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活动方案8篇

彭永0 分享 时间:

技能培训包括对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培训,也有人认为技能培训即是对员工使用工具、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技巧与能力的培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技能培训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1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结合本校师生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我校将积极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立足“以人为本、让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陶冶学生的心理情操,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培训背景: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与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

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

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较高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并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教师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不仅是因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更是因为教师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与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毫无疑问,如果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如果教师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持。

二、培训目的和意义:

1. 促进校内师生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校园。

2. 有利于了解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防患于未来,构建安全校园。

3. 提高学校素质教育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4.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减少长期教学所造成的疲劳感,帮其获得动力和幸福感。

5. 提高教师的心理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以及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

6. 帮助教师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上所遭遇的困惑,树立良好的形象,以积极的姿态影响引导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三、培训内容:

1. 教师心理减压。

2. 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3. 如何识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4.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技巧。

5. 教师人际关系疏通。

四、培训形式:

集中培训。

五、培训流程:

(一)成立领导小组,提高思想觉悟。学校将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导小组,抓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求全员参与。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提高教师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二)心理培训学习。提高活动质量为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在教育教学中树立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要积极组织教师听专家、教授的讲座和看教学录相,安排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注意收集整理有关心理健康资料,认真撰写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得体会、个案分析、总结论文等并进行交流推广。努力总结经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的业务能力。

(三)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咨询辅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学校准备利用“心理咨询室”、以及电话专线、校广播对学生和家长开放,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并动员全体教师加强对本班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接触心理烦恼、困惑、焦虑。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2

为加强我镇就业创业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全面提高我镇农村青年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普安镇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联络优势以及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组织协调优势,对农村青年特别是尚未就业的.青年农民工进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促进我镇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选择对青年农民工需求量较大的行业领域,结合企业的用工需求,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首批对35名农村青年开展培训,努力使绝大多数经过培训的青年农民工能够顺利实现就业。

三、培训领域、方式和内容

(一)培训领域。根据所联系企业的用工需求,自行确定培训领域。可以具有初级技术含量、吸纳青年农民工较多的行业和领域(比如手工加工、餐饮服务、电子加工、建筑施工等)为重点。

(二)培训方式。根据用工需求实际,利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的“特别培训计划”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按照“订单式”技能培训的要求,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见习、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三)培训内容。根据农村青年的实际需要和各企业发展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1、实用技术培训。主要依托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对农村青年开展遵纪守法、热爱家乡和争当现代创新型农民的教育。开展科学种养、科技致富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参加培训的农村青年掌握1-2门实用技术和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内容包括:优质粮食、水果、蔬菜等种植和家禽、家畜、水产品等养殖技术培训;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机使用养护、农村安全用电、农村沼气建设、农业气象知识和农业法规政策等教育。

2、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以增强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和生活观念为目的。内容包括: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实用技术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生活常识、求职应聘、就业岗位选择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

3、职业技能培训。本着实用、实效为原则,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定向培训和自主式、订单式、项目式培训为主。内容包括:美容美发、电工、汽车(摩托车)修理、计算机、焊工、家政服务、餐饮、酒店服务、保安、电子、建筑、制造、纺织等技能培训。

4、创业培训。创业培训主要针对有创业意愿、具备创业条件的农村青年开展培训,强化农村青年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能力。

四、镇团委的工作职责

(一)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或会员企业的联系,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与定点培训机构签订培训项目责任书。

(二)按照县级机关下发的培训名额,发布培训信息,组织、动员青年农民工报名参加培训。

(三)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工作信息。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农村青年的培训工作,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照任务目标,精心组织筹备,迅速行动。

(二)广泛宣传。各相关负责人要充分发挥村级团干部的作用,用好广播、宣传栏,扩大培训工作的影响。要根据农村青年参加培训和企业用工的实际需求情况,充分调动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参与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精心组织培训。全区各级团组织要结合相关单位工作部署,将本次培训工作当作年度培训就业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工作指导,精心组织培训,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避免走过场。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3

一、 培训的目的:

1.1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掌握工艺方法、操作技能的理论与实际内容,使其符合相应的岗位要求。

二、 管理职责:

2.1 公司技术部及人事部是职工技能(工艺)培训的管理部门负责:

A、编制公司职工培训(工艺)计划并组织实施;

B、督促、检查、考核各部门的培训工作;

C、统一安排和批准相关的培训内容、讲义、授课人、时间、地点、试卷准备、考试、监考、批卷、成绩汇总、登记等工作等;

