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红色电影《古田军号》优秀观后感影评精选5篇,

庄宇221147 分享 时间:

  《古田军号》讲述了青年革命领袖带领红四军面对重重磨难,坚守信仰,坚持不懈探索革命真理与出路的非凡历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古田军号》观后感

 

 对于现在很多年轻观众来说,福建省上杭县古田这个地方,可能会感到陌生,然而就在90年前,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和在当时刚刚建军两年的红军,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因为这次会议对于党和的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后被称作“古田会议”。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艺术指导、国家一级导演陈力执导的电影《古田军号》,就是以这次会议为背景,选在八一建军节当日全国上映,为即将到来的祖国70岁生日和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影片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革命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的非凡历程,而像《古田军号》这样一部高还原度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为了确保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瞬间,主创团队的在前期准备时,也是下足了功夫,据了解,在2018年开机前,从酝酿到资料收集,再到剧本的修改与打磨,就经历了长达8年的时间,尤其是陈力导演,亲自带领主创走访了闽西地区的红军驻地,体验生活,并分别采访了当地很多老人,做了大量的收集资料等工作。

  正是有了前期这些无数的准备工作作为基础,才有了今天影片中鲜明动人的故事,而影片中也是很注重细节的表现,将当年的场景一一重现,不仅在片中看到古田会议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红四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堂”、闽西特委机关旧址苏家坡“树槐堂”等等真实历史遗址,所用的、弹药等也符合史实,就连当时红军的军装领章,为什么要缀上黑边,这一个对于现代多数年轻人鲜为人知的细节,也呈现的非常细致认真,片中这些细节的积累,也增强了影片整体观赏性和真实性。

  影片敢于大胆启用王仁君、张一山、胡兵等年轻演员领袖人物,也是《古田军号》的一大亮点,从他们的表演效果来看,也没有辜负导演对于他们的信任,也让改变了观众心中以往有些影视作品中的伟人印象,尤其是王仁君饰演的毛主席,并没有一味的去追求“形似”,而是通过对角色背景的理解,最大程度的表现出“神似”,将一代伟人呈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自己作为年轻观众,当看到大银幕中性格丰富、鲜明的年轻革命领袖,生动的日常工作、战斗,让人肃然起敬,演员非常接地气的表演,也让影片显得更加贴近生活。

  影片的叙事方式也很新颖、特别,有别于同类型的其他作品,并没只是简单的将历史事件重现银幕,而是以片中一个当年跟随红军的小号手,给他的孙子讲故事的方式,通过红军小号手的孙子视角,将那一段的峥嵘岁月再现,从当年的中央“二月来信”再到“九月来信”,直到会议的胜利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吹响了党和的胜利的号角,片中也没有回避粉饰历史,可以看到当时的领导人,为探索革命真理而发生的情感冲突,更看到他们对革命的忠诚,对完成中央任务的初心是一致的。

  电影《古田军号》从小人物视角出发,呈现出一个历史的大格局,节奏明快、没有明显拖沓,宏伟的气势,更显当年革命家们的激情,片中独特的表现手法,也很适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口味,作为当下的年轻一代观众,应该更多的去了解这一段的历史,没有老一辈当初的努力和奋斗,正确的指导方针,也没有今天伟大祖国的国强、军强,每一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观众,也都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2019《古田军号》观看有感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之际,在民建田家庵总支的组织下,我与大家一同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

  故事的开头并不是那样中规中矩,而是嘹亮的军号声使人身临其境,以当代年轻人的口吻作为部分桥段的画外音旁白,徐徐展开峥嵘岁月的图景,恰似“峥嵘岁月稠”。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节点——“古田会议”的前因后果,特别是在会议召开前的那段艰苦卓绝又紧张惊险的历史性阶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的重要时刻,也是对未来的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深远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与毛泽东同志形影不离的小号手,总在关键时刻吹起的响亮的号声,不仅仅有其功能性价值,而且有很强的象征性意义,在这嘹亮的号声中,我们的革命事业,在"星火燎原"中不断壮大发展。

  中华民族的复兴梦,靠的是共同的信仰和为革命义无反顾的信念,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同样也应该有伟大的梦想,为了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这前人书写的盛世华章,续出更加灿烂的音符!

