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

小龙0 分享 时间: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1)

昨天学院组织我们看了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较量无声》。

纪录片讲述了苏联解体的启示,美国颠覆中国的手段,并指出党内某些高层干部腐化堕落现象等。语言尖锐,发人深省。

美国正在用和平演变的手段企图削弱中国,如同温水煮青蛙,我们必须要看清形势,有忧患意识。同时,我国目前仍面临着来自国际方面巨大的挑战,唯有自强方可得到敬畏,而祖国的强大靠的正是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们必须要扛起时代的大旗。作为光荣的南开人,应当时刻把爱国精神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我们学校走过风风雨雨九十七年的根本原因。

作为光荣的'中国人,我们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奋斗,而拼搏。有国才有家,在外留学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感受,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华人在国外才会得到尊重,才会得到他们应有的权利。我无法想象一个战火纷飞,支离破碎的祖国是什么样子的,可我知道那一定如同人间地狱。青年强,则国强。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升民族自豪感,抵御不良外来文化的隐蔽渗透,同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奋发图强,携手共进,使泱泱大中华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2)

再次观看《较量无声》,心里的震撼还是一样强烈。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我从来不知道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这样触目惊心。在最初的震撼过后,对脚下这片大地的爱正在胸腔里奔腾着,像找不到出口的战马一样叫啸。

从鸦片战争到东方明珠崛起的那些历史在我的眼前变得无比清晰起来。那一片战乱的哀嚎与繁华的欢呼仿佛很近,又仿佛穿越时空般遥远深邃,我在默哀的同时也有深深的敬畏与自豪。很久,我想起了我正在观看一场电影,想起这是在一个太平盛世,想起我是一名大学生,然后,担忧深深袭来。

影片的内容我不想赘述,思路也早已被我忘记。担忧中一个词闪现——居安思危。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年代,但危机却有很多是我们看不见的。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中的美好。我总是能在网上看到一些罔顾道德的事件,并且夸张程度令人无法接受。可是不管是在家乡还是来异地求学,我看到的大多数人都还是善良正直的。我们更多的关注了网络上的`负能量传播,却忽视了真实生活中的正能量,在生活中对他人竖起了高高的心墙,这些真实存在的现象都是看不见的危机。正如影片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在怀疑自己。

我有幸看过一本书《乌合之众》,书中的主角是群体,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群体的行为特征。一个人能明白的是非观,一个群体却不一定能明白。所以说一个群体的团结之力是毁灭还是拯救,还得看这个团体的旗帜是什么。把我们大学生看作是一个群体,我们就需要有正义的是非观来引导。我们要警惕成为一个没有正义是非观的群体中的一员。

作为大学生,自身修养很重要。少年强,则国强不是一句口号,是历经时间验证的深刻体会。面对如此无声的较量,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阵营,同时也要为从前辈的手中接下这种较量做好准备。教育的目的从来只有一个,教我们更好地肩负起我们的未来。

这部影片不仅给我们的心灵一个冲击,也让我们更好地明白我们的责任。且不去评论那些历史如何,我们要接受未来的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途中做一块砖。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3)

两个多小时、一百多分钟的记录片,就像一股坚挺的力量,将观影者顶立于泰山之巅,俯瞰山腰处云端里的波谲云诡。《较量无声》阐释了苏联解体的启示、美国颠覆中国的手段,尖锐指出党内某些高层干部腐化堕落,成为西方在华利益代理人,立场鲜明地指出转基因、宪政、_、南周、茅于轼、贺卫方等均服务于西方利益,并深切呼唤中国需要保护自己稀缺的独立思考资源,坚定党员干部的信念、立场、价值观,以应对西方挑战。影片所述内容的确应该引起每一位怀有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爱国者的警醒。希望我一辈青年学生党员能深刻领悟其中真谛,做一名爱国有志之士!

