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廖嘉0 分享 时间:

创业的人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我们不妨写写哪些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篇1)

80后技术男弃国企工作、众筹创业获投500万

一个80后技术男,8年前放弃稳定的国企工作,选择冒险创业,用他自己的话叫“比较霸蛮”,明知不可行还要试一下。

2015年,“技术男”汪历嗅觉到健康养生电商市场的潜力,创办了湖南玖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图通过移动互联网作为撬动养生食品行业的杠杆。目前已经获得首轮500万元的投资。

从国企职工到创业的艰辛转身

汪历,80后,湖南常德石门县人。他用“无知无畏”这个词评价自己的个性。2005年,从湖南理工学院信息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汪历进入湖南电信创发天辰科技公司成为一名“技术IT男”。

虽然这份国有企业的工作比较稳定,但是不满于安逸的汪历工作两年后脱离体制,先后跳槽到两家创业型的互联网公司担任技术、运营高管。“在创业者身边的5年历练,我经历过研发的互联网产品因错失了市场潮流而遭遇抛弃,企业面临团队解散、濒临倒闭,最后又奇迹般生存下来的场景。更是耳濡目染了创业者那执著、无畏的创业精神。”

“从事软件研发的经历使我能够站在技术角度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担任高管职位的经历则使我了解客户需求和企业面临的风险。”汪历认为,这些工作经历给了他“创业梦想”,也教会了他如何做好一个老板。

汪历很看好互联网+养生领域的发展前景,于2015年创办了湖南玖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吸引风投的主要因素:众筹模式与互联网基因

“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能剥夺:自由和健康。”在汪历看来,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加剧,工作节奏与压力加大,人们对健康的投资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提前。但目前保健品行业在电商的垂直细分领域还没有做大做强。

“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基因正是吸引风投的主要因素。”汪历分析说,不同于传统电商在做的单纯的B2C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建立的是C2B的互联网众筹平台,即消费者以较实惠的价格预购产品,众筹需求与资金,公司再集中采购、定制化生产产品,以用户需求引导市场,这种轻型的运作模式,既可避免库存过剩,也能缓解生产中的资金压力。

按照汪历的计划,今年8月底至9月初,公司将进行第一代产品众筹,首批认筹的消费者有望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创业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有时我也会想,如果不创业就会有另一种生活方式:不用每天工作12个小时,妻子与家人的幸福感会更强。但创业这件事是由我的性格决定的,人一生总会有自己的梦想,我想去实现他。”汪历很感谢家人和朋友对他的支持。

谈及创业最大的困难,汪历感叹,对于初创的公司而言,最大的难处在于人才的招募。大多数人缺乏冒险、缺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过多地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

对于创业失败,喜欢研究历史的汪历已然能够坦然面对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矛盾、打击、衰落,“一开始干起来,就没时间去想这个问题,玖草所在的保健品行业是健康事业,也是全民事业。我是这个事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起人,就算我最终失败了,也还会有人继续这项事业。”

汪历最崇拜的企业家是乔布斯,除了欣赏他追求极致的极客思维以及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还因为乔布斯有一群在关键时候帮助他的兄弟。

汪历总结了三句话送给与他一样正在创业或正准备创业的朋友:第一,当你开始创业时,就有了支持你的粉丝,他们是家人或是朋友,所以不要感到孤单。第二,创业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很多人是被自己打败的。第三,要学会放下,很多创业者在事业刚有起色时因为放不开权力、股权,错失了企业最好的发展机会。

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成功更属于小概率事件。目前的环境下,电商领域创业更是难。对手大都兵强马壮,想在电商红海中分得一杯羹,不是件容易的事。

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篇2)

初见高先锋与鲁华芳,是在他们的旺锋养鹅场。这个农场毗邻宁波市慈溪周巷水库,四面环水,还被大块绿色的农田围绕起来。鲁华芳身着一件粉红色的连衣裙,精致优雅,轻柔地唤着丈夫把车里的水果拿出来,高先锋则显得沉熟稳重。

他们与平常的90后夫妻无异,喜欢在朋友圈里晒家里的两个孩子,也喜欢各种旅行。他们还是网络创业者,坚持在淘宝上卖法式鹅肝,并且销量在整个淘宝网里独霸鳌头———去年的销售额超过300万元,今年预计在400万元左右(约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夫妻俩有条不紊地经营着养鹅场以及线上线下的店铺,在其他90后上班族休息的节假日里,他们常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钟。

