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

美婷1873 分享 时间: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范文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著作《战争与和平》,从书中也看到他对军事、哲学、历史等也有高度的透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1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这个小孩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

一向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可是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感情。

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欢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研究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终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欢乐的微笑。这一段异常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十分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能够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我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我的大自然。

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我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样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我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并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以往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资料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2

《战争与和平》在我看来无疑是整个十九世纪最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里亚特》。整个世界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在波涛汹涌的人间,矗立着一颗最崇高的灵魂,宁静地鼓动着并震慑着狂风暴雨。他思想的自然的动作,使他从关于个人命运的小说,引入描述军队与民众,描述千万生灵意志交融着的巨大的人群的小说。他在塞白斯多堡围城时所得的悲壮的经验,使他懂得俄罗斯的国魂和它古老的生命。

最初是一片静止的海洋,俄罗斯社会在战争前夜所享有的和平,开始的几章,以极准确的手法与卓越的讥讽口吻,映现出浮华心魂的虚无幻灭之境。直至这些活死人中最坏的一个、Baile亲王才发出一声生人的叫喊:

“我们犯罪,我们欺骗,而是为了什么?我年纪已过五十,我的朋友……死了,一切都完了……死,多么可怕!”

在这些暗淡的、欺妄的、有闲的,会堕落与犯罪的灵魂中,也显露着若干具有比较纯洁的天性的人——在真诚的人中,例如天真朴讷的RierreBesoukhoo,具有独立不羁的性格与古俄罗斯情操的MarieDmitriwna,饱含青春之气的Rostove;——在善良与退忍的灵魂中,例如Marie公主;——还有若干并不善良但很高傲且被这不健全的生活所磨难的人,如Andre亲王。

可是波涛开始翻腾了,第一是“行动”。俄罗斯军队在奥国。无可幸免的宿命支配着战争,而宿命也更不能比这发泄着一切兽性的场合中更能主宰一切了。真正的领袖并不设法要指挥调度,而是如Koutouzoo或Bagnation般,“凡是在实际上只是环境促成的效果,由部下的意志所获得的成绩,或竟是偶然的现象,他们必得要令人相信他们自我的意志是完全和那些力量和谐一致的。”这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好处!纯粹行动的幸福正则健全的情状,惶乱的精神重复觅得了它们的均衡。Andre亲王得以呼吸了,开始有了真正的生活,……至于在他的本土和这生命气息与神圣风波流离的地方,正当两颗最优越的心魂,Dierre和Marie公主受着时流的熏染,沉溺于爱河中时,Andre在奥斯丹里兹受伤了,行动对于他突然失掉了陶醉性,一下子得到了无限清明的启示,仰身躺着,“他只看见在他的头上,极高远的地方,一片无垠的青天,几片灰色薄云无力地漂浮着。”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3

在拜读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著作《战争与和平》,我觉得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只是一位作家,从书中我仿佛也看到他对军事、哲学、历史等也有高度的透彻,对他的喜爱与崇拜使我对这本家喻户晓的著作有点感想。

小说从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写到1821年俄国专制加强潜伏危机的时刻,以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为主线。但资料并不全是以战争为话题。故事的主人公青年公爵安德烈为了心中的信仰投身到“硝烟四起”的战争中去,把怀孕的妻子交给父亲与妹妹玛丽亚照顾,在军中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我带来辉煌与荣耀。

而彼埃尔是安德烈留学归来的好友,身份高贵,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也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了彼埃尔的这一点,便计划把相貌美丽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仑嫁给了他。而同一时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战败的安德烈不幸受了重伤,身心也受到重创的他只好静静养伤。另一边的新婚后的彼埃尔,在不久后就发现妻子爱仑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若有若无的暧昧关系,他为了卫护自我的名誉最终与爱仑分居,内心陷入了纠结当中,直到认识了互助会的领导后慢慢开始找到了新的信仰。

