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中山阅读心得

韵仪1147 分享 时间:

孙中山富有超乎常人的求知欲,嗜书如命是出了名的。他对友人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日不读书,即不能生活。”此话不虚,他一生读书的时间比革命的经历还要长。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关于孙中山阅读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

关于孙中山阅读心得1

读书对孙中山而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孙中山先生在东京从事革命活动时,得到了日本友人犬养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平日时相往来,无话不谈。一天两人又见面了,犬养毅问道:“我每次看望孙先生,谈不了几句,先生就要讲革命。先生于革命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嗜好呢?”

中山先生不假思索回答:“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博览群书通天晓

博览群书,确是中山先生的一大嗜好。他早年随兄长孙眉去檀香山上学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华盛顿、林肯等几位美国著名总统的传记。回国后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专心致志攻读正课外,利用点滴时间,广泛涉猎中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书籍,同学们赞赏他的见多识广,给他取了个“通天晓”的雅号。手不释卷啃面包

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后,遭满清政府通缉,长期流亡外洋,虽颠沛流离、环境险恶,然好学如旧。在英国栖身时,他成了英国图书馆的常客,图书馆开门迎来的第一位读者是他,最后一位离去的读者又往往是他。他去图书馆时,除了信奉“不动笔墨不看”书外,还随身带有面包,到了该吃饭的时间,就啃面包充饥,又不耽误看书。

据中山先生的秘书黄昌谷回忆:“孙先生一生的生活,总是手不释卷,从前在旅途中,别的东西很少,但总得带上关于革命方面的最新的出版物,一有空就仔细阅读研究。孙先生自己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先生爱读书至此等程度,实是古今中外少有!”伙食费成购书钱

辛亥革命前二年,孙中山先生再次去欧洲,在华侨中宣传革命主张,辗转到达英国的伦敦时,身边的钱快用光了,于是尽量节约开支,一日三餐吃的都是价贱的大众面包。几个留学生知道后,凑了四十英镑送去,让他改善伙食吃得好些,中山先生推辞不了,只得收下了。

一个星期后,那几个学生去看望中山先生,见他吃的仍是大众面包。原来他把这些英镑都买了书,书的内容都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如卢梭的《民约论》、富兰克林的自传等等。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转而攻击革命党人。孙中山先生在上海领导讨袁护法斗争,因手头拮据,规定每天的生活费限于二元。

一次,在卫士马湘的一再劝说下,他带了些钱出门,准备购买几样生活必需品。途中经过一家书店时,中山先生径自弯了进去,选购了一捆线装书,连回家的车费都没有了。还向马湘解释说:“书是精神食粮,比生活用品更需要,所以先买了。”

关于孙中山阅读心得2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说。

一天,先生又教了一段课文。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能背了。可是,文章里的意思,他还有些不明白。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念书的同学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也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关于孙中山阅读心得3

为传统文化扶元

孙中山对中国文化价值持有肯定的态度。他少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进而得益于四书五经的薰陶。一名收藏过孙中山书籍的人说,他有一册孙中山读过的《大学》,书里有很多批注,在“明德亲民”“格物致知”等处,批注尤多。这便是具体的说明。

相对而言,孙中山对中国文化,对修齐治平的哲学具有宏观把握,却缺乏通晓细微的功底。比如,他在《民族主义》“第六讲”这样解释“修身”:“像吐痰、放屁、留长指甲、不洗牙齿,都是修身上寻常的功夫,中国人都不检点。所以我们虽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识,外国人一遇见了便以为很野蛮,便不情愿过细来考察我们的智识。”缺乏对陶冶身心,涵养德性的全面理解。

再者,孙中山也不会写律诗,他人生唯一一首“挽刘道一诗”(收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诗稿是由江西萍乡人汤增璧(同盟会会员)代撰,其原文如下: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遗业艰难堪,谁与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风嘶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何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然而,这不影响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古今中外的书籍是为现实服务的,是为今人所用的。有如《孙文学说·行易知难》所指出:“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则在学者正当宝贵此资料,思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査,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矣。”其读书理念,实为后辈参照的准则。

