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信仰文化礼仪

钰淇1147 分享 时间:

在甘肃,裕固族、土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信仰禁忌,这些传统文化习俗是千百年来固化形成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甘肃信仰文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信仰文化

河西走廊遥遥千余里,风沙大,植被稀少。绝大部分城乡散落在走廊之中和四山脚下,一部分农牧民居于深山老林中。他们的居住信仰集中反映在水崇拜、日崇拜、风崇拜和动物崇拜。民居建筑,讲究水源旺盛、阳光充足、避风性强。日常生活中,多有祭山、祭水、祭风、祭日的风俗。

陇东的庆阳地区,属高原平塬型地方,土地肥沃。这里的民居特别讲究与理想人格的同构,房屋规格、方位、朝向与家庭伦理密切相配,崇尚质朴风格与做人标准的内在联系。村落信仰、民居信仰与民俗活动化整为一,多神崇拜在民居中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平凉,地理地形呈多元化形态,民居状态也较为复杂。在房址选择、院落布局、房屋建造上,文化神秘主义始终左右着人们的行为,院神、洞神、水神等等,无不参与其间。

在天水地区,民居经历了从穴居到青堂瓦房,在环境选择上注重地质条件和水源;在方位上注重朝阳;在布局上注重条理;在建材上注重牢固。居落营建中,强调天、地、人“三才”对应,阴阳、五行和谐统一,特别注重龙脉、生气,达到“开天地准”、“与天地准”、“开天明道”的基本原则。

舟曲“婆婆信仰”民俗概述

“舟曲”之名源于藏语音译,汉语意为“龙水”。具体而言,舟曲指白龙江,属长江水系。舟曲地处甘肃省南部,为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县,西与迭部县为邻,北、东、南部分别与陇南的宕昌、武都、文县相接。该县虽属安多藏区的地域范围,但其语言非常复杂,在藏族三大方言区(卫藏语、安多语、康巴语)内以“方言群岛”著称。就宗教信仰的一般情况而言,汉族群体大多数信奉地方神“婆婆”,藏族群体大多数信仰苯教与藏传佛教[1]。但发展到现今,迎“婆婆”、祭“婆婆”已经成了舟曲各族群众参与度最高、最隆重的年节活动,早已超越了族际边界,变成了各族群众共享的信仰民俗,达成了共生共存,和谐统一。每年举行“婆婆”祭祀活动时,会有藏传佛教僧人参与到念经祈福活动中;而当藏传佛教寺院有重大佛事活动时,婆婆寺的神职人员也会参与其中。汉藏群众共迎“婆婆”早已是常态。

“婆婆”信仰主要盛行于舟曲白龙江沿岸各乡村。所谓“婆婆”非指某位特定的神灵,各村的“婆婆”不尽相同,有的供奉“太乙元君九天圣母子孙娘娘”,有的供奉“三霄圣母”,有的供奉“百子娘娘”,有的供奉“送子观音”。据说都是掌管婚育大全的女神,慈悲为怀,能帮助人们人丁兴旺、万事顺遂[2]。整个“婆婆信仰”是由多位“婆婆”依据固定排位顺序而构成的一个民间信仰体系,其中包含庙宇、祭祀仪轨、神职人员等要素。如舟曲县城的诸位“婆婆”依据自身地位的高低之别,分别供奉于天寿寺、隆兴寺、太阳寺、净胜院、驼岭山、龙山寺、清凉寺、西胜寺、洪福寺、楼台阁、宝峰阁、望江楼、百子楼等处。舟曲县所划分出的若干范围中,各位“婆婆”皆具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信众群体及所护佑的区域。县城之外以汉族为主体的村镇也与县城民众一样,严格恪守着自己区域内的“婆婆”信仰。当地信众认为,“婆婆”们不同于高高在上、出世间的佛教神灵与道教真仙,而是常伴百姓起居生活的入世神灵,虔诚供奉可保心想事成,故而信仰极为虔诚。

日常前往婆婆寺中进行上香祈愿等活动的大多是妇女信众,其中多为求子,故“婆婆”也被称为“子孙娘娘”。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二月十九和三月十九,舟曲县城的汉族信众会举行大型“会庆”来祭祀“婆婆”,以感念其护佑之情。亦有部分村镇的“会庆”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九、三月十九和七月十九。届时,广大信众聚集于寺院中叩拜、进香,而“婆婆”也在信众虔诚的“感召”之下,适时被花轿抬离寺院向信众“散福”,以示回馈。

