幸福的子弹”还要飞十秒钟。不过这就是这位爱拍恐怖片的导演的精髓吧。一个字:这部片子拍的非常好!

红色经典影片观后感3

当年这幅剧照非常的流行,杨子荣的高大形象绝不亚于彼时香港人对李小龙、成龙和周润发的崇拜,那时候可能每家的墙上都贴过这幅画——《打虎上山》,还有同名的经典唱段。

这威虎山位于东北的长白山脉,故事情节是杨子荣自请改扮土匪胡标,假借献图,打入威虎山。为了突出扬子荣的英雄气概,其穿着打扮中虎皮背心格外引人注目,再就是在遇到真土匪的时候,先设计让他遇到了山中的百兽之王——老虎,结果可想而知,被我们的英雄杨子荣一枪击毙了!豺狼虎豹均不在英雄话下,更何况一般乌合之众的土匪,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手法吧!

杨子荣打死的那只老虎不用说一定是东北虎了。这东北虎现在可是国家濒危保护动物,和大熊猫一样的珍贵。据统计目前野生的现存东北虎约有500只为什么东北虎会越来与少呢,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东北虎的捕杀率大大超过它的繁殖率。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于1970年,世界动物保护组织成立时间最早可追溯到50多年前。世界动物保护会协是由成立于1953年的动物保护联盟(WFPA)与成立于1959年的动物保护国际联合会在1981年合并而成的。可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认识到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更没有什么动物保护组织。

如果这出京剧在现代进行改编,可能无论如何都不能加进这样的“打虎上山”的艺术手法的,更不能穿着虎皮背心。这可能就是艺术的局限性吧,每部作品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

红色经典影片观后感4

很好奇一个香港导演如何改编红色主旋律的影片,也带上年轻时对小说《林海雪原》的印记,也想体验一下3D特技的观影效果,带着这么多预期走进影院。

基本的故事情节未变,还是__前电影版和京剧版的线索,经过徐克的二度创作,就有了比较鲜明的徐克特色。故事情节精剪为三大块,夹皮沟村庄保卫战、杨子荣打虎上山和攻打威虎山,是因为这三大块最能发挥徐克动作片特长和他认为的侠义精神。前者,他的目的完满达到。而后者,我却不以为然。

在夹皮沟保卫战里,徐克把他擅长的动作武打红色3D大片《智取威虎山》观后感换成枪战。影片里各种打法神出鬼没,汽油桶装炸药包炸飞出去,如同大炮威力无比;用棉被做成屏被把土匪分段拦截,分段消灭;狙击手的神射,一枪一个;还有单挑肉搏等等,用智慧,用战术,更是用解放军的英勇精神,以二十多人的小分队消灭了三百多号土匪,也算是创下了以少胜多的战例吧。在这多少令人眼花缭乱的枪战中,徐克发挥了他3D特技的想象,烟光四射,子弹速飞,雪堆崩裂,大场面立体的效果,把观众拉置现场,看得惊心动魄。可贵的是,在令人炫目的枪战中,他并未忘记情节的演进且逻辑严谨,又处处埋下伏笔,为最后攻打威虎山做了针线绵密的铺垫。

攻打威虎山是此片的高潮,是夹皮沟保卫战的升级版。徐克在此大显身手,坦克大炮机枪各显神威,枪炮雷鸣,火光冲天,山崩地裂,乱石飞云,把大动作大场面用到极致,还有各种惊险奇特的打斗动作设计,强烈冲击着观众的听觉和视觉。所有在前铺垫的线索和伏笔都百川汇合,杨子荣终于拿下座山雕,与小分队胜利会师。本来在此剧终,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观众也还沉浸在故事情节和强烈的视听场面里回味无穷。可是徐克还觉不过瘾,再来一段杨子荣座山雕在飞机上的打斗情节,任性地向观众炫耀他的特长。但这一失真而荒诞的结尾实在是狗尾续貂,虽然华丽炫目,却是艺术的一处败笔。

但是影片令我感动的不是这些炫目的特技,也不是情节设置的技巧,而是贯穿于整个战斗中将士们的胆略、英勇和顽强。在徐克和一些影评人那里,这是一种江湖侠义快意恩仇,如真的做这样的诠释未免狭隘。我认为这是战士们朴素坚定的军人精神和情怀。小分队与夹皮沟的村民大多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可为这个村庄和村民浴血奋战,甚至牺牲,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军队。有一场戏很耐人寻味。村民们聚集在一间屋里,被外面的炮火吓得战战兢兢,害怕从前土匪劫村的悲剧重演。负责守护他们的小分队卫生员白茹说:别怕,这次有我们呢。女性的柔美和坚定与屋外战士们英勇杀敌相辉映,道出了战斗的意义,人民的军队为人民,这是小分队的灵魂,也是这部影片的戏魂。看来导演的主观意识和影片的客观表达形成了矛盾。

