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

小龙0 分享 时间:

《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1

翻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一下子坠入了梦的世界:梦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各种各样的鸟雀昆虫自由自在地生长,何首乌根令人遐想,美女蛇的故事叫人害怕又惦记,冬日捕鸟时高兴中又有一丝遗憾……他的童年,如诗如画。

三味书屋也同样有趣:后园里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悄悄地捉了苍蝇喂蚂蚁;读书时有可笑又可爱的先生和画画儿的好时机……他的童年,顽皮有趣。

迎神赛会是孩子们除了过年过节以外最盼望的时候了。少年鲁迅也不例外。虽然家处偏僻而不能看到最精彩的部分,但他仍然盼望着看到喧阗的赛会:《陶庵梦忆》中的盛举令他心驰神往,赛会上扮犯人的小孩让他羡慕不已……他的童年,充满期望。

这时,“要到东关看五猖会”的消息宛如平地惊雷,承载了他全部的希望。而父亲要他背书一事就像在他的头上狠狠地敲了一记,于是,雷声顿止,只留下了一眼望不到头的乌云和冷冰冰的雨。即使成功背出了书中的内容,一路上的风景、五猖会的热闹,对于他“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了……他的童年,有失落彷徨。

宠物隐鼠是鲁迅童年时的心头好。它九死一生,被鲁迅救起,从此与人为友,像是报答鲁迅的救命之恩;它像传说中的墨猴一样能舔吃墨汁,填补了少年鲁迅心中对墨猴的神往。正因为如此,它的死才会给小鲁迅如此大的冲击,以至于使他“仇猫”、怨恨长妈妈……他的童年,有寂寞懊恼。

鲁迅孩童时代最重要的人,就是长妈妈了。她是一个“黄胖而矮”的女人。作为鲁迅小时候的保姆,她有许多令小鲁迅讨厌的习惯:常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摆成一个“大”字、强迫我遵守烦琐的规矩……最无法忍受的是她踩死了小鲁迅心爱的隐鼠,却谎称是被猫吃了。这使小鲁迅无比仇恨她。但事情最终出现了转机:当小鲁迅无意间向她提起对《山海经》的渴望和无处买书的无奈,她竟细心地记在心中,将《山海经》买了回来,做到了别人不肯或不能做的事,使鲁迅对她产生了强烈的敬意……他的童年,也有深深感激。

在鲁迅的笔下,既为我们展示了孩提时代美丽的生活环境,又描绘了童年趣事:或快乐,或失落,或令人向往,或惹人爱怜;不仅记叙了富有灵性的宠物,还描写了孩童时期不同的人物:有的让他感激,有的使他无奈……相较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大义凛然,我读到的是鲁迅幽默、风趣又温柔的另一面。如果说鲁迅是一个极好的画家,那么他在《朝花夕拾》中对童年的回忆,就是自己最成功的一幅画卷。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2

风儿吹过,树叶沙沙轻摆,吹动已然出了头的草,使得绿草起伏,虫鸣不断,奏出生机的乐,催动成长的弦。孩童们在这其中,嬉戏,玩要,与舞蝶为伴,鸣曲为奏,抒写着天真烂漫。望着这些情景,我不禁想,鲁迅先生的童年亦是如此耶?

风轻轻地翻开了《朝花夕拾》,一页页纸被打开,唤起了一段段斑斓的回忆。

百草园里,石井栏光滑,碧绿的菜畦,皂荚树高高挺立,绿得发油的桑树叶,紫红的桑椹点缀其中,油蛉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双小手随意拨开丛草,迫切地寻找着新奇的事物。这里是鲁迅童年的开始,是孩童们天真的乐园。覆盆子酸甜,心中却发涩,鲁迅的童年,在我看来并不快乐。

