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张闻天故居参观心得_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

张闻天故居参观心得_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

小邱1147 分享 时间:

  张闻天是我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他的光辉一生,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庐山罢官、“”被禁,自始至终胸怀坦荡,公而忘私,忠于革命。他一生俭朴不为名利,他的儿子张虹生,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几十年一直默默无闻;临终时张闻天把历年来积蓄的四万元全部交了党费,没有给子女留下分文。本文是张闻天故居参观的心得,仅供参考。

  张闻天故居参观心得一

  上周六去了南汇闻居路的张闻天故居,整个院子保存的很好,非常的干净。虽然院子很大(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分三次建成,共十三间),但是装饰都很简朴。当时跟同学开玩笑,张闻天住宅好大啊,真不像革命者的故居。(后来想想,也不对,原来南汇也算是一个村子,一个农村的家差不多也就这么大。)从故居的面积,我想起人人网上面非常流行的一句话,男人首先要有180m2,才能娶上老婆。这里的180m2实际上说的是现在的房子。

  现在的人越来越物质,说的一点都不错。当我们的爱情和婚姻与物质中的房子挂钩的时候,当我们的理想仅仅是为了物质中的房子而奋斗的时候,我们真正的爱情与理想还存在么?难道真正的爱情与理想需要用物质来衡量么?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很难想象会有像杜甫一样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的人。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将这句话死记硬背下来,不明白其中的内涵,甚至当我们进入大学校园或者社会的时候,远离考试远离圣人,我们连这句都想不起来。我们能想起来的是我们想要去享受的优质生活,去享受相对于中国其他几亿人民的奢侈生活。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悲哀。

  理想不应该用物质去衡量回报,去衡量是否实现。我们太过于看中物质的拥有,其实十几平米或者几十平米,有我们容身之处,有我们的栖息之地,不就足以?何必追求过大的空间?用如此大的物质空间束缚住我们本应无限的精神世界?在网上看到一个蛋巢,是北漂青年在路边建造的一个家。这个家的存在争议不谈,只是想说这个青年的创意和他的朋友们在蛋巢里的聚会。虽然简陋,但是这个家为他和他的朋友带来无限的精神世界。房子的大小能够限制一个人的物质活动范围,但却限制不住他的精神世界,更不会限制住他的理想追求。

  物质生存的压力让更多的人麻木的生活。在回到本部的地铁上,人们麻木的脸庞千篇一律,他们默默的走着,不说话。如果有一天“”的错误再次犯下的话,我们还有那么多肯说真话的人么?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中勇敢提出大跃进的错误,提出正确的经济论调,也因此被打成“里通外国”的叛徒,直至含冤而去。在那么大的压力之下,张闻天没有说过一句谎话,没有冤枉一个好人,甚至还不断的上书自己的意见。如今,还有人有如此胆量么?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因为上司的一句话就直接把自己正确的意见硬生生的吞下去了?

  对比张闻天的胆量和思想,我觉得自己离着一个优秀党员标准太远了。如何做到实事求是,不说一句谎话,保持自己的正直,这是我在今后中要一直思索的事情。我想,向党靠拢、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这一想法是目前能够促进我实事求是,要讲真话的动力之一。如何学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出世看待物质追求,入世的看待精神追求,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张闻天故居参观心得二

  今天中午,我们去了位于机场镇闻居路得张闻天故居,前两天刚刚下过雨,空气里都带着潮湿的味道,一下车,我们就看见路边的一个大牌子上写着“张闻天故居”几个大字。 我们先四处看了看,这里地处东海之滨,一条海塘——钦公塘横卧南北,浦东运河在村西缓缓流过。张闻天故居就在钦公塘东侧,故居屋前,现在是一片花木扶疏、郁郁葱葱的绿地,屋后有小溪、竹林。我们顺着一条小路走了不一会儿,就看见一排竹栅栏圈城的大院子,推门进去,引入眼帘的是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两边种着蔬菜,我们沿着小路走到正门前,屋檐下挂有陈云同志题写的“张闻天故居”黑漆金字的匾额,据说这里原来建一座木结构的秀才亭。

  走进正门是一个砖砌的院落,中间由南至北是一条清砖斜砌的通道。张闻天故居是一幢农村老式的三合院瓦房,坐南朝北是5间正屋,东西两侧各有3间厢房。房屋结构甚好,清水砖墙,竹篱护壁,木格窗棂,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民宅,一面正屋,两边厢房,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屋脊上有古代官吏形象的雕刻,显示房屋主人有较高的地位。正屋有五间,两侧厢房各两间,在西厢房外侧有杂用房四间,共十三间。这十三间分三次建成,先建正屋,后建厢房,再建杂房。正屋中间是客堂称孝友堂,是张闻天邀请至亲好友聚会议事之处。右侧是卧室,陈列着衫木大床、印花夏布蚊帐以及梳妆台、脚箱、开门厨等家具。这儿是张闻天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书房里陈列有小木床、书桌、书架和笔墨纸砚等文具用品,这儿是张闻天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

  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就出生于客堂西侧的一间正房内。张闻天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他共有兄妹5人,他是长子。他在这里上私塾,读小学,他的名字还是启蒙老师所取,源出于《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诗句。他幼年就勤奋好学,故宅东南有一小池塘,他常在这里洗笔砚,称为“砚台池”,现在尚能看到。

  张闻天故居于1990年8月修葺后开放,现在故居旁边开设了张闻天生平史迹陈列室。陈列分为青少年时期、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外交战线、庐山会议前后、““””时期以及人民心中的张闻天8个部分,以大量的图片、实物、史料生动地展现出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坎坷跌宕而又光辉的一生。

  故居被保护得很好,参观完故居后,我们受益匪浅,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意教育,张闻天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光辉一生,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庐山罢官、“”被禁,自始至终胸怀坦荡,公而忘私,忠于革命,他一生俭朴不为名利,使我们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张闻天故居参观心得三

  为了迎接“七一”参观了中共二大会址和张闻天故居,收益匪浅。首先来到了中共二大会址。这是一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石库门房子,是中共早期领导人李达在上海的私人住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等重大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1922年7月16日到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局成员、党的地方组织代表、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的部分代表共12人,代表195名中共党员在这里召开了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章程,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二大”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见证,党员从“一大”时的全国55名,发展为195名。12名共产党员代表全国的党员,在“二大”上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可令人关注的是,毛泽东缺席了这次会议。对此“二大”会址在展览中用美国记者斯诺的作品作了注解。据斯诺记载,毛泽东本人曾说,他本来也是要来开这次会的,但因为具体地址不清,当时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就错过了这次大会,他对此一直感到很遗憾。

  然后来到浦东新区机场镇,参观了张闻天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古朴大方的田园建筑结构,一下子就给人莫名的幽静感,让人心情平复。我们观看了张闻天先生的身平介绍记录片,张闻天自幼好学曾留学日本、美国、苏联精通三国外语,是中国共产党极少的具有留学多国经历的领导人。他年轻时就投身于我国的民主运动中,是在国内最早宣传马列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最令人敬佩的是张闻天对其儿女要求严格,他身居要职,从不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子女谋取私利,至今他儿女仍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在他病危之际,与其爱人商定由她执笔立下字据,将他们的存款全部作为最后一笔党费交给党。这些都生动地显示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勤奋好学,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伟大风范。

  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祖国的江山,抛头颅洒热血。至使我们能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因此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我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学习他们这种可贵的精神,既要坚持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又要明确现阶段的任务,脚踏实地做好当前的工作。

69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