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

比英3636 分享 时间:

在社会这个局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是局外人,对生活而言,我们每个人又都是自己局里面的主角,可也有类人特立独行的活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局外人,就如同男主默尔索一般。小编特地准备了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欢迎借鉴学习!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1

加缪在26岁的时候,写下了默尔索的故事。惊世骇俗的开篇让人控制不住阅读的欲望,越看越觉得《局外人》小说主角默尔索是个奇怪的人。

首先他是情感生活的局外人,他在经历了至亲过世那么沉痛而惨烈的事情之后,却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轻描淡写地叙述,仿佛事不关己,连时间也记不准确,让人十分讶异。不仅如此,他自始至终没有流过半点哀伤的泪水,在草草地给妈妈守灵下葬后,他还急不可耐地去海滩游泳,看喜剧片,寻求肉欲刺激。女友玛丽问他是否爱她,他却把这个人们视为神圣的问题当成毫无意义的废话,绝对不肯巧言令色来搪塞女友。

然后他还是工作上的局外人,当老板提出要派莫尔索去巴黎设置的办事处工作时,身居偏远小城的莫尔索却拒绝了这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差使,回答说:“人们永远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这种不知好歹的答案让老板颇为扫兴。并不为了追求工作中的晋升而努力奋斗,也不像别人一看到上司脸拉长了便胆战心惊,惴惴不安。

再次是死神,当他无意间错杀了那个阿拉伯人之后,无论是在身陷囹圄的漫长岁月里,还是在法庭上愤怒的审判声中,他保持了一贯的冷漠态度。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天性,但是莫尔索却等闲视之,不以为意,摆脱了死亡对他的困扰。

莫尔索的种种怪诞行为乍一看难以理解,但事实上,他才是活得最多、最充实、有着深沉本真追求的人。死亡前夜,他第一次敞开心扉,他觉得自己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也是幸福的,他至死都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他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荒谬,但至死幸福。

莫尔索的死,不是因为杀了人,而是挑战了整个社会的伪善矫情,挑战了谎言堆砌的现代文明,戳穿了皇帝的新衣。这个什么都不爱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在这一点上是激情澎湃的。总是这样,小说中的人物代替我们说出真相,代替我们勇敢。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2

荒谬和疏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贯穿始终。虽然一开始我也很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去世可以做到这么淡定甚至不耐烦。都说,其实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确实是这样。也许我有一个感情深厚的麻麻,而默索尔没有,也许我是一个重视母女情感的女儿,默索尔不是。

在看庭审的时候,我有一种越来越荒谬无稽的观感。杀人的行为判决,不是应该基于杀人动力杀人方式社会危害性等等考量么,为什么跟他对母亲去世的表现拼命挂钩?他不痛哭流涕仰天长啸就不对么?

就像现在,有明星去世,很多明星如果没有在网络上第一时间表达悲痛,就会被指责。所以现在才越来越流行“人生在世,全靠演技”这句话。

默索尔坦诚得令人惊讶,我想律师在单独会面的时候,即使没有明说,他的肢体语言他的表情他的反应,其实很能够引导默索尔说出对自己有利的话。但是他没有。他坦诚得惊人,别人丝毫不为所动。他有一种本真的坚持。不为了讨好而改变自己。我想这种坚持,在任何时候不都是应该得到表扬么?

我们为什么在长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失去本真,甚至失去自我。也许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妥协,越来越放弃,越来越讨好这个世界吧。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3

和默尔索挺像的,常常旁观者一样理性地看着自己,在乎的事不多,其他事情可也不可。过去的一切过去了就与我无关了,开心的不开心的我只是看着。没什么不好,至少神甫他改变不了我的信仰,假装也不行。