我似能感受到他的不满,枯燥、乏味,这应诠释了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的感情。私塾剥夺了孩子们快乐的权利,可剥夺不了儿童对自然的向往。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晚年写下的对往事的回忆。早晨盛开于朝阳的花,放荡不羁,被少年气息所萦绕,从枝头悄然落下,又于晚霞之间轻轻捧起,细细观摩,虽已枯黄干萎,却是别具风韵。

我想鲁迅先生回忆起这记忆时,心中应是酸涩的吧。父亲对他虽严厉苛刻,却处处流露出那藏不住的爱意,可昏聩的庸医,让他的父亲永远敛去了爱,离他远去。他痛恨这样的社会。孤独无助中,却又有着像长妈妈这样善良质朴的人,“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是鲁迅先生对她的怀念。《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对穿着不拘小节,对工作却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教海,永记鲁迅心中。

鲁迅先生用笔抒写着对师长的怀念,三言两语道尽了无尽思念,亦将社会腐败的面目一一剖开,简短几句却引人思绪万千,他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人们封建的腐败,诉说自己的疼,亦诉着自己的思。

风轻轻地拂过,书页被合上,可我对《朝花夕拾》的爱却停留不下来,我爱这样的《朝花夕拾》,亦爱“无情未必真豪杰”的鲁迅先生。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3

我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年少轻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正同它的名字一样,是鲁迅先生在中年写下的回忆录。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另有一番滋味吧。就如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艳,到夕阳西下时分去采摘,虽然失去了刚刚盛开的娇嫩和芬芳,晚霞的照射却让它平添了一种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送导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动物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精彩,趁大人们一愣,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速度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给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十分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什么魔力,他用一个孩子纯真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经说到:“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得有血有肉。”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话语虽然平淡朴实,赤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留连,向往与小动物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中年的鲁迅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每个人都阻挡不了时间的脚步,童年总会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个美丽的回忆。读《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快乐。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4

然这只是一部看似普通的散文集,却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的无限向往;虽然这本书只有短短10篇文章,却也充斥着强烈的抒情和讽刺;虽然这本书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桑,却依然永垂不朽,令人回味??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完成的一部散文巨作。整本散文集共有10篇,大多都描述了鲁讯对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求学时的回忆。其内容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同时也有强烈的感染力,总是能让我陶醉其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整篇文章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鲁迅也同时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种种欢乐,以及冬天在雪地上尽情玩耍、抓鸟等无限乐趣。紧接着文章话锋一转,描写了作者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来与作者快乐的童年做对比,写出了三味书屋虽然无聊,却依然能从中取得不少乐趣,揭示了作者渴望能够尽情玩耍的心理,同时也体现出了他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在鲁迅先生的《琐记》中,他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文章中作者着力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的洋务派文学。同时他也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他对于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整篇文章具有着强烈的抒情,却也不乏对生活的幽默和讽刺,使我看得流连忘返。正如书评中所说的:”《朝花夕拾》在文体上别有创意,小说笔法与随笔韵致交融在一起,行文别是一番境地。”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5

风,从窗前的花圃吹来,你伏案窗前,看着摇曳在和曦中的半亩花田,你细数花名,透过每一株花的绯红,你忆起一桩桩昔日旖旎。风,紧握着旖旎,扑进你的`笔触,扑进白纸上的点点墨痕,发酵着——《朝花夕拾》款款而来。

被旖旎浸润的《朝花夕拾》,不是窗前的苦思冥想,是源于生活的艺术真实。

他用最温情朴实的字句描绘儿时的生活与求学经历,两言三语即道破主题,表达对无忧的童年的深深缅怀与对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的无情揭露。

