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高中读后感800字

小龙0 分享 时间:

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巴黎圣母院高中读后感800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巴黎圣母院高中读后感800字篇1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以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

首先一组人物形象是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和敲钟人卡西莫多。16岁的爱斯梅拉达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但在当时社会,这样一朵鲜花般的生命却在极端保守腐朽的教会势力的摧残下令人惋惜地陨灭。20岁的卡西莫多外貌奇丑无比,严重的残疾使他一来到世界上便遭到了先是亲人,继而是整个社会的遗弃。然而外貌丑陋的他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他以纯真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守护着爱斯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可在强大的社会偏见和邪恶势力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强悍的卡西莫多,最后也只有选择徇情这一悲剧结局。这两个主人公有着纠结在一起的不幸身世,外貌上的巨大反差无法掩盖他们共有的纯真善良的天性,在他们这种至善至美的天性的照耀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皆露出了卑劣的本质。

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也爱上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但是他与卡西莫多的爱却有着天壤之别,弗罗洛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道貌岸然,内心却因冲突无法自拔,直至灵魂扭曲、充满了邪恶的毁灭欲,最终毁灭了爱斯梅拉达,也毁灭了自己。雨果以悲天悯人的姿态深刻剖析了这个人物阴暗扭曲的灵魂。另两个特色人物,一个是徒有华丽外表、内心却一包烂瓤的弗比斯队长——一个粗野、浅薄的花花公子,他以极其恶劣的手段玩弄了一片痴情的爱斯梅拉达;另一个人是落魄诗人格郎古沃,一个在夹缝中苟且偷生的家伙,为了生存可以抛弃爱情、抛弃尊严、抛弃责任,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同样充满了鄙夷和嘲讽。

这篇小说不仅从人道主义揭露了当时黑暗社会的本质,更告诉我们很多深刻的人生道理:首先,一个人的外表并不决定一切。内心才扮演着比外表更重要的角色。人不能过分追逐外表美,心灵的纯洁真诚才是我们一生需要具备的。同样,衡量一个人也要从他的内在品质出发,不能以貌取人。因为丑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颗火热纯真的心灵。

巴黎圣母院高中读后感800字篇2

暑假,我几乎日日夜夜都沐浴在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书香之中,被熏陶得如痴如醉。其中,最令我感触的是法国著名作家、诗人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它使我体会到世间的人情冷暖、善良忠厚。

这部著作一面世就轰动一时!书中能歌善舞、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哈尔达被有名望的副主教克罗德对她进行了种种威胁及迫害,最后竟亲手将她送上了绞刑架。外表丑陋、由副主教一手养大的钟楼怪人加西莫多最终将副主教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了下去。

自从读了《巴黎圣母院》后,我的心灵就被它深深地震撼了!它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国王路易十一时期的历史真实,让我们看到了善与恶,美与丑的较量。曾几何时,我也对“正直善良”这个词语感到迷茫,难道人生存在世上善良诚挚真的那么重要?可是自从读了它这刻起,我明白了:正直善良并不是个人特有的,而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的一种美、一种本能!只是在这个弱肉强食、兵不厌诈的社会里渐渐被金钱、权力这些过眼云烟般的利欲淹没了而已。有谁不想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受到别人的喜欢、爱戴,但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种种原因而被迫将自己善良的一面隐藏起来,令自己蒙上凶恶、残忍面具。幸好的是,这个社会仍然拥有许多善良、诚恳待人的心,这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培养一颗善良的心,学会怎样去对待别人。尽管,你的面孔并不漂亮,但你真诚依然能感动别人。因为,外表并不重要,就如加西莫多,虽然他的样子令人厌恶、害怕,但是他凭着正直善良受到了众多人的爱戴,这是不容分辩的!我们待人处世都要本着一颗金子般的心,这样肯定能“朋友满五湖,知己遍四海”。虽然,许多人都认为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如果太老实,肯定会受骗,但我们要知道,这个“老实”不同于前者,它是代表机智、小心,而前者则是出自内心的温柔、善良、对人的好,这是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的!

朋友,只要你看了《巴黎圣母院》这本书,你就会被它所深深吸引,更能使你亲临其境,仿佛是书中的一员,感受那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书籍,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巴黎圣母院》,令我体会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真诚与善良而已!

巴黎圣母院高中读后感800字篇3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巴黎圣母院》。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巴黎圣母院》描写了一个最美的姑娘艾斯梅拉达和一个最丑的人卡西莫多的故事。小说将美与丑、善与恶集中在一起进行描写,形成了鲜明对照,批判了给主人公带来苦难的社会制度。

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史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救了她,最后杀死了邪恶的主教克洛德,抱着艾斯梅拉达的尸体而死。艾斯梅拉达不但外表漂亮,而且内心单纯,善良而勇敢,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就是,卡西莫多劫持了艾斯梅拉达,然而艾斯梅拉达并不记仇。当卡西莫多被绑在绞台上受刑时,他口渴难熬,没有人给他水喝。艾斯美拉达却走了过来,把水葫芦温柔地送到他干裂出血的嘴边。卡西莫多第一次流出了饱含人间温情的泪。他对她怀有了无限的感激和纯真的爱慕。所以在爱斯美拉这危难时,卡西莫多舍身相救。

