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优秀读书方法

升辉0 分享 时间: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思想、伦理和教育领域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观点,对于后世人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有着很多的启示和借鉴。本文将从孟子的读书方法入手,探讨其对于学习方法和态度方面的思考和贡献,总结出适用于现代人的一些读书方法和经验。

孟子读书心法:贵在自得求之有恒

战国是诸子并起、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与儒家对立的以墨家和杨朱学派势力最大。墨子创“兼爱”学说,杨朱创“为我”学说。面对儒、墨、杨三分鼎足之势,孟子痛斥杨墨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他认为要正人心,必须辟杨墨。

孟子主张博览群书,重视在读书过程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读书治学“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应根据规律来确定正确的读书方法。他对读书方法有一系列论述,其要点是:

一、循序渐进

孟子认为读书治学应循序渐进,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而不顾客观实际。他曾举宋人“揠苗助长”为例,说明这种好高骛远的学习方法“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他又以水喻学:“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就是说,有源的泉水日夜不停地渐渐流出来,等到水坎盈满以后再向前进,终将达到四海,以说明逐渐积累知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二、贵在自得

孟子认为读书学习贵在自得,必须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才能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说,君子依循正确的方法来得到高深的造诣,就要求他自觉地有所得。这样就能牢固地掌握,就能积蓄很深,就能取之不尽而左右逢源。

三、意志锻炼

孟子很重视人的意志性格的锻炼,认为一个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要饱经磨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培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他认为一个人能够做大事,负重任,都是从困苦患难中磨炼出来的,所以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重思存疑

孟子认为,惟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认识客观事物,有闻见而不思,等于无闻见。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要求不能只把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必须通过思维得到事物的真实内涵。孟子还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五、由博反约

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意思是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融会贯通后再回到简略地述说大意。这里的“详说”,是指对读物要精细研究,详细阐释,即所谓“把书读得厚”。这里的“说约”,指对读物内容的简明概括,由厚到薄。由博返约,要求读书治学必先深入细致钻研,在此基础上再归纳概括。

六、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能刻苦,能坚持,切忌三心二意,一暴十寒。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也曾举奕秋教人学棋为例,一个专心学习,日有进步,一个“不专心致志,则不得”,指出一个人学习不能得到满意效果,往往并非其“智弗若”(不聪明),而是不能专心的结果。孟子还指出,专心还必须有恒。他以掘井作喻道:“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掘井虽深未得泉水而中止,等于放弃,说明读书不坚持到底终将落空。

孟子的读书方法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代表之一。他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后世称之为“亚圣”。在长期学习中,孟子对读书形成深刻的理解,有其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一系列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学思结合

在读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将学与思相结合。孟子讲:“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的功能在思考,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就得不到。思考是学习的基础,读书过程中要随读随思,不读也思,无处不思。特别要注重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思考,用知识理解现实,用现实检验知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独立思考

读书过程中要坚持独立思考,注意鉴别,敢于怀疑,防止把书本知识当成教条。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还不如不看书。因此,读书要对书中知识加以分析,有选择性地接受。如果一味盲从,就会导致思想固化,反而不利于个人成长。

以意逆志

要正确理解书中意思,不应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更重要的是用自己切身体会把握作者的精神实质。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就是说,我们理解作品的时候,不要拘泥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因为词句而误解作者意思,而是应该结合生活体会,去仔细揣摩作者真意。

知人论世

读书不仅要“以意逆志”,还要“知人论世”,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要了解作品,就要了解作者为人,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面临的问题。这是因为,作品与作者所处时代、生平活动紧密相关。这就要求我们读书时,要注重了解作者生平、时代、社会环境,了解作品创作的时间、背景、意图。

孟子是怎样读书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孟子的读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孟子说:如果无条件相信《尚书》上说的每句话,那还不如不看《尚书》。比如《武成》一篇,我就只认可其中两三部分的记载。孟子这里是强调读书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能迷信历史记载,哪怕是权威的经典著作,也不要盲从。

孟子这句话对我们启发很大,但他说这话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有许多人质疑武王伐纣的合理性,孟子曾义正辞严地说武王伐纣不是以下犯上,不是以臣弑君,而是诛一夫,是替天行道,把人民厌恶的统治者赶走,是仁义战争。但《尚书·武成》篇记载,当时武王攻打商纣时,战况十分惨烈,竟然血流漂杵,听起来周武王也是个残暴的统治者。所以孟子提出,不能尽信书本记载。武王是仁人,按照"仁者无敌"的理论,他去讨伐最不行仁义的商纣王,应该是轻而易举的,因为无论民众还是士兵,都会倒戈卸甲,投降武王,不会出现那么惨重的伤亡。所以孟子宁可否定经书,也要坚持认为武王是仁义的。

道统:道统,是孟子对儒家的特殊贡献。他梳理了从古至今的圣人,尤其是符合儒家思想的伟大人物的谱系。这既是一个学术体系,也是一个关于明君贤臣的政治体系。

《孟子》全书的最后写道:从尧舜到商汤,经历了五百多年。像大禹、皋陶,是亲眼见到并学习了尧舜的圣人之道的,商汤,则只是听说了尧舜之道而学习。从商汤到周文王,有五百多年。像伊尹、莱朱等人,是亲眼见到并学习了商汤的圣人之道的,而周文王,只是听说并学习。从文王到孔子,也经过了五百多年,像太公、散宜生等人,是亲眼见到并学习了文王之道德,而孔子,则是听说并学习。从孔子到如今,过了一百多年,距离圣人所处的时代尚不遥远,而距离圣人的家乡,更是如此之近,但却没有继承圣人之道的人,感觉以后也不像要有的样子。

在这里,孟子追溯历史,感慨圣人之道的千年传承,更为当今时代无人继承圣人之道而发出叹息。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忧虑,也反映了他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公都子曾经告诉孟子,外人说孟子喜好辩论。孟子却说:"我不是好辩,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孟子所处时代,社会极为混乱,孟子心中的仁义和他肩负的道统,让他不得不挺身而出。他以继承孔子的事业为己任,这就是道统的力量和价值。

孟子曾在《离娄》篇中详细叙述并评论历代先贤的事迹,后人根据孟子的相关论述,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人,列为儒家的道统。

教育思想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孟子光辉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君子处世有三大乐处,其中一个就是能汇聚天下的英才并教育他们。孟子说,这其中的乐趣,要比以德服天下还要让人欢喜。这说明孟子并不在乎个人的政治地位,眼光也不局限在一时一地,一个君子只能影响有限的一段时间,但如果能够教育更多的人成为君子,就可以让天下长治久安下去。这充分体现了孟子伟大的教育目标


132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