秋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春天的花圃中,偶遇一朵霞粉的清香,令我辗转难忘——《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她是鲁迅小时的保姆,开始时“我”十分讨厌“长妈妈”,因为,她非常好事,家里经常因为她的叽叽喳喳而鸡犬不宁;她学问不深,但“礼仪”这方面却是信手拈来——大年初一,清早还没等睁开眼,就被“长妈妈”拉着说:“阿妈,恭喜恭喜!”并且还要“吃一点福橘”,以求一年顺遂平安;还有“长妈妈”关于“长毛”之类的看法,我就十分“反动”;但即使这些是夹杂这封建迷信的无知,但也无处不夹杂着对“我”的爱,这些都在他为我买的《山海经》中喷涌出来,这使我十分的感动,别人不能、不敢做的事而“长妈妈”却做到了,不仅仅使我对他之前的抱怨完全消灭,而且也让她在我的心中的位置上得到了提升。今后我每天都腻在“长妈妈”身边,同他一起看晦涩的字眼,妙趣的插图,美好的世界。

《阿长与山海经》在我看来,无疑是鲁迅先生文笔最细腻,温柔,丰满,最富有人间真情的一篇。

文章通过记述“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的刻画出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她虽没有文化,甚至粗俗,但她乐于助人,心思单纯善良,有耐心陪伴、聆听孩子,对美好事物有执着追求。温婉的同时把无知的“长妈妈”与“藏书无数的远房叔祖”相比较,抨击了名流文人对青少年的麻木无情,打击了反动文人。文中的“长妈妈”无虽名无姓,卑微充斥着她的灵魂。但正是这卑微的长妈妈,他的身上却散发着质朴善良的人性光辉,这正是中国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缩影!

鲁迅在窗前半亩花田的游酣,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抨击现实,获取光明!《朝花夕拾》中鲁迅看到,并深深地赞誉了蕴藏在“长妈妈”一般人身上的人性的光辉,正是因为这种伟大的力量的存在,鲁迅先生才有动力继续披荆斩棘,新中国才有冉冉不息的希望!

这力量就是对祖国青年的关怀!这就是脚踏实地的“实做”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值得宝贵”的“民魂”!只有他们,中国才有真进步!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6

我愿在蓝蓝的时光里,沉醉在白白书香的梦里。——题记

在浩繁的书卷中,捧着书香,细细嗅来,散发书香的源头是书桌上那本——《朝花夕拾》。

课本上每每出现鲁迅先生的课文,教师都会细细地讲,不厌其烦,课文边上的笔记也是密密麻麻,重重叠叠。而这些文章几乎都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十篇生活片段的文章。鲁迅先生本应幸福欢乐的童年的生活,因笼罩在封建社会下,透着迂腐无奈的气息,便有了他之后“弃医从文”的经历,他用温情醒目的文字,发出他心底最深沉的诺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翻开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与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构成鲜明的比较,表达了他对社会私塾束缚人的想法的不满。《藤野先生》中,鲁迅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日本人,穿着不拘小节,但对工作极度认真负责,他从不歧视中国人,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涂改过,血管移动一点也要指出来,从这些细微的文字里,鲁迅对藤野先生充满了深深地敬仰。还有一个人,鲁迅先生也用了较多的文字,便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因为封建社会的毒害,“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然而,她也有可爱体贴的一面,“阿长”明白“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到梦寐以求的书,许多年后,在鲁迅先生的回忆里,这声“长妈妈”格外珍重。

书中的余香开始弥漫,勾起我点点滴滴的回忆。《朝花夕拾》中,讲到范爱农先生时,鲁迅先生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一想到他的是教师被杀后所表现出的满不在乎,是多么的忘恩负义;再讲到衍太太,一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在背后还喜欢使坏,鲁迅先生是十分不喜欢的……

我拨开云绕的书香,合上书,细细回味。鲁迅这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抗战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鲁迅先生之后只能回忆的幸福,于我此刻的生活来说,是多么的平淡,我竟全然不知。曾一个周末,我突然想吃浙江那的“小熊煎饼干”,并且在奶奶面前絮叨个不停。在浙江工作的妈妈明白后,特意请了半天假为我买好寄给我,为此,不得不加班到深夜十点多。而我,在收到饼干后,只吃了一些就厌了。每每想起,心中的悔恨就会叠加,渐渐的,我长大了,在《朝花夕拾》不谙世事的书香中,懂得了孝顺奶奶和体贴父母,懂得了学习之后独立地去实现自我的梦想。

