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学习资料 > 学科资料 > 化学 >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崇灏3633 分享 时间:

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因此大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化学名称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磷酸根 铵根

OH- NO3- CO3 2- SO4 2- PO43- 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 二、四、六硫四价碳; 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 三价常见磷酸根; 通常负价除铵根。

(3) 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价 K+、Na+、H+、Ag+、NH4+

+2价 Ca2+、Ba2+、Mg2+、Zn2+、Cu2+、 Hg2+、亚Fe2+

+3价 Fe3+,Al3+

-1价 Cl-、OH-、NO3-

-2价 O2-、S2-、CO3 2-、SO4 2-、

-3价 PO43-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及物理性质 名称 化学式 俗称 主要物理性质

硫 S 硫磺 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氧化碳 CO2 固体俗称干冰 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固体干冰易升华。

一氧化碳 CO 煤气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有毒性。

甲烷 CH4 沼气、坑气 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乙醇 C2H5OH 酒精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易挥发的液体,可与水任意互溶。

乙酸 CH3COOH 醋酸、冰醋酸 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固体称冰醋酸。

氧化钙 CaO 生石灰 白色固体,易吸水,有腐蚀性。

氧化铁 Fe2O3 铁锈、赤铁矿 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四氧化三铁 Fe3O4 磁铁矿 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氢氧化钠 NaOH 火碱、烧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易潮解,有强腐蚀性。

氢氧化钙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有腐蚀性。

碳酸钠 Na2CO3 纯碱、口碱、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且吸湿结块。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 无色晶体,易失水风化。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但溶解度比Na2CO3小。

氯化钠 NaCl 食盐 .

碳酸钙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硫酸铜 CuSO4 白色粉末状固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蓝色。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蓝矾、胆矾 蓝色晶体。

高锰酸钾 KMnO4 灰锰氧 紫色有光泽晶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色。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铜绿 绿色粉末状固体,不溶于水。

氯化银 AgCl 新制得为白色凝乳状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硫酸钡 BaSO4 天然产称重晶石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不溶于稀硝酸。

氢氧化铁 Fe(OH)3 新制得为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铜 Cu(OH)2 新制得为蓝色沉淀。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93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