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700字

小龙0 分享 时间: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作者用力最多、倾注感情最深,也是作品中占用篇幅最大的一个人物,因此,有人说诸葛亮才是《三国演义》的真正主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700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700字(精选篇1)

《三国演义》记叙了三国时期古代的事情,我从一个名叫“火烧博望坡”的故事中体会到:一个人要取胜,就要靠智慧,蛮力永远也斗不过智慧。

在刘备刚刚找到诸葛亮的时候,其实诸葛亮是不受到人们尊敬的,因为他只顾着自己训练刚招募来的几千兵马,什么事也不干。

张飞、关羽都觉得诸葛亮不会武功,没本事,是个没用的东西,不把他放在眼里。曹操知道了,也不以为然,认为诸葛亮不过是个野人,他立即派大将夏侯敦带20万兵马杀向刘备,去拿刘备的人头。

刘备知道了,立即与诸葛亮商议,于是他便在博望坡仔细观察,在这里埋伏了一些兵马,等待夏侯敦军队的到来,夏侯敦一到,刘备便冲上前去迎战,但不一会儿就撤了,夏侯敦见了,连忙上前追赶,途中又遇见了赵云,赵云单枪匹马,也是打了一会儿就撤。

慢慢地,夏侯敦的军队被引入了博望坡,诸葛亮下令放射火箭,于是,整个森林都被点燃了,夏侯敦的军队被困于火海之中,正在这时,刘备、赵云冲上前去将夏侯敦的军队打散,随后,关羽、张飞也冲了出来,把夏侯敦的军队一一消灭,夏侯敦也差点葬身火海。

其实,现代的战争中也有这样类似的实力。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一心想着逐步蚕食中国。小兵张嘎又一次见到一个日本病倒了村子,便独自上前去,手握着假的木枪,将日本兵的真强骗到了手中,这便充分的体现出了智慧战胜蛮力的道理。

生活中的势力与火烧博望坡也有着近似之处。

平时做英语同步探究,我总是习惯性地翻看最后面的答案,结果次次考的很棒,次次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一道大考,我的狐狸尾巴便逐步显露了出来,英语老师发现了之后,立刻撕掉了我的同步探究答案,意思是说,考试用的是日积月累的智慧,而不是蛮看配套的答案。

《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告诉了我:“强者会用自己日积月累的属于自己的智慧来取胜,而弱智,则会拼命地偷取属于别人的智慧,做一个无形的盗贼!”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700字(精选篇2)

每当看到书架上的那一本《三国演义》我便想起了我读三国之路。

在我八岁时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上面—一个个英雄人物,那一个精彩的画面,深深的把我吸引了,次老师让我们去买卷子的时候,我在一个书架上看到了一本《三国演义》,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才给我买了这本《三国演义》。

书买回家后,我坐那兴高采烈地抱着它,开始阅读,开篇第一回合,一串一串黑芝麻似的字。立刻把我给吓到了,我一看什么“话说天下大势”之类的,我哪里看的懂?甚至怀疑那不是《三国演义》,我便把书扔下,不读了。但妈给我下了阅读任务,我不得不拿起书,看到那串串黑蚯蚓一样的字就心烦,叹母命难违啊!终于读完了,读完后什么都不知道,我甚至觉得我打破了读一本书用时最长的记录。

十二岁那年我整理书柜时,翻了一下,我居然们被三国给吸引住了,从此我爱上了三国。姜维伐魏国,力挽狂澜,九次伐魏快成功时被召回。如不是蜀国奸臣得势这个弱者向强者发起的战斗定会成功。这告诉我了要勇于去实践去尝试。这时三国便成了我的朋友,我的老师。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佩服关羽,他不仅武功好,而且人品好,干出许多出人意料的事,比如:斩华雄的头、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最令人敬佩的还是那次让华佗把自己的肉切开,刮骨治疗,他一边治疗一边与别人专注的下棋,如果是我不打麻醉针,肯定会痛的受不了。关羽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

三国教会了我团结,教会了我去尝试,教会了我去实践。我爱你《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700字(精选篇3)

我早就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我一拿到这本名著,就如饥似渴的读完了。

《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灵帝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西晋统一,期间近百年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发生发展与被镇压的过程,集中描绘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为夺取政权,统一中国而展开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

《三国演义》描写的人物众多且十分生动形象,个个鲜活的人物都打动了我,我非常喜欢张飞,他高八尺,豹子头,圆眼睛,满腮钢须,他的声音亮如洪钟,威势如奔马,书中描述张飞曾在战场上大吼一声,震倒敌方一员武将,这可见张飞的勇猛。除了武将张飞外,我也很喜欢关羽,他九尺高,丹凤眼,两条卧蚕眉,胸前长须飘飘,印象最深是他的一张红脸,就像红枣一样。据说关羽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红脸,有一次他受了箭伤,华陀为动手术他刮骨疗伤,他一边下旗,一边疗伤,直至最后手术全部做完,由于古代麻醉技术不好,关羽忍痛绷脸时间太长,从此就变成了红脸。张飞关羽我喜欢,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又叫孔明,人称卧龙先生,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擎,手执羽扇,飘飘然,有如神仙下凡般,他足智多谋,是智慧的化身。