通过观看该纪录片,各位学生党员一致认为该片兼取政论、文献、纪实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篇幅短小精悍,内容高度浓缩,真实再现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无声较量,以真实的事例、厚重的历史和被采访者动情的讲述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观较量,是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国际形势文献纪录片中的精品,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抵御西方和平演变意识形态侵蚀的思想武器和优秀影片。

在观看《较量无声》之后,各位学生党员受到了深深的启发和震撼,多名学生党员现场分享了观后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坚守自己对党执着的信念,和做好对西方挑战的积极应对,这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们要自觉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忘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此次观影活动,学部全体学生党员丰富了理论知识,提升了政治素养,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强盛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强。希望广大学生党员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坚定的思想和实际行动抵御不良外来文化的隐蔽渗透,同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奋发图强,使泱泱大中华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4)

昨天看了国防大学拍摄的《较量无声》,感触尤为深。脑海中忽然想起了这样一个念头:世界上最强的武器并不是有形的,无形的武器更加具有杀伤力。意识形态的攻击比多少个核弹的杀伤力都具有破坏性,一个强国的标志并不是在于人口的数量,而是在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对这个国家存有一种肯定的态度,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如何从意识形态方面让民众对国家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之前我们也讨论过中国方面的信仰问题,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媒体手段的不断更新,社会上形成了多种文化价值观,以致使现在的民众形成不了一种共同的信仰。而这也恰恰成为了其他国家深入我国内部,甚至是想扰乱我国社会秩序的主要方式。试想一下,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其他国家要想采用有形的武器亦或者是发动战争之类的来获得对我国乃至于对世界的主动权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民众的意识形态着手,引用在革命期间所说的"深入群众,各个击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对另一个国家的主动权。所以如何让民众产生对国家的信任感是一个国家当前乃至以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观看完《较量无声》之后,我才真正知道了解到所谓的"较量无声"的根本含义,从民众的意识形态下手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获取对一个国家的主动权。而恰恰就是这样的方式既不会从正面上割断两国的友好交谊,又可以同时获得对这个国家的主动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在新媒体技术不断传播的高信息社会,利用网络的形式将一种民众接受的价值观深入贯彻,将这个国家为人民所鄙夷的价值观"添砖加瓦",从而使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唾弃感,从而不断向往外国的思想,这样就是所谓的"无形的战争"。虽然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但在思想观念上却一直徘徊在中西方的边缘上,所以要想获得对世界上的主动权亦或者更为简单地说不能为其他国家所削弱或控制,让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认同感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如何让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认同感,责任感就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否做到位。而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解决民众的价值观问题在当今社会来说简单地说就是——信仰问题。想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之前_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和学者都数次提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民众的信仰问题,所以解决民众的信仰问题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现在就建立一个共同的信仰而言,首先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的来源应该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因为我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其又指导我们实践的行动指南,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就可以找到它的社会支撑点;其次这个信仰还必须被民众所理解和接受,不能像所谓的"共产主义"那样太抽象化了,就可能地可以用大众化语言表达,使其深入民众;最后就是在对待新媒体手段的方式上,尽可能地我国也利用起这个资源将我们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以一些民众容易接触和感触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民众从新媒体的利用中也可以感受到我国的信仰价值观。

对如何解决民众的信仰问题,我由于知识有限,所以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5)

今天我们看了关于苏联解体的纪录片,了解到了苏联解体的悲惨事件的前因后果,令我深有感触,而且对社会主义制度,苏维埃共和国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存在的_多年中,历经外国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及世界大战的磨难,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抗衡的经济、科技、军事强国,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令帝国主义胆寒,令世界人民向往。曾经的老大哥却从社会主义国家变为了资本主义国家。其根源在于苏共执政模式的种种积弊引发的矛盾和危机,而戈尔巴乔夫所犯的急进主义错误加速了危机的爆发,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我看到戈尔巴乔夫要大力实行多党制,大力推举民主化,部国家中心移到政治上等等不正确的措施时,内心非常的纠结。一个总统连国家的利益也不顾,人民及共产党利益不顾,在解体的当日还不知悔改,任由国家的衰败,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问自己的养老金以及别墅问题!  

苏共执政后,党担负起了国家发展的经济任务、政治任务和文化任务。但是,在党的战略思想中,却形成了重政治、轻经济,使经济战略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战略的局面。这一切,使得人民的福祉销匿在了个人政治奢望的围栏下。  

人们对物质状况恶化的不满,导致对苏共失望情绪的增强和对改革的不信任,社会上对改革者的支持减弱了。苏共党内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也充分利用了社会上对市场供应状况的不满,这一切加速了苏共的瓦解。  

我相信各个国家领导一定会以此为教训,好好治理国家,不为个人利益所动而牵连自己的人民!

126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