缘起

客户一句话让他开拓一片新天地

鲁华芳是萧山人,高先锋是慈溪人。两人大学时读的都是市场营销,因此认识,继而发展成了恋人。鲁华芳一口流利的慈溪方言,她腼腆地说:“嫁到慈溪后,与先生共同经营法国朗德鹅的事业,学会慈溪方言是必要的,虽然最初对我来说,这也是个门槛。”

起初,两人只是单纯在线下推销法式鹅肝,偶然间遇到的一位客户,成了他们进入电商领域的催化剂。

年初,一位宁波客户在年货展销会上看到他们的产品,表达了购买意愿,并问他们是否有网店。这句话为高先锋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当年3月份,高先锋就在淘宝上开了一家鹅肝专卖店。

鲁华芳听到这里,突然俏皮地打趣道:“你好像没跟我说过这个事情噢,我一直以为是你自己想到的。”

初涉电商,夫妻俩做过许多疯狂的事情。鲁华芳透露:“当时生意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状态,雇一个客服不太划算,包产品的工作就由我去做。”当时,她第一胎已经怀孕四五个月了,孕期反应十分剧烈,常常是一边频频起身去吐,一边还要忙着工作。直到后来,饭也吃不下,只是一个劲地吐,吐出来的是酸水、胆汁,甚至是血。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略带惭愧地补了一句:“现在想想,感觉蛮对不起大儿子的。”

越来越多的成交记录带给两人信心,高先锋与鲁华芳开始思考更多的商业模式,将法式鹅肝的市场被彻底打开。

产品

从整块营销到私人定制

在谈到电商上销售的鹅肝产品时,鲁华芳总是严肃地反复强调:“我所认为的电商一定要有实体作支撑。比如我们,就有一个养鹅场在支撑。”

为此,她还特意带人到养鹅场参观。在绕过一条幽静的小走廊后,喧闹的鹅鸣声传入耳中。鲁华芳指着鹅群介绍:“我们会把小鹅、中鹅和大鹅分开,这里是大鹅的养殖地。一般把鹅养到4~5个月后,就可以取肝了。”在实体的坚强支撑下,他们向客户提供的都是当天取的新鲜鹅肝。

由于鹅肝的烹饪具有相当的门槛,夫妻俩决定拓展市场———销售烹饪好的产品。鲁华芳一边不好意思地笑着,一边分享最初的“小傻事”。“当时我们卖的都是一整块鹅肝,居然真的会有人来买。”

后来,越来越多的顾客反映说,一整块鹅肝吃起来不方便,也不易储存。“于是,我和先锋就想出了给鹅肝分片包装的办法,将其分成若干块,每块都用密封袋装好,消费者可以随吃随拆。”这种细致贴心的服务,自然受到了顾客的好评。

顾客的要求远不止这些,于是,夫妻俩根据顾客的不同要求,对鹅肝进行差别化烹饪,甚至连酱汁都分了好几种。高先锋认真地说:“只要顾客在购买时提出要求,我们都能为他完成定制服务。”

营销

o2o“双行道”带动销售量

说到营销方式,夫妻俩谈兴更浓,甚至还夹杂着讨论和争论。

高先锋说,他们的经营模式也分线上线下,线上是网店,线下则是农场、实体店和厨师配送公司。夫妻俩一致认为,用单纯的o2o模式来形容他们的销售方式是不准确的,用“双o2o模式”才更加贴切。

所谓“双o2o模式”,是指一方面顾客可以在实体店中看到鹅肝后,再通过线上来购买,价格自然更便宜;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顾客在网上下单后,希望能够到实体店验货、取走。这种模式能增强顾客对他们的信任,自然也会带动销量一路向上。

“对于营销模式,我们也从未停止学习。”说这句话的时候,鲁华芳的双眸泛着光。在慈溪市团市委举办的“首届青年创业大赛”上斩获金奖后,他们一直在参加各种创业比赛。最疯狂的是,鲁华芳又怀孕了,她竟然挺着大肚子去参加慈溪市和美杯青年电商创业大赛。

几次下来,鲁华芳被戏称为电商“鹅娘”,她总谦虚地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我们全家人的功劳”,这也成为了她的口头禅。

鲁华芳坦言,热衷参加各种比赛,主要是在与其他选手交流过程中,可以收获更多的灵感与想法,而不是做一只井底之蛙在方寸之间自鸣得意。

传播

一片鹅肝的小“心机”

