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宋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_宋伟事迹学习心得

若水221147 分享 时间:
  新闻联播报道了北李庄村第一书记宋伟先进事迹,在线学习网为您整理了学习宋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这些心得体会都是围绕着第一书记两学一做工作展开的,希望这几篇学习心得能够为您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北李庄村第一书记宋伟先进事迹心得序(心得体会在下面一部分)
  河南省委组织部选派的北李庄村第一书记宋伟驻村2年多来,通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放大党员作用、做强支部,让一个贫困村的面貌悄然变化。
  近日,北李庄村评选优秀党员,全村63名党员只评5个,竞争相当激烈。而2年前,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宋伟第一次组织党员开会,连人都聚不齐。
  当时北李庄村921户村民中,贫困户有203户。村民急需脱贫,但作为群众“主心骨”的党支部却不给力。宋伟决定首先要加强党组织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他给“两委”立规矩、明分工、定职责,要求有能力的党员至少联系1名贫困户,每年为贫困户至少办1件实事;村委会必须每天有人值班,让群众有事随时能找到人,脱岗3次的将被上墙通报,并视为自动离职。
  人心聚拢了,事就好干了。上任2年来,宋伟带领全体党员,为村里引入了服装厂、门帘厂和家具加工厂,建起了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截至2016年底,全村贫困户仅剩22户53人,贫困发生率为1.63%。
学习宋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_宋伟事迹学习心得
  学习宋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民生脉动总关情。“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能否如期实现目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着战略性的意义,为此,中央作出了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农村任第一书记的决策。身背重托、肩扛责任,“第一书记”该打造属于自己的“书记范儿”,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发展经济,带领村民啃掉贫困这块“硬骨头”。
  迈开步子会看。所谓会看,就是要家家到、户户访,对扶贫村的村情、民情、贫情认识清楚、定位准确,为找到扶贫“切入点”打下坚实基础。“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贫困村有大有小,人数有多有少,情况纷繁复杂,“第一书记”要完成使命,就不能凭经验办事,更不能闭门造车。同志们多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看,掌握每一户甚至每一个人的“致贫因”,才能更快的配出“脱贫药”。
  撸起袖子实干。所谓实干,就是要对提出的对策抓紧落实,将关注点聚焦在脱贫成效上。“空谈,干群背对背,实干,干群心连心”。精准脱贫的成效直接关系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成败,措施如何出实效,应当是“第一书记”们考虑的关键所在。只有及时扎实推进,不折不扣执行,“准”政策才能产生预期中的“实”效果。要创新扶贫攻坚机制,努力补齐短板,不让扶贫项目成摆设,尤其要走出“一批了之”、“竣工就完事”的误区,不断在项目实效的持久性上想法子,不断向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高标准靠拢,让好的政策与当地实际无缝对接。
  放下架子示范。所谓示范,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正面形象赢得点赞和信任。“只有做好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当好群众的带头人”,“第一书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代表,更是党员的主心骨、村民的领头雁,更要学在前列、做在前列,不搭花架子,不做无用功,重视百姓意愿,实现民之所愿、所盼。脚要常沾泥土味才能品得出民味,转型升级、爬坡过坎,就要毫不畏惧、迎难而上,“第一书记”主动有为、敢于担当,襟怀坦荡、目光长远,跳出庸俗的得失观,不为个人的一时得失所累,才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迈开步子、撸起袖子、放下架子,这样的工作状态才是群众期待看到的干事样;会看、实干、示范,这样“书记范儿”才是群众期待看到的领导样。“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愿我们的“第一书记”心怀百姓、为民办事,真正以扶贫脱贫的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立新功。
  学习宋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对第一书记来说,“第一”的含义不仅仅只是“一把手”“第一负责人”,“第一”还是一种模范、一根标杆,更是一种使命、一种担当。第一书记既要当好“火车头”,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标准、一流的成效在各项工作中身先士卒,树立典范,又要把责任举过头顶,在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挑起担子,一马当先,做到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为党和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第一”名副其实。
  第一书记要做转变作风的“第一表率”。人心齐则泰山移,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一道脱贫攻坚,首先要有良好的作风来凝心聚力,才能把广大干部和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汇集起来。作为这项事业的核心和“领头雁”,第一书记从被选派到基层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放下“官架子”,摘掉“官帽子”,主动转变作风,不打官腔,不讲空话,和群众拉手说话、贴心交流,同甘苦、共劳动,向群众展示新荣新貌,才能赢得老百姓信任,也才能在干部队伍中树立表率,为基层带来新风,带动队伍作风转变。
  第一书记要有解决问题的“第一担当”。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越是优秀,就越要担当。第一书记的“第一”是先进和优秀的象征,既带着组织的信任,又带着群众的期盼,担子不轻,责任不小,而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碰到“险滩”和难啃的“硬骨头”,在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第一”就是军令状,要求第一书记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做第一责任担当者。因此,第一书记不仅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还要具备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和素质,更要保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耐力。