2.2 机械工程部、电气工程部和车载工程部负责:

A、对本部门生产职工(包括新进厂员工)的技能状况进行调查,填写《员工培训需求分析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本部门各类人员工艺教育培

训需求计划,纳入公司员工培训规划和计划后,会同人事部组织实施;

B、应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提出本部门工艺培训需求计划,并上报组织实施;

C、负责本部门职工“在岗指导培训”的组织、实施、考核;

D、负责对本部门职工培训期间的考勤、签到工作;

三、 培训内容和要求

3.1 培训对象

A、生产线新进厂员工;

B、生产线技术工人及一般操作岗位人员;

3.2 培训时间及方式

时间:从20__年6月3日以后。所有生产线在职职工均进行‘脱岗培训’和‘在岗培训’。

1)脱岗培训:由人事部和技术部制定职工工艺培训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采用集中讲课的形式。

2)在岗培训:由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对现有员工的技能与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进行比较评估,找出差距,以确定员工的培训方向。并指定专人实施培训指导,人事部和工艺专员负责跟踪。

3.3 培训内容及教材

1) 机械装配部分,以“机械设备的装配与检修”、“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及管理”教材为主,并结合我公司产品实际装配的‘问题点’实例。

a) 电子器件焊接、组装及电气调试部分,以“电子装配与调试工艺”、“医电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教材为主,并结合我公司产品实际电气装配、调试的‘问题点’实例。

3.4 生产线新员工上岗培训与转正

1)生产线新员工入职一个月后,进行入职岗位技能培训。其中有4—6小时(分段)的脱岗理论培训,1小时的书面考试及后期的‘在岗指导培训’。

2) 各部门负责人应提前一周填写和上报新员工的《员工培训需求分析调查表》,人事部安排具体技能脱岗培训时间。

3)根据考试结果,主考人员应对新员工在考试中未答对或未掌握的知识,结合标准答案进行讲评,保证员工确实掌握了有关知识,并让新员工就讲评和掌握情况在试卷上确认。

4)新员工考试合格者,进入下一轮的‘在岗培训’,不合格者则将再次进行培训及补考。若两次考试仍不合格者,将予以淘汰。

5)新进员工:实习试用期内,本部门应加强对其成长的追踪考核,实习试用期满,本部门领导应对员工进行在岗操作技能等考评并形成书面结论,最终填写《员工在岗技能评价表》交人事部审核,并经公司领导签字审批后开始生效。

6)部门的所有岗前培训(脱岗、在岗)及转正鉴定工作,必须在员工的试用期内全部完成,在全部培训合格后,方可转正。否则按有关规定延期或辞退。

3.5 生产线在职员工上岗培训

1)生产线在职员工要有4—6小时(分段)的脱岗理论培训,1小时的书面考试及后期的在岗指导培训。

2)根据考试结果,主考人员应对员工在考试中未答对或未掌握的知识,结合标准答案进行讲评,保证员工确实掌握了有关知识,并让员工就讲评和掌握情况在试卷上确认。

3)员工考试合格者,进入下一轮的在岗培训。不合格者则将再次进行培训及补考。

4)若补考(脱岗、在岗考核任何一项)不合格者,按公司有关规定处理。

四、 培训的考核管理

4.1 培训期考核分数为:书面考核和应用考核两部分,脱岗培训以书面考核为主,在岗培训以应用考核为主,各占考核总成绩的50%。

书面考核:考题由各位讲师提供,人事部统一印制考卷。满分50分,45分以上为合格。

在岗考核:是通过观察操作、询问、测试等手段,考查受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知识或操作技能的应用及操作行为的改善,由其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及技术人员根据《员工在岗技能评价表》共同鉴定打分。满分50分,45分以上为合格。

五、效果评估与备案:

5.1 人事部与技术部通过对受训员工和所在部门的负责人直接交流,进行培训后的跟踪了解,并填写《员工培训效果评价表》。

5.2 人事部牵头,各部门每年度应结合本部门各工种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岗位技能要求,不定期分批对本部门人员进行技能考核评价,填写《员工在岗技能评价表》,对员工的技能情况进行了解。

5.3 受训员工的考核成绩(书面考核+应用考核)及补考成绩,由人事部留档备案,作为考核部门领导管理能力、业绩的重要依据。

六、培训工作流程

1)由人事部组织各生产部门,根据本班组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于20__年6月7日前,填写《员工培训需求分析调查表》上报到人事部。

