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影《杨善洲》观后感900字五篇

艺洁0 分享 时间:

  这部电影算是我最喜欢的红色电影。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杨善洲》观后感9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900字<一>

  2011年8月11日上午,为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情,用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鼓励和鞭策大家以推进工作,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红塔礼堂观看了影片《杨善洲》。

  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杨善洲》是生活中的真实原型: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价值3亿元的林场,最后将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演员李雪健再演好书记。21年前,李雪健扮演的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感动了无数人。21年后,他再次出演一位将毕生精力和心血奉献给群众的好书记&mdash;&mdash;杨善洲。观众从自学洪、苏家祥身上读出了老书记身上恪守严谨的工作态度;从他的大女儿杨慧菊、小女儿杨慧琴身上读懂父亲为民舍小家的大爱无痕;无需加工、无需美化,故事的真实总能将感动最大化。电影《杨善洲》最终用100天的时间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项奇迹,成功塑造了一个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的领导干部形象。电影《杨善洲》塑造人物的手法有重要突破,是主旋律电影的一大进步。

  源于生活、源于善洲老人身上的平淡真实的故事。电影镜头语言可圈可点。多次出现的杨善洲步履蹒跚脚踏山地的大特写、他那根简陋的“多功能”拐杖(量水深、钩树枝、挑种子)以及乡亲们众手相传的一瓢瓢水等意味深长的镜头均给试片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另外电影配乐十分精彩到位,牧歌一样的缥缈女声吟唱多次响起,营造出大亮山的神秘气息,为影片增色不少。

  100分钟的《杨善洲》,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观看该电影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胡锦涛同志曾作出重要指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杨善洲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向杨善洲学习,就要学习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一辈子”精神。有了“一辈子”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就能自觉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永葆先进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900字<二>

  3月7日晚,我从电影频道收看了红色电影《杨善洲》,影片主要讲述了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

  杨善洲是我党培养的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在位时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退休后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扎根大山植树造林,兑现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宝贵财富。他一生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让女儿进城工作,退休时几乎没有存款,并且把自已所有的积蓄、工资都投入到林场建设中去。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设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其高尚品质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电影中的两个情节尤其使我感动。一是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杨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造林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造林是市里已经批准了的,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杨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

  另一个是在植树造林刚开始时,欠了政府几万元钱,杨书记为尽快还上这笔钱,就对一同上山的几位工友说:“咱们一起去大街上捡果核吧,卖了可以换些钱。”“啊!太丢人了,何况您还是老书记。”“我是书记那是我说的,如果我不说谁知道我是书记,一点都不丢人,这件事自愿。”杨书记说完便扭头走了。

  其实,杨书记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也有常人的情感,也非常爱自己的家人,也有自己的荣辱观,只不过当这一切与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起时,他的选择有别于常人,也把感动留给了我们。

  杨善洲同志将功德碑立在大亮山7.3万亩的翠山峻岭之中,植在保山人民心中,立在全国人民心中。在大山深处为人们建起有林、有水、有粮、有路的美好家园的同时,也以共产党员就是要自找苦吃这种崇高的、为民的精神诠释,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部片子不只值得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深思,也值得每个人深思。我们有必要再一次正视自己的人生,拨一拨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的指南针,理一理对人生追求的信念,很好的继承这种精神,让这种精神在我们心中发扬光大,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人!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900字<三>

  近日,我认真观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电影《杨善洲》。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对党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该影片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打造了滇西粮仓,造林绿化的动人故事。在他退休前,当地发生了一场极其严重的大旱,为了保住滇西粮仓,为了百姓生活用水、灌溉用水,他带领班子把建设政府办公大楼的资金用于打井抗旱,但由于当地曾出现山林乱砍滥伐,山地光秃秃,水土流失,以前打30米深就有水流出,而现在打80米深亦无水流出,眼看种粮无望,上天保佑,下了一场大雨,及时解决了干旱之灾。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杨善洲,决定自己当龙王,退休后,不接受组织安排到昆明安享晚年生活,而是毅然回家乡植树造林,上大亮山种树,还子孙青山绿水&hellip;&hellip;杨善洲的事迹,使我心中无限感慨,退休前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一心为当地群众着想,从不以权谋私,为了工作,长期与家人分离,没有参加二女儿的婚礼,甚至连二女儿调校的小小要求也没有满足,致使父女产生隔阂。更使我心灵触动的是,退休后,不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是财为国所献。把花了无数心血才建成的几万亩有经济价值的林场无偿献给了国家。不顾小家顾大家,大亮山岭徒步跨;风餐露宿十七载,万亩丰林献国家。这正是他退休岁月的人生写照。他对儿女留下遗嘱的场景使我潸然泪下,他嘱咐儿女要把他死后的骨灰分成三份,一份埋在清平洞,那是他干革命的起点;一份埋在大亮山的雪松下,那是他工作的终点;一份要儿女保管好,以后与他们的妈妈搁在一起,将来就可以永远和她在一起了。青山埋忠骨,雪松绕英魂。这不但表达对妻子的歉疚,更表述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

