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立苗1147 分享 时间:

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传播中异化。有人提出魏晋有所谓“人的觉醒”,并把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结合起来,“魏晋文学自觉说”在学界影响愈加广泛。实则不同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正如程水金教授所说,“文学的自觉”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亘古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概念,实际上这一概念并不存在。

虽然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

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具有“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

在中国文学发展,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中国文学史,描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特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提出曹丕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说法,是嘲讽“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其本意在传播中被异化。

B.主张“魏晋文学自觉说”的学者认为,在魏晋时期产生了“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其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广泛。

C.中国古代文学从一开始就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不同,它担负着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

D.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因为新的文体不断涌现,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但其言志载道的传统并没有发生过动摇。

答案D

解析将“新的文体不断涌现”表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的原因,属于强加因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代以前没有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文人学习及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经史、诸子、辞赋等,其中六经、诸子只是含有文学因素的作品。

B.20世纪以来,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对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

C.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用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来破坏中国文学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否定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及其价值。

D.如果将中国古代经典中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会失去自身特色。

答案A

解析从原文来看,“六经、诸子只是含有文学因素的作品”并非作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且中外适宜的“文学”概念。

B.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与《左传》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希望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人生理想。

C.魏晋时期并未产生“文学的自觉”,因为如果对文辞之美的自觉追求是“文学的自觉”的话,那么这种自觉从先秦文学就已开始了。

D.中国古代文人都把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中国古代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自觉”时代。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文人都”说法错误,文中是“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有的学者虽然承认“地方史研究方法的介入无疑会更加有效地回答人们脑海里被抽象化的‘政治’如何在一些普通中国人的具体行为中发生作用的问题”的观点,但同时却担心地方史“难以回答政治为什么会在超地区的范围内如此前无古人地改变着整个生活世界的问题”。一句话,他们就是认为社会史难以完成学科整合的历史使命。很显然,这种担心的本质就是否定社会史是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观察历史的视角,仍把社会史当作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了,那么自然也就由此推论出社会史是没有能力解读政治史的。

首先,我们仍认为社会史是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是观察历史的一种新视角,不论是地方史还是跨地域的整体史。作为方_的社会史是有能力驾驭跨地区的宏观政治的,其中最基本的理由之一是,地方视野里的政治史研究,有些选题本身就是在解读跨地域的国家政治的总体演变轨迹。其次,从社会史对政治史研究的实际操作要求看,这种担心更是没有必要。从地方社会去解读整个国家的宏观政治,是从各自地方历史场景出发,通过对地方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考察国家的宏观政治在这个地方的实施以及演变情况的。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形复杂、经济文化发展历来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所以国家的宏观政治,包括法律法规、各种措施和制度等在各个地方的贯彻执行不可能是整齐划一、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在国家政治强烈渗透到普通人生活的近代,国家政治在各地的实施也不可能“刚”性到一成不变的程度,它总会根据各地的实际状况做出某些适当的调整。近些年的社会史研究成果已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社会史这里,或者说与传统的政治史不同的是,“政治”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脱离具体历史情境和社会变迁的宏大叙事框架,而是立足于具体的时空坐标点上的。

运用从地方史的视角去解读政治史这一新的研究思路,就可以把国家的整体政治在各个地方的具体实施状况较为全面地展现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进而揭示国家宏观政治的总体发展脉络。既立足于“地方”,同时又不断地超越“地方”,相比之下,过去的传统政治史正是缺少这种微观细致的考察。在脱离了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的那种宏大叙事框架下的填充式研究,由于“缺乏解释能力和叙述魅力”,很难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僵化呆板和“机械教条的图解”的缺憾局面,以至于“人们在政治史的表述中除了了解到堆积出的一系列事件序列和机械的制度描述外,根本无法感受到中国政治运作奇诡多变的态势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意义”。而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恰恰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把国家的宏观政治放置到一个区域(或叫地方)具体的历史脉络中去理解,通过各个地方这一视野,我们能够窥探到整体政治史这张地图,而且所看到的这张整体史的地图较之从前更为多姿多彩和真实可靠。

(选自王海燕、宋馥香《从“地方”到“整体”

——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探析》,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政治为何能在超地区的范围内改变着整个生活世界这个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地方史难以回答。

B.有些学者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社会史有能力解读政治史,并且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比传统政治史研究更科学。

C.社会史是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是观察历史的一种新视角,不能把社会史当作历史学的一个分支。

D.国家宏观政治的实施及演变情况会反映在一个地方的具体历史事件中,研究地方史,能解读国家宏观政治。

答案B

解析从文中来看,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只是改变了一种不好的状况,“更科学”这种说法于文无据。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这就决定了国家的宏观政治在各地实行的情况是有差别的。

B.近代,国家政治强烈渗透到普通人生活中,各地在实施国家政治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进行了某些调整。