2)人事部与技术部负责与各相关部门协调,作好培训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教材购置、人员协调组织、讲义的编写、场地的安排、讲课内容的审核、时间安排及进度推进、培训质量的监控保证以及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等;

3)讲课人员在接到任务后,应在30日内,制定出培训方案和讲义内容,并报技术部审批。

4)人事部与技术部在每期脱产培训结束后15日内,提交该期培训的总结分析报告,报总经理审阅。

5)员工每期脱产培训结束后,都应接受上岗指导培训(在岗培训),由各生产部门负责人指定技术人员实施培训,并填写《员工在岗技能评价表》,报人事部留档。

6)人事部与技术部在员工接受在岗培训期间,应不定期派专人实施跟踪,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测试手段考查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运用以及操作行为的改善情况,综合统计、分析培训后,为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带来的影响和回报的大小,以评估培训结果,调整培训策略和培训方法。

七、培训考核的奖惩管理

7.1 对受训员工的奖惩

1) 受训员工培训结束后,能学以致用,成绩显著者或为公司创造较大贡献者,公司将给于通报表扬,并在以后的升职、提薪中优先考虑。

2) 员工在培训中应专心听讲,做好相关笔记。若在培训中有迟到、早退、大声喧哗、故意影响课堂秩序等违纪行为,将通报批评并扣罚当月工资20—50元/人次;

7.2 对部门的奖惩

1) 对积极组织落实“在岗培训”并使员工操作技能、工艺规范、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的部门,年底公司将根据公司的有关规定,对部门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奖励200—500元/人。

2) 部门领导不积极配合、支持培训的开展,培训安排落实不到位的,甚至阻扰培训正常开展的,对部门领导通报批评,并扣罚当月工资100—200元/人。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4

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定点培训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__]5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闽政[20__]14号),切实抓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决定在全市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现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运用财政补贴政策,组织用人单位、各类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实现有效和稳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本小康,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二、培训对象

培训主要对象是已在我市城镇务工的农民工(含外省、外地区来的农村劳动者)、未转移就业但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新生劳动力。

三、基本原则

农民工培训要坚持“五个结合”。

农民工培训与有效转移就业相结合。农民工培训要紧紧围绕就业,就业要紧紧围绕产业,对准我市“3+1”产业集群,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稳定合格的劳动力保障。

农民工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受培训的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确保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绝大部分能考取初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

农民工培训与引进项目促进发展相结合。通过培训,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产业工人,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更好开展,吸引更多商人来三明各地投资兴办企业,实现富余农村劳动力及时、就地、就近有效转移就业,促进三明各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农民工培训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通过培训,加快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农民工培训与促进稳定就业相结合。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机制,为进城求职农民提供“四免”(即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和“两补”(即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为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环境,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和留工难问题。在全市推广农民工《就业保障卡》制度,给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服务、追薪维权、买药看病、子女就学、旅行消费、定点购物等方面享受各种优惠。要求各企业在用工工资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到合理合法,努力做到与其他劳动者 “三同”即 “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吸引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20__—20__年,组织17.5万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年均培训3.5万人;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

具体目标: 20__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5万人,免费职业技能鉴定6000人,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20__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包括组织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万人、劳务输出培训0.8万人和劳动预备制培训0.7万人。今后每年的年初,将农民工培训、免费鉴定和转移就业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及各有关单位。

五、工作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统筹领导,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具体工作由三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在劳动保障局内)负责。各部门和各单位之间要通力合作,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切实把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工作抓出实效,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任务。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好农民工培训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经费保障、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

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组织等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做好农民工培训就业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根据社会化原则,公开公平地评估认定,确定具备培训资质、愿意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社会认可的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㈡强化管理制度

每年年初,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制订农民工培训年度计划,报送市劳动就业中心和市局职业培训科。开展每一期培训都要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每期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工种、培训人数、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和课程表等。各县(市、区)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实行报备制,市直定点培训机构农民工培训实行报批制,每一期的培训计划必须在培训开课前及时上报备案审批。开展每期培训,要认真做好农民工签到记录,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档案。

㈢培训具体要求

1、组织开展三种类型培训。

⑴劳动预备制培训。主要是依托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院校,以及有条件的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以帮助实现就业和获得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进行的技能培训。未能实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也可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半年至一年。

⑵劳务输出培训。主要是依托各类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重点是被征地农民、农村贫困户)进行的技能培训,以实现其转移就业的目标。培训时间视就业岗位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20课时。