在事业做得正红火的时候,去年,夫妻俩发现一些劣质鹅肝产品混入市场,想要复制他们的模式来盈利。“发现这个现象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劣质产品会令消费者对法式鹅肝的印象变差,甚至会让整个市场都被做坏。”鲁华芳说。

两人突然意识到打造品牌的重要性。于是,他们让自己的所有产品都穿上了朗德康特有的包装以及产品二维码。

鲁华芳还发现,最好的传播介质其实正是产品本身。“1斤重的鹅肝通常可以被分为40~50片,搬到餐桌上一定能让每一位客人吃到。那么每一片鹅肝都能辐射到一个顾客,吸引他去询问这片鹅肝的来源。”鲁华芳展示了网店二维码,“这个时候,只要扫一扫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找到我们。”

据说,曾经有一位代办酒席的厨师向他们反馈,有几位外地来的客人吃到鹅肝后,立刻就被“征服”了,找人询问可以从哪里买到。这件小事,让两人开心了好久。

服务

“肯吃亏”的售后服务原则

“在互联网时代,执拗着不肯吃亏可能会‘逼’走一大部分回头客。”这是两个人信奉的圭臬。

“消费者收到破损的鹅肝可以无条件进行退换,造成的损失由公司承担。”鲁华芳反复强调,做好售前服务不稀奇,做好售后服务才是令企业名声远扬的最佳方式。

在淘宝上你无法选择自己遇到的顾客,却可以坚持自己的服务。鲁华芳举了一个例子,“有个顾客说我们的鹅肝不正宗,我们说,退款可以但我们收回这个产品,收回来一看,他已将鹅肝吃得所剩无几了,但他仍然强烈要求退款,我们最后还是统一退给了他。”真诚的服务自然会赢得绝大部分顾客的青睐,许多人都成为回头客,并且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客。

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篇3)

默巴克与“硬币之星”

默巴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好,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他父母都是小职员,孩子又多,生活特别拮据。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默巴克利用闲暇时间承包了打扫学生公寓的工作。

第一次打扫学生公寓时,默巴克在墙脚、沙发缝、学生床铺下扫出了许多沾满灰尘的硬币,这些硬币有1美分、2美分和5美分的,每间学生公寓里都有。默巴克将这些硬币还给同学们时,谁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热情:“一把硬币装在钱包里,买不来多少东西,这些都是我们故意扔掉的。”

钱还有故意扔掉的?经历这件事情后,默巴克给财政部和央行写信,反映小额硬币被人白白扔掉的事情。财政部很快给默巴克回信说:“每年有310亿美元的硬币在全国市场上流通,但其中的105亿美元正如你所反映的那样,被人随手扔在墙脚和沙发缝中睡大觉。

105亿美元!默巴克震惊了。这些硬币常常散落在沙发缝、地毯下、抽屉角落等地方,如果能使这些硬币流通起来,利润将多么可观啊!

1991年,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默巴克成立了自己的“硬币之星”公司,推出了自动换币机。顾客只要将手中的硬币投进机器,机器会自动点数,然后打出收条,写出硬币的面值总计。顾客凭收条到超市服务台领取现金。自动换币机收取约9%的手续费,所得利润公司与超市按比例分成。

默巴克的“硬币之星”很快声名远播。美国各地的超市纷纷同默巴克的公司联系,要求合作。5年间,“硬币之星”公司在美国8900家主要超市连锁店设立了10800台自动换币机,并成为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一文不名的穷小子默巴克一夜暴富,成了令人瞩目的亿万富翁,人们都称他是“一分钱垒起的亿万富翁”!

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篇4)

