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学习“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十篇

福萍1147 分享 时间:

老西藏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老西藏精神也在岁月的变迁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弘扬和学习老西藏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和学习“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

弘扬和学习“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一

“老西藏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是西藏军民团结奋斗共同铸就的结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就是对这一精神丰富内涵的生动概括。

自1950年初解放军进入西藏以来,驻藏部队、地方援藏干部与西藏各族人民群众一道,在解放西藏和建设西藏的伟大历程中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形成了传承至今的“老西藏精神”。作为我党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光荣传统之后的又一面光辉旗帜,“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老西藏精神”的确立与形成

“老西藏”这个用词,是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军进藏才逐步出现并确立其含义的。

1950年1月初,中共中央根据当时解放西藏的形势需要,作出了进军西藏的决策,并确定由西南局和西南军区担负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主要任务。为了统筹进军和经营西藏的工作,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以西南军区所辖第十八军为主组建了进藏部队。

在进军途中及胜利进驻西藏后,进藏部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并且积极参与了西藏地方的开山修路、开荒生产、平叛和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一系列艰巨的任务,为西藏的社会进步和地方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之后,随着西藏地方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建设的进一步展开,党和政府又相继派出多批援藏干部进藏。这些后期进藏的人员,将那些1954年以前进藏特别是第一批进藏的十八军部队人员尊称为“老同志”。60年代后进藏的援藏人员,又把50年代进藏特别是第一批进藏的称为“老西藏”,这一称呼在藏民中也逐渐传开。再往后,随着进藏人员的增多,人们也都普遍把80年代前进藏的叫作“老西藏”了,他们一致认为“老西藏”能量大,功勋卓著,为西藏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之把这些“老西藏”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十八军精神”或“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精神”的内容

“老西藏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是西藏军民团结奋斗共同铸就的结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就是对这一精神丰富内涵的生动概括。

“特别能吃苦”,就是在执行任务中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和苦中作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进藏之初,西藏地区的艰苦环境和落后条件,常人是难以想象的。当时,为了填饱肚子和发展生产,十八军的指战员积极响应军委“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沙滩要菜”的号召,立足高原,艰苦奋斗,用鲜血和汗水开荒生产了大批粮食和蔬菜,使部队在高原上站稳了脚跟;并且以“叫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在世界屋脊上修建了川藏、青藏公路,使生命禁区成为坦途。之后又经过一辈辈“老西藏”们的艰辛付出,逐步改变了西藏地区的贫穷落后面貌。

“特别能忍耐”,就是在高原地区长期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老西藏”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坚韧不拔、以祖国大局为重的自觉忍耐精神。西藏地区所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这里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因为空气含氧量少,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以至于刘伯承、彭德怀同志认为进军西藏无异于“第二次长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老西藏”们听从党中央号召,以祖国建设大局为重,数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毫无怨言扎根边疆,忍受住了自然环境的艰苦与物质条件的匮乏,以顽强的精神毅力,在这片广袤的高原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不少人还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特别能战斗”,就是在履行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中,体现出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和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进藏之初的昌都战役中,英勇的十八军将士英勇无畏、克敌制胜,粉碎了少数分裂主义势力妄图分裂祖国的图谋。进藏之后,戍边卫国成为进藏部队肩负的重要职责。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参战的十八军部队人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顽强作战,最终取得了作战的胜利,捍卫了祖国边疆的神圣不受侵犯。后来,毛泽东对这一精神大加赞赏和肯定,并且号召全国军民学习弘扬这种精神。

“特别能团结”,就是在与藏地各民族各阶层相处的过程中,驻藏军民能够模范遵守党的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注重团结民众,具有坚强的组织纪律观念。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对此,早在十八军受令进藏任务之初,时任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就郑重交代军部领导张国华同志,进藏部队所担负的任务不完全是单纯的军事任务,更重要的是政治任务,要慎重稳进,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进藏部队和干部牢记嘱托,以勤政爱民的实际行动,做到了与西藏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最大程度上团结了西藏各阶层人民,消除了汉藏民族隔阂,加强了民族团结。

“特别能奉献”,就是在长期的驻藏援藏期间,一批批“老西藏”们表现出的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建设西藏不是一朝一夕、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长久地投入、持续地建设,必须立足于长期建藏思想。长期以来,一批批援藏干部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在雪域高原上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心血、汗水和青春。修建川藏公路,10万筑路大军在冰峰雪岭之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几乎每向前延伸一公里就有一名同志献出宝贵的生命。青藏铁路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有4万多名建设者为它的修筑付出艰苦努力。