  2019《古田军号》观看心得

  《古田军号》影片以节奏感极强、气势恢宏的舞板凳龙这种独特的艺术展示拉开序幕,一开场就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了,让人感到无比震撼,这看似十分和谐欢庆的气氛,其实是陈力导演早就为这部影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随之而来的是持续嘹亮的军号声,很自然地把我们带进了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

  影片编导不惜笔墨,在有限的艺术空间内,利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充分展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为突出影片主题提供了坚实依据。影片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很是动容,就是每次小军号手出镜时,毛委员不是牵着他,就是背着他,总要把他带在身边,就像父亲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一幕幕镜头总会让人泪眼模糊。而老裁缝、印刷厂老板虽然出镜不多,却极为生动地表现了“军民一家亲、人民拥军爱军”的高度革命情怀;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和的生存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

  影片最大亮点在于编导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艺术手法把毛泽东、朱德、刘安恭、陈毅等四位领导人的鲜明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王仁君、王志飞、胡兵、刘智扬等青年演员的倾情出演,把领导们个个演绎得栩栩如生。情节把握得体、恰到好处。在对待和缓和毛泽东与朱德、刘安恭之间的意见分歧态度上,陈毅幽默的话语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具吸引力,他接地气又有,在他们思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为紧张而严肃的影片带来欢乐。整个矛盾冲突过程跌宕起伏,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为了追求共同的理念和信仰,即使经过激烈的冲突也破坏不了的战友情怀;他们为了探索革命真理,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磊落情怀,最后形成了在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最让人感动的是刘安恭牺牲后,毛泽东在确定红军领章的样式时,果断地选定了刘安恭生前选定的他本不赞成的红军领章样式。

  影片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细节,真实、生动地还原了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那段战争岁月。成功从古田开始,《古田军号》是一部优秀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的经典大片,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2019《古田军号》观看影评

  八一建军节当天,由福建电影制片厂联合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打造的电影《古田军号》正式上映。通过大银幕,观众“回”到90年前古田会议召开前后的峥嵘岁月。日前,该片已入选中宣部组织的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

  在很多观众的印象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或红色类型片常常倾向于正面表达,对于历史事件中错综复杂的、尤其是可能带来消极甚至负面影响的内容,往往会予以回避。而这部影片在剧情设计上却一反常态,直面甚至着力凸显了历史上古田会议召开前的“冲突”乃至“对峙”,并将其呈现为具有强烈戏剧性和说服力的剧情。在这些充满冲突和对峙的故事情节中,历史真相被“还原”,构筑起一个极具真实感和代入感的历史故事。实际上,也恰恰是通过对艰难探索历史的艺术再现,才更让人感受到党领导不断走向胜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使观众在对艰难复杂史实的影像体验中更为充分地领略历史的魅力。

  影片中,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为了共同的信仰,为探索革命真理而发生的情感冲突,并经过激烈的冲突后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这也让整个影片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影片在对血雨腥风的艰难探索进行艺术再现的同时,也让观众领略到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伟大人格与高远情怀,领略到共产党领袖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畏艰险的气概和一心为公的境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起点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 即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这是“古田会议”精神传递出的现实意义,也是《古田军号》这部影片用生动鲜活的故事传递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古田军号》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相当大胆且具有突破性。导演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陈力,他首次起用众多青年演员来饰演革命领袖,着力展现年轻的中共领导人带领年轻的,克服艰难险境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青年演员王仁君呈现在银幕上的毛泽东,不再是那个气定神闲、成熟练达、举重若轻的伟大领袖形象,而是一个血气方刚、充满激情,但同时“固执”己见甚至意气用事的全新“时尚”的毛泽东。王志飞饰演的朱德也不只是老成持重、憨厚朴实的军事领袖形象,他敢做敢当、英勇果敢、有脾气也有仁心,形象更多元、更立体、更全面和更接地气。演员胡兵更是将自身俊朗的气质充分融入到刘安恭这位历史人物的塑造中,将刘安恭身上教条固执的书生气、为信仰而战斗献身的英雄气概到位表达,也使得这个历史人物呈现出丰富的性格色彩与独特的时代气息。而在片中饰演林彪的张一山,此前就出演过陈力导演的作品《血战湘江》。对于出演这部剧的初衷,张一山曾直言:“让现在的青年人了解当年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是演员的责任也是荣耀。”

  导演陈力要求演员“不仅要像,而且要真”,力求展现出青年领袖的壮志豪情。“这些领袖人物,正是90年前的青年人,也是一代又一代国人的偶像。相信他们的激情与信仰,可以触动每个人。”因此,她希望带给青年观众的不是一部刻板枯燥的历史电影,而是可以打动当下青年人的“那个年代青年领袖偶像剧”。

