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殉国83周年纪念日思政大课观后感

福萍0 分享 时间:

2023年2月23日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殉国83周年纪念日,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英雄,向英雄致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杨靖宇殉国83周年纪念日思政大课观后感

杨靖宇殉国83周年纪念日思政大课观后感篇1

早就在升国旗仪式后的“国旗下讲话”中听说了杨靖宇爷爷的革命故事,暑假里很高兴妈妈带我到靖宇陵园参观,缅怀革命先辈。

回眸中国的一些历史,杨爷爷的战斗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现在幸福的我们很难想象只吃树皮、棉花、草根能和敌人周旋五个日夜是怎样的毅力和坚韧。

我和妈妈来到靖宇陵园,从山下经过一段幽静的林荫路,林中好安静,路上妈妈为我讲起了杨爷爷的故事。

杨靖宇,1950年出生,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40年2月,由于叛徒的告密,杨靖宇将军在吉蒙江被日军包围,孤身与敌人周旋了五个昼夜,英勇顽强的战斗,直至弹尽粮绝,壮烈牺牲。日本侵略者始终无法理解的是杨靖宇将军被严密围困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完全断粮,究竟靠什么生存和战斗了五天五夜,为了解开谜团,敌人残忍地将他剖腹查看,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者无不为之震惊。

不知不觉我和妈妈已经走到陵园门前。妈妈说,陵园下方的台阶共分为两组,第一组为35级,象征杨靖宇将军35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第二组台阶为11级,象征杨靖宇将军在东北抗战11年的峥嵘岁月。顺台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钢筋拱形门梁上的“靖宇陵园”四个醒目大字,陵园正中,是一座杨靖宇将军的高大戎装铜像,雄伟威武,昂首蓝天。右侧灵堂正中悬挂着朱德总司令为英雄所提的醒目大字——“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的题词。中央大厅陈放着杨靖宇将军的半身塑像,充分展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的抗日斗争中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战斗场面、战斗成果和战斗生活。

杨靖宇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祖国,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血沃中华,虽死犹生,浩气长存。他的英雄业绩惊天地,泣鬼神,他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杨靖宇殉国83周年纪念日思政大课观后感篇2

寒假里的一天,我在家里观看了《少年杨靖宇》这个电影,看完内心深有感触。

这个电影主要讲了杨靖宇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从小就很坚强,而他们村里有钱地主家的孩子李孬,经常欺负杨靖宇。到了读书的年龄,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杨靖宇每天就站在教室门口听课,每天回家用沙盘树枝写字,而李孬却说杨靖宇偷学,真是太没有良心了。后来,他们的老师帮助杨靖宇上县城的小学,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杨靖宇在14岁的时候就投入到爱国战争中,他带领大家积极抗日,打了很多胜仗,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顽强坚持对敌斗争,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片段就是:杨靖宇要上学,但是家里穷没钱上学,所以他就整天站在教室外面听课,有一次下雨,原来他小时候的好朋友告诉老师他还在外面,他却说:"我没交学费就不能进教室。"这句话感动了我,杨靖宇在那么坚苦的环境里还努力学习,成绩比正式的学生还要好。他长大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领导东北抗日联合会为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做出很大的贡献。看看我们现在生活学习的环境,窗明几净,冬暖夏凉,再对比他们,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要向杨靖宇学习不怕苦不怕累,为了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杨靖宇殉国83周年纪念日思政大课观后感篇3

踏着绿绿的小草,迎着柔柔的春风,闻着淡淡的花香……转眼间,又到了清明时节。

星期天,妈妈见我写完了作业,准备带我去古城的杨靖宇纪念馆。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

刚一下车,我就看到了一座杨靖宇将军的雕像。这个雕塑仿佛一座巍峨雄奇的高山,有气势地屹立在纪念馆门口。

我和妈妈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了纪念馆,里面有许多杨靖宇将军打仗时用过的武器,整齐地排列着。这时,我不禁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过的关于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1905年出生于河南确山县。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就一直为革命做贡献。1928年以后,在河南、东北多个地方秘密开展革命工作,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即使在受尽折磨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强不屈,为我们的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1939年秋冬反讨伐作战中,杨靖宇将军率警卫旅与敌人日夜交战,最后坚持了好几个昼夜后,已经完全没有子弹和粮食了。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岂不是早就放弃了?他知道自己不能这样轻易牺牲,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于是,他靠衣服上的棉絮和山间的树皮来充饥,就这样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壮烈牺牲时,他仅仅35岁。他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后人,为我们的国家不惜付出一切。

作为一个确山人,我为革命先烈感到无比骄傲。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确山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杨靖宇殉国83周年纪念日思政大课观后感篇4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_周年,我有幸拜读了《抗战从这里开始——历史遗迹见证抗战》本书分前言六章。每一章节都是一部血泪史,记录者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其中最让我荡气回肠,热血澎湃的是《杨靖宇:山林之王传奇》这一章节。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生于平汉大铁路边上。据说杨靖宇身高1.90米开外,枪法如神,还能在山林雪地中奔跑如飞。但杨靖宇并非一介武夫,他懂兵法《孙子兵法》是他不离身之书。他带兵的特点是闪电突击,快速奔袭。