17岁第一次创业,22岁创办深圳市聚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25岁带领企业走在国内同行业最前列,2009年,28岁的他正在积极运作,争取聚成首批创业板上市——这就是刘松琳,聚成资讯集团的董事长,一个被媒体称为“有着羚羊跳跃般的创业经历”的“80后”创业者。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刘松琳领导下的聚成集团稳步前进,营业额达到3.4亿。初中都没毕业的他,如何从一个培训业的门外汉,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培训公司的老总?是什么支撑他一直不断向前进步? 2009年4月28日,在深圳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大堂,刘松琳接受了《南方企业家》记者的专访。 4月的阳光,明净、灿烂,透过巨大的透明落地窗,淡淡地洒了进来,让人感觉温暖极了。也许是做过形象设计师的缘故,面前的刘松琳发型一丝不苟,仪容清爽,西装合身得体,侃侃而谈时,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三次出走,从迷茫到目标。在刘松琳年轻的人生中,有过三次离家出走的经历。刘松琳说,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出走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祖籍山东荣成县的刘松琳,出生成长于吉林省通化县抚民镇,16岁就辍学了。不是因为家贫,刘家在抚民是首富,也不是因为学习不好,刘松琳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因为父亲“多读书不如早做事”的信条,小小年纪的刘松琳不得不到家族企业里帮忙,成了一个小老板。 严厉的刘父崇尚的是“当面教子”,教训起儿子来从不顾及情面。偏偏刘松琳的性子与父亲是如出一辙的倔强。1997年,因为一件小事被父亲当众打骂后,刘松琳愤然出走。 多年以后,刘松琳依然清晰地记得挨打离开的那一幕。“你要走,我的家产一分钱都不会给你。”父亲的话并没有威迫到刘松琳,他咬着牙对父亲说,“我就是要饭也不要你一分钱。” 狠话撂下了,可毕竟只有17岁,该何去何从?一离家,刘松琳就后悔了。从没出过远门的他,只知道一条回老家山东的路。于是,带着身上仅有的四五百块钱,他跳上了前往威海的船。 初到威海,没高学历的刘松琳连找个活养活自己都难,不得不从舅舅那里赊酒来卖。开始推销酒的日子很苦,铺货时还屡屡遭人白眼,后来,刘松琳想到让人家先摆着卖,卖完了才结账。这种“先铺货再付钱”的方式在当时当地很“新鲜”。那一年,靠着卖酒,刘松琳赚了二三十万。 就在这时,父亲打来了电话。“儿子,就算我错了,回来吧。”这是刘松琳离家后两人的第一次通话。第一次发现了父亲脆弱的一面,深觉自己不懂事的刘松琳满怀愧疚地回了家。 但在2000年,刘松琳又因同样的原因,再次离开了家。这一次,他没有再卖酒,而是师从学习化妆、形象设计。当年,那英、吕燕、马艳丽、李咏……都曾经过刘松琳的手而神采焕然,这让刘松琳很有成就感。可是,正当刘松琳自己也开了个店,事业一步步上升时,母亲的召唤电话来了。“总是事业有点起色时,就被叫回家。”刘松琳有些无奈,却仍是回了家。 只是,这一次刘松琳依然没有在家呆很久。2003年3月,当父亲打电话给他交待事情时,他已经在开往南方的火车上了。这一次,想在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的刘松琳,选择了南方热土深圳。

首创培训超市模式。刘松琳的人生,在第一次接触培训业时就开始了彻底的改变,“当时就觉得这是我想要的事业。” 初到深圳时,还没有找到事业方向的刘松琳,一有时间就往深圳书城跑。企业管理、成功励志、商务礼仪……刘松琳硬啃了很多书。后来,刘松琳在其中一本书的光碟上看到了号称“华人第一成功学专家”的陈安之的培训课程广告。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刘松琳去参加了这场培训课。 计算成本是商人本性,刘松琳边听课边在心中算计:现在现场是200多人,如果变成1000多人,每人交3000多元,就是3百多万,若以成本不超过30%算,每个月一场,那10期不就是净赚2000多万?而且人数多了,同样的成本分担下来,学习的费用不就能大幅度降低学习成本,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吗?这个念头,令刘松琳一下子热血沸腾起来。 但2003年的培训市场,一边是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一边是昂贵,培训产品主要集中在基本层次上,根本适应不了迅速膨胀的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才能很好地切入培训业,改变这种矛盾?刘松琳开始苦思。 后来,刘松琳的培训师朋友罗恩和周嵘提出了“培训超市”的概念——让培训课程像超市一样,既便宜又能自由选择。刘松琳不禁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一条很好的发展路子吗?于是,刘松琳拿出全部的积蓄,与罗恩、周嵘一起,创办了聚成公司。 2003年6月11日,刘松琳从家乡小镇的首富——他父亲那里借了100万元,聚成正式成立,最初的办公地是深圳深南东路新闻大厦。他担任董事长负责财务与管理;罗恩与周嵘则以技术入股,负责运营和销售。1个多月后,陈永亮加入任总裁。 那时国内管理培训市场还处于“一二三”的阶段:一个老师,两个助理,三台电话就开始做培训公司,但收费昂贵,每堂课都要3000元多甚至上万元。 聚成“学习卡”定价10800元,一次性卖给企业客户,里面打包了一年的课程。其间,这家企业的老板、员工都可以来听课,每人每次300-500元,好像预存在美容馆、健身房会员卡的钱,去一次划一次;卡的有效期一年,有效期内可以退。 只是,想法虽好,做起来却往往不是那么简单。 整整两个月,“学习卡”只卖出了几张。而更让刘松琳不堪重负的,是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市场和客户认为刘松琳和聚成是骗子;同行也嗤之以鼻,甚至有人放言“聚成能活半年,我把脑袋给他们”。 “我是以虔诚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的,可进来了却不是想象中的友好。”刘松琳觉得很委屈,却没想过放弃,反而更坚定了他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最初的聚成,只有6个人:3个创始人,外加3个员工。为了介绍聚成模式和课程师资,6个人开着一辆破面包车,四处开研讨会进行推介。保安、文员、财务、老板——身兼数职的刘松琳累了乏了,就在办公室那张从二手市场淘来的桌子上休息。结果没几个月,可怜的桌子就被他魁梧的身躯给睡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8月,聚成在深圳银湖度假村举办了第一堂公开课——“名嘴”张锦贵的“总裁魅力沟通与领导管理”,400多人的现场,反响热烈。 经此一役,“学习卡”开始热销,聚成也开始在业内声名鹊起,迅速壮大。2006年,聚成被评为“2006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第一大品牌”。世界第一行销大师杰·亚布拉罕甚至在2007年世界营销管理大会上称,聚成的员工规模、年开课场次、年培训人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到2009年,刘松琳领导下的聚成,已有会员企业50000余家,员工4000多人,分(子)公司遍布国内40多个省市,每年为社会和企业培训各类人才超过100万人次。

