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通用

小龙0 分享 时间: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通用,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通用(精选篇1)

这本书透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感情而失败的杯具和列文在农村面临的危机而进行的革命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下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状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同一场舞会上,渥伦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顾一切地追到人家家里才想起来安娜已经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觉得渥伦同学有点一根经,因此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别把我当空气。本来吧,这事到这也差不多要结束了,但是当时艰辛谁人知?没想到安娜和渥伦斯基,一个里应,一个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儿来……天理难容,也注定了他们的杯具。

最后,安娜卧轨自杀了卡列宁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带走了他们的女儿。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与土耳其作战,但求一死。哎,要我说,他早干嘛去了?

哎,回想当时看书时,我可没少骂渥伦斯基和安娜,感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们所谓的感情是虚无飘渺的,无论如何总不就应冲开家庭的底线。虽然说当时卡列宁与安娜岁数相差甚大,但他宽容但是少见的,他总在为安娜着想,对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后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谅,他便原谅了她,样的胸襟一百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啊!从安娜的种种来看,安娜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为自己思考更别说顾全大局的人,不明白道德为何物的可怜人,也正是正因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这场杯具。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通用(精选篇2)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感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期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感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齐。

但是,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

我敢坚信在此刻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感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齐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正因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生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生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好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通用(精选篇3)

当爱情变成了一种义务,那是令人窒息的;当爱情失去了名声又成了无根的枝叶。

安娜曾有一段独白:“要是他不爱我,只是出于责任心才对我曲意温存,却没有我所渴望的爱情,那就比仇恨更坏一千倍。”

我想这是安娜之所以离开卡列宁最主要的原因。

在外人看来,卡列宁是一个严于律己,一个中规中矩无花边新闻的政治精英。在丈母娘眼里,绝对是优秀女婿的模范代表。

确实卡列宁也给了安娜体面的上流社会的生活。然而,丈母娘眼中的金龟婿在安娜看来,卡列宁像一个圣人,好像没有了七情六欲。

作为与丈夫的连接,除了儿子和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之外,没有了爱情作为纽带。因此,当英俊潇洒善于撩妹的伏伦斯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她顺理成章的沦陷了。

伏伦斯基给了她热烈的爱,使她死水般的婚姻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享尽鱼水之欢,激情退去以后,她才慢慢意识到她已经被主流社会所抛弃。另一方面,随着与伏伦斯基从情人变为朝夕相处的实质意义上的夫妻,她对伏伦斯基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而伏伦斯基也在极力追求新的自由,安娜开始变得具有控制欲。

“我把一切都寄托在他身上,我要求他也更多为我献身。他却越来越疏远我。我们结合前心心相印,难舍难分;结合后却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最终这一切促使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只有“责任感”的爱情是沉重的,只有激情的爱情太容易陨落。只有两者结合,两人始终都以至真至纯的状态相互陪伴,加以情人的浪漫才能长久。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通用(精选篇4)

故事主要讲述女主角安娜在一次舞会上与英俊帅气的伏伦斯基 一见钟情。但安娜是政府要员的贵夫人,八岁孩子的母亲,这样的身份使他们的爱情在外人眼里是偷情是低贱,各种污浊的词汇都被外人很很的朝向他们。即使这样,安娜仍然为了爱情义无反顾的与丈夫抗争,最后不得已抛弃丈夫和儿子,和伏伦斯基一起生活。可惜啊!可惜啊!可惜啊!命运对安娜太不公平了,与伏伦斯基最后也感情破裂,最终安娜在绝望中卧轨自杀。

而另一对很幸运,吉娣与列文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在一起很难得很不容易,吉娣被伏伦斯基甩了之后很伤心,但通过时间越来越发现列文的好,开始喜欢上了列文,一切都还来得及,因为列文一直深深地爱着她,最终他们很幸福。

对于主人公安娜深感同情。她的一生是悲哀的,是不幸的,是令人同情的。她嫁给了一个她不喜欢的人,终于在有生之年她遇见了自己爱的人,为了爱情她不顾一切,终于和爱的人在一起了,无论谁都不敢保证相爱的人会长久,安娜他们也不例外,最终爱情破灭,安娜和伏伦斯基都自杀了,是那么地让人痛心,那么地让人难过。

安娜为了爱情是那么的勇敢,坚持自己的心。我们应该学习她那永不放弃追逐自己梦想的东西,这往往就是我们现代人最缺乏的。一但遇到困难马上打退堂鼓,不能克服困难,不能坚持。也没有一颗追逐自己内心想要的持之以恒的心。

最后默默地祝福你安娜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快乐!

她一会儿恨得那么深沉,一会儿又爱得那么热烈;一会儿她表现得那么坚强勇敢,一会儿又显得那么软弱怯懦——这就是安娜卡列尼娜——在上流社会爱的绝望与矛盾中被逼上绝路从而选择卧轨自杀的昔日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

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是一个麻木不仁、残酷无情的官僚机构,“他不是男子,是一个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他生气的时候是一架可怕的官僚机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象鱼在水里游泳一样。”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他那种令人憎恶的性格,使安娜终忍无可忍。

当安娜遇见了“维特式”热情的渥伦斯基,权比虚伪冷漠的卡列宁,安娜不顾一切地选择了渥伦斯基。

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

列夫.托尔斯泰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

安娜的命运,很值得同情,更值得我们认真的思索。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卡列宁的不贞在上流社会并不是过大的罪过,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通用(精选篇5)

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伏伦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伦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伏伦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而吉蒂最后与列文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伦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陶丽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陶丽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贷款,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书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总觉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长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长的缩影吧。

安娜和伏伦斯基因为爱情,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这样,值得吗?究竟爱是什么?

我欣赏为爱,义无反顾;但不赞同。一切以爱的名义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负责。爱是责任!

125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