⑶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要依托企业和职业培训实体,对已经在我市就业的省内外农民工,按照不同技能水平的要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实现提高其岗位技能的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培训基地、劳务派遣组织培训、校企联合等方式,探索培训的多样化,落实岗位技能提升的培训任务。培训时间不少于120课时。

2、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实施岗前培训、岗后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分类培训,特别是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培训和就业质量。组织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开展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厂纪厂规等岗前培训;组织已经录用上岗的农民工进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岗后培训;组织企业在岗职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通过不同阶段的培训,在岗的职工取得初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更好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在培训方式上,坚持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采用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会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用人单位自主培、行业统筹培训和农民工自选培训等多种形式。

㈣加强经费保障

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的需要,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做好当年农民工培训经费预算,协调当地财政按规定安排农民工培训就业补贴资金,并纳入当年财政年度预算。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并按农民工占全部职工比例,结合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安排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经费。

各地要加强政策配套,结合农民工实际,抓紧制订《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安排相应配套资金,与中央和省市财政补助资金合并使用,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并有效用于开展农民工培训,使农民工直接受益。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5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现就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年度信息技能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培训目的

普及信息化基础知识,提高县、镇、村三级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全面推进信息化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提升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培训目标

通过分层次培训,使县、镇、村人口信息化工作人员达到国家人口计生委规定的信息化管理、操作人员能力标准;30%的村级信息员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利用全员人口个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信息变更、查询、分析、引导服务等应用。

三、培训内容

人口统计报表、卡牌管理PADIS快速调查子系统;全员人口数据库录入、查询、报表;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

四、培训范围

各镇主管领导、计生办及服务站全体同志,市、县监测点计生专干参加培训,全县约150余人。

五、时间安排

县人口计生局将按照省、市人口计生委要求,提供培训资料教学大纲,各镇确定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县人口计生局邀请省、市人口计生委业务骨干,对各镇计生干部和市、县监测点计生专干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考试。各镇也要结合实际,开展信息化业务知识培训。

六、几点要求

(一)精心组织培训。各镇要认真落实培训方案,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供充足的学习训练时间,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县上将把这次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加强检查,建立人口信息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二)切实加强领导。各镇要把信息技能培训作为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好协调,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信息技能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6

一、员工技能培训的意义

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开发受训者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使受训者获得或提高某个方面的职业技能,而不是培训受训者的文化水平。当然,有些与文化素质教育 有联系的职业培训方式(如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方式),在职业培训的同时也进行高中阶段的文化课程教学,但这只是职业培训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的事物,并不改变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这就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和知识,开发职工智慧潜能,激发职工创新欲望,增强职工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劳动绩效,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技术的进步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发展经济,高超的技术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也可以引进,但所需的大量技术工人是不可能引进的,而只能依靠大力发展职工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质量与效果。这就迫切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素质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当前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是从总体上讲,基础专业知识方面缺乏自我“充电”学习的能力,关键核心技能上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这就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和知识,开发职工智慧潜能,激发职工创新欲望,增强职工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劳动绩效,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 展。

二、员工技能培训的内容

职业培训的内容是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职业培训的目的,职业培训的内容是相关岗位或工种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受训者经过

职业培 训,获得谋求职业或保障职业安定必须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取决于职业培训的程度,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所受职业培 训的程度有关。

三、员工技能培训的方法

1、领导重视是搞好员工培训的前提

搞好员工技能培训首先需要各级领导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搞好员工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真正从认识上统一,从行动上支持,把员工技能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大事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制订短期、中期、长期培训目标、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使之真正达到较好的效果。 认真实施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培训,积极开展一系列职业技能竞赛、日常技术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

2、科学确定培训内容 技能培训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员工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培训内容要是失误,培训的人才用不上,就会造成时间的资金的浪费。员工培训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内容进行培训。培训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

3、创新技能培训方式是搞好员工培训的保证

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广泛引入现代培训手段,是培训能否取得效果的根本。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培训中一般以讲授为主,偏向理论较多,联系企业实际较少。因此,在培训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比如:1、脱产培训,指员工离开工作岗位进行培训。2、互动式培训。培训由大家共同参与,每位员工都是老师,各负责主讲部分内容,每讲完一部分,员工就其授课内容及方式展开集体讨论,总结长处、改进不足,提高培训效果。

4、岗位复训。对于在某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在岗员工进行岗位复训,以温故而新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按需施教,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缺什么补什么。