看电影时常会有这样的时刻:大脑一片空白眼泪却掉下来,要说哪里感动到了我也不清楚,也明明没有思考什么。就在想啊,会不会是这样:看过的书和电影往往会描写一个场景里人们的情绪内心和反应,在生活里也会接触到观察到,久而久之在特定的场景下就会出现相应的情绪和反应,条件反射似的。加缪这样“异于常人”的反应说不定才是真实的。什么是正常的反应呢,人本来就很复杂,情感也不是拿出来表现给别人看的。每一种情感都只有一个样子吗?结果却因此被视为十恶不赦。查到挂科,内心毫无波澜,上课不好好听课临时抱佛脚也不认真,理所应当是这个结果,却总是会情不自禁想笑,大笑,为自己感到可悲吗,不清楚。然后也会认真复习,准备补考。一次错过了公共选修课最后一节课,没有领到期末考的答题卷,去找老师询问能不能补领,知道这个老师平素严厉,也自知理亏,所以在老师回答只能补考的.时候说了声谢谢老师就转身走了。“诶——你这个学生!”老师估计懵住了哈哈。如果我在考场被误会作弊,被告上法庭,单凭前面这表现我怕是要被开除学籍。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4

加缪,27岁写成了《局外人》,44岁获得诺奖,47岁因车祸passed away。他和39岁第五次自杀成功的太宰治一样,两人的《局外人》和《人间失格》给那些对社会有抽离感陌生感的人,不完全按照既成的游戏规则行事的人,徘徊在社会边缘、游荡于生命边缘的人,动物本能强过社会属性的人带来了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形成了很多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就整体而言,至少就其设立之初而言,是非常有益且有效率的。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益的东西可能变得有害,有效率的可能变得兼容性不够,应该给高度制度化、规则化的东西一定的缓冲垫,当然不是对另类的无限妥协。

莫索尔身上有很多闪光的地方,本我、自由、坦诚、实事求是(今天看新闻,曹德旺呼吁企业在疫情面前,应实事求是,按自身需求复工。实事求是真的不容易)。莫索尔的这些品质都弥足珍贵,但我拒绝一些评论中称其为英雄。毕竟他在意识到周遭荒诞甚至真相后,滑向了“我怎么都行”(用我们日常的话来说,就是“随便”),这样的虚无态度,怎么能是英雄?但我仍然很感谢加缪,感谢莫索尔,这个人物是孤立无援、无法适应规则的人们的“排欲沟”,让一些被社会排斥到自我否定的人,学会了接纳自己。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5

最近读了加缪的《局外人》,薄薄的一本小书,和动辄像砖头一样厚重的西方名著相比,这本“存在主义”文学大师的力作显得那么平易近人,很适合作为烦躁夏日的睡前读物。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全程围绕一个叫默尔索的男人的生活展开,他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未婚男人,对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很淡漠,没有强烈的参与感。

面对亲情,他惟一的亲人,住在养老院的妈妈去世后,他前去奔丧,却在守灵的时候抽烟、喝咖啡,跟人聊天、昏昏欲睡,他记不清妈妈临终时的具体岁数,拒绝了好心人开棺让他看妈妈遗容的提议,葬礼的过程中没有像别人期待的那样嚎啕大哭,也没有在坟前默哀,葬礼结束后,他感到很轻松,为自己能在床上睡个懒觉感到喜悦。

面对爱情,在妈妈下葬的次日,他和新结交的女友一起去游泳,看电影,感觉很开心,但当女友提出想和他结婚,他觉得结不结都行,如果她想结就结。女友问他爱不爱她,他诚恳地说“不爱”。

面对事业,老板想让他去巴黎主持新业务,他却拒绝了,觉得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做出改变,因为现在的生活并没有令他厌烦,过得也不赖。

面对友情,一个混混邻居雷蒙提议要和他做朋友,他觉得做不做朋友,怎么都行,还因为雷蒙和情妇的纠葛帮雷蒙做伪证。他应邀和雷蒙去海边度假,遇到了雷蒙情妇找的人前来报复,在预感自己要被袭击的前提下,率先开枪打死了对方,锒铛入狱。