对于艾斯梅拉达的宽容,我深为感动。雨果在小说中说“宽宏大量,是唯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确实,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品格,宽容更是一种境界。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难免发生摩擦,如果小肚鸡肠,睚眦必报,那么生活总是阴云笼罩。因为怨恨就像是一只气球,越吹越大,以致无法控制;因为怨恨就像一盆火,烧伤了别人,也灼痛了自己;因为怨恨就像一块冰,冻住别人的心,也让自己浑身不胜寒。面对怨恨,能宽容时且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

有容乃大,一颗心能装下别人的缺点,才能装下整个世界的风雨。宽容的人是善良的、快乐的,也是幸福的。宽容他人,也就赢得了尊重信任,也就赢得了人情和谐。

是的,宽容就是一道照亮灵魂的光芒,有了它的指引,人会走向崇高,走向伟大。这是巴黎圣母院带给我的深深的感悟。

巴黎圣母院高中读后感800字篇4

美丽而又善良的女神艾丝美拉达,和相貌丑陋却品德高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们演绎着一段传奇,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1482年,法王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城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的气氛中。艾丝美拉达在广场上欢快的舞着,她有着美妙的歌声,使得所有人都被她吸引。与此同时,平时被人唾弃的卡西莫多成为了丑人王被大家簇拥着。卡西莫多被副教主支使去做坏事,伤害了艾丝美拉达。但是在卡西莫多遭鞭打时,艾丝美拉达不计前嫌,用她善良美好的心灵包容了他,让卡西莫多心中深深的刻下了她的美丽。在那个不公平的时代中谁也不能得到丝毫的同情。人们恐惧黑魔法,厌恶吉普赛人。艾丝美拉达也难逃被诬陷而处决绞刑的命运。她心中那位能保护她的白马王子卫士长,更是眼睁睁的看着她即将被判处x刑。卡西莫多为了救她不顾一切,但并没有出现什么奇迹。在艾丝美拉达死后,他便紧紧地追随着她。

在看完《巴黎圣母院》后,最多的就是对卡西莫多的同情,他的正直与单纯却深深地打动着我。他自小因为畸形而被抛弃,由副教主收养,长大后也不曾离开教堂。他从没有得到过别人的一点关爱,但他的心灵却和他的外表大相径庭。他向往着美和爱情,然而,艾丝美拉达太优秀了,对他来说,艾丝美拉达是一位女神,是高高在上的,也绝对不容一个污点。他开始自卑,痛苦,他的爱情给他带来了痛苦。但是他们的爱超越了生与死,上帝终究给了他们一个爱的世界。最后的结局正是文章出彩的一笔,也是我最喜欢的。

前几天去内蒙古博物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只头对头倒下的恐龙骨骸。那段时间我们也恰好听到了实习导游的讲解,他们倒下的形态是十分奇妙的,好似是互相搂抱着。导游开玩笑说这是恐龙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而我却以为这是巴黎圣母院的翻版。也许,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就是爱情的化身,代表着至死不渝的爱情。

巴黎圣母院高中读后感800字篇5

美丽与丑陋只不过是瞬间的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表现了这一主题。虽然这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毕竟雨果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不过只有二十多岁。恐怕他在其中只是想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提高自己描绘故事情节的能力。但是这个故事却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

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的法国靠卖艺为生,在一次“错误的审判”帮助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齐莫多。这是个极其丑陋的人,雨果描绘他丑陋外貌的语句不亚于描绘一个十足肮脏的怪物。他小的时候被抛弃在巴黎圣母院,一个神甫本着由他弟弟而生的怜悯之情“解救”了他。这神甫后来变成了主教代理,同时也成为了卡齐莫多的父亲。而主教代理却疯狂的爱上了吉卜赛女郎,他不断的在公众面前诋毁她,甚至陷害她入狱,借此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激情。卡齐莫多解救了吉卜赛女郎,并与她相处在巴黎圣母院的塔楼里。到了这里,我们不禁要发问:解救这美丽女郎的为什么是这个丑八怪?难道不应当是一个“帅哥”去拯救了她吗?书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人物呀。而雨果创造这样一个畸形的存在,是不是故意以这个存在来吸引读者?

但是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却由不得我们多想,故事立即就以一个悲哀的结尾结束了。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主教代理则被愤怒的卡齐莫多推下了塔楼,摔的是血肉模糊;而卡齐莫多带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永远长眠于一个死人窟里。书的结尾写了这么一段话,令刚读此书的我立即呆住了。后来人到死人窟里寻找他人尸体的时候,引出了故事的最终结局:爱斯梅拉达与卡齐莫多的尸体变成了两具白骨,而这白骨也在那群人的不小心触碰中变成了尘埃。这是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故事的终结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的自然的终结,而作为雨果练笔的巴黎圣母院故事到此结束。显然,雨果到最后没有了对作为练笔之书的激情,只是给了故事一个很“自然”的结局。

从阅读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来,这些作品多是在传达一种思想,而对于艺术与文化的讲述却是很少,这可能与本身西方文化就不怎么丰富有关。但是对于个人思想的高而强的追求,却使他们很快的了解到做人的奥义,这是与很多中国作家的作品所不同的。

12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