首席“服务员”。“服务员”——刘松琳的名片上,赫然印着这3个字,排在“董事长”之前。堂堂聚成董事长,竟然自称服务员,是否有点贬低自己? “培训行业的理念就是注重服务,在聚成,服务精神贯穿每个人心中。我当然就是聚成最大的服务员,或者说首席服务员。”刘松琳笑得很坦然。他说,聚成的“服务员”理念从2007年8月正式推广,每个董事和高管都在自己的职位前加上了“服务员”的称呼,以此来加强服务意识。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培训的公司,首要任务当然是服务好客户。为此,刘松琳从一开始就在筛选老师和课程方面下了大功夫。 “很多企业家在黑暗中前进,没有人为他照亮前路,他看不到想要的东西,聚成就来帮助他,告诉他怎么走。”刘松琳生意人出身,自然了解老板们的需求是什么。因此,聚成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实战为主的课程需求模式。 “我们比较注重效果。”刘松琳说,这是作为民营企业的聚成,与清华经管、北大光华等知名管理学院竞争的主要资本。因为聚成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而聚成创办6年来的飞速发展,证明了刘松琳的路子走对了。 从最初的“学习卡”开始,聚成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培训模式,研发新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作为最敏感、脆弱的企业群体,首当其冲。刘松琳提出了“与中小企业一起过冬,拒绝参与衰退”的主张。聚成在继续巩固和提升公开课产品的同时,还邀请十几位世界大师和中外商界领袖从2009年5月9日开始在全国聚成巡回演讲。目前,已经与聚成签约并开始在全国演讲的有:世界实战派营销大师、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主席米尔顿·科特勒,世界第一谈判大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白宫双料首席谈判顾问罗杰·道森,全球第一客户关系管理大师大卫·弗曼多,以及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民营企业教父”郎咸平等。 2009年3月31日,中国股市翘首以待了十年的创业板在千呼万唤下,终于正式启动。刘松琳也正在努力使聚成成为登录创业板首批企业之一。他看重的是,上市有利于聚成树立品牌形象,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聚成创新的动力,但更重要的,这是他建设“百年聚成”的重要一步。 “聚成不是在种花,是在种树。”这是刘松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培训行业对国家、对企业界的贡献很大。如果我们正好有这样的机遇,做成了第一名,又有机会做成百年聚成,那我们当然就得努力把这块牌子树起来。”花,只是昙花一现,但树,却可以基业常青。因此,刘松琳想把聚成做成一棵百年大树。 “我们内部有一个培训口号——服务到客户绝望为止,就是超出他的期望,然后还让他绝望。”刘松琳笑了起来。正是这种“服务到客户绝望为止”的理念,让聚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并一直在向前迈进。