面对死亡,入狱之后,他的辩护律师来看他,想让他对在母亲葬礼上无动于衷的表现做出通人情的解释,因为这会成为法庭量刑的一条重要依据。他的解释并不能令律师满意。律师想让他在法庭上说那天是因为控制住了自己悲痛的情绪所以才没哭,他说:“不,那是假话”。最后在法庭上,他的律师在法庭上替他做生死辩护的时候,他的神思却因一个卖冰小贩的喇叭声游移到了过去生活的种种回忆里。夏天的气味,热爱的街区,傍晚时的天空,情人的笑声和裙子。在一些咄咄逼人、无中生有的指控面前,他也曾想替自己辩上一辩,但考虑了一下,却最终什么也没说。他最后被判死刑,将在广场上被斩首示众,他居然还有心思对断头台的构造浮想连翩。

面对信仰,在执行死刑前,督信上帝的预审法官来狱中看他,试图让他悔过,以期得到上帝的宽恕,费尽口舌想让他理解,上帝是因为他这样的罪人才上的十字架。他却拒绝被感召。预审法官说,如果默尔索不信上帝,他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意义。默尔索却觉得,法官的生活失去意义,是他自己的事,和自己没关系。临刑前的关押时间里,他屡次拒绝接见神父,拒绝临时归皈上帝。他觉得自己犯了罪自然要付出代价,但别人无权要求他更多的东西。

多年的阅读经验,使我早已习惯于看书中各类人物与命运、性格、社会苦苦鏖战,起起伏伏,所以面对默尔索这样一个自绝于命运、自绝于人类,“人淡如菊”的存在,竟让我无所适从。读到第二遍,我发现加缪其实在书中借默尔之口道出了他对生活的姿态:“对于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我也许没有绝对把握,但对于我不感兴趣的事情我是有绝对把握的。”“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默尔索的这两句话可以当做解读小说的钥匙。

在小说家塑造的众多人物中,也许只有默尔索是真正幸福的。因为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所揭示的那样,生活就像一个大片场,我们每个人都要按照社会既定的程序和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带上一个又一个面具,最后都被世俗的节奏裹挟前进,没有几个人可以说自己是生活的导演。我们习惯了逢场作戏,习惯了满足别人的期待,习惯了服从于社会的要求,就算知道什么事情是自己不敢兴趣的,但也因为生活的规训不敢说出来,不能表现出来。但默尔索的不参与,置身事外,使他仿佛一个局外人,实则是他看透了角色扮演虚伪的本性,他不愿意带着假面生活。看起来,他解构了亲情、爱情、事业、友情、生命、信仰,实质上正是因为他看透了这些事情背后的荒谬之处,不想违背内心,只有他真正是为自己活的,他是抛弃所谓的希望而奋力反抗的人,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更准确的说是加缪所谓“荒谬的英雄”。

要想深入了解默尔索这个人物,可以将《局外人》和《西西弗的神话》两本书联系起来看。《局外人》出版的第二年,《西西弗的神话》出版,如果把默尔索这个人物放到《西西弗的神话》的哲理思辨中来看,就更能窥见加缪对这个人物的态度。在《西西弗的神话》中,加缪摆出了他的“荒谬”哲学:“当人对世界的理性和幸福的热望,却碰到了这个非人的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的世界,荒谬就产生了。”

西西弗得罪了众神,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又要重新来过。面对日复一日推石上山的命运,西西弗蔑视诸神,用默默承受来抗争。面对群众的愤怒和神甫的喋喋不休,默尔索不为所动,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态度。《西西弗的神话》中有句“西西弗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石头是他的事情。”这句话揭示了“存在主义”的真谛,生命和意义是属于自己的,但我们看透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西西弗要比默尔索积极许多,但真要做到像默尔索那样遗世独立也是需要极大的魄力,如果不是有自己绝对笃信的生命哲学,不会如此淡然。