静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捧起《朝花夕拾》,每读一遍,便会“余香绕梁,三日不绝”。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7

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读着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么真实。顿时,贪恋起童年的味道。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散发内心对童年的热爱。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内心充满激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欢笑有泪水。然而鲁迅的童年虽然也有不愉快的事情,但他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心态。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时,就感觉在和鲁迅先生聊天。从鲁迅的文章中读出了朴实。就是以为内这份朴实,让读者感觉十分亲切。鲁迅那种轻松而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看到那个人就站在你面前一样。

鲁迅先生是一个幸运儿,但同时也是不幸的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的游玩,可以以虫为伴;他可以静静地听油蛉在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飘飘的冬天捉鸟,但同时他却承担着超越年龄的负担,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学着放弃,抑制自己的欲望去背那些所谓的经典《鉴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纪的他就要着失去双亲的痛苦,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学会着承担一个家的重任。

或许,这就是那个沾满碎屑的青葱时光。在这个时光中鲁迅学会了长大,学会了承担,学会了思索,而我随鲁迅也懂得了成长。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读着读着,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

小时候,我喜欢坐在田梗上望着一片金黄的水稻,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背影,心中绽放着一丝丝的甜蜜。那是收获的甜蜜。

小时候我还喜欢坐在藤椅上,依偎在外婆的怀里望着满天的星星,在宁静的月光下,数星星。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享受着那份浓浓的亲情与温馨。

如今的我,离开了过去,不再拥有过去那些时光了。这,或许是一种遗憾,但同时却多了一份充实。现在的我拥有着许多许多的书。每天在书中遨游着,努力地学习,拼命的争取明天。或许这很累很累,但我却在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成熟。这或许是在过去那些美景中领会不到的吧!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8

心目中,有两位文人一生铭记,一位是现代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给了我最初的启蒙;另一位便是鲁迅,那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人们常说,一本好书,见证了一段历史,《朝花夕拾》便是如此。

一本仅有十篇文章的回忆散文集,见证了近代中国三十年的文化变迁,也留给了读者太多太多的感触。封建思想,帝国主意的压迫,中国六亿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时的鲁迅,仅有十四岁。

十四岁,父亲去世,鲁迅阴遭受诽谤而远离绍兴,到了南京进入雷电学堂。十八岁,只身一人又开始了怨毒日本求学之路。不该那些年龄承受的苦楚,鲁迅用他瘦弱的肩膀担着。初到日本,鲁迅和孙中山先生一样,怀着相同的梦想——学医救国而努力。不一样的是,一场讲述日俄战争的电影,改变了鲁迅今后的人生,从此弃医从文。这是莫大的勇气啊!一介平民,硬是用短小的笔尖,划开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埋下的阴霾,让一缕缕阳光,温暖了无数爱国青年的内心。

之后,鲁迅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旧屋里,多了一张藤野严九郎先生的照片,没有了完好的讲义,却给鲁迅今后的生涯做出了无限的铺垫……

在幼时的鲁迅,也有着平常的童年:“谋杀”自我隐鼠的阿长,却帮自我买来了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背完了《孟子见梁惠王》的前三卷,也伤逝了去看五猖会的热情;告别了逸趣横生的百草园,随着大多数学子一齐,进入了三味书屋,请教了镜寿吾先生。仿佛人生都不会有偏差,直到自我父亲濒危,家境衰落。鲁迅的人生也从此逆转。

《朝花夕拾》并不如《百草集》那样有着浓厚的讽刺意味。相反,书中的背景,没有了夸张的手法,没有了能够的抨击,留下的只是一张张回忆的影子和一段段历史的记忆。腐朽的封建教育,崇洋媚外的社会风尚,还有大闹牛鬼蛇神的迷信之事,这些在《朝花夕拾》的任务里充分的体现出来。鲁迅就是鲁迅,仅有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经历的故事,才会有今日所见的《朝花夕拾》。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9