“婆婆”会庆仪式中,当属农历正月十九日的祭祀最为隆重,这一日是“婆婆”出巡散福之日。当日清晨,诸位“婆婆”的信众们到达各自信仰的“婆婆”之所辖区域,聚集于寺院中等待活动开始。仪式初始,要将“婆婆”的行像③请入造型精致的轿中,轿上雕梁画栋,饰有八仙护持、麒麟送子等,外层有灯笼装饰包裹,正如“婆婆”缩小版的行宫一般。伴随着锣鼓、鞭炮及信众的呼声,轿子被抬到庙宇前方的院落之中,再将其包括伞盖、璎珞、童男童女像、十八般兵器等在内的“仪仗”请出,以黄色绸缎等将其装扮得精美华丽,最后为轿子加盖宝顶,等待夜晚出巡。待到日落之时,信众将供奉“婆婆”的轿子请出寺院,集合于舟曲县城的驼岭山下,按照“婆婆”们的地位排序而依次出巡、环绕县城一周。整个巡游过程中,“婆婆”们的坐轿以锣鼓开道、彩旗领首而行进,宛若璀璨长龙游弋城中,至民众家门则稍作停留赐福并接受祈愿。百姓虔诚叩拜,向“婆婆”供奉酒茶及诸多献礼。身着不同特色服饰的各民族信众通过钻轿子、挂饰品以求赐子赐福、消灾免难。夜半至凌晨时,“婆婆”们依次回到各自的庙宇中,出巡散福活动结束。

在整个舟曲“婆婆信仰”体系中,有庙官、阴阳先生、会首、师家等神职人员。庙官主要职责是维系婆婆寺中的日常运营,包括迎送前来祈愿的信众、管理香火的收支等,是秉持本区域信众意愿、按照特定仪轨推选出来的。阴阳先生,多为世袭家传,其角色为人神之间的“沟通者”。会首,是由信众自发成立的组织,相当于婆婆寺的管委会性质,主要商议制定会规、会谱,筹备各类活动事宜并兼顾寺院的运转,庙官一般也是其中成员。师家,是以特定的宗教表演取悦“婆婆”的神职人员,他们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唱诵词曲,内容多为赞颂与感恩神灵,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序,用献艺的方式祭神、飨神[3]105-118。  从舟曲地方“婆婆信仰”的形式与内涵来看,由神祇、庙宇、祭祀和神职人员、信众等诸多元素构成了一套完备的且具有佛、道、苯教印记的民间信仰体系。在这个山壑纵深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各种信仰相对独立又彼此涵化,不断进行文化杂糅和新的诠释,最终形成以“婆婆”信仰为共同精神纽带、多民族共同参与的独特民俗文化。

风水信仰

甘肃人在村落选择时除在自然环境中讲究依山傍水、田地广阔、草木茂盛之外,还特别注重风水,讲究龙脉地气。

甘肃的村落风水信仰集中表现在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等神秘观念上。具体言之,在村址的选择上,追求有利于人口繁衍及能保障人口生活的生产资料的获得;追求具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吉祥环境格局;追求便于灵魂升天、祖先佑家的风水宝地。

在村落布局上,注重刚柔相兼、阴阳和谐、虚实并重、藏露有致、聚散成理、动静平衡、主次分明、出进通畅、开合顺势等结构理念。

在村落建造上,讲究符合天人合一,与自然浑然一体,神形兼备,妙悟宇宙之理、时空之变。在村落美化上,要求整体中突出家庭个性,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精神。强调街巷有别、山水相济、草木常青、理想与现实统一,建筑物体对称平衡。

在甘肃,村落建筑上有众多的信仰和禁忌。大型村落东有东岳庙,西有文昌楼,中有其他神庙。村郊东面筑石坛、土塔,为祭日之所;村郊西面筑地坑、石穴,为祭月之所。其所禁与墓葬相连,忌有不洁场地伴邻。居家院落要择吉地筑墙,讲究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禁忌在坟墓之上打基建房,忌太岁日动土搞修建,忌占黑煞、白煞之所。房屋建筑不得高于庙堂、戏台。


信仰文化礼仪相关文章:

甘肃人的信仰文化礼仪知识

满族文化信仰礼仪知识

佤族的宗教信仰礼仪知识

满族民俗文化礼仪知识

阿拉伯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梵蒂冈风俗文化礼仪学问

藏族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广州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南非习俗文化礼仪知识

梵蒂冈风俗习惯礼仪知识

58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