“老西藏精神”的时代价值

抚今追昔,西藏目前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一代代“老西藏”们的艰辛付出;展望未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老西藏精神”都将是助推西藏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谈到了“老西藏精神”的重要性,认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要继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这实际上是在新形势下为更好推动西藏科学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是对广大援藏干部的激励和召唤。

“老西藏精神”是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进藏之初,旧西藏的经济条件落后,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没有现代的工业,只有农牧业和少量手工业。一批批援藏干部发扬“老西藏精神”,牢记党的嘱托,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信念,扎根高原艰苦奋斗,演绎出了一幕幕青春无悔、气壮山河的壮丽凯歌。自1959年民主改革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不仅建立起了现代的工业和交通通信业,原有的农牧业、商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辩证法的最生动体现。

“老西藏精神”是捍卫祖国边疆、巩固国防的锐利武器。西藏作为中国神圣领土不可侵犯的一部分,既身为国防前哨,又是祖国的深远大后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部队进藏之初,毛泽东曾深表关切,提出“进军西藏,三年一换,以励士气”。在1952年修路最艰苦的时候,我驻藏部队上书请求长期建藏、边疆为家,就是充分认识到长期驻军对于守卫祖国西南边防的重要意义。西藏边防线山高路险,气候无常,条件虽然艰苦,但驻藏部队勇挑重担,以苦为荣、以苦为乐。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戍边将士用生命诠释了“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的永恒誓言,守护着西藏人民,保卫了边疆安宁。

“老西藏精神”作为我党光荣传统的延续与发展,是新时期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光辉旗帜。“老西藏精神”,实质上就是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民族大团结的精神、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发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这一精神,产生于西藏这样一个特定的地域环境和时代背景之中,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西藏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一样,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弘扬和学习“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二

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从严管党治党走深走实,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带领各族群众应对风浪考验、战胜困难挑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强政治力量。

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几十年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在雪域高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是各族儿女的共同心声。

加强党的建设,就要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应对重大斗争、防范重大风险的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长期以来,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西藏党员、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要关心爱护西藏干部职工,完善好、落实好工资收入、住房、就医、子女入学、退休安置等各方面支持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重视健康保障工作,研发并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党委要高度重视涉藏工作,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四省涉藏工作的支持力度。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承载着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深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力保障,有全国人民大力支持,有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一个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必将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巅。

弘扬和学习“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三

“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1950年3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在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上发出铿锵誓言。为解放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的百万农奴,十八军指战员背上装备,高原行军3000公里,历时一年零九个月,胜利进藏。

自和平解放西藏以来,驻藏部队与地方赴藏干部、西藏各族群众一道,在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伟大历程中,艰苦创业、英勇斗争,逐步锤炼形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藏,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生活条件艰苦,仍属于贫穷、落后的农奴制社会地区。十八军进驻西藏后,全军积极响应军委“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沙滩要菜”的号召,立足高原,在拉萨河畔的荆棘林中、沙石滩上开荒种地,全心全意为藏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很快得到群众认可。

与西藏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最大程度团结西藏各阶层人民,“老西藏精神”一步步发展凝结起来,增进了民族团结,演绎了鱼水之情。从进藏途中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到官兵人手一册《进军守则》,行军中秋毫无犯,宁肯在风雪中挨冻,也不进喇嘛寺住,他们以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赢得了藏区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在1950年昌都战役中,藏族同胞踊跃支援前线,出动大批牦牛和骡马为部队运粮运物,组成担架队为部队抬送伤员。

70年过去了,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老西藏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他们广泛深入农村基层、牧区学校,送医疗、送教育,从思想和物质两个层面入手,竭力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的状况,开创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条公路、第一座电站、第一座桥梁、第一个邮局等200多个“第一”。从修筑川藏公路倒下的烈士,到年仅49岁就因公殉职的张贵荣将军,再到“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雪域高原好军医”李素芝,等等,他们与千千万万个建设西藏的党员干部一道,在“老西藏精神”引领下,艰苦创业,使得西藏旧貌换新颜。

进入新时代,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用汗水和热血续写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弘扬和学习“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十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44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