这就关涉到文艺创作的规律问题了。徐克既然接手了这样的题材,而已融入题材里的灵魂是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了电影进入创作的境地,作者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只能沿着情节逻辑的内涵和人物性格的必然走向推进,才能达到本质的真实。有时作品的面貌和结局与作者的初衷会完全不同,而作者的意志只能服从笔下的人物和情节。或许小分队的这种精神与徐克心理的侠义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但影片先天的题材内核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身份的定位,展示出来的已超出了徐克的主观意识。这一点也许徐克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

人物形象也是如此。徐克和某些影评说杨子荣是有点匪气的江湖英雄似的人物。虽然在他们心里杨子荣的形象是如此定位,但影片给我们看到的仍是解放军侦查员的英雄形象,

杨子荣打虎上山,与八大金刚麻溜的黑话对答,与老三的试探与反试探,与座山雕周旋时的斗智斗勇,与突然而来的滦平先发制人的对决等主要精彩的桥段,是前电影版和京剧版为作为解放军侦察员的杨子荣度身定做的,徐克全盘照搬。实际上就已认同了这样的形象定位。戏中表现出的所谓匪气是为卧底练就的伪装罢了。何况,影片不断时空切换,京剧杨子荣向影片杨子荣穿越,也向观众不断提示其身份的相同性。加上饰演杨子荣的演员张涵予年少时小说和样板戏留下的烙印,他的表演从骨子里透出的仍是解放军侦察员才具有的气质。无论是递放情报时的机警,还是劝说老八要像人那样活着,还是对被蹂躏人群的悲悯无不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他身后还有一支解放军小分队,还有他总挂在心上的小栓子和村民们。他在威虎山上所做的一切以及最后的胜利,都有广阔和深厚的思想情感基础,这些都是单刀匹马行走江湖的侠客难以做到的,尽管徐克很想把他塑造成那一类人,或者认为他就是那一类人,但是因为无法舍去与老版相同的情节和小分队的群体基础,杨子荣不可能事实上也没有成为他心目中那种样子。徐克为形象新增添的一些情节如与马青莲的几场戏,非但没有一点匪气,反而丰富了作为解放军侦察员独特的性格和心理。就连最能表现他匪气的土匪扮相,在匪气得犹如妖魔的八大金刚里一站,也是一身凛然正气。当人物形象在笔下活了起来,就会有自己性格发展的逻辑,作者只能顺其自然,而不能做任意的改变,徐克对于杨子荣就是如此。主要情节和根本内核都不变,这一点,正是影片成功翻拍的关键,而大制作波澜壮阔的锦上添花,让影片更有震撼力。

与那些大动作的枪战场面相比,我更喜欢小分队滑翔林海雪原,飞跃老鹰嘴那些无比壮美的画面。

白雪皑皑,林海茫茫,小分队身穿白色披风,飞一样地滑翔。动作矫健帅气,画面壮阔灵动,与此同时,远处传来京剧“穿林海……”的音乐,音画合一,动人心弦。据说,徐克以此向老片致敬。

老鹰嘴山崖险如天堑,凭一条飞索,战士们如同天兵天将飞跃而过。动作惊险而又潇洒,衬托出这支队伍的英勇无畏。

徐克拍的很艺术,其功力可见一斑。

观影前,很担心少剑波和白茹的形象与想象的不同,小说里,少剑波是年少英俊的203首长,白茹是美丽活泼的小白鸽,他们的爱情故事是小说最浪漫的情节,曾激荡无数少女的心。还好,饰演者林更新佟丽娅没太令我们失望。

红色经典影片观后感5

《旗帜》以10集的篇幅回眸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如何一步步走向了咱们这天的辉煌,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并带领他们一步步走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咱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咱们坚定不移的旗帜。

《旗帜》每集聚焦一个历史阶段,从九十年前,南湖游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书写了人类历史上一幅气势磅薄,而又绚丽多彩的优美画卷。

看到无数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有的英勇献出自我宝贵的性命,有的不幸落入了敌人手中,遭受了各种各样的酷刑时,就禁不住热泪奔流,咱们这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些先烈用他们的血泪乃至性命换来的,敌人那些酷刑中的任何一样都是常人无法忍受的,况且咱们的先烈有时要经受几种或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咬紧牙关,挺过来的。有时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一点儿的小小的困难就叫哭连天,或者请求别人的帮忙,一点儿也没有应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想想先烈再想想自我,未免脸红。

中国共产党90年的丰功伟绩,不知带给世界多少惊奇,中华民族遇到过很多灾难的考验,在危难关头,总能看到党旗高高飘扬,在旗帜的指引下,咱们将走向更加完美的明天。


红色经典影片观后感影评相关文章: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影评

红色电影观后感影评

关于观看红色影片观后感800字五篇

红色影片观后感范文500字五篇

红色电影观后感400字五篇

红色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最新精彩影评观后感心得总结5篇

观看《红星照耀中国》优秀观后感及影评800字五篇

红色影片《开国大典》观后感5篇

闪闪的红星经典电影观后感范文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红色经典影片观后感影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4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