C.传统的政治史中“政治”是一个宏大叙事框架,这个宏大叙事框架是孤立的,它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情境,人们无法感受到政治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D.政治史如果从地方史的视角去解读,就能较为全面地展现国家的整体政治在各个地方的具体实施状况,从中发现国家发展的规律。

答案D

解析“从中发现国家发展的规律”是对原文中“揭示国家宏观政治的总体发展脉络”的曲解。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抽象的“政治”怎样影响着一些普通中国人的行为,作者与有的学者都认为通过“地方史”研究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B.有些地方视野里的政治史研究选题就是在解读跨地域的国家政治的总体演变轨迹,所以社会史是有能力驾驭跨地区的宏观政治的。

C.“地方史”研究方法是对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进行微观细致的考察,它立足于“地方”,同时又不断地“超越地方”。

D.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不是千篇一律、僵化呆板和“机械教条的图解”,而是多姿多彩和真实可靠的整体政治史的图解。

答案A

解析原文是“地方史研究方法的介入无疑会更加有效地回答……”。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2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云“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老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但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答案CE

解析C项“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误,应该是“暖”字和“悲”字形成对比。E项颔联中的“老”字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

(2)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异:崔诗主要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所以连家信也常年断绝,春天到来之时看到了镜中的白发,表达了韶光易逝的愁苦。李诗主要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封家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沁园春•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①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②,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③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④,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注①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②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须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③燕然:燕然山。《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④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三句连用三个数词,塑造出词人年少时精通韬略、武艺高强的形象。

B.“曾请缨”与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的“请缨”,都指投军报国。

C.“折腰”反用陶潜作彭泽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事,暗指自己今日不得志。

D.“怅”两句写出了词人未能出击强敌、刻石勒功而草草南归的歉疚之情。

答案D

解析“歉疚之情”错误,“怅燕然未勒”句,是用《后汉书•窦宪传》所载窦宪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的典故,表达的是词人功名未就、报国无门的怅恨。

(2)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用古人古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试比较这两首词,简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写词人赞颂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冒进误国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的立场和态度,并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随时准备抗金杀敌的决心,也表现出担心报国无门的忧虑。全词塑造了一位为国忧心、老骥伏枥的爱国词人形象。

此词上片塑造了一位能文能武、期待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借李密、虬髯客的事迹表现所与交游的人若非饱读诗书之士,便为行侠仗义之人。下片回忆自己未能出击强敌,像古代英雄那样登燕然山勒石纪功,只能草草归故里的经历,如今华发苍颜,不能再展抱负,只好以酒浇愁。全词塑造了一个满腔忧愤的爱国词人形象。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3

一、表达方式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诗人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诗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4

1.暴

[暴bào]暴动、暴怒;暴君、暴殄天物;暴躁、暴跳如雷;自暴自弃;暴虎冯河。

[曝(暴)pù]曝晒、一曝十寒、曝露。

2.辟

[辟pì]开天辟地、另辟蹊径;辟除、辟谣;精辟、透辟。大辟(古代指死刑)、辟言不信(不听信合乎法度的话)。

[辟bì]复辟;辟邪。

3.裨

[裨bì]裨补、大有裨益、无裨于事。[裨pí]偏裨、裨将。

4.背

[背bèi]舌背;手背、墨透纸背、背水一战、背井离乡、背诵、背叛、背道而驰;背时、背静、耳背。

[背bēi]背负、背枪、背篓、背小孩;背债、背包袱、背黑锅。

5.艾

[艾ài]方兴未艾;少艾(年轻漂亮的人)。[艾yì]自怨自艾;惩艾。

6.拗

[拗niù]执拗、拗脾气。[拗ào]违拗、拗口令。[拗ǎo]拗断。

7.乐

[乐lè]快乐、欢乐、乐不可支;乐此不疲、津津乐道、乐天知命;可乐。

[乐yuè]音乐、奏乐、乐器。

8.累

[累lěi]累积、危如累卵;累年、连篇累牍;拖累、连累。

[累lèi]劳累、受累。[累1éi]硕果累累、累赘。

9.量

[量liàng]度量衡、酒量、气量、海量、流量、降雨量、量力而行、量人为出、量体裁衣。

[量liáh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量liang]有些动词后的“量”读轻声:打量、思量(①考虑。②想念、记挂)。

10.绿

[绿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赤橙黄绿。

[绿lù]义同上,用于“绿林”(泛指聚集山林间的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绿营”(清代的汉营):

11.处

[处chǔ]穴居野处、处士;处境、处于、设身处地、养尊处优;相处、和平共处;处方、处理、处事、查处;处分、处决;处治、惩处;处子、处航、处作。

[处chù]处所、患处、住处、心灵深处;长处、坏处、益处、不当之处;人事处、问讯处。

12.据

[据jù]据守、据有、盘据;据点、据险固守;据事而论、据情而断;单据、论据、票据、凭据。

[据jū]拮据。

13.壳

[壳ké]贝壳儿、脑壳儿、鸡蛋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壳qià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14.扛