1940年2月25日,敌人用围困山林方法,把杨靖宇的部队围在如今的吉林省通化市某一山区,对山林进行封锁六七个月,在突围的路上,敌人包围了山上,弹尽粮绝,那时候杨将军已经六天没吃东西了,双脚严重冻伤。敌人派人去劝降杨将军,杨靖宇将军说:"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愿。虽面临很困难,但我的同志们在各地转战,日本帝国主义必将灭亡,我将抗战到底。"双方交战二十多分钟,杨将军中弹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五岁。

杨靖宇五六天没进一粒粮食,靠什么力量支撑这么久?日本人对此不可理解,下令对杨靖宇进行剖腹检查。结果让人吃惊:杨靖宇的胃里竟只有草根和棉絮。

这就是我们的抗日英雄民族之魂的缩影。杨将军不仅是白山黑水的热血男儿,也是当时东北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驱,由于他的倒下又有多少千多少万东北儿女也踏上这条不归路,他们用他们的血肉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如今青山依旧,英烈浩气永长存,我们要继承杨将军的精神,好好学习,努力拼搏,为建设富庶文明的幸福新辽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杨靖宇殉国83周年纪念日思政大课观后感篇5

闭上眼睛,皑皑白雪包裹着树木村庄,迎着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恍惚中,一个黑色的身影在风雪中,摇晃着,似时间停止般慢慢倒下,那响亮尖厉的枪声,似乎还回荡在耳边。

短短一篇《杨靖宇的故事》讲述了这般光辉的故事:冰天雪地,受到叛徒出卖的杨靖宇以及抗日部队被包围。情急之中杨静宇作为总司令,坚持让主力部队和伤员先撤离,自己与两位小战士继续和敌军战斗周旋。饥寒交迫,杨靖宇安顿战友,只身寻找食物,不幸被敌人发现。怎般威逼利诱,杨靖宇都不为所动,仍然坚持战斗,枪膛只剩一颗子弹,他大义炳然将这子弹留给自己……

在那片茫茫白雪中,留下的不仅仅是杨靖宇的躯体,更是如鲜艳的五星红旗班闪烁着,跳跃着的革命精神。他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敬礼,每一次战斗的身影都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一颗爱国爱民的革命种子。杨靖宇用他那并不宽阔的肩膀,扛起了党和祖国人民的重任,将青春年华,鲜血汗水,甚至是宝贵生命都捐献给了祖国,为国捐躯!革命先烈,铁骨铮铮!

也正是千千万万个如杨靖宇般的革命先烈,才重塑中国这东方巨龙的雄姿!今日的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昔日的他们却呼吸着战火弥漫的空气;现在的我们衣来伸手发来张口,往昔的他们只能用棉花草籽饱腹,连吃上一餐饭都是奢求。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主人,作为最幸福的一代,作为正在成长的一代,让我们把青春,把汗水热血,把整个身心都献给祖国!今日的我们不仅要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更要着重于现在祖国的发展,把革命的火种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不负众望,让那被鲜血渲染的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之上!

眼前又浮现出被白雪包裹的黑色身影,我垂首默然,也许这就是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吧。

杨靖宇殉国83周年纪念日思政大课观后感篇6

你们了解抗日英雄杨靖宇吗?你们知道杨靖宇的故事吗?杨靖宇1929年,受党中央委派到东北工作,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采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打得日寇晕头转向、焦头烂额、闻风丧胆。1940年,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敌人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壮烈殉国。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是坚持真理,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这是忠心报国,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这是艰苦奋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这是英勇献身,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靖宇精神"感天地、泣鬼神!

今天当新冠状病毒向中国人发起挑战,我们中国没有畏惧,我们中国人没有畏惧,你看:一批批医护人员奔赴武汉,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人间上演,动人心弦:

大年初二,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副护士长张敏,要奔赴疫区了。临行前,女儿抱住她,哭着不让妈妈走。护士长忍住泪水,告诉女儿:"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很快就回来……"

1月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收到了匿名市民送来的外卖,50杯热腾腾的咖啡!每杯咖啡上,还手写了鼓励和祝福"当走进工作间那一刻,你代表的就是中国!"、"累了,就歇一歇!"、"花朵会凋谢,果实会枯萎,但精神不会!",这样的暖心鼓励让疲惫的医务人员倍感温暖!

湖南常德小伙郝进,去年从一家口罩厂离职,厂里没钱,就给了两万元的口罩作补偿。春节前后,听说疫情紧急,他就捐了1。8万个口罩,"一分钱都不要,我不能发"国难财"……

你看到了吗?你感受到了吗?这不就是感天地、泣鬼神的"靖宇精神"吗?这种精神在神州大地上已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必会渡过难关,待到春暖花开时,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齐声高唱盛世繁华!