成功是一种幸福感。刘松琳说,很多人都以赚钱为目的,却不以成功为目标,但光赚钱并不一定幸福。“如果能幸福着去赚钱,这就是高境界了。” 为了“能幸福着去赚钱”,刘松琳尝试了不少行业,最终他选择了教育培训业。“卖酒要看人的脸色,做化妆后,也不是人人都会对你有好脸色。但做培训就不同,为人师表,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刘松琳至今仍记得当年开第一场公开课时的情形。一个60多岁的老企业家,听完课后非常激动,给张锦贵和刘松琳各鞠了一个90多度的躬,以示感谢。那一刻,刘松琳深深体会到了自己所做的事是多么的有价值。 不过,并不是找到了想要的事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就能幸福着去赚钱的。 刘松琳被媒体称为“有着羚羊跳跃般的创业经历”的“80后”成功创业者,外人看到的,是聚成6年来呈井喷式增长的营业收入:300万、4000万、7000万、1.51亿、3.1亿……看不到的,是刘松琳一步步走来的艰辛。 聚成创立初期,刘松琳还是个培训业的门外汉,为给自己充电,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培训课;聚成成长中期,因沟通不够而出现了领导层磨合问题,他开始接触心理学;聚成2007年9月开始启动上市工作,他又跑去学资本运作……

一个很爱学习的人。这几乎是所有接触过刘松琳的人对他的一个共同的评价。而刘松琳也承认,“我花了很多钱去学习。”刘松琳自认为是个比较上进的人,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他总是自嘲自己小学毕业,文化不高,但与他交流,你绝对找不到一丝他谈吐上的不妥之处。 工作之余,刘松琳除了听音乐,骑车,最主要的还是看书学习。这样的生活未免有些枯燥,但刘松琳毫不以为苦,因为他的目标是成功,是幸福着去赚钱。 在金融危机中,许多企业就此倒下,聚成却依然稳步前进,从2008年初到2009年4月,新增分公司10家,客户总数增长了1万家。钱越赚越多了,刘松琳却觉得那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种尊重,“很多企业家都很认同我。”

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篇5)

迈克尔·戴尔从白手起家到百万富翁

当全球其他的电脑制造厂商正在经历着销售低迷的痛苦时,戴尔电脑继续着繁荣。当它遍及世界的出货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18%时,其他厂商的出货量则下降了4%。37岁的迈克尔·戴尔至今已经在其创立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里担任了将近20年的首席执行官。戴尔计算机在1984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1000美元,而到了2001年,它的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3.6万名员工。2002年《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戴尔公司排名第131位。

戴尔公司为何能够保持如此快速的发展?直接面向顾客销售的“直接模式”和对顾客进行分类的“市场细分”方式是其两大法宝。但实际上,这都取自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少年时的偶发灵感。

当迈克尔·戴尔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谈论的都是通货膨胀、石油危机一类的话题,这使他从小就对生意场发生了兴趣。在他12岁那年,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险——为了省钱,他不想再从拍卖会上买邮票,而是通过说服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然后在专业刊物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出乎意料地,他赚到了2000美元。这让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触”的力量及收获,即没有中间人的好处。同时他体会到,如果有好的点子,绝对值得采取一些行动。在尝到少年时直接销售的甜头后,迈克尔戴尔在稍大后的创业尝试中,把这一“直接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初中时,迈克尔·戴尔拥有了一台苹果电脑,并迅速将兴趣转移向电脑背后的商机。不久,他注意到了商业用途更多的IBM个人电脑。他热切地学习一切有关电脑的知识,利用卖报纸所赚到的钱来购买电脑零部件,将电脑改装后卖掉,获取利益,接着再改装另一台。这期间,他发现电脑的售价和利润空间很没有常规。一台售价3000美元的IBM个人电脑,零部件可能只要六七百美元就能买到。而且,大部分经营电脑店的人不太懂电脑,并不能为顾客提供技术支持。而他当时已经买进了一模一样的电脑零件,并把电脑升级后卖给认识的人。于是,迈克尔戴尔涌现了一个想法:只要自己的销售量再多一些,就能够跟那些店去竞争,因为没有中间商,所以自己改装的电脑不但有价格上的优势,还有品质和服务的上的优势,即能够根据顾客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电脑。

在他开着用卖报纸的钱赚来的白色宝马车,后座载着三部电脑,成为得克萨斯大学一名另类的大一学生后不久,他认识到电脑将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具,自己正在面临一个很大的机会。当时,电脑界包括苹果电脑和IBM等所有的大厂家都选择通过经销商来销售电脑,但迈克尔戴尔则想凭借直接销售这种更有效率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价值及服务,并希望借此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1984年,迈克尔·戴尔从学校退学,在奥斯汀一个约93平方米的办公室开设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戴尔计算机公司”。