  第一书记要当干事创业的“第一先锋”。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理想的实现只靠实干,不靠空谈。第一书记不能光说不干,只有“干”字当头,才能彰显共产党员本色,也才能真正带领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全面小康。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先锋”,第一书记不仅要以决战决胜的勇气“肯干”,还要以百战不挠的韧劲“苦干”,更要以多谋善断的智慧“巧干”,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将自己的全部力量激发出来,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关键在于选准派强优秀干部,组织之所以把这样的干部称为第一书记,说明“第一”既是称号也是鼓舞,第一书记必须把“第一”当成使命和责任,努力争做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的第一,时刻走在前面,才能让“第一”名副其实。
  学习宋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农村工作具体实在,多而杂、繁而重,各级组织选派的“第一书记”进村工作,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是要负起责任、干出实绩,要做到扛着“三严三实”进村,熟悉锅碗瓢盆,真正和农民交上朋友,做上亲戚,切实做到精准扶贫,促进发展。
  笔者认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要树立威信、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就得做到“脑勤、口勤、腿勤、身勤”,在实际工作中边学边干边思,才能卯足干劲谋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脑勤,善“思”。作为驻村的第一书记,直面百姓,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第一书记们树立“办法总比问题多”为民理念,集自己聪明才智替百姓谋民生之利。在工作中,开动脑筋,多想点子,深度的追问自己如何能够把服务百姓的工作做得更好一点,切实的把百姓现实需求与地方长久发展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要把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深入自己脑髓中,多方谋略,大胆创新,勇于冒险,真心实意的为百姓多谋事、多干事。在服务百姓的实际工作中更应根除怕、推、躲、拖等“懒”官思想。在面对日常工作时多谋一个“好”子,应对复杂工作时多想一个“全”字;在具体处理棘手问题时多思一个“点”字。
  口勤,善“问”。一是问情。通过深入走访、座谈和调研,做到知农村情,知群众情,知需求情,知发展情。二是问暖。对生活困难党员群众及时给予热情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三是问计。大道至简,农村发展愿景一定是来自群众内心的真实反映。虚心求教,问计于民,可以更好地集中智慧,群策群力,把农村发展和群众意愿统一起来,把群众建设农村的热情调动起来,形成团结一致,上下同心,共同建设和发展农村的热潮。
  腿勤,善“跑”。一是勤跑家入户,多和群众交流谈心拉家常,说知心话,啦实在呱,拉近干群距离,贴近干群感情,做群众的知心人。二是勤跑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村土地、水源状况,生产种植结构,掌握群众对科技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指导和培训。三是勤跑社会资源。“第一书记”不但要能“蹲得住”,还要能“跑得来”。寻求单位和社会支持,是“第一书记”非常重要的职责。根据农村面临困难和群众需求,多联系帮扶单位,多寻求社会资源帮助支持,多方位筹措资金,多渠道争取项目,形成推进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合力。
  身勤,善“干”。一是实干,抓基础。群众看任职干部是否浮夸,关键是看他们能不能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第一书记”必须要做到带头实干,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点点滴滴做起,把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工作夯实做好。二是真干,抓落实。落实能力是考验”第一书记”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书记”要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把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巧干,抓创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第一书记”要从农村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立足实际上项目,立足发展求创新。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积极投身到农村建设中去。
  学习宋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任职,是新形势下解决基层组织断层问题、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推动村域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第一书记”进村,是为了给农村增添活力,输入血液,让农民从贫困中脱离出来。“第一书记”不是“乌纱帽”,而是“责任帽”。围绕当前农村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选准着力点,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是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关键,应在基层发挥该有的作用。