《朝花夕拾》是鲁迅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读的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了鲁迅先生很多的童年趣事:翻砖找蜈蚣;按斑蝥脊梁;拔何首乌藤;摘覆盆子吃。

作者写百草园,是以“乐”中心。再接着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面写了百草园的趣味,反衬了三味书屋的乏味。在枯燥又乏味的书斋里,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给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在百草园里,鲁迅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拔植物玩闹嬉戏。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鲁迅故居

鲁迅先生所描绘的百草园里的童年趣事是每个小孩子都向往的。我的童年也有一个这样的乐园。奶奶家的菜园就是我的乐园。我四五岁的时候,大伯领着我们兄弟姐妹,到了奶奶家后院的空泥地沟垄、刨坑、松土、耕地、落种、浇水。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是把菜园给弄好了。我们每天都和大伯和奶奶来给菜地浇水,施肥。

冬去春来,菜园里逐渐变得绿油油的。我喜欢看黄瓜花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高举在阳光中,火辣辣的黄,做好了招蜂惹蝶的准备;土豆花也开了,白的,紫的,还有淡红的星星点点浮在土豆秧上。

鲁迅故居百草园

我之前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土豆花有白的,有紫的?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种类不同。土豆花一开,地里的蝈蝈们也就闹翻了天。小时候我很爱听蝈蝈的鸣唱,但父亲却怕我碰坏了土豆苗,将一块草垫给我,让我坐在土地旁听蝈蝈唱。

夏日,正是黄瓜收获的季节,那一根根碧绿的黄瓜在菜园里的瓜架上悬吊着。一阵风吹过,小黄瓜悠悠地荡着秋千,看了让人满心欢喜。口渴了,大伯就会摘下一根黄瓜塞到我的嘴里;苦瓜也开始显山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在扩充自己的地盘;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

有时候我用一整天的时间来观察蜗牛爬行,也有时会扔一小片馒头到蚂蚁窝前,用一天时间观察蚂蚁搬东西。

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范例篇10

清晨迎风绽放的花朵,到了黄昏就已经凋零,捡起飘落满地的花瓣,引起我无限的遐想。《朝花夕拾》,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书,描写了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笔下的童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所以才起了这么浪漫的名字吧。

鲁迅描写的童年,是顽皮而有趣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童年乐趣。春天里在百草园寻找人形的何首乌、摘覆盆子吃;夏夜望着满天的星星,坐在凉席上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秋天的梧桐知秋气;冬日雪地中用竹筛来捕鸟、塑雪罗汉、拍雪人……多么地无忧自由又有趣。

在《小引》中,鲁迅写到屡次想起儿时在故乡吃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等鲜美可口的蔬菜水果,通过对这些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不满。

《狗·猫·鼠》通过拟人的手法,用动物的秉性、行为来比喻人,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鲁迅眼中所厌恶的一些人。狗把一只猫当作象介绍给了其它动物,受到了大家的嗤笑,于是狗和猫反而成了仇家,通过这件事来讽刺当时社会上无中生有的言论。鲁迅更是通过因为猫的“嚷嚷”而打猫,来揭露出社会上某些人虚假的面目。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一位保姆,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温暖。她没有文化,但懂得许多道理,她热爱孩子,通过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告诉了人们什么是朴实,什么是善良。儿时的鲁迅渴望有一本带图画的《山海经》,阿长就趁着告假回家的时候,给鲁迅带回了一本“有画的‘三哼经’”。鲁迅感受到了阿长的热心和善良,感动不已,从此也对阿长充满了无限怀念之情。

鲁迅的作品就是这样,笔锋辛辣。《朝花夕拾》虽然写的是童年旧事,但依然毫不留情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那“吃人”的旧制度。

1256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