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服务理念

若水221147 分享 时间:
      摘 要:学校图书馆在现阶段应进行目标创新、服务创新和角色创新,要利用自身优势,立足于满意服务向知识服务方面转化,给读者更好、更高水平知识服务的同时,加强个性化服务及数字化服务。
关键词:目标服务 创新 个性化 数字化
        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保存与传递、扩散的重要机构之一,它通过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信息,实现思想、知识信息的交流,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社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工作是教学、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
        一、个性化服务理念
        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是“用户第一”观念最充分的体现。所谓个性化服务是充分考虑读者的个人特点和独特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它包括个性化的检索方式、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个性化的用户界面以及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法。
        1.读者需求
        在现代化社会中,个人的自我意识有了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不再千篇一律,人们希望得到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接受。图书馆在工作中很少考虑到读者的个性,或者说认为读者应该努力适应图书馆所提供的标准,接触到的都是图书馆提供的相关文献,而并不一定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现代读者对图书馆无差别的信息服务提出了质疑,读者第一的思想在现代图书馆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图书馆要考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它。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一般是等读者上门,所有的服务基本是以图书馆为中心,可谓是围绕图书馆馆舍展开的。图书馆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把藏书收全,服务设施齐全,有比较舒适的环境,主要服务方式是馆内阅览、书刊外借、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图书馆满足于书刊的借借还还、取取归归的服务方式,由于机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服务工作有许多局限性,同时也束缚了服务人员的思想,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个性化服务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的文献只有统一的形态,无法对其进行分解、组合;图书馆的信息检索方法也只有统一的形式,无法适应每个用户的检索习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因此,个性化服务才成为可能,从为用户提供文献转变成为用户提供信息单元,数字化信息检索方式多样,处理方便,用户的个性化检索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二、数字化服务理念
        数字化服务的必要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现代图书馆自身的需要。
       1.社会对数字化信息服务的需求
        传统的信息交流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直接交流,信息传播要借助于中介机构。而数字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利用数字信息极为方便,足不出户就可获知最新的消息。现代图书馆作为促进社会信息交流的机构,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因此,加强对数字信息的整理、建设对现代图书馆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2.现代学校图书馆自身的需要
        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数字化信息需求将会构成今后读者信息要求的主体。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随意选取信息。现代图书馆在不断利用现代技术改善其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也要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以适应现代读者的信息需要及时化、个性化、快捷化的趋势。其次,数字化信息资源将会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走上现代化之路。最后,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特点使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数字化信息的交流传递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使得馆与馆之间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为现代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技术手段。
        由此可见,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学校图书馆应该对这一课题做细致的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咨询服务。
        文化需要交流与沟通,服务工作同样需要交流。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下,图书馆员工要和读者抛开一切界限,平等地交流与沟通,从中了解读者的需求,为我们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供保障,提高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服务水平。热情、高质量的服务是我们进一步营造我馆文化氛围的必由之路,如此达到共同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争取营造出一种良性的满意循环,打造出良好的学校图书馆形象。我们坚信,“能够共享的知识才能有力量”。
参考文献
1.戚建林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J].2003(1)。
2.宁英 邵佳 等 学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深化边缘交叉学科服务[J].2003,(4)。
3.周凤根 试论学校图书馆与满意管理[J].2003,(4)。
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