  发挥建强基层组织的作用。坚持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对村“两委”班子不健全的要协助配齐,着力解决班子不团结、软弱无力、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防范应对宗族宗教、黑恶势力的干扰渗透;大力培养村后备干部,着力解决后继乏人等问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严肃党组织生活,着力解决组织制度形同虚设、长期不开展党组织生活等问题;推动落实村级组织工作运转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干部报酬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基础保障,建设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发挥推动精准扶贫的作用。要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动政策落实。围绕“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结合“民心党建”工程、“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等任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开展“民情大数据”建设,帮助村“两委”制定和实施脱贫计划,协调整合各行业部门涉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帮助选准发展路子,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造血”功能。
  发挥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要广泛开展法制、法律、法规宣传,引导村党员干部群众增强法治观念,教育群众知法、守法、用法。认真开展群众走访、矛盾纠纷排查,了解掌握当地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群众的所需、所盼,及时发现处置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健全信息直报速报制度,对于驻地出现的群体性事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作好疏导和信息报送。
  发挥为民办事服务的作用。要指导所驻村充分利用现有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带领村级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经常入户走访,了解群众诉求,听取意见建议,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关心关爱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发挥提升治理水平的作用。要推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落实“四议两公开”,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促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实现村事民议、村事民治。严肃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努力解决优亲厚友、暗箱操作、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帮助村干部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动。
  学习宋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坐而论道的清谈不行,满腔热情的呐喊也不够,靠他人的施舍更不现实,唯有以“实”为本、实干惠民。作为“第一书记”就该做实《通知》规定的事。
  做实基层组织建设的事。“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作为“第一书记”,就应该抓住村级班子建设这个“牛鼻子”,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工作全过程。要强核心。要帮助支部书记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引导村级组织实施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虚心学习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致富经、管理经、处事经,让他们在发展产业、运作项目、处理村内事务中摸到门道、积累经验,提高致富带富、治村管村的能力。对一些村“两委”班子不健全的村,“第一书记”要协助乡(镇、街道)党(工)委物色、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选好带头人,健全、建强村班子。要建制度。要围绕村务发言人制度、党支部和党员活动、村民代表议事、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抓落实,促使村干部公道处事、一心为民,推进村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育骨干。要和支部书记一起,做好教育培训、发展党员、群团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注意发现后备人才,给优秀青年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培养,条件成熟的及时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推到村干部岗位,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为村级发展培养优秀后备力量。
  做实推进精准扶贫的事。通过摸底排查,逐一分析贫困户的贫困根源,以钉钉子精神,精准制定帮扶措施,一户一户帮,一户一户脱贫。要吃透上级相关扶贫政策,帮助村支两委制定和实施脱贫计划,组织落实扶贫项目。要围绕“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帮助村支“两委”制定和实施脱贫计划,帮助选准发展路子,协调整合各行业部门涉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造血”功能。要在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上多动脑子,出实招、见实效,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努力实现强村和富民的统一。要落实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的各项要求,将其具体化、项目化、措施化,使之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做实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作为“第一书记”,要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理顺群众情绪,确保任职村不发生集体、越级上访、大的治安刑事案件。对群众一时不理解的事情,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沟通、说服、解释工作,把政策讲清楚、把道理讲透彻;对已经发生信访问题的,要注重从源头上入手,跟进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要倡树文明新风,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引导村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促进村风民风好转。
  宋伟先进事迹介绍