[扛káng]扛枪、扛粮食、扛锄头。[扛gāng]力能扛鼎。

15.横

[横héng]纵横、横队;横冲直撞、横七竖八、老泪横流;横行霸道、横加干涉、横征暴敛;横竖撤捺:

[横hèng]横话、横逆、蛮横、强横;横财、横祸、横死。

16.哄

[哄hōng]哄传、哄动、哄然大笑,哄抬物价;乱哄哄。

[哄hǒng]哄弄、哄骗、你别哄我;哄孩子、哄他睡觉。[哄hòng]起哄、一哄而散。

17.遗

[遗yí]遗漏、遗失、遗忘;路不拾遗、补遗;遗憾、遗产、不遗余力。

[遗wèi]遗之千金、遗大王书。

18.济

[济jì]接济、济急、济穷、济世、接济、救济、扶困济贫;无济于事;和衷共济、同舟共济。

[济jǐ]济南、济宁、济水;济济一堂、人才济济。

19.贾

[贾gǔ]贾人、商贾、富商大贾、行商坐贾;善贾多财;每岁贾马;余勇可贾;贾害、贾祸。[贾jiǎ]姓。

[贾jià]通“价”,钱。“予佐尔贾。”(《记王忠肃公翱事》)

20.觉

[觉jué]觉察、觉出、感觉、视觉、味觉;觉悟、觉醒、自觉;大梦初觉。

[觉jiào]睡觉、一觉醒来。

21.禁

[禁jīn]禁穿、禁看、禁磨、禁受、禁用、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风;忍俊不禁、情不自禁。

[禁jìn]禁止、禁运;禁忌、犯禁、入国问禁、令行禁止;禁闭、监禁;禁中、宫禁、紫禁城。

22.冠

[冠guān]桂冠、衣冠楚楚、怒发冲冠;鸡冠、树冠、冠状动脉;冠冕堂皇。[冠guàn]冠军。

23.给

[给jǐ]给水、给养、补给、供给、配给、自给自足;家给户足。[给gěi]给以、交给、送给。

24.分

[分fēn]分开、分别、分化;分部、分队;分给、分配;分辨。

[分fèn]分内、本分、过分、恰如其分;水分、糖分;积极分子、知识分子。

25.便

[便biàn]方便、便利、轻便、近便、听便、搭便车;便饭、便服、便条;便宜行事。

[便pián]大腹便便;价格便宜;占小便宜;太便宜他了。

26.参

[参cān]参入、参军、参战、参谋。②参考、参看。③参谒、参拜;参破、参透;参天大树。

[参shēn]人参、党参、参茸补剂、西洋参;参商。[参cēn]参差不齐。

27.称

[称chēng]称兄道弟;名称、称号、称谓、简称、俗称;称述、称谢、拍手称快;称道、称颂、称羡、称赞。·

[称chèn]称心、称愿、称职、称体、对称、相称。[称chèng]同“秤”。

28.落

[落luò]落井下石,水落石出;沦落、没落;落伍、落选;落户、落脚、落草;部落、着落;落空;落下帷幕;落款、落帐;光明磊落、落落大方。[落lào]落枕、落炕。[落là]丢三落四;落在后面。[落luō]大大落落。

29.难

[难nàn]难民、难友、空难、遇难、灾难、大难临头、多难兴邦、难兄难弟;责难、刁难、发难、非难、质疑问难。

[难nán]难办、艰难、困难;难人、难为、为难;难保、难免;难看、难使、难听。

30.胖

[胖pàng]胖子、胖娃娃。[胖pán]安泰舒适:心广体胖。

31.屏

[屏bǐng]屏除、屏退左右、屏住呼吸、屏气凝神。[屏bīng]屏营。

[屏píng]屏蔽、屏障、屏风、画屏、围屏;四扇屏;屏幕、荧屏。

32.迫

[迫pò]压迫、逼迫、迫害;迫近、迫在眉睫;迫不及待、从容不迫。

[迫pǎi]迫击炮。

33.仆

[仆pú]仆人、仆役、公仆、女仆。[仆pū]前仆后继、仆碑、踬仆。

34.强

[强qiǎng]强逼、强求、强笑、强制、勉强、牵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

[强qiáng]强壮有力、强大、强国;三分之一强、抗压性强、去污力强、责任心强;要强、能力强;强暴、强横、强梁、强取豪夺。[强jiàng]倔强;强嘴。

35.浅

[浅qiǎn]浅显、才疏学浅、深入浅出;浅红。[浅jiān]流水浅浅。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5:写作手法

起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衬托/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烘托是较大规模的衬托。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如:“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动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如:“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正侧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托物言志

如: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例如: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2021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高三语文重要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语文必备复习资料2021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方法大全

高三语文高效复习方法归纳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资料2021

高三语文复习方法大全2020

语文高考复习知识点汇总分享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5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