  杨善洲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的言行质朴无华,用自己对党的执着演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的品格高风亮节,受到前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高度评价。他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当前,我国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展开一系列改革。我作为一名党员,要听从党的指挥,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只要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发一点光,共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定实现。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900字<四>

 

  《杨善洲》主要讲了杨善洲书记在职时开发了滇西粮仓、引水抗旱、举行割稻比赛并且帮助农民提高稻子的年产量;他离职时放弃去敬老院过舒适的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并和乡亲们在大亮山这座荒山、在恶劣的条件下开拓了“绿色奇迹”,使大亮山树木成荫,生机勃勃。杨书记到临终还一直关注家乡的旱情和绿化情况,使人感动。 电影中的两个情节使我对杨书记肃然起敬。

  第一件事是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杨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造林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造林是市里已经批准了的,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杨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这,就是公私分明的好书记。

  另一件事是在植树造林刚开始时,欠了政府几万元钱,杨书记为尽快还上这笔钱,就对一同上山的几位工友说:“咱们一起去大街上捡果核吧,卖了可以换些钱。”“啊!太丢人了,何况您还是老书记。”“我是书记那是我说的,如果我不说谁知道我是书记,一点都不丢人,这件事自愿。”杨书记说完便扭头走了。这,就是既平凡又伟大的好书记。

  这部片子有些搞笑的成分,而在哈哈大笑之余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地思考。试问:像杨善洲这样的好干部,在当前的中国又有多少?这部片子不只是值得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深思,也值得我们深思。在杨善洲老人身上除了公私分明、是非分明、有创造力、一心为别人着想外,更重要的是他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做事从不半途而废,遇到困难沉着冷静地面对,使问题迎刃而解。我想:如果我们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都能这样做,那我们就可以开心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杨善洲1988年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他努力克服无资金、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一个人退休后植树造林也许并不鲜见,但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22年不间断植树造林,备受感动的是他能够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贡献的人。在造林过程中,他不是指挥家,而是除了当好策划人以外,和普通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劳动。杨善洲一心为民、不计报酬、终生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给后人一种由衷敬佩,更是一种激勇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

  靠的是党性,收获的是宝贵财富。共产党人最讲党性、最讲认真,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样,他能够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这其中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吃住在山上,用着十分简陋的生活用品,硬是靠着执着、顽强、勤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业。据统计,他在大亮山已建成林地总面积5.6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到3亿多元,并将自己辛苦创办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了宝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他用自己的毕生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讲求党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深入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务实执着精神,把我们的工作任务完成好。

  树的是榜样,塑造的是廉政典范。杨善洲是我党培养的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其在位时可谓有权有势,但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势欺人,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不在其位时他扎根大山植树造林,了却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宝贵财富。杨善洲一生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他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为女儿进城工作走后门,退休时几乎没有存款,并且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工资都投入到林场建设中去。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设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杨善洲的精神,没有任何渲染,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与当今社会那些贪图享受、与民争利,自私自利、贪赃枉法的腐败干部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至高无尚的品质是全党全社会的榜样,一定要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杨善洲精神,就要像他那样在坚守中淬炼人格党性,在坚守中升华人生境界,踏踏实实干事业,勤勤恳恳为百姓;就要像他那样自觉站稳群众立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对人民的热爱化作创先争优的动力、岗位建功的成果,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要像他那样襟怀坦荡、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甘于奉献,一辈子维护党的纯洁,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

红色电影《杨善洲》观后感900字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