5、师带徒。此种方法主要适应于新员工和员工晋升、岗位轮换,当员工缺乏岗位经历或对岗位情况不熟时,必须通过带岗者的言传身教,使员工获取实践经验,以尽快达到岗位要求。

6、其他技能培训 除了“正规”的培训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呢?这里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培训方法。

a.独立式学习

独立式学习就是让学习者独立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工作。听起来不像是培训,但是这种潜在的培训价值很快就会在员工工作中显露出来。试想在整个工作中,他必须合理地安排每一个工作步骤:在什么时间达到怎样的目标;决定采取哪种工作方式、哪种技能;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得自己去想办法,拿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培养他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为独立完成工作去学习新的技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b.贴身式学习

这种培训是安排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跟随“师傅”一起工作,观察“师傅”是如何工作的,并从中学到一些新技能。学习者如同“师傅”的影子,这就要求“师傅”必须有足够的适合的技能传授给那个“影子”,而且“师傅”还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时回答“影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这种培训方式在需要手工完成任务的领域较为常见,它不仅锻炼了员工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增加了他们的学识。

c.开放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给接受培训的人以较大的自由,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内容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是管理课程,也可以是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知识,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对他们在工作中有用的一些知识。他们可以到图书馆里去自修,还可以请公司的业务顾问帮忙。有的公司甚至要求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阅读一些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书籍,然后在公司的培训会上讲演。

d.度假式学习

有些公司通常会允许或安排某些业务骨干每星期有一天或者半天不到公司上班,让他们到工商管理大学去学习短期培训课程,并希望他们学成后,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度假式学习”。通常员工也会利用这个“假期”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e.轮换式学习

在某些公司,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位经理前两年在公司的一个部门任职,而接下来的两年,却转入另一个部门任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工作轮换”。它适用大大小小的公司。一般公司规定一两年内某些管理者的岗位就可以轮换一次。到那时,新的岗位,新的职位,新的员工,新的问题,一切从头开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出全能人才。

四、员工技能培训的实施

第一,在着力宣传教育,深化职工思想认识上下功夫。

一是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国情、企情、厂情教育,培养职工为国家、为企业做贡献 的价值取向,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工作业务水平。二是以提高职工文化知识、提高现代工业技能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创建劳模工作室、 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人先锋号”为平台,紧紧围绕培养肯钻研、善探索、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劳动者这一主题,调动职工学业务、练技能的积极性,提高职工技术 革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职工人才队伍。

第二,在创新方式方法,激发职工学技练功上下功夫。

一是通过整理职工学历、职称档案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方位调查职工技能培训需求,详细了解 和掌握不同层面、不同知识结构的职工所拥有的技能程度、个人特长、知识积累、发展方向等情况,找准职工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制定技能培训计划,完善技能培

训模式,做到技能培训形式多样化、技能培训对象层次化、技能培训方法多元化、技能培训内容实用化,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确保技能培训工作贴近实际,取得实 效。二是根据企业发展,建立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加快远程教育网培训管理平台的开发,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教学,以满足职工个性化、自主化、经常化学习的 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地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 第三,在畅通发展通道,搭建职工成才舞台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唯才是举,用人所长”和“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打破专业限制进行技术岗位竞 聘,制定和落实选送优秀职工参加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培训等激励措施,搭平台、压担子、促成长,为职工开辟成才快车道。二是紧密结合不同岗位特点、工作 内容和能力要求,建立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岗位技能人才倾斜,畅通企业技能人才职业 生涯发展通道。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7

为加快电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电力行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据《关于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通知》(劳社部发[ 20__ ] 32 号,以下简称“项目”),结合电力行业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项目推动工作领导与组织机构

(一) 成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会领导任主任、首批进入项目实施的 14 家企业主管领导或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主任参加的 “ 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推动工作委员会 ” (以下简称 “ 委员会 ” )。“委员会”职责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负责组织本项目的整体规划与实施,并对本项目涉及的行业性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

“委员会”下设项目工作小组和项目研究小组。

1 、项目工作小组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负责人兼任组长,首批进入项目实施的 14 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教育培训负责人参加。项目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实施;针对企业推动本项目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和工作内容,开展协作性研究与交流;向“委员会”提出行业性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决策议案;推动、协调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与鉴定的各项工作实施。

2 、项目研究小组由部分电力企业、电力培训中心、高级技工学校的领导组成 。项目研究小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的调查研究与咨询;针对电力培训机构具体实施本项目工作所涉及的行业标准规范、资格与质量认证等工作开展研究;在“委员会”办公室的协调下,为工作小组提出的相关议案做好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并向委员会提出有关的议案。