支撑学生时代的迈克尔·戴尔鼓捣计算机的资金,来自于他从16岁开始的一份卖报纸的业余工作。那年夏天,他负责为《休斯敦邮报》争取订户。报社交给他一个厚厚的电话号码本,让他打电话去向顾客推销。但迈克尔戴尔不久就在推销中发现,有两种人几乎一定会愿意订阅报纸:一种是刚结婚的,另一种则是刚搬进新房子的。接着,他调查后发现,情侣在结婚时一定会在法院登记地址,另外有些公司会按照住房贷款额度整理出贷款申请者的名单。于是,他想办法搞到了周围地区这两种人的资料,直接给他们寄信,提供订阅报纸的资料。通过这种方式,迈克尔戴尔当年挣到了1.8万美元,这不但使他有能力购买更多的计算机,也启迪他日后创造了“比顾客更了解顾客”的市场细分战略。

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篇6)

“趁年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冯战斌的创业动力。冯战斌曾在郑州一家医药公司做了十几年业务员,如今他是新密来集镇一家农业观光公司的老板。从业务员到独自创业,冯战斌说这来源于一个灵感。

2013年偶然的一个机会,冯战斌发现有一个村在土地流转以后,整体做苗圃种植,他被眼前整齐壮观的景象吸引,灵光一闪:“这就是我要苦苦找寻的创业项目,不仅能靠生态农业创业致富,还能守住家乡的绿水青山。”

冯战斌随后回到自己的家乡王堂村,找村干部畅谈创业规划,向群众解释土地流转的种种好处,得到村干部和群众的支持,先期流转土地近110亩。之后,他又赴北京聘请农科院专家进行实地规划。资金有限,冯战斌动员整个家族之力前后筹资360余万元。最终,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占地近110亩,涵盖生态农业观光、苗木种植、农业养殖、垂钓、养生休闲等多种原生态项目的农业观光有限公司顺利成立。

冯战斌在园区规划、育苗品种选择等方面,结合专家意见,因地制宜,率先提出“生态、绿色、循环、跨领域科学结合、向土地要最大效益”的经营思路,如今,在苗圃育培区,种植有大叶女贞3000余棵、桂花树6000余棵,另搭配有广玉兰、国槐等适应市场多种需求的树木品种。树种上了,冯战斌又利用林下空地,通过绿色农家散养的方式,养殖乌鸡3000余只,柴鸡4000余只,黑土猪20余头。在蔬菜种植区,种植有黄瓜、南瓜、大葱等不染一滴农药的时令蔬菜;在经济作物区,种植有红薯、小米、绿豆、秋葵等不上任何化肥的优质作物;在垂钓区,规划占地约15亩的鱼塘目前正在紧张施工。

说到今后目标,冯战斌充满对未来事业的憧憬:“就在上个月,刚刚又流转过来80余亩土地,下一步还要扩大园区规模,还想利用其他荒坡,再投入打造20个特色窑洞。”他说他要在新密打造一个集农业生态观光、瓜果采摘、垂钓、一站式农家吃住玩等结合在一块的多功能园区,吸引更多的人气,打造新密最美乡村……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对于创业者来说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光环,却没有看到,在成功之后,他们付出了我们不曾忍受的艰难困苦。

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篇7)

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看看那些创业励志的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创业人生励志故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核心提示

“我们知道,野生食草动物能吃树叶,可如今饲养的牲畜却吃粮食,如果牲畜也吃树叶,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粮食。”初次见面孙哲说,他的创业项目就是要让构树代替粮食,成为牲畜的主要饲料。一个月前,孙哲和他的创业团队带着“杂交构树”项目落户城阳招商。LAVIE公社。

初创:

环保种植袋赢得市场

“我父亲经商,主要从事对日贸易。”孙哲说,受父亲的影响,大学选择的是日语专业。毕业前,父亲的生意遇到一些挫折,那时对日贸易不是很景气。“当初学习日语,也是考虑以后子承父业,所以择业时有些迷茫。”孙哲说,眼看要离开大学,父亲给他指出三条出路,到企业上班,稳定;自己创业,有风险;出国深造,需要时间。最终,他选择了自己创业。

