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

小龙0 分享 时间:

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5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篇1】

有人说茶是一种饮品,有人说茶是一种心情,有人说茶是一种生活。皇室贵族爱茶,文人墨客也爱茶,自古就有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其实,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无论琴棋书画还是柴米油盐,都离不开茶。那么茶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茶的品种很多,有白茶、绿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每一种茶又有很多品类,可谓多姿多彩、五彩斑斓。

人们常常谈论哪种茶是最好的。我认为每个品种的茶都有极品,都有它的最好,那要看个人喜好,看品茶心情,因为不同的茶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境。

我喜欢茶。有的茶清淡,有的茶甘甜,有的茶苦涩;有的茶厚重,有的茶柔和,有的茶有力度。茶给我带来的感悟,不仅仅“从来佳茗似佳人”,它更像百态的人生。

我认为不同的茶,有如不同人的群体和年龄阶段。

白茶,有如少年儿童。香气清淡,汤色透明。品饮白茶,仿佛看见一个天真烂漫、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真实,没有太多的承载;他解渴,给人带来愉悦的心境;他明朗,给人一种期待。

绿茶,犹如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淡淡的甘甜,略带青涩,有茶香,但是不耐泡。花季,少了一份深度和厚度,却多了一分轻盈和清新,让人跃跃欲试。走近绿茶,就像置身于田野、林间、泉边,涤荡出年轻美好的心态。譬如福州的茉莉花茶,妙丽飘香,轻舞飞扬,像芭蕾的舞者,用窈窕身姿谱写着优美的旋律。

铁观音,属于青茶,犹如25-35岁的淑女和35-45岁的少妇。清香型铁观音恰如淑女般婉约、典雅。闻之,芬芳扑鼻;饮之,甘甜顺滑;品之,柔美细腻。那是一种含蓄的韵味在舌喉间蔓延,回甘悠长,令人神清气爽。浓香、韵香型铁观音犹如少妇,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多了一份韵致,散发着馥郁的芳香,沁人肺腑。她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感悟、善解与优雅。那挥之不去的绵长与甘醇,久久萦绕在心头,那就是“观音韵”的魅力吧,令你在自由遐想的空间里感受一种幸福、恬静。

大红袍,亦属于青茶,大红袍霸气、大气、有力度,有如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武夷的灵山秀水滋养了大红袍的醇厚和独特的“岩韵”,使之余韵隽永,有如男子汉的侠骨柔肠。开始品大红袍的时候茶汤浓郁,茶感很强,略显粗犷,品至3、5泡时茶汤转而温润、醇厚,体现了一种刚柔相济。如果说一个男子只有阳刚之气,没有侠骨柔肠,那他就不懂得爱,必然缺乏情商和创造力。所以兼备阳刚之气与侠骨柔肠是一个优秀男人的品质,不是吗?

红茶,红茶是什么?我认为红茶有如中年的男女,少了一些个性,多了一份包容。他稳重、柔和、圆润,体现了一种中庸之道。红茶有着平易近人的气质,他具备比较强的兼容性,适合调饮,如奶茶、柠檬茶等,因此它容易被接受。从红茶中可以品出从容和淡定的气度,让人气定神闲。

普洱,属黑茶。窃以为他就像有智慧的老者。乍一喝普洱茶犹如中药,汤色黑,味重、浓、苦涩。但是好的陈年普洱到15、20泡的时候入口即化,看似喝茶却无茶,道似无茶却有茶。达到人与茶精神同在的境界。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乍一看似乎不那么起眼,而当你走进他内心的时候,他智慧的光芒和返老还童的精神却能带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洗礼和顿悟。朋友常玩笑道:宁欺老,不欺幼。其实老、幼平等,都需要我们去关心和爱护,都不能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多一些和谐,多一些智慧,多一些进步。

好茶似人,细品出真味。好茶又不仅似人,它可以折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道茶从种植,生长,采摘,至制作,命名,再至观其形,听其声,闻其香,品其韵,而后斗茶、赛茶、诗词歌赋,进而感悟升华,早已超越了一般的物质形态,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世界茶之源,一片小小的茶叶能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它所包含之博大、精深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去感受的。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作为世界茶之祖,我希望中国的茶礼、茶道能成为中国的国礼。以茶为媒,让全世界的友人通过茶来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感受中国。

我们应该感谢神农氏,是他发现了茶,让我们可以品茶品味人生,让我们可以品茶悟道,让我们可以宁静以致远,思贤以修品德,让我们领略一种雅致的人生;我们还应该感谢神农氏,因为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篇2】

春天,微风拂面,阳光正好。我坐在院子里的树阴下,左手拿一本书,右手捧一杯香茗。啊,真是享受!