人对事物的看法会随着年龄而改变,我读大学的时候,看《月亮与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在四十几岁的年龄,被梦想击中,能抛下所有,挣脱各种角色赋予他的枷锁,从生活的正常轨道中自我放逐,回归到一种“赤子”状态,义无反顾追求自己想要的,搭乘上命运这样列车,轰隆隆驶向不可知的远处,觉得无比钦佩。但现在,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我感觉放下石头要比一直举着容易多了,我反而更欣赏加缪笔下的“荒诞英雄”,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推着生活这块巨石在艰难前行,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看透了生活的虚妄和荒诞,还愿意坚守自己的存在方式,就是对一地鸡毛的生活最有力的反抗。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6

篇幅并不长,读完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默尔索,养老院的人认为他是冷血的,他没有陪在母亲身边,他不知道母亲的年龄,他甚至没有为母亲的逝世表现悲伤;朋友的眼中,他是一个爽快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是一个无辜的人;在恋人心里,他是一个不会做坏事的人,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但是,默尔索就是默尔索,一个不愿欺骗自己想法的人,一个对生活没有期望的人,一个不愿和社会有太多联结的人。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他站在法庭中间,听着人们为自己的辩解,他只觉得吵闹。他是一个局外人,不仅能毫不在乎的对待别人的事情,而且也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处理自己的事情。但遗憾的是,他以一个局外人的心态入局了,当他不愿为自己辩解的时候,妄加的揣测也随之而来了。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遵守社会的规则。有时候有些事不是做给自己看的,而是做给其他人评论的。自己脸上的喜怒哀乐是别人的,只有心里的情绪是自己的。人们只看得到你做的事情和他自己内心的看法,并不能看到你的心灵。

一个人可以孤独的生活在这个社会,切断自己与周遭的联结,也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活动,拒绝对自己说谎话。但是,当你和社会产生了联结,便不能是一个局外人。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7

真相总是包裹着谎言一同到来。我的朋友,我需要你友情的支撑时必须接受你的困扰;我的爱人,我需要你爱情的抚慰时必须接受你的无知;我的家人,我需要你不计回报的付出时必须接受你的固执;我的老板,我需要金钱来自我立足时必须接受你的世俗。在我接近这些真相之后,我总是取舍利弊,然后在你们的游戏中败下阵来。我了解作为胜者需要付出的代价——无助、孤独、贫困、死亡。于是我每次都选择了妥协,用谎言来让游戏变得简单。但每次处于真实与虚无之间的时刻,我总试图寻找些什么,以期待能离真相更近一点。

加缪的《局外人》讲的故事很简单,主人公默尔索在乡下养老院的母亲死了,他回去守夜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感情,并且在葬礼上也没有哭泣。之后在和朋友的一次海滩出游时意外用枪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然后被判了死刑,并拒绝接受神父的忏悔。在整个人生包括对待自己的审判时也一直表现的像个局外人。