孙中山对中西文化有辩证的审视。他赞美西方的物质文明,更推崇中国修齐治平的古代哲学的功用。当新文化运动一些极端人士提出“全盘西化”论调的时候,孙中山毅然起而发声:“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且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有利于民族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坚信:“有了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没有书香,就没有师承;借鉴不能忘本,回归不可返祖。他对忠孝所作出的现代阐释,是对新文化运动审视的结语,不乏唯物辩证的思想之光。晚年,他一再强调:“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但是我们东洋向来轻视霸道的文化。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用这种仁义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不是要人畏威。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我们中国的古话就说是行王道。所以亚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他奉劝日本人不要做霸道文化的“鹰犬”,要做王道文化的“干城”。阐明“中国从前讲修身,推到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是很精密的智识,是一贯的道理。像这样很精密的智识和一贯的道理,都是中国所固有的。我们现在要能够齐家、治国,不受外国的压迫,根本上便要从修身起,把中国固有智识、一贯的道理先恢复起来,然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复。”

对华夏文化的推崇与敬仰,孙中山可谓自始至终。他的《家事遗嘱》,文字朴实而意味深长:“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善也,伟哉!时人谁曾想到,孙中山把“书籍”置于家产的第一位?这在悠悠的中国历史上,可曾找到第二人?

关于孙中山阅读心得4

为“读书生活”节食

对孙中山而言,读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头等的生活。

一次他流亡英国,费用相当拮据,需受人资助方能生活,但他总是想法悭出一些钱来买书,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时称《民约论》)、富兰克林的自传、《拜伦诗选》,还有不少关于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书籍。他说:“生活苦点没关系,两个小面包可以当一顿饭,一两顿不吃也没关系,可不看书就受不了了。”

1909年,孙中山赴欧洲向华侨宣传革命,筹募革命经费,辗转抵达伦敦时,川资快用光了,吃的是贱价的大众面包。几位留学生得知,凑了40英镑送去,请他吃好些。他将钱收下,但一个钱也没有用于加强营养,全都买了书。不日,这几位学生又来探访,听说他把钱都买了书,担心他缺了营养影响身体。他微笑着说:“生活苦一点无妨,我已习惯了。一顿饭不吃不要紧,一天不读书就受不了,便会追不上时代。”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难日本,生活十分窘迫,好友曹亚伯等筹了40镑给他付旅馆的租金和伙食费,岂料他将全部款项都拿来买书了。孙中山在上海领导讨袁斗争期间,因手头拮据,规定每天的生活费只有2元。一天,奈何卫士马湘的再三催促,他上街打算买些生活必需品。路上经过一家书店,他径自拐了进去,买了一大捆书,连回家的车费都没有了,回来向马湘解释说:“书是精神食粮,比生活用品更重要,所以先买了。”

孙中山的秘书黄昌谷回忆说:“孙先生一生的生活,总是手不释卷。旅途中别的东西很少,但书是必带的,一有空就认真阅读研究。他自己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先生爱读书至此等程度,实是古今中外少有!”1922年的一天,孙中山见报上一则美籍律师佑尼干在沪逝世,由美籍领署代为拍卖其藏书的消息,便将书全部收购下来。这批书送到他寓所后,不到3个月,孙中山即去广州,很多书上都已落下批注。《瑞士政府》就是其中一本。

孙中山特别喜欢研究各种海陆地图,因写作需要,常请人代为购买。他对世界地理尤其中国地理极为熟悉。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仅1918年到1924年的藏书),计有1923种共5230册图书。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理论、文学、教育、宗教、科技等12大类。中文之外,还有英、法、日、德、俄、希腊、朝鲜、拉丁等17种文字,很多书出版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从《建国方略》提出在全国修建20万里铁路及疏导黄河、治理淮河水利工程和如何建设各大港口等一整套实业计划,就得益于地理方面的学问,可审视其因果明证。

买书是为了阅读。孙中山无论在流亡海外,抑或是革命征途之中,总是与心爱的书籍相伴随,始终以读书和革命并行。在他认知中,“革命须有高深的学问”,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个人嗜好,更是为革命而学习。要有高深的学问必须读书,“一旦融会贯通,自然可以发扬革命精神,……不然便追不上时代,一个人追不上时代,便会变成落伍者”。

黄季陆对孙中山藏书的来源做过忆述:“我考察研究中山先生何以嗜读新书,而又能很快的得到许多新书供他浏览的原因,一直到他逝世以后才完全明白。第一、因为他是举世皆知的中国革命领袖,有若干新书出版,可能是由著者尽先寄赠请他批评;第二、据我所知,在中山先生个人方面的支出,每月固定有一笔开支,那便是他的购买外国书报的费用。在广州大本营时代,此项开支每月约毫洋三百元,值美金为在一百五十元左右。他生活非常俭朴,这笔支出可能是他个人方面最大一笔了;第三、他是几个外国书店的经常顾客,可能有若干新书出版便由书店首先寄给他,也许他与书店事先有一约定也未可知。凡此种.种,都是他在研究新知上所具有的特别便利,而为他人所不易有的。当他在世时,他在国内常住的上海、广州一些地方尚无完善的图书馆,无从供他的利用。如果他没有上述一些特别的便利,有关外文书报的利用,就不很容易。”