(二)进入 项目实施的企业,要 成立企业有关负责人挂帅,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人协力配合的项目实施领导组织。具体负责本项目在企业内部实施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协调落实等工作;组织进行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研究制定本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建立畅通的企业内部分级培养工作体系;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培训机构网络;拓宽培训经费的投入渠道;完善持证上岗制度;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三)各省电力行业协会(以下简称“省行协”)作为省内项目牵头单位,要成立由省行协有关会领导任主任,省内各有关单位参加的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领导机构或工作办公室,在省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省行协的宣传、组织与协调作用,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工作规划、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建立省内有关政府、省行协、电力企业、电力培训机构之间开展本项目的工作关系,争取更多的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

二、实施范围和职业(工种)领域

(一)实施范围

1 、首 批进入项目实施的企业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内蒙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粤电集团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新力能源开发公司等。

2 、为使 更多的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逐步扩大项目的实施范围,各省行协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帮助省内其它电力企业了解本项目的工作目标、内容和任务,制定企业相应的工作实施方案,并向中电联报送新加入项目实施的企业名单,由中电联汇总,统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实施的职业(工种)

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结合电力生产技术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 “ 先主后辅,先易后难 ” 的原则,从目前电力行业特有工种中,确定变电站值班员、变压器检修工、配电线路工、集控值班员、汽轮机本体检修工、继电保护工、水工浇筑工、水工建筑测量工等为首批实施职业(工种)。争取用 2 年的时间,进行这些职业(工种)岗位能力(特别是复合性岗位的能力)和结构层次的分析,提出并实施这些职业(工种)的培训行业规范标准,该规范标准包括:岗位能力要求、培养方案、质量评价等;并提出这些职业岗位高技能人才岗位设置的结构层次比例指导性意见。在取得上述经验基础上,再通过 1 ~ 2 年的时间,完成电力行业其它主干职业(工种)的行业规范标准等工作。

三、项目实施内容

本项目涉及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在职与后备人员的培养,近期工作内容的重点为高级工向技师、技师向高级技师的在职人员培养。

本项目内容的实施,是在“委员会 ” 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组织下,以企业为主导,发挥省行协的地区性协作网络功能,调动各级优质培训资源,在各自的工作层面分工协作,共同努力,通过近、远期工作内容的结合,形成行业高技能人才成长良好的行业环境,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高、中、初级技能人员的梯次发展。

(一)由“委员会”统筹规划并协调组织,整体推动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为:

1 、组织开展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相关课题的研究。分期分批立项研究、开发涉及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有关方面的政策、评估机制,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培训大纲、教材、手段,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课题,并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项目实施中去。

2 、开展电力行业主干职业(工种或岗位)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分析。

3 、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建立并完善高技能人才有效的培养机制和科学的薪酬制度。

4 、推动电力培训机构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与优势互补,本着优化配置、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电力行业现有的骨干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建立起能覆盖全行业地域和主要职业(工种或岗位)分布的三级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

5 、面向培训机构,加强培训质量的监督和规范工作,开展相应的评估、交流;组织进行两年一次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突出贡献奖”表彰活动,促进行业培训水平的整体提高。

6 、开展电力行业特有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师的培训认证工作。

7 、促进仿真模拟技术和现代培训技术手段的开发和应用;建设远程教育培训和信息网络平台,共享全行业教育培训优势资源,逐步构建满足电力高技能人才终身学习、多样化学习的行业教育培训 信息与管理网络平台及其相应的行业政策机制 。

8 、在逐级选拔基础上,推动建立省、大区和全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

9 、在政府授权指导下,加快推进实施电力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与之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培训制度。

10 、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和技师考评工作力度,构筑并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紧密行业培训和考评鉴定工作,积极探索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培训考核与现场鉴定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考评办法。要通过行业政策导向,明确把取得行业高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申报技师或高级技师的条件之一。推动全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和技术创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大赛,拓宽高技能人才成才途径。

11 、探索建立起具有电力特色的行业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二)企业作为实施本项目的主体,在全行业统筹协调下,其实施的工作内容为:

1 、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对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预测,明确提出涉及本项目首批实施职业(工种)或扩展到本企业其它生产、建设、经营岗位的主干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年度需求计划。

2 、围绕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任务;确立集团公司与子(分)公司以及基层企业之间的分级培养工作体系;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加快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确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的落实。

