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总结

立苗1147 分享 时间: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同学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总结

专题六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1)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

(2)经济危机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巨大。

(3)爆发的原因: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B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

贫富差距过大:扩大了供需矛盾。

股票投机过度:掩盖了供需矛盾,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导火线

信贷消费过度:加剧了供需矛盾

C直接原因:市场供需矛盾尖锐

(4)经济危机的影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社会形势动荡不安;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办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空前激烈,国际关系紧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

2、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1)自由放任政策的含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2)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应对经济,结果:危机不断加深,经济掉入“沟底”。

二、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

(1)新政实行的背景:

A.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

B.胡佛政府运用自由放任政策治理危机的失败,美国经济病入膏肓,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C.罗斯福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上台。

(2)过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稳定人心,摆脱危机;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3)主要措施:

A、恢复工业

B、农业生产

C、举办救济公共工程

D.保护劳工权利

E.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4)罗斯福新政“新”在:

A、新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

B、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模式(制度创新)

C、特点: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

A.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C.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D.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E.对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借鉴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三、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阶段

20世纪

50-70年代初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经济状况

黄金时代(高速发展)

滞胀

走出衰退

新经济时代

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石油危机(直接)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

西欧、日本同美国的竞争

里根政府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关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重要目标;扶持高新产业

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政策

凯恩斯主义失灵

货币学派、供给学派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时任总统

杜鲁门

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新边疆)约翰逊(伟大社会)

尼克松

福特

卡特

里根

克林顿

(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

2、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的新特点:

①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冲破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③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联动的关系

3、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十分发达→生产关系新调整

美国垄断资本实力雄厚,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⑵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经济方针新变化

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

⑶“新经济”的出现→经济运行机制变化

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联动的关系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①含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②发展过程:

A.开创:罗斯福新政时期;

B.巩固和发展:二战期间;

C.进一步发展:二战后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避免了生产盲目性;政府职能、得到加强;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二战后,英、法、德、日四国经济运行模式的基本特征:

(1)英国:混合市场经济

特征: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2)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

特征: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特征: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4)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

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福利政策的实行;

3、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4、“新经济”的发展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新生的苏维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形势十分险恶。

经济、政治危机严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品

禁止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谢的工资制

评价

是军事性的非常措施。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后来引发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列宁在落后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积极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了一切人力、物力,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消极方面: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中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三、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背景

长期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施的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3)、特点:

①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新”在:通过在一定范围里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作用:

①积极方面: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由此可见,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

四、苏联的建立:(1922-1991)

时间:1922年。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模式:

(一)含义: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

政治经济体制。(特点:高度集中)

(二)形成过程:

1、形成背景:

①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②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③与主义历史传统

④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

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②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③1928-1932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④1933-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国家实现工业化。

⑤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二五计划后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农业集体化——全盘集体化

①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1929年,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为配合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决定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

③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三)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

(四)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1、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计划就是法律”

2、政治:高度集权;大清洗运动

3、思想文化:成为社会风潮,思想学术行政干预。

(五)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功绩主要有:

①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经济实力,成为了工业强国;

②为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③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

因此,“斯大林模式”基本适应了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

2、消极作用:僵化的体制与二战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在:

①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

(2)1953年斯大林去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性。

2、概况:

(1)经济领域:A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口的收购价格;开展垦荒,推行了玉米运动;B在工业方面:扩大了地方权力。

(2)政治领域:对斯大林的批判。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关于及其后果》

3、评价:

(1)积极:改革有一定成效,如农业曾在1955-1958年连续出现大丰收,破除对斯大林的,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总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消极:但由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不切实际的口号目标,并且改革中出现反复,权力下放又收归中央,破除了对斯大林的,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最终导致了改革失败。

二、勃烈日涅夫的改革:

1、时间:1964年开始

2、概况:

A、内容:改革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重点是军事工业

B、成就: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3、评价:

(1)积极:前期的改革有一定积极作用,使苏联的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使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消极: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因此人民生活改善不多;后期国家陷入困境,勃烈日涅夫执政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再加上对外扩张的加强,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陷入了困境。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一)经济改革:

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困难重重,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二)政治改革:

1、内容: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政局不稳、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运动愈演愈烈。

3、“八一九”事件

(1)矛盾性质:苏内矛盾

(2)结果:国家大权落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民主派”手中,苏共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同时,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四、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①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改革中自我完善,因此要求有创新意识,要树立坚持改革,追求社会进步的信念。

②要认识国情、尊重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④要注意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有开放的思想意识。

⑤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二战”使西欧实力大为削弱,而美国实力大大膨胀,这为建立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2、过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是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4、作用:①积极方面: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消极方面: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易体系

1、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订。

2、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

3、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三、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1、条件:“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经济实力一枝独秀。

2、内容:

①金融货币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②国际贸易方面:通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③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④科技方面: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地位,加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从欧共体到欧盟)

1、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了解即可)

(1)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2)战争尤其是二战使欧洲普遍削弱,失去了传统的国际中心地位,地位大大下降。(3)二战后,欧洲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4)法、德两个宿敌大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成立过程

(1)1951年迈出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3、欧洲一体化的意义(1)对欧洲各国: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

(2)对世界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地位,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二、欧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简述欧盟的性质以及欧洲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1、成立:1992年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该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2、性质: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3、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4、欧元:

A、1999年诞生;

B、欧元问世的意义: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

三、贸易区

(1)形成原因: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③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2)诞生: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贸易协定》。

1994年该协定生效,贸易区正式成立。

(3)、意义

①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对美、加、墨三国经济都起着积极作用。

②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广,最终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区。

四、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

①倡议者: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

②成立: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会议,标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③中国加入APEC:1991年,中国和台湾、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中国上海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⑤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五、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两个的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原因:

A、现代科技的发展

B、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世界贸易组织(WTO)

(1)建立:①1994年在乌拉圭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②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意义

A.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B.表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批准加入: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

二、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①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的多边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订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四、经济全球化

1、表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条件)

①市场经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商品流通渠道。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⑤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和平的环境。

3、认识:

①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②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贫富悬殊更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问题:环境污染、人、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

(2)对策:加强合作,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联系: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的影响。

②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③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区别:①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重点归纳【五篇】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复习资料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一历史必修二精选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5篇】

高一历史必修二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知识归纳

高一历史必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3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