杨靖宇殉国83周年纪念日思政大课观后感篇7

我的爷爷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他1905年2月出生,1940年2月牺牲时年仅35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与日寇浴血奋战,用草根棉絮充饥,誓死不降,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爷爷虽然早早地走了,但他给我们马家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树立了我们家“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的良好家风。

家中珍藏一张爷爷的老照片

爷爷牺牲后,一直到1950年兴建东北烈士纪念馆时,组织上尚未搞清楚他的出生地。当时能找到的只有一张发黄了的“杨靖宇履历表”,上面依稀可辨地写着:“马尚德,到东北后曾用名杨靖宇……”就在这时,一篇由杨易辰同志撰写的回忆文章《忆模范共产党员杨靖宇同志》,让杨靖宇抗联时的老战友、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的冯仲云等人眼前一亮。

不久后,冯仲云等人见到了杨易辰。杨易辰确切地告诉他们,杨靖宇司令的老家肯定在河南,而且是在确山县的农村。于是,冯仲云等人来到了确山县。千寻万找之后,1951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冯仲云等人来到我父亲马从云的家中,把正在吃饭的马从云仔细打量了许久,他们激动地说:“找到了,找到了,终于找到了杨司令的后代!”得知我的奶奶已于1946年病故的消息时,他们唏嘘长叹。

爷爷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确山县李湾村(今属驻马店市驿城区)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我曾奶奶含辛茹苦照料长大,1923年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当年,在我父亲的家中,仅存一张少年杨靖宇在开封读书时的照片,后来杨靖宇将军着戎装的照片及其他图片都是后人根据对将军形象的回忆画出来的。

实际上,我们这些后代对爷爷的印象是非常模糊的。上世纪50年代,我父亲马从云曾在信阳铁路学校上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郑州铁路局材料厂工作。1964年8月,父亲因为身患肝癌,在出差途中病故于江苏镇江,年仅38岁,遗骨被安葬在郑州市烈士陵园。

父亲去世时,留下4个未成年的子女和还在娘胎里的我。那年,我大哥马继光14岁,大姐马继先12岁,二姐马继传8岁,二哥马继志4岁,母亲方秀云怀上我才3个月,家里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由于没有工作,母亲只得做临时工,给别人看孩子、做手套、纳鞋底,省吃俭用供几个孩子读书。

大姐马继先小时候叫马婷,1958年组织上在吉林通化重新安葬杨靖宇的时候,与爷爷多年生死与共的一位老战友给大姐起了这个名字,意思是让她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做无愧于杨靖宇将军的后代,继承先辈遗志、弘扬烈士精神。

一块桦树皮成为传家宝

母亲方秀云珍藏着一块桦树皮,那是1958年她和父亲从杨靖宇牺牲的地方带回的,这块桦树皮也成为我们全家的“传家宝”。

1958年2月23日,大雪飘飘,我父母来到吉林。在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他们看到了爷爷牺牲时背靠的那棵粗壮、挺拔的松树,山上仍然可见日军留下的圆碉堡,以及被炸倒在地上的红松树,英雄已去,只有这些遗迹和遗物仍在默默地见证着那场激烈的战斗。走时,我母亲从杨靖宇战斗过的地方带回一块桦树皮,放在柜子里珍藏着。

逢年过节或在爷爷杨靖宇的忌日,母亲总会拿出“传家宝”来教育我们。有时被附近学校请去作报告,她也会随身带着这块桦树皮。母亲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母亲告诫我们兄弟姐妹:绝对不允许以抗日英雄后代为借口向组织提要求、捞好处。她明确表示,爷爷是爷爷,你们是你们。不能张扬,要低调做人。

靖宇县原名濛江县,1946年为纪念杨靖宇烈士殉难而改名为“靖宇县”。2005年,我到吉林白山市参加“杨靖宇诞辰100周年、殉国65周年纪念大会”时,靖宇县组织抗联英雄后代重走抗联路的这次经历,让我对这座以爷爷名字命名的县城有了更深的感情。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二哥马继志代表全家去北京领奖,__亲切接见了“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在会上,说起家风,马继志拿起那块用红布包着的桦树皮说:“母亲生前总是拿着桦树皮教导我们,咱是抗日英雄的后代,不能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要勤奋工作,为爷爷争光,不给先辈抹黑。”九字家风代代传

我们马家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信条:杨靖宇是我们的骄傲,但绝不是我们可以依赖的资本!“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这9个字成了马家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

二哥马继志和我先后参军入伍,马继志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大姐马继先和二姐马继传,以及后来转业的二哥马继志和我都是铁路工人,在严明家风的熏陶下,我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如今,二哥马继志已从郑州铁路局机务段火车司机长岗位上退休。十几年来,他在郑州至安阳路段安全行车上百万公里。在他看来,英雄的后代也许不能做到像先辈那样名扬青史,但可以通过做好本职工作,为群众服好务、尽好责,成为奉公守法、积极工作的好公民。

我母亲方秀云被评选为“郑州市十大母亲”,我们家庭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一家人上慈下孝、互帮互爱。平时,我们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婆媳相处也很和谐。

“在平凡中严要求,在平淡中懂知足”。良好的家风在马家一代又一代人中绵绵传续。

129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