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

晓芬0 分享 时间:

爱国电影可以涵盖历史、战争、思想教育等多种领域,通过不同的故事展现爱国主题,体现多样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学习。

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

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篇1)

这部剧毕竟与我们的这个时代相隔甚远,我给的评分不高并不代表这部剧拍的不好,可能是时代的变迁,背景的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让我有不同的感觉。不过,总归我们应该向红色经典致敬!

老师说:“电影跟书还是不同的。”书,我是没有看过;单从电影中,我看到了主人公林道静内心的成长,从余永泽到卢嘉川再到江华,她完成了从恋爱到革命的转变……

林道静从一位想要轻身的花季少女,转变为为祖国奋斗的一位有理想的知识女性。这期间她离过婚,也坐过牢,这些即使在现在看来,她也是一位很胆大、有个性的女子,可见在那个年代,做出这些举动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那个时代,虽然时局混乱,但是却思想开放,青年们热血澎湃,虽然有人追逐名利;有人沉沦堕落;有人丧失脊梁,但正是如此,才更加体强化了女主人公的形象。

书上说:杨沫从女性心理体验出发,把小说中的女性作为女人来描写,体验她们的心灵与感情,这些描写使《青春之歌》充满人情味与抒情美。

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篇2)

杨沫的《青春之歌》创作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革命之火依旧燃烧着的年代,杨沫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结合当时盛行于文坛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当时文学的炽热主题,写了这部反映中国三十年代的一代人的成长故事。

杨沫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在当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时,受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经历也被运用到《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林道静身上。

杨沫既是原著作者,又是电影《青春之歌》的编剧,其自身的烙印必然十分明显。作为成长类小说,它具备自叙性的特质。杨沫在创作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在虚构一个故事,倒不如说是在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次梳理。成长类小说当中有非常丰富的情感语汇。在十七年电影文学中,不同于过去才子佳人式的封建主义爱情观,固有的创作模式就是革命+爱情。但是杨沫以自己丰沛的情感语汇,打造出了一个极具女性心理和性别认知的主人公。

林道静厌恶被安排的婚姻。林道静出逃,是为了躲避母亲的包办。随后,余敬唐想要把林道静嫁给市长来求得自己的地位的保障,林道静对此宁死不从。这两件事都表现了她对爱情的主动权的重视,她渴望的是真实的,精神上的爱情。

余永泽的出现,是林道静对生的希望。林道静最初是爱着并崇拜者余永泽的。在与余永泽这个书生的爱情里,林道静的细腻温柔和对爱情的渴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后来的生活中,慢慢地暴露出余永泽人性的缺点,让林道静渐渐地发现他的本性,发现他庸俗、自私、一心只注重个人琐碎事务的真面目。这也导致了后来林道静的离开。小说与电影的处理上,是有所区别的。小说中的分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内心的矛盾是此起彼伏的;而电影中将这一过程改编得更加简单粗暴,这跟电影把政治立场和人的道德水准对对接有很大的关系。电影中也多次强调了人的阶级属性决定道德水平。

之后,林道静真正爱的人出现了。北大学生的聚会上,一直渴望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林道静深深地被卢嘉川慷慨激昂的言论所吸引,他富有生命力的言谈准确无误地道出了林道静内心对激情的渴望,在她看来,卢嘉川这样活着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活着,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人来到这世界上的真正追求。卢嘉川可以看做是林道静放眼看世界的启蒙者。

最后与林道静组成家庭的是江华。江华是林道静出走后的入党领路人和革命的带领者。林道静与江华走在一起,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他们都认为个人事小,革命事大,在民族危亡时期,个人家庭都应该从属于革命事业。在电影和小说的最后,他们两人融入了洪洪的革命人流中正揭示了这一个主题思想。

林道静生命中遇到过三个男人,她都从中汲取了成长中所必须的养分。用现在的话来形容,林道静更像是一个“海绵女”,高情商,有思辨精神和女性意识,善于把握人生的每个机会,从经历过的男人那里偷师学艺。林道静在成长的路途中,从青春洋溢的女知识分子成长成一个无产阶级女战士。

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篇3)

《地道战》“地道战,嘿,地道战”每当这首歌萦绕在我耳旁,便就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使我不由分说地抬起头,望着屏幕,久久不能释怀。心中涌出一份冲动、一丝缅怀、一抹痛恨、一缕埋藏于心底的爱国之情。

日本给中国带来的伤痛我们是永远难以忘却的,也是不能忘却的。1945年8月15日,这是一个改变中国悲痛命运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了战争的局面。

