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00字5篇范文

惠玲221147 分享 时间:

《三国演义》影响极大,在中国古代思想关公被推举为“忠”、“信”、“义”于一身的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相礼膜拜的神圣偶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00字5篇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1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战火纷飞,英雄辈出。刘玄德寄人篱下,阴云,亭下,惊雷隐动,青梅煮酒论英雄。敢问曹刘,谁乃真英雄?

曹操有着“舍我其谁”的枭雄之气,起初,曹孟德名微而众寡。但却能大败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一举拥得半壁江山。刘备谦恭温厚,与关、张桃园结义,以“隆中对”为核心方针,得荆州,收益州。广纳贤才,外结孙权,内修政理,成就霸业!

曹操重视人才,但也忌妒英才。哭吕韦,惜郭嘉,却怒杀杨修,导致陈宫离他而去。刘备则不然,三顾茅庐,屡挽赵云,送别徐庶时,还不惜砍掉挡在徐庶面前的竹林。他的诚心使得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使得诸葛孔明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心胸狭窄,疑神疑鬼,借居吕伯奢家,其家人欲磨刀杀猪款待他。可曹孟德疑心病起,误以为吕伯奢想要杀他,于是屠尽吕伯奢全家。对故友无情无义,还理所当然的丢下了一段丧心病狂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比之其冷血,刘备就胸襟宽广太多了。他可以不介意二弟投奔过曹操,他可以宽容地原谅利用来刺杀他的人。不愧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只为会和他。

曹操,刘备,各有所长。但倘若问我:谁堪称英雄,则非刘备莫属。因为他有善心。

茫茫历史长河,从未缺少过善。如果管仲没有选择和鲍叔牙和善相处,就很有可能在战败后被斩死。如果张良没有选择在桥上恭敬地帮助那位老人穿好鞋子,就不会获得《天子兵法》而帮助刘邦成就大事。如果没有那位登山者没有选择帮助那个冻僵的人,就不会使自己身心暖和,从而走出困境。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说明了选择善良,将会带来的巨大好处。

中国有句俗语:“予人方便,自己方便”。是啊,每次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无异于帮助自己。正如刘备,择善待人,才能创立蜀汉,挣辉吴、魏。正是因为他深知善的力量,才会临终前告诫阿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选择善良,才能塑造优秀的自我,才能使自己生命的银行中饱藏财富,才能为自己的铺平前进的道路。

择善是火,点燃生命的灯;择善是灯,照亮生命的路;择善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择善而从。

三国演义读后感2

《三国演义》中有三绝:“智绝”孔明、“义绝”关羽、“奸绝”曹操,但曹操是不是“奸绝”,引人深思。

由于作者遵循“重刘抑曹”,所以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奸诈小人,把刘备塑造成仁德君子,但曹操为人真的奸诈吗?这得看每个人对曹操的评价与理解了。

曹操,给人奸诈之形象,取决于作者的描述,作者开头说曹操从小不务正业,不满叔父管教,于是就挑拨叔父与父亲的关系,充分展现了曹操从小就工于心计,善于用计;在官渡之战中,为了平复军心,把发粮官斩了,充分体现了曹操天性狡猾,用嫁祸于人的方法来谋求胜局;孔融给曹操推荐祢衡,但祢衡看曹操不顺眼,击鼓骂曹,曹操很生气,想杀他,怕败坏了名声,顺水推舟交给了黄祖,让他做了义务刽子手,这招“借刀杀人”体现了曹操的毒辣。罗贯中塑造了一个奸诈小人!每个人都会这么认为。

但曹操却有着军事家的胸怀,可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张绣杀了曹操的爱将典韦,又差点致曹操于死地,但曹操不计前嫌。张绣降后,曹操见了他,喜不自禁,好像以前的事没发生过,不但封他将军,还与他结为亲家。官渡之战胜利后,在敌军阵营中搜出许多曹军私通袁绍的书信,他却全部烧毁,既往不咎。曹操有远大抱负,为了实现霸业,他用宽阔的胸襟包揽了四方英才,都说曹操“文臣似雨,武将似云”。曹操慧眼识英才,荀彧、叔侄、郭嘉、程昱等投其帐下,更有于禁、典韦、夏侯兄弟、张辽等五子良将为其出生入死,曹操唯才是举,求贤若渴。他还费尽心思笼络人才,为收服关羽,他给尽关羽好处,但关羽还是“过五关斩六将”走了,他却不让追杀,表现了曹操用人的气度和能屈能伸的大将风范。曹操胆识过人,年轻时敢于嘲讽大臣“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他敢涉险孤身行刺董卓,被董卓察觉后镇定地“跪下献刀”,体现了曹操过人的胆识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汉天子流落,没有一个军阀去管,他却能调精兵五万,迎天子回朝,挟天子以令诸侯,体现了曹操顾全大局的眼光;他输得起,赤壁败了,重整旗鼓,再来复仇。