3 、坚持并 完善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上岗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注重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例,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

4 、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技能比武、竞赛等活动, 创新和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畅通高 技能人才快速培养与成才的通道,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 、加大职工教育经费的投入,拓宽经费投入的渠道,进入本项目实施的重点企业应根据国发 [20__]16 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将职工教育经费的比例从原占职工工资总额的 1.5 %提高到 2.5 %,并从中落实高技能人才培训经费。

6 、要充分发挥下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技能培训中心、中等职业学校的培训基地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支持鼓励这些培训基地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 高技能人才培训。要建立企业生产技能专家库,通过政策导向,使这些专家能够兼职培训机构的教学,充实技能培训教师队伍,使培训质量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一线生产技术的要求。要鼓励基层企业加大同当地优质电力培训机构的协作力度,充分利用行业三级培训基地网络资源,系统地开展培训工作。

(三)作为各省实施本项目的牵头单位,省行协的主要工作内容为:

1 、根据《通知》精神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转发的中电联《关于发挥省电力行业协会在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作用的意见》要求,大力开展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宣传、动员工作,逐步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行业环境。

2 、要积极主动地做好与省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工作,争取得到政策支持;团结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公司和地方电力公司的本省企业,依靠省内各级各类电力培训机构,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协作和交流等工作。

3 、开展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服务。

4 、根据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标准,协商遴选本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备选名单,上报中电联;结合省内培训资源情况,提出培训基地网络布局结构,开展培训协作;配合中电联开展省内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和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的监督、检查与评估工作。

5 、依靠省内各电力培训机构,协调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面向企业需求,具体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校企之间、校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

6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起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

7 、积极支持、协助、联合省电力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及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公司和地方电力公司的本省企业,共同做好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尽快将地方电力企业纳入实施电力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轨道;组织开展省电力行业技能竞赛 和先进表彰 ,促进企业技能练兵和培训活动, 形成电力高技能人才逐级选拔的途径。

8 、组织开展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相关的政策研究,并向有关政府部门及中电联提出建议。

(四)积极推动电力行业三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的建设。

1 、企业或者基层企业的培训基地,要 充分发挥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优势,建立校企结合、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根据本企业需求,按照行业培训规范标准,实施部分工种岗位的高级工、技师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相关的培训合格证书。

2 、 30 所左右电 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行业培训基地”),将根据地区和职业(工种)优势资源分布情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行业基地建设和遴选标准,在各省行业协会推荐基础上,由中电联组织专家分批、滚动遴选,经“委员会”审定后确认。“行业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还要根据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要求,面向大区或全行业服务。

3 、 5 ~ 10 个国家级(电力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级培训基地”),将在行业基地范围内,根据遴选标准和地区、职业(工种)资源优势分布情况,由中电联组织有关 专家,并经“委员会”同意,提出备选名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公布。“国家级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还要根据电力和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具体要求,面向全行业乃至全国范围服务。

4 、“国家级培训基地”和“行业培训基地”,面向电力行业实施特有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必须执行行业培训规范标准,严格进行基地和教学质量等管理,接受 “委员会”的质量监控与有关认证。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行业培训合格证书。“国家级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要执行国家有关的标准,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国家有关培训合格证书。

5 、加强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师资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力度。争取通过 1 ~ 2 年的努力,建立全行业共享的主干工种或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及其管理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师,实施全行业培训、认证和动态管理。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8

为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__]16号)、省劳动保障厅《江苏省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培训方案》(苏劳社培[20__]1号)以及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人才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我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适应我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出发,充分依靠行业和企业,广泛动员全社会的教育培训力量,大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技能、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确保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等方面的七项工作措施,确保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面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需要,在继续抓紧落实业已开展的机械、电子二个高级技工培训项目外,在电子信息、机械汽车、冶金、轻工、建筑、服务业、农业等支柱产业有选择地启动专项培训项目,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职业技能鉴定数量在现有基础上递增20%,培养新技师3600名,带动各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梯次协调发展,力争使我市初、中、高技能人员构成的比例提升到2:6:2。

三、项目内容

1、重点领域: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建设的需要,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我市主要在机械制造、加工、机电工程、汽车运输、冶金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训。

2、重点职业(工种):机电类着重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人员、模具量具制造人员、特种焊接人员、机电一体化维修人员(机械设备)、机械加工、装配生产线岗位、工种中多技能复合型技能人才;电子信息类以电子电路制造、通信设备制造、无线电整机装配调试、电子设备维修、电子产品模具制造、计算机(含外设)服务器装配调试、维修、计算机系统集成等职业的智能型技能人才,以及软件开发、信息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人员以及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