在战场上的安德烈回到家的那一晚,妻子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逝世,这让安德烈顿时感到人生已走到尽头,直到遇到活泼漂亮,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可父亲的强烈反对,使得安德烈出国和娜塔莎无奈分开一年,娜塔莎最终奈不住寂寞与爱仑的哥哥阿那托尔私奔。后直到1812年的一次战争,娜塔看到了将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热诚地照顾他,可安德烈最终还是和死亡一齐走了。彼埃尔化为农夫刺杀拿破仑却反被俘虏,其妻爱仑在这战火连连的环境下依旧放荡行为,最终因误服堕胎药而死。几番奋战后,俄国最取得胜利。像每个故事完美结局一样,大家过上了幸福完美的生活。

和平的到来,是用铺满鲜血的花朵迎接,战争不会永远,因为正义存在。在这本书中,人间的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从生下的啼哭婴儿到白发老人的一生阶段,这本书中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曾这样评价。我喜欢安德烈的单纯坚忍,娜塔莎的活泼善良,彼埃尔的温和并不懦弱……他们都不完美,各有各的人性欲望,但上帝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异常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异常多的苹果,所以,他是被上帝所爱的人。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4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当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我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当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期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我的《战争与和平》。

应当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可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十分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我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并且,托尔斯泰似乎异常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能够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坚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一样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我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之后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向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感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先那个活泼、欢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

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当这样。并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坚持着必须距离,他能够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明白,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向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可是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感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欢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研究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终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欢乐的微笑。

这一段异常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十分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能够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我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我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我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样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我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并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以往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资料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5

读《战争与和平》,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但此作品的深意,我并未完全读懂。

初读《战争与和平》,唯一吸引我的只是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托尔斯泰-把故事安排在战争与和平间穿梭,和谐的宴谈与混乱的战争场面交替呈现,整个故事却仍井然有序,分毫不乱。托尔斯泰对高难度大场面的描绘似乎把握自如,无论是宴会,舞会,或是战争,描述都极其细致入微。每每一读,总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他善用精简的语言将人物的性格心理充分表现。他的作品中,字里行间始终透出质朴之气却又与众不一样,从而造就了他作品的独特。

再次细读《和平与战争》,渐渐地,我发现其涉及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等各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思想结晶所在。托尔斯泰一生始终在思索和探寻,环境的变迁使托尔斯泰的思想和信仰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和平完美的环境中,他追求善和美;在应对残酷的战争时,他的思想又一次经历着洗礼,他曾把完美的情感屈从于战争的现实。然而,始终不变的是,即使应对战争,他的内心仍在关心那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关于精神与永恒的问题,他多次借以作品中皮埃尔和安德烈的大脑来探索,借以他们的谈论来商讨。

作为思想家,托尔斯泰也矛盾与彷徨过,他的思想的逐渐成熟,也像《战争与和平》的小女孩,经历过几场所谓感情后成了一位不修边幅却更成熟沉稳的母亲;随和善良、无贵族架子的皮埃尔,有私生子变成继承人,由不敢爱变成婚后幸福的丈夫,也更有职责和担当;安德烈冷峻聪明,但欠缺宽容,在经历感情失败后,他在战争中死去,在死前,他也得到彻底的醒悟。

其实,思想的产生与提升,是需要磨练的。托尔斯泰身为贵族,却蔑视贵族的腐朽享乐,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的思想觉悟使他意识到世界的不公,他期望能帮忙农民等下层阶级,却得不到农民的信任,也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连家人也同他产生了隔阂。托尔斯泰不如意的经历,似乎是成就他不平凡的思想的关键,也成就了他的多部文学巨作。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有感相关文章:

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体会五篇

红星照耀中国1-12章概括

小学生必读书目

《复活》读书心得体会

高中必读名著书目2021最新公布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500字五篇

关于必读经典世界名著介绍

高中生读《复活》有感范文

大学生政府论读后感800字五篇

《卢沟桥事变》读后感共五篇

91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