曹操是奸雄,也是英雄,但他有政治家的胸怀。相比于假人伪义的刘备,更多了一分气度,他奸就是奸,好就是好,不像刘备天天以仁德挂于嘴,假仁假义,想要荆州不去凭实力,反倒假哭来博取同情心。曹操不愧为北方雄霸,他有优秀的军事策略和大将风范,要不是患病而死,真能创出一番霸业!

曹操能严能宽,能屈能伸,可傲可谦,可卑可倨。胜利了,再接再厉;失败了,重整旗鼓。真乃大丈夫也!

三国演义读后感3

这个学期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对书中描述的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非常佩服。听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草船借箭》是出自《三国演义》的,书中还描述了许多英雄人物,因此我就萌生了去图书馆借《三国演义》来看。为了看完这本书,我都借了不下十次了,现在,我把我看后的一些感想写下来。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写的历史小说。剧中向我们展们示了许多英雄,也向我们描绘出了许多奸臣。

写出了刘备的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不过妇人之仁,感情用事。曹操的阴险、多疑、奸诈,不过有大志大略,军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创造自己的事业,在《三国演义》中是奸雄,但在历史上是英雄。关羽可以说是忠义勇的化生,武力不是最高但被称为“武圣”,他自视甚高,他的结局告诉了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张飞勇猛但是非常的鲁莽、莽撞、粗暴,但是偶尔的细心就会让人刮目相看,对义兄向来都是一条心。诸葛亮可以说是智慧的化生,鲁迅的评价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却是拥有非人的智慧,几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后期他为了回报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赵云是三国中一流的武将,长坂婆一战成名,汉水一战获得了“一身是胆”的美誉。至于品德,自从追随刘备后,一直肝脑涂地,出死入生,而且为人耿直,刘备有这种人的追随真是三生有幸呀。孙权是一位明主,在他治下的江东,人才济济,最后更是越来越强盛。曹操对他的评价是“生子当如孙仲谋”,我认为曹操对他的评价非常对。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心胸狭窄,嫉恨贤能,其实历史上的周瑜雄姿英发,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人才。

在三国中让我的记忆非常深刻的故事是火烧赤壁和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讲的是,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军。因魏军不善水战,孙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装打黄盖,后者假装投降于魏;孙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假带了数十条船向魏投降船里装满了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了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

在《三国演义》中我了解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做什么事都要多方面考虑,要将成功率提高。

三国演义读后感4

乱世出英雄,在这战火纷飞、烽火连天的战乱年代里,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一个个英雄故事激励人心!草船借箭、单刀赴会、大战长坂坡、火烧赤壁……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牵动着我的心。《三国演义》最生动的部分就是对人物性格和外貌的描写,并把外貌与性格联系起来,比如,曹操,白脸体现他是一代奸雄最直接的描述,用这样的方法让文章变得栩栩如生,让我百读不厌。

《三国演义》这本书把历史变得更加有戏剧性,许多事都好像令人难以置信,引起我的种.种猜测。它把一个人说得十分夸张,像刘备两耳垂肩之类的描写,让文章变得更加有趣。细细地品味每回的内容,其实它正是在告诉我们一些大道理。书中的忠臣有很多,以忠义为代表的关羽、赵云、郭嘉等。而奸臣小人,如杨松、吕布,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忠义是一个英雄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对我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在乱世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对曹操的描写极为生动:白面细眼长髯。把曹操评价成了“奸雄”,在我看来,其实未必,曹操也是个英雄啊!他大战官渡,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终身理想就是“以安民定天下”,这造就了曹操强大的魏国。可曹操为什么被称为奸雄呢,就因为他曾经面对陈宫说过一名十分自私的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是当时的曹操对权力的渴望,可是直到曹操去世还没有实现自己的霸业梦,但是坚持不懈让他的军队变得兵强马壮,这种精神也是十分可贵的。所以曹操也是个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