3、实施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有“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家,即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常州高级技工学校(常州技师学院)、宝钢集团常州冶金机械厂、江苏多棱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我市决定首批确立“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家(见附件2),在全市建立培训网络,形成培训能力,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一些领导重视、条件较好、管理规范和知名度较高的高职院校和大中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构也可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后备基地,填报《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审批登记表》(见附件3)申请加入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审批登记表请于20__年5月10日以前上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处,经评估审批后,统一向社会公示、公布。

四、 主要措施

(一)加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常州技师学院、常州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常州冶金高级技工学校的资源优势,尤其要突出技师学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示范、辐射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积极争取在符合条件的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上增挂技师学院牌子,承担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学制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任务。

(二)充分发挥有关行业部门的管理协调和技术指导作用,加强企业集团与技师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的沟通、联系和合作,促进职业培训与生产岗位、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积极开展企业名师带徒和在一些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的试点,引导职工立足岗位成长,强化高级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其中职工工资总额的1.5%留在企业,专项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的规定,大力开展职工培训,进一步建立并完善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务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指导企业提高高级工、技师的工资水平、岗位津贴和福利待遇。凡具有高级及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并被聘用的,按市劳动保障局下发的《关于做好常州市高级技能人才收入分配工作的指导意见》(常劳社薪[20__]152号)精神享受相关待遇。

(四)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凡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92个职业(工种)的人员,就业、上岗前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介绍机构进行职业介绍和用人单位招收、录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就业准入控制的规定执行。严格依法对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技术职业(工种)人员应从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的管理。对已经从事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但没有相应资格者,要组织培训和鉴定,在20__年以前达到上岗要求。同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除了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外,力争每年集中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纠正并给予处罚。

(五)推进职业技能鉴定改革,探索并实行与企业生产和职业学校教学实际相结合的鉴定模式。进一步做好技师和高级技师社会化考评工作,在20__年全市对12个职业(工种)技师社会化考评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在国家规定的技术条件统一性原则基础上,实行由市级具体实施、省厅核准发证的工作机制,逐步扩大技师、高级技师的鉴定职业(工种)和覆盖面,使经过培训的高级技工,通过社会化考评方式,取得技师职业资格,促进高技能人才尽快成长,鼓励青年人脱颖而出。

(六)积极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宣传表彰奖励优秀高技能人才。继续实行每三年举办一次多个职业(工种)的常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每年在1~2个行业中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切实做好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工作,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我市原则上确定每年表彰一批“常州市技术能手”,每三年组织评审一次“常州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并对这些优秀技能人才进行奖励,同时积极向省、国家推荐高质量、公信度高的技能表彰候选人。

(七)利用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教师特别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培养具备高级职业资格的专业理论和生产实习指导“一体化”教师。加强对中青年后备教师的培养。加快新技术、新技能在职业培训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创新培训形式,开展远程职业培训,推动多媒体音像、仿真模拟教学技术的应用。

(八)加强常州市技师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常州市技工教育与就业培训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把全市高技能人才有机组织起来,建立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库,定期举办全市性的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材料等职业技能推广和交流活动,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难题。

(九)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国家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政策、措施,宣传各行业的技术能手和标兵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术标兵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

五、组织领导

1、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总体规划和综合管理,各辖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基地的组织实施、管理服务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2、成立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劳动保障局局长任组长,市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技师学院和职业院校的有关领导参加,负责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协调等工作(见附件4)。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培训处,负责日常联络工作。联系电话:_,传真:_。E—mail:__

3、市各有关部门应成立相应的项目协调小组,确定联络员,并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并请各辖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报市劳动保障局备案。

六、 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__年4月—20__年6月)

①市各部门、各行业、各辖市、区落实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组织领导与实施机构。

②重点了解本行政区域内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现状,并制定培训规划与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__年7月—20__年12月)

①做好基础与技术支持工作。

②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③进行阶段性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3、效果评估阶段(20__年12月—20__年9月)

①高技能人才培训情况总结。

②对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抽查复评。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8篇相关文章:

教师培训主题活动方案

党员教育学习活动方案

学校培训计划方案

2021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方案10篇

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方案

公司会议工作总结范文

社工社区活动方案

社区社工工作方案

202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技能培训活动方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38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