拿出一小撮茶,轻轻地,慢慢地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着,它的两头尖尖的,中间有点硬,但“啪”的一声就掰断了,整个部分都是深绿色,偏黑。在阳光照耀下,就像几只银梭。茶叶有些扎手,但它也不会把皮扎破,放在鼻前闻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香气虽然有点淡,但闻后你会觉得还想闻,它的香气也不会很快变淡,把茶叶拿远一点儿,仍然有股纯净疏淡的香在鼻前飘浮,回荡。闻之后,你会感到美美的,甜甜的,甚至仿佛处在一片梦境中,令人陶醉无穷。

我把茶叶轻轻放入杯中,冲上热水。刚开始,茶叶从杯底缓缓地浮了上来,不一会儿,有的就慢慢地沉了下去。瞧,那沉下去的小茶叶多么像一只只绿色的蝴蝶,在这暗黄色的大森林里翩翩起舞!瞧,那沉下去的小茶叶似是一条条快活的小鱼,摇头摆尾!瞧,那沉下去的“大个头”又像是巍然屹立的大山,在杯底矗立着!几分钟后,茶叶都纷纷地落下,杯里的热开水也由浅黄变成了深黄。这场面真是太引人入胜了!

捧起杯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浓浓的茶香顿时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浅尝一小口,苦中带涩,涩中有甜,令人回味无穷。

我恍然大悟,品茶就像人生一样,只有经历了苦难、煎熬的付出,才能得到香甜的果实与无限的快乐。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篇3】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篇4】

清明那天,母亲托人从乡下带来两包茶叶。打开薄膜袋子,我将整个脸埋在里面,拼命地吸,来自家乡特有的茶香扑鼻而来,似有艾草的气息,沾着栗花的味道,透着兰花的馨香,好醉人。

茶谚云:“春分茶冒尖,清明茶开园。”记得小时候,每年清明前后,母亲总要用几天时间,在我家菜园边的茶树旁穿梭,因为此时是采制春茶的最佳时机。气候温润,雨水也十分丰沛,菜园的茶树,披一身新绿,那叶叶茶芽,拼命地舒展,肥硕而柔嫩;鲜活的叶子,绿蓊蓊的,嫩生生的,带着晶莹的露滴,英气逼人。

母亲上路的时候,太阳还在山坳里睡觉,大公鸡叫了几遍也不出来。云雾将山峦掩得虚虚实实。

母亲采茶,很细致很细致,采撷茶树上的嫩叶,一叶一芽都不放过。母亲采茶,也十分轻快,她的手,在芽叶间跳动,像钢琴家弹琴似的。母亲的心情一定是愉悦的,许是她听到了小河里溪水的欢歌,或是听到林子间黄莺的歌吟,她的手,就像那黄莺儿,在叶子间跳动着,那芽叶就一把一把地到了竹篮里。

我家茶树都成林了,有的树有两米多高,母亲不紧不慢地一棵一棵树地过,从没有断过枝桠什么的。母亲摘茶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替我梳头扎辫子的情景。母亲没有女儿,生了我们弟兄四个,我老幺,母亲就把我当女儿养,繁忙之余,或是走亲戚人家,总要给我弄下头发,扎个小辫子。跪在母亲膝下,母亲就给我分头发,一绺一绺的,左盘盘,右溜溜,很是细心。淘气任性的我,只有那一刻才是安静的,享受的,满足的。我想,母亲是把我家的茶树当成她的子女吧,她是在给茶树们梳头理发吧。