《三国演义》不仅人物描写得好,故事情节也描写得很好,我最喜欢描写赤壁之战的章节了,赤壁之战分三个环节写的:“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中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博学多才和足智多谋,不费一文钱和一兵一卒,就为周瑜准备了十多万支箭,为日后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周瑜打黄盖”中也充分描写了黄盖忠勇。我最喜欢的就是火烧赤壁,周瑜火烧赤壁,张飞和关羽围追堵截,曹操拥兵几十万,最后就剩三百,足见当时战争的惨烈和曹操败得狼狈。

总之,读完这本书,我的感触远不止这些,书中人物个个厉害,故事情节也非常吸引人,我很喜欢《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700字(精选篇4)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历史巨著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纷争。这部故事书的内容精彩绝伦,人物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妈妈告诉我著名作家冰心奶奶七岁时就读完了这本著作。而我今年已经十一岁了,我可不能落后。我曾经品读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的人生格言,从中明白了年轻时奋发向上的人生哲理。于是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强烈驱使下,在这个寒假里我准备好好地读一读这本历史名著。当我读了一遍后,使我对历史故事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至今记忆犹新。万事开头难,刚翻开第一页我就碰钉子了,东汉末年,灵帝刘宏腐败无能,致使宦官专权,民不聊生书里有好些词我都没见过,更别说理解了。但我想起语文老师传授给我的读书方法,同时幸亏也有妈妈做我的坚强后盾,在他们的耐心帮助下我津津有味的读完了这本经典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不但了解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如三顾茅庐大意失荆州七擒孟获等;还明白了很多成语如身在曹营心在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典故;甚至我还积累了许许多多的歇后语,如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等等;还有学到了许多关于军事谋略:如三十六计的美人计、反间计、连环计等。同时还结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如谦逊爱才的刘备、英勇无比的张飞,攻无不克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厚老实的鲁肃,阴险狡诈的曹操这些人物的出现如同历史天空中璀璨的星。但是在这么多的人物当中,我最喜欢的要属于诸葛亮了,他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有勇有谋,他的空城计真是让人拍案叫绝。他使我明白了:诸葛是智慧的代名词。当我读到司马懿来到城下,见孔明独坐城楼,焚香操琴,他知道孔明生平谨慎,怕中计,便领兵自退时,我不禁哈哈哈大笑起来。我真佩服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如此的好看,我一定会再反复品读这本经典,因为读书能够增长智慧,读书也可以使我明白人生的真谛,读书更能激发我的进取精神。我深信:书读百遍一定会其义自见。的道理。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700字(精选篇5)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应该没有人不认识它吧,这本书里的人物,各个性格鲜明,情节一波三折,同时内容较为贴合历史。或许有些人说:“三国演义不就是几个国家之中在不断打打杀杀的故事吗?”没错,《三国演义》确实是几个国家之中的故事,但是用“打打杀杀”这个词来形容的话就不恰当了。我最佩服这本书中的一个人物便是诸葛亮了,他的智慧故事可是流传至今都被人所赞叹呢!

说到诸葛亮,就不得不提到《三顾茅庐》和《草船借箭》这两个故事了,不过今天,我想说的是诸葛亮的另一个故事《空城计》。《空城计》这个故事主要讲了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这个故事中,诸葛亮的两个优点是导致“空城计”成功实现的因素。首先,诸葛亮再面对敌军的蜂拥而至时,并不是急着逃跑,慌慌张张的,而是冷静沉着的想对应方法,这便是诸葛亮的第一个优点:沉着冷静。文中说诸葛亮当时让20—30个老兵扮做百姓,打开城门,拿着扫帚打扫街道,魏兵到来时也不要惊慌。而诸葛亮自己则把鹅毛大衣一披,坐在城楼上满脸笑容地弹琴。这里,足以见诸葛亮的沉着冷静与智慧了。

其次,诸葛亮清楚了解敌军首领也就是司马懿的性格特点,他料到司马懿看到城内此方模样,必会认为是诸葛亮会在城内埋伏重兵夹击司马懿一军。而诸葛亮则是利用司马懿多疑的性格,让魏军自己就撤退了,这便说明了诸葛亮非常懂得揣摩敌军的心里想法,从而施计应对,正是应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这句话啊!

诸葛亮的做法可谓是非常的高明了,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诸葛亮遇事沉着冷静地去应对,同时非常了解敌军的弱点,当然,还有他那智慧的头脑啦!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可能没有像诸葛亮一样如此聪明智慧的头脑,但是,我们遇到事情时一定不能慌张,要冷静地去思考应对的策略,而不是抱怨与逃避。

1246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