  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是中央和省委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扶贫双联行动,确保贫困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从2015年8月起,我省在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选派1.2万多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那么,第一书记们到村后都开展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思路可供其他村的第一书记借鉴?从今日起,本报联合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扶贫行业协会推出“扶贫攻坚当先锋,第一书记在行动”栏目,为您讲述身边驻村精准扶贫的那些事儿。
  作为省农业厅选派到国家级贫困村——滑县慈周寨乡北李庄村的第一书记、农业遥感监测中心副主任宋伟在8个月的时间里,从初到北李庄村的不适应,到如今成为村里的一分子,感慨颇多。
  为了尽快摸清村情民意,打开工作局面,2015年8月27日,也是宋伟到北李庄村报到任职的第二天,就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掌握村里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对村里贫困户、老党员、孤寡老人、致富能人进行了走访座谈;召开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就北李庄村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商讨、沟通与交流。
  了解村里详细情况后,宋伟便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按照“一户一册”为全村200户贫困户建立了扶贫工作台账,针对存在的问题厘清工作思路,统一干部思想,锁定工作目标,如今成效逐渐显现。
  狠抓班子队伍建设
  据了解,北李庄村全村3196人,耕地475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全村共有党员66名,其中60岁以上的34人、40岁以下的20人,有发展产业的11人,成立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3人,有致富带动能力的15人。
  “村民富不富,主要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干部。”宋伟坚信,只有让党旗飘起来、支部强起来、干部动起来,群众才会“心气足、干劲大”。
  按照“带好班子、带强队伍”的思路,宋伟重点加强班子成员素质能力建设,在加强班子成员教育管理的同时,组织班子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外地先进技术,借鉴外地先进发展模式,促进本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为了给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积极培养新生力量,宋伟重点培养年富力强、有一定经济头脑、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知识青年、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不断壮大党员队伍;落实好“三会一课”,健全党的生活制度,提高支部战斗力,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班等形式,让党员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市场经营知识、种养科技知识等,增强本领和办事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路通则财通。”由于村里硬化的街道路面常年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已经出现路面破损现象,给村里的农副产品以及木材加工品销售带来极大的不便。
  “再过两个月你再来看看,道路就会修好,村里的蔬菜也能吸引来更多的客商。”宋伟对记者说。
  在村委会院内,宋伟指着院子的南边告诉记者:“这里将修建一个文化广场,背面修建一个健身广场,这样村民就可以有一个集中的娱乐场所,更好地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为使村民做到不出村就能办事情,宋伟和村“两委”建立了便民服务制度,在村内中心位置建设便民服务大厅,成立便民服务领导组织,制定服务目录,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并明确每天安排1名村干部轮流在便民服务大厅定点坐班,了解群众的各种诉求,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种困难,收集登记村民需办理的事项,统一到政府办理。
  按照精准脱贫一户一方案的要求,宋伟将全村200户贫困户分为有技术但无就业门路、有劳动力但无主要产业、有重病患需医疗救助、无劳力需政策兜底四类,分户建立了脱贫台账,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奔康致富的劲头和“不等不靠”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狠抓主导产业培育
  近年来,北李庄村利用土地多、近靠国道的优势,发展蔬菜产业和木材加工产业。
  在调研中,宋伟了解到:该村木器加工厂散乱小,存在安全隐患,且24家木器加工厂分布较散、管理混乱、规模较小、没有自己的品牌、利润较低、销售渠道不畅;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低,大多村民没有得到科技知识培训,农作物和蔬菜种植还是凭老经验、老做法进行种植与管理,缺乏科学的种植、施肥与管理等科技知识。
  了解情况后,宋伟及时将情况上报给省农业厅,省农业厅派出科技扶贫组到北李庄村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为广大蔬菜种植户进行授课讲解并走访蔬菜种植户,详细了解蔬菜种植习惯和种植意向。
  土肥专家对该村3处典型的大棚进行了田间土壤养分采样,经后期分析,针对田间大棚的土壤肥力,给出蔬菜种植施肥指导方案;遥感监测专家对该村村落边界、农田边界进行了地面定点、定位测量,之后利用遥感影像绘制北李庄村行政区划图,为村里科学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并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定点科技扶贫活动,提高了北李庄村群众蔬菜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使群众掌握了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全面脱贫打下了良好基础。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但对于宋伟来说感慨颇多。他知道只有真心沉下去,融入群众,真正为民解困解难,做好群众的“分忧人”,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好第一书记不能盲目地干,只有指导村“两委”厘清发展思路,帮助群众找到脱贫路子,当好脱贫的引路人,才能实现如期脱贫。
26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