第一个创业项目是高分子材料,与所学的专业毫不相干。孙哲说,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也是有些偶然。老家德州有一家大型高分子材料生产厂家,而负责人正好是父亲的发小,一次聊天中对方提起,何不在青岛开一家贸易公司,经营高分子材料?于是,他和几个大学同学一起开始了首次创业。

最初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高速公路、铁路、垃圾填埋等用的防渗膜。“你们能不能把材料做成种植袋,说白了就是一种盆栽植物用的花盆。”期间,一家荷兰的客户提醒说。当时,国内的植物多种植在大田里,是一种粗放式管理,如浇水、施肥都会造成极大浪费,而且还耗费人工。而在国外,由于人工成本较高,容器种植已流行四五十年,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向容器内定向浇水、施肥,最主要是节省人力。

“制作种植袋并不难,难的是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孙哲举例说,从种子到一棵小树,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根据植株的大小更换不同规格的容器。而国外讲究环保,用完的容器不能造成二次污染,这就要求使用期内容器必须自行降解掉。自行降解还有一个好处,不需要更换容器,这样也可以保证植物不伤根。目前,公司生产的种植袋已远销众多欧美国家。

转折:

选择构树作为创业载体

2021年,孙哲的公司承接了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防渗工程。“以往经营的都是对外贸易,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内团队。”孙哲说,可工程结束后,国内团队一下子变得无事可做。这时他又开始思索,既然种植袋在国外很流行,为何不将这一业务引入国内?想起来简单,可实际推广却困难重重。使用种植袋需要前期投入,受观念的影响,在国内的实用率很低。经过调研发现,国内用户只有一小部分使用黑色塑料袋,好处是价格便宜,但塑料袋不可降解,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我个人觉得,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环保种植袋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孙哲说,但做生意不能坐等市场。随着种植袋业务的不断扩大,与苗木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一个想法在他的脑中闪现:有没有一种更好的盆栽植物作为载体,在推广的同时,又顺带将种植袋推广出去,这样也可以实现新老业务的有效衔接。

这期间他接触到中科院的“杂交构树”项目,而且今年2月份,国务院将此项目列为十大精准扶贫项目之一,文件一出,孙哲感觉机会来了。一个月前,他和团队带着项目正式落户城阳招商。LAVIE公社孵化器,在这里,团队拥有150平米免费的办公空间,而且有了更多与投资商和客户接触的机会。

创新:

以树代粮可节约粮食

“这就是杂交构树树苗。”在办公室里,孙哲拿出一盆用种植袋种植的小树苗。他告诉记者,构树野生树种在全世界都有广泛分布,生命力非常强,叶子中蛋白质含量高。从古到今,构树的叶子常用来喂养牲畜,摘下叶片,就会渗出奶白色的液体,所以在我国南方俗称“奶树”。问题是,野生的构树叶片上通体有毛,这就极大影响了牲畜吃起来的口感,因此现实生活中,养殖户还是习惯用粮食作为主要饲料。

构树有花有果,用种子种植,该项目用中国的构树和日本的光叶楮杂交,杂交后的植物要么无花无果,要么有花无实,但叶片更加光滑,蛋白质含量也提高一倍,是玉米中蛋白质含量的三倍。目前的栽培技术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细胞组织培养,但成本较高;一种是通过技术让枝条生根,这也是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

说起发展前景孙哲说,构树抗病性强,生长过程不需要喷洒农药,牲畜吃了后没有农残。此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大批粮食进口,进口的粮食中绝大部分用来喂养牲畜,以树代粮可节约大量粮食。而且,构树适合在盐碱地、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而这些地方都不适合种植粮食。随着杂交构树的大面积推广,未来有望代替粮食成为牲畜的主要饲料。

展望:

打造“一条龙”服务模式

“项目还处在种子期,主要是从事苗木的培育。”孙哲说,目前团队已在莱西、泰安、东营、潍坊等4地建立苗木培育基地,总种植面积达千余亩。根据规划,到明年将生产构树苗木一千万株。

说起未来孙哲说,团队的目标是打造“一条龙”服务模式。现在,杂交构树还没有被客户所熟悉,强行推广难度较大。鉴于此,下一步除了培育、销售树苗外,还将推出后续服务,如派出技术人员,帮助种植户进行田间管理。

另外,以往的构树喂养,多数只使用树叶,而杂交构树是全株收割,就像割韭菜一样,将枝叶一起粉碎后,再经过发酵处理,最终做成牲畜饲料。这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今后团队还将提供收割、发酵等全程服务。

131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