太阳刚爬上后山的皂荚树尖,母亲就提着满满的一竹篮茶叶回家了。采摘回来的新茶,母亲把它们放在竹篾簸箕里,均匀摊开。母亲说这是去青气。待鲜活的叶子打蔫了,就开始做茶。母亲先将灶上的铁锅刷干净,不能有一点油烟气,然后用松枝叶在锅底添火,待锅烧热后,把新鲜茶叶子倒入锅中。茶叶入锅的瞬间,只听得有声音噼剥作响,母亲飞快地用双手不停地在锅中翻动茶叶,动作娴熟地将一把把叶子向空中抛去,又落入锅中。这样不停地几个来回后,又将叶子轻轻地在锅中搓揉,手法是柔和的,舒缓的,让我想起了夏日里母亲新磨的麦面。

青青的叶子慢慢地变细了,卷曲着身子,颜色也悠地变暗了,由绿色变深色了。那些独芽茶,外形扁平如针,立挺,绿莹,煞是好看。眼看大功告成,母亲剔出多余的火星子,让茶叶在锅里再呆上一会儿,这样的茶耐泡些。

整个程序下来,母亲是累了,一屋子茶香已弥漫到左邻右舍了,从老家瓦屋里冒出的烟子里也充满了茶的清香。

做好的茶叶,也就四五斤的样子,母亲照例要进行分包。我们家在山区,山青水秀,常年云雾飘渺,是产茶的佳地。加之我母亲心细,做的茶分外好喝,色香味俱全,在那个特定年月就显得特别珍贵了。母亲常常把茶叶分成五份,一份是送给我远方的姑爷的,姑爷远在麻城,嗜茶如命,那时我家穷,是姑爷常常接济我家粮食度日,家里没有回报,只有每年的这点茶叶才能拿出手;另两份都是送给我在麻城木子店的二舅和细舅的,二位舅舅一生只爱烟酒茶,茶是他们的命根子;还有一份是留给我父亲的,父亲是个教师,常年在外教书;剩下的一份,母亲就将它储存在一个大瓷罐里,来了客人,母亲才舍得泡上一壶,平时我们自己是难得喝上一回的。

可人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对你有吸引力,因为顽皮,母亲不要我动的东西,我越要偷着干。有一天,趁母亲上工时机,我邀约一大帮小伙伴到家里来品茶,许是茶泡浓了,许是肚子饿了,许是喝多了,茶在肚子里倒海翻江,茶的刺激让大脑天旋地转,我第一次领教了茶醉人的滋味。

18岁那年,我离开家乡到了部队。走时,母亲将家里仅有的一点茶沫子塞进了我的背包。到了部队,我舍不得喝它,每每训练下来,每每思家心切,每每遇到挫折不顺,我就偷偷地拿出那点茶叶,将脸埋在茶叶里,拼命地吸,我吸到了来自故乡的地气,也吸到了故乡山水的灵气,倔强地昂着头一路走去。

这一晃30年过去了,每年,我都会准时收到母亲捎来的茶叶。手捧着茶叶,我的思绪便穿越天际,来到了母亲身边。我的思绪如茶,淡淡的、涩涩的、绵绵的、香香的……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篇5】

茶,是我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今天,我们在徽州研学,了解了茶的分类和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茶博物馆的老师热情似火,告诉了我们:黄山毛峰这种茶分为一、二、三级茶;中国六大茶类指的是我国所产的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类;中国十大名茶中,徽州茶占了两种……

上午,我们采摘了黄山毛峰,学习了黄山毛峰的制作。那怎么采呢?老师告诉我们:采摘的每片茶叶,都要有一条嫩芽和一片嫩叶。我和两位同学采摘了很多茶叶,因为茶叶并不难找的缘故。茶叶摘后就要摊青了,因为时间紧迫,我们把摊青这一步骤省略掉了,直接杀青。杀青,就是将摊青好的茶叶,放入一个大铁锅中,让它自然地将水分蒸发。然后是揉捻。,揉捻就是把杀青好的茶叶均匀放到一块凹凸不平的板子上,再把茶叶聚成一个“茶”球,又将“茶”球在板子上揉,揉的力度是先轻再重后轻。最后就是烘焙,也就是把揉捻后的茶叶,放入一个容器中,让高温将它的水分蒸发到只剩下原来的6%以下。

摘茶、制茶、品茶、茶礼仪,就是茶文化。茶文化,不仅是我国的骄傲,更是民族的伟大。

128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