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风俗习惯礼仪

钰淇1147 分享 时间:

桂林有着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桂林风俗习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节日习俗

1.胜红衣节

龙胜县是多民族的自治县,红瑶是龙胜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妇女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故称红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亦称红瑶同胞一年一度的红衣节。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交换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品,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红瑶同胞能歌善舞,民间体育活动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十分有趣。红瑶妇妇女爱盘发,头发又黑又亮而且很长。红瑶姑娘爱比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要有文化、善言善歌、心灵美。因此,对山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使红衣节内容丰富、非常活跃。

一年一度的红衣节,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举行于龙脊山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2.民间对歌

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不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每每摆起歌台,一比高低,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有倾诉生离死别、崇尚忠孝的,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唱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歌声或激越高昂,悠扬动听;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诉;或轻呤浅唱、闲适洒脱……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最富特色。

3.福利五月八节

阳朔县福利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初八前后,由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祀活动。

五月初八,圩上各户扎起三尺六寸高的立式彩灯到镇上公公、婆婆庙前燃放,然后祭祀两庙中的一百余尊菩萨并将其抬、抱于大街上游行。随队游行的有文艺、体育队伍,舞狮、耍牌灯、踩高跷、八仙纸扎、锣鼓篷、故事台、旱船……等等。街道上一时水泄不通,人声沸鼎,鼓角连天,十分壮观。

婚俗

龙胜侗族抹黑脸婚礼

龙胜侗族年轻人结婚,婚宴过后还要举行一次奇特的婚礼——抹黑脸。据传一来是表示对新郎新娘爱戴,以此驱邪除秽日后平安无恙;二来女伴男伴相近亲昵,互相萌发爱慕之心,两家族可亲上加亲,更加亲密。

侗族定亲茶

龙胜县侗族婚俗。侗族青年情投意合、互赠信物,确定恋爱关系,送过订亲茶,才正式向社会公开。男方要准备糯米粑粑、米花和酒菜,请舅爷或叔叔送至女家。酒席上,由男方亲人向言方父母介绍男青年的性格、人品等情况,女方家里人也介绍女青年的情况。此后,男女双方都要恪守诺言,不能随意悔婚。

壮族夜婚

桂北部分壮族地区婚俗。也称壮族火把婚。婚期晚上,新郎带二三十人,点着火把,边走边唱,直往女家。到女家村寨边,先与新娘女伴对歌,一般总是让男方赢,男方再派一口齿伶俐的小伙子进寨,走近女方家门,又被姑娘们拦住,用歌声盘问,对答无误,才准进门迎亲。新娘上路,由二三十位女伴陪送,一路上边走边与迎亲男青年们对歌,在歌声笑声中,簇拥新娘,到达男家拜堂成亲。新人进洞房后,男女青年继续对歌,直到天明。通过对歌,他们互相认识、了解,有的交上朋友。进而缔结夫妻良缘。

端午习俗

挂艾叶:

每年端午节,桂林一带的百姓家、总喜欢挂艾叶和川福剑在大门口。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呢?这可就牵涉到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是唐朝未年,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英勇无比,杀得唐王朝的军队节节败退。这样一来,唐王朝的官兵、看见黄巢的军队,如同看见魔头。他们纷纷传谣:黄巢杀人八百万,他那把宝剑一出鞘,对方就要人头落地。

后尾,黄巢的娘也听说了这话,她老人家不相信,对黄巢说,要看看他那把神奇的宝剑。黄巢不肯、一再劝阻,他母亲也蛮固执,就是要看。黄巢只得叹了一口气,说道:“母亲大人,休怪孩儿不孝了。”当黄巢无可奈何地把剑刚抽出两寸来长时,只见寒光一闪,他母亲的头就滚落到了地上。黄巢见了,悲痛万分,但人死不能复生,他只好叫部下隆重地安葬了母亲。

这一下,黄巢的宝剑越传越神了,有的说,黄巢的宝剑会飞,谁要和起义军作对,谁要鱼肉百姓,就取谁的脑袋,那些为富不仁的豪门大户,听了这些消息,更是胆颤心惊。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脑袋呢?他们派出家仆四出打听,弄了好久,才晓得只要在家门口挂上艾叶和川福剑,就可保安全无事了。于是,他们赶快照此办理,收敛了往常的凶气,装出副和善佬的样子。后来,黄巢带兵经过时,他们才没掉脑袋。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黄巢为了避免滥杀无辜,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叫手下人告诉沿途经过地段的善良百姓,只要他们在门前挂上艾叶与川福剑,起义军就不会进他们的家门。

从那时起,端午节挂艾叶和川福剑的风俗就传下来了。

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桂林最为著称的是:阳朔绿豆板栗大肉粽,口味清淡宜人,清爽如漓江之水。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桂林风俗习惯礼仪相关文章:

桂林风俗习惯礼仪学问

桂林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桂林民族风俗礼仪学问

广州风俗习惯礼仪知识

建水风俗习惯礼仪知识

独龙族风俗习惯礼仪知识

广西北海风俗礼仪学问

贵阳风俗习惯礼仪学问

莫桑比克风俗习惯礼仪常识

侗族的风俗习惯礼仪学问

桂林风俗习惯礼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1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