  更重要的是,影片没有沿袭一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对于历史叙事的惯性模式,而是在历史与现实的特定情境中自如地跳进跳出,形成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相呼应、时间和空间自由闪回的独特艺术表达方式。这种表达突破了传统同类影片的叙事惯性,借鉴了许多类型电影的新的叙事手段与技巧。不论是“小号手”(即“我爷爷”)的角色设计,还是福建土楼舞龙的场景设计,均呈现出同一场景、同一角色在不同时空的闪回、呼应及跳进跳出,将壮阔的历史景观与当下的时代风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自由、立体又鲜活动感的艺术表达特质。尤其是“军号”作为全片的核心元素与道具,起到了跨越时空的贯穿与呼应的艺术功能,透过“军号”这一视角将复杂多样的历史与现实景观、剧情故事等有效缝合,构筑起既开放又聚合的叙事框架,这是该片在艺术表达方面留下的最重要的创新与探索。

  影片中,既有宏大的土楼狂欢的场景、恢弘的战争场面,也有像军号、板凳龙、皮褥子等各种小器件、小道具的设计,这些小器物的细节处理貌似微小,却对宏大的场景和叙事起到不可替代的衬托和映照作用。如“军号”展现出平凡中的伟大、徘徊中的坚韧等人物品质,成为体现红军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鲜活精神符号。《古田军号》之所以取得重要突破,就是因为在“大与小”、“情与理”、“悲与喜”、“真与假”等多种元素的对立统一中有机结合,显现出对艺术辩证法的高超掌握与灵活运用,从而形成了成熟圆润的艺术表现力。

  2019《古田军号》观看体会

  这是一把浸透鲜血与荣耀的军号。它那悲凉雄壮、深沉悠远的旋律,恰似晨钟暮鼓,警醒着我们……

  电影《古田军号》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艰难历程。编导在挑战面前,显示出高度的思想水平和艺术驾驭能力。

  首先是戏剧冲突的把握恰到好处。古田会议是中共党内、军内斗争的产物,是正确思想战胜错误思想、正确路线战胜错误路线的产物。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毛泽东、朱德、陈毅、刘安恭等领导人物当中。编导一方面不回避矛盾,大胆地揭示这种矛盾,另一方面又准确地把握这种斗争的“火候”。影片浓墨重彩地刻画了这四位领导人的极为鲜明的个性:毛泽东原则性极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后退一步;朱德善气迎人,又有其倔强的一面;陈毅为人随和,但不失知错即纠的党性原则;刘安恭处事刻板、教条,却富于牺牲精神,可谓姚黄魏紫、各有千秋。但是他们的性格又有其一脉相通的共性,这就是对于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磊落襟怀。正是这种共性,使得他们即使发生再大的冲突也不会破坏纯洁的同志关系;正是这种共性,使得他们经过激烈的冲突后能够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这种矛盾冲突的把握,是历史逻辑、性格逻辑和艺术逻辑的统一。如果为了某种考虑而把他们的矛盾冲突人为地降低强度,则不足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如果人为地夸大他们的矛盾冲突,则有可能产生某种消极的社会后果,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就是艺术分寸的绝妙所在。

  其次是自觉的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来自人民,又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组织。没有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和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编导匠心独运,在有限的艺术空间内尽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展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例如林裁缝的形象,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凭借孙维民的出色表演,极为生动地表现了闽西人民的政治诉求和精神风貌。

  再次是宏大叙事与艺术细节的完美结合。整部作品气势磅礴而不失于粗疏,精致典雅而不失于匠气,使人如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目,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语)。比如毛泽东与刘安恭在红军领章设计的问题上曾发生分歧,但在刘安恭牺牲以后,毛泽东却主动选择了刘安恭生前选定的那种款式。看到这里,谁人不被毛泽东的宽阔胸怀和真挚的战友情义所深深感染呢?

  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越是接近成功,越是备加艰难,越是容易懈怠,越是有可能出现功亏一篑的错误,越是需要慎终如始、日乾夕惕。《古田军号》的上映,为我们进行了一次提醒。


相关文章:

1.2019电影《古田军号》观后感5篇

2.2019年观看《古田军号》的影评观后感【五篇】

3.观看2019年《古田军号》电影的观后感想及感悟5篇

4.观看《古田军号》的感悟

5.观看《古田军号》的影评观后感精选,看《古田军号》有感

8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