地道战更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突破。移动、躲藏、攻击,传递信息都很便捷,使敌人摸不着头脑,疑心重重,就如玩心理游戏般,把敌人玩得团团转。这实在不得不钦佩那时的中国人,创造出这么令人为之感叹的地道,真可谓是中国英雄儿女智慧的结晶啊!他们面对毫无人性的日本鬼子的攻击,却一次一次,又一次坚强地坚持下来。而支持他们的则是他们胸口的一把熊熊大火,一份爱国的情感,把国家的荣誉放在了个人的利益之上,不畏惧死亡,坚持到最后一刻,有的则死在了战场,但他们明白: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篇4)

9月30日星期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红领巾》。

这部电影的内容是:四个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一天上山游泳时,有两个男生忘记带泳裤,就用四人的红领巾当泳裤。正当他们游的时候不小心掉入了时光隧道,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并遇到了四个共产儿童团团员:铁柱、八妹子、马原和二娃子。四个共产儿童团团员得知他们不是坏人后,其中一个少先队员郝强悄悄地把马原的手榴弹偷走去打敌人了。二娃子为了找郝强,自己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最后,铁柱他们为了把少先队员他们送回时光隧道,也都牺牲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我们要学会尊重,学会珍惜。我们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正如红领巾,我们要尊重红领巾,才对得起用鲜血染红红领巾的革命烈士啊!红领巾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该珍惜这条用烈士鲜血染红的红领巾,它带给我们的是现在美好的生活,它带给我们的是少先队员的光荣与责任。

革命烈士为我们为而牺牲,只把染满鲜血的红领巾留给我们。我们要珍惜红领巾,尊重红领巾!

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篇5)

今天,我看了一部爱国的电影《红海行动》。这部电影中,我感受到了中国海军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同时,他们的爱国情怀把我深深地震撼了。

《红海行动》这部电影讲述了游轮“广州号”遭到了海盗的袭击,中国海军前来救援。埋伏在游轮上的突击队队员和观察员正在观察海盗的一举一动并想办法把他们手中的人质安全的救下来。在那样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既要射死海盗,又要保证人质安全,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比起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我们就像是在温室里被主人倍加呵护的花朵。

“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这是中国海军的真实写照。在一个个危险重重的时刻,战士们挺身而出,他们让我知道什么是“勇者无惧,强者无敌”。只有祖国的强盛,才能让我们过上现在平定安宁的生活。

“我们是中国海军,你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马上离开。”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有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坚硬的力量,这让我感到十分自豪。是中国的人民一根汗毛都不能动,是中国的东西一克也不能抢。

在与海盗斗争的途中,我国海军的人也减少了。他们虽然身死,但精神却永远都留在我们的心中。我很自豪我们的祖国能有这样舍身忘死的战士来保卫祖国。知道为什么能使他们这么舍身忘死吗?那是因为他们拥有着一颗爱国的心!

我希望世界和平,再无战乱。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篇6)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部爱国电影《地道战》,看完后我心情非常激动。

影片讲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和日本敌人打仗,中国人打不过敌人,就躲到地道里去。为了保卫自己,消灭敌人,他们把每家的地道都连接起来,出口做的很隐蔽,并且能够防水、防火、防毒。

他们坚持在地道里跟敌人打仗。他们把房子的门窗都用砖头堵住,弄出几个小洞,把枪伸出去打敌人,或从出口扔几个手榴弹炸敌人。敌人把水灌到地道里去,他们用一根排水管把水引到河里去,敌人把毒气扔到地道里去,他们把洞埋起来,让毒气一丝也进不来。最后,武工队来了,把碉堡炸掉了,中国人取得了胜利。影片最后响起了“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振奋人心的歌声。

今年支援武汉的白衣天使和抗日英雄一样,也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是我们最尊敬的人。

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千千万万的英雄,我现在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有关高中生爱国电影的观后感(篇7)

前天我看了一部比任何其他我看过的电影都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比较特殊的是由于拍摄年代久远,它是一部黑白片。地道战,顾名思义就是用地道进行战争,它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为了躲避敌人,想到要挖地道敌人来时就躲在地道里,可是敌人发现了地道,往地道里放火放水,要不是军官受了伤老百姓就惨了,后来老百姓发现,光躲是没用,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打地道战,成功打败了敌人!

当我看到老百姓用地道打鬼子的时候,我感到十分骄傲,鬼子被打得魂飞魄散,靠着墙休息时还会被突然伸出来的枪击中,我们中国也不是好欺负的,你欺负我,我就会加倍还给你,从这里我就能体会到当时老百姓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在电影中大家发现,藏在地道里,光躲不打是没用的',就立刻想办法越过困难,可是在现实中我有时并不能越过困难,而是退缩,就像有一次爬山爬到一半就累了,后来就不肯爬了,后来是爸爸把我背上去了,看了电影后我十分惭愧,在那么大的困难面前老百姓也能解决,而这点问题我都解决不了,真是羞耻。

我建议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部老电影,它会带你穿越回1942年,感受老百姓的智慧和勇敢!

134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