在尝试理解《局外人》之前,我要说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前两天我妈给我打电话,要求我去看望在上海医院住院的大姨,大姨第二天要做手术,而我妈在苏州老家,家里也在装修,无法脱身,于是要求我去看望。我听了后心里不大乐意,这当然不是我感兴趣的事情。但我开始分析,大姨是我妈的姐姐,姐妹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且有很多共同回忆。其次按乡下的规矩亲戚有人生病要去看望,那么做手术之前她当然要来看望,但她来不了,于是让正好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去看望,十分合情理。可问题就出在这儿,我得为这情理去做一件我不感兴趣的事,我个人不是很在乎情理。从我这方面来说,小时候大姨对我很亲,但长大后我常年在外读书工作,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逐渐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第二,这世上每天都有人生老病死,很多事情都应看淡,这世上的大多数事情与我无关我也不感兴趣去参与。第三,我同很多当代青年一样处于一个断层的环境中,我并不把亲戚当成我至关重要的人,我很难倾注起和我妈一样的情感。于是被要求看望这件事对我来说像是一个形式主义的事,一个道德上的负担。但我妈是我至关重要的人,而大姨是她至关重要的人,所以我理解她,于是我买了水果,包了红包,决定去医院。去之前我路过女朋友那给她送西瓜,她想一起去但被我拒绝。她看我只买了葡萄和荔枝,还是简单的塑料袋装着,就建议我买个水果篮,或者至少买些橙子搭配,显得颜色好看。我心想水果篮好看但不好吃,而且大姨手术前不能进食,买的水果大部分是陪床的人吃,那买当季的水果性价比更高。诚然,我不喜欢形式主义,对于这套规矩显得也很生疏,但我女朋友当然希望她的男朋友八面玲珑,在社会上多方面能吃得开,但这种要求使我为难。我和默尔索一样在成了社会规则下的矛盾体,我并不想参与人们规定的很多游戏。但我在去之前还是买了橙子,因为我觉得她说的颜色搭配的话有道理。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不在隐射什么,只是以我浅薄的人生经历来感受默尔索的情感,我的故事也远没有默尔索的那么鲜明又有特色。默尔索在自己的人生中一直是个局外人,他认为很多事情怎么都行但同时又和它们保持着距离,在这种距离中他既无法体会到自己真实的情感,也没有获得灵魂上的净化。包括参加妈妈的葬礼,和玛丽的恋情,老板安排出差工作,甚至最后对于自己的死刑的审判。他接受自己平淡的人生又不想参与社会制定的游戏,像个局外人一样将自己的感情绝缘,自己的人生似乎是处于一种荒诞和虚无之间。而他最后接受死刑也是因为“未来的岁月并不比我已度过的岁月更真实”。

我时常会产生相似的想法,脱离了生活觉得人生很多时候是无意义的。追求金钱、爱情、名誉、信仰的人生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追求自己的欲望。只有某一刻追求的真相让生命在宇宙中的此时此刻闪耀出富有生命力的光。我并不是批判和否定追求欲望的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只是每个人选择不同。追求这些东西无疑会获得幸福的感觉,但有时候获得太多也会成为人生的枷锁,让人畏惧无法决绝。人生就是一个大混沌,在这些追求中搅拌缠绵,蹉跎光阴。

默尔索是个最没英雄主义的英雄,他认为人生怎么都行,却在自己荒诞的人生中寻找真相,为此他拒绝形式,拒绝教条,拒绝情感,他以一个平凡人的姿态活着,最后却同世间所有的荒诞做斗争。他是个可悲的人,无法在人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时刻感受着荒诞,人们发现了他的异常后开始排斥他,用参加母亲葬礼不哭泣这个理由判了他死刑,他又有着一个可以被摧毁的肉身,只能接受别人安排的死刑。同时他又是个英雄,他在荒诞中追求真理,既然人活着要做选择,忍受荒诞,拷上枷锁接受命运的不确定性,并且最终都会死。那么他最后选择了一种确定——死亡,就可以拒绝荒诞,挣脱枷锁,追求“绝对”和“真实”,他抓住了他所认为的真相,这让他超脱了平凡人成为英雄。

“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道路,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他挣脱了约束,于是人生的一切事情,又有什么要紧呢?默尔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重新拾回了对世界的感受,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但这一切在知道他认为的真相后,又有生命要紧呢?

“Nothing really matters……”有首歌这么唱道。

“我希望我得到的少一些再少一些,我希望我的生命短一些再短一些……”有句话这么说道。

人生朝露,冷暖自品。如果非要说人生意义在哪的话,我想应该是在追求意义本身吧。


2021局外人读后感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观看2021感动中国2020人物事迹观后感心得五篇

2021山东开学第一课抗疫故事观后感800字5篇

大学生百年孤独读后感十篇

《关键对话》读后感五篇

小说《百年孤独》的个人观后感600字5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800字5篇

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读后感5篇

电影《1942》的个人观后感800字5篇

《心理罪》读后感

2020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摘抄

933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