诸葛亮对我来说就是个神人,他是智慧的象征,是刘备霸业的奠基人,他以智服人,让不是那么“听话”的张飞也对他服服帖帖的。他舌战群儒,让东吴的众家谋士都“目瞪口呆、哑然无言”。他初出茅庐便火烧博望,让夏侯敦和曹仁心惊胆裂……诸葛亮是一位绝无仅有的能人志士,他甘心为刘备的霸业而赴汤蹈火,鞠躬尽瘁。他熟知天文地理,顾全大局,让我对这样一位世间奇才深感敬佩。文中对诸葛亮形象的描写是羽扇纶巾,从中体现出了他淡定自若的智慧,也让我想起了苏轼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那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为了辅佐阿斗他曾经几天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工作,所以诸葛亮死时,年仅59岁,英年早逝这让我感到深深地惋惜。

赵子龙是武将里“勇”字的一个代表,他在曹操百万军马中杀了一个七进七出,并保护着幼主阿斗,立下奇功。赵云是一个虎将,是忠臣,他的一生都在战火中度过。有一件事是最让我惊叹的,子龙年已七十却还能力斩五将,他的威风形象因此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他奋勇杀敌时,如入无人之境,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后人有赞美子龙的诗: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日救主雄。

看着昔日的英雄豪杰,心中升起无限的钦佩,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豪爽,他们的义气,让我难以忘怀,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三国演义读后感5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部书,都说《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无论它是真是假,书中一件件名垂千世的著名战役还是读得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本书共一百二十回,从刘备张飞关羽三人桃园结义到三国归晋天下统一。据统计共列一千余人,文官武将占多数,从人数上便可见是部史学著作。本书主要以刘备集团为视野,与曹操孙权间展开了一场三国争霸。

书中,刘备是个知人善任,爱民爱物的仁君,他曾三顾茅庐求得了一位贤相——诸葛亮。可以说刘备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与这位老臣就有着莫大的关系,他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亦是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又或是神机妙算,晓天下事的奇异本领。在作者笔下,这真是个罕见的奇才。曹操却被塑造成了一个奸雄的形象,残暴多疑,善玩阴谋。孙权则是继承其父业,是个头脑冷静,深谋远虑又富有雄心的人。而关于的讲义气,周瑜的多疑,张飞的鲁莽率直皆被作者演绎得淋漓尽职。

在这里我想他论一下我对曹操的看法,说曹操是个奸贼,其实也不尽然,起初他也曾参与平定黄巾的斗争,谋杀董卓,后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为王,却反汉室,如此受到批判。要说英雄,曹操也可以算上一个,他手下的名将数不胜数,文武皆有,刘备孙权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不同于刘备有诸葛亮的辅助且皆有名声来成就霸业,也不向孙权一般继承父业,他完全是依靠自己打下了天下,这一点就很让人佩服,只是他逆了时代的潮流,反汉室罢了。

再说说诸葛亮,为报刘备重用之恩,连带辅佐刘禅,把刘禅当自己的儿子培养,一篇《出师表》字字透露着诸葛亮的忠心以及对先帝刘备的报答。可以说刘备死了,这蜀国就是诸葛亮在撑着了,毕竟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而他为什么不选择孙权曹操呢?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发展空间不足当时刘备身边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所以才会三顾去请他,要换做是曹操孙权三顾茅庐,怕是不大可能吧。人家手下人才多,不多你一个也不少你一个,诸葛亮就算是去了,怕也是没有再蜀国来的德高望重。

《三国演义》是我四大名著中最喜爱的一本,不光是因为它里面写到了许多著名的战役,而是其中的谋略,人物的性格就很吸引人,书中能够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斟酌思考的地方。所以熟读了一遍还不算完,再多一遍我或许又有更多的收获和理解。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00字5篇范文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00字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高中范文5篇

高一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范文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篇精选最新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5篇名著小说

三国演义观后感五篇800字范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学生范文5篇精选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学生范文5篇精选

《三国演义》读后感大全-读书笔记范文5篇

5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