关于孙中山阅读心得5

孙中山富有超乎常人的求知欲,嗜书如命是出了名的。他对友人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日不读书,即不能生活。”此话不虚,他一生读书的时间比革命的经历还要长。

孙中山9岁入乡塾,12岁在檀香山就读西式学校,旋在香港、广州辗转求学,189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断续计时十五年。如果把他读书时间划为两个时段,那么大学毕业前的十五年具有基础式、灌输式的特点;此后人生的三十三年则彰显自觉式、研究式的成色。再者,如果说他入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悬壶医人,那么入世后读书的使命便是探索医国。尤为可贵的是,他善于思考,长于比较,不为书惑,不作书奴。

为“革命学”读书

西学的背景,助长了孙中山读书的眼界,优化了中西兼容的天赋,从而升华了“不受人惑”,“重视合不合用”的读书方法。

对孙中山来说,书有两种,一是文本的书,从中吮吸理论学养;一是社会的书,实地考察促使理论升华。1896年10月底,孙中山于伦敦蒙难获释后,客居英国七个多月,展开胸怀,集中精力读书和参访。据1897年4月18日司赖特侦探社密探记述:“他的行动很有规律,几乎每天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馆,谭文街46号,霍尔庞邮局……在大英博物院,他不变的总是进阅览室,并停留几小时,偶尔为要吃些点心,就到布莱街金谷面包公司,有时仍回大英博物院图书馆,在那里停留至下午7时或8时。孙中山从获释到第二年6月离开伦敦之际,他一直频繁去大英博物馆图书馆,成为那里的常客。”图书馆开门迎来的第一个读者是他,最后一个离去的也往往是他。他的老师康德黎对他这段读书生活也有记实性的描写:“和我们一起住在伦敦的时候,孙逸仙从不在玩乐上浪费时间,他总是不停地工作,阅读关于政治、外交、法律、陆海军等方面的书籍,矿山及开采、农业、畜牧、工程、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也为他所注意。他坚持不懈仔细研究,所涉领域很少有人达到。”

孙中山的革命学说是读书和社会调研的结晶。打从1894年组建兴中会以后,孙中山则以反清革命为志业,不停读书,不断考察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寻求救国的真理,日积月累。1905年初,他在欧洲考察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审视物质文明,思考贫富不均,感悟到政治革命须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以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三民主义的思想胚胎由是而成。正是由于对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兼容并蓄,形成了他独特的“三民主义”理论。用他自己的话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曾当过孙中山秘书的邵元冲,与孙中山有过答问:“先生平日治学非常之博,于政治、经济、社会、工业、法律各种书籍,皆笃嗜无倦,可究竟以哪方面为专攻呢?”孙中山答道:“我无所谓专攻。”邵元冲不解:“那么,先生所治究竟是何种学问呢?”孙中山说:“我所治者乃革命之学问。一切学术凡有助于提高我革命知识和能力的,我都用来作为研究的原料,以组成我的革命学。”

孙中山读书过人之优长,是善于思辨,学以致用,不拘泥、不僵化,既不迷信盲从,也不轻视前人的思想成说。“五权宪法”和民权思想等,都与他广采博收且深入思考相关。“五权宪法”理论,既批判兼纳了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又融汇了中国古来文化关于监察与考试等优秀成果。他富于比喻,多次提示“民族”、“民权”、“民生”三个主义,“和美国大总统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层意思,完全是相通的”。这就是孙中山读书所获致的世界眼光和博大胸怀,无论对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他绝不意气用事、轻率排斥,也绝不迷信妄从,从而建树创获。

同盟会员陈劭先有回忆说:“中山先生除革命工作以外,惟一的嗜好便是读书。我记得在头山满宅谒见他时,他住的只是几间很小的日本式房子,书房里图书很多,特别是英文的报刊。他回国以后,无论是在兵马倥偬之中,艰困危难之际,也经常手不释卷。由于他好学深思,广泛地接触到世界的先进思想,所以在他的同代人中间,始终比别人更明了世界大势,见解更高更远。”

关于孙中山阅读心得相关文章:

读孙中山有感5篇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心得体会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读书心得500字五篇

初一年级读书心得作文范文700字

十月围城观后心得范文心得总结

晚清七十年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心得400字7篇范文

中国近代史书心得1000字5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

中国通史读书心得600字6篇范文

关于孙中山阅读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9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