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洞喻的读后感

禧寅0 分享 时间: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是柏拉图最重要的著作,也是西方知识世界的必读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理想国洞喻的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国洞喻的读后感1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柏拉图的《理想国》,在昨天的内容中,我重点为大家介绍了:柏拉图《理想国》的来源及,希望您能够注意到一点-柏拉图是反民主的。关于这一点,柏拉图的悲伤是真切的,因为历史上苏格拉底就是被全民公投所判处死刑的。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最敬佩的人,他的死使得柏拉图对民主制度极其厌恶,而这种厌恶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怎么估量都不为过。所以尽管勒庞的名著《乌合之众》在中国读者看来非常耳目一新,但从西方传统来说不过是素材的重新整理罢了,并不比柏拉图的对话更加高明。

那为什么现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仍然喜欢大谈民主之道呢?原因是:柏拉图时代的民主与现代的民主,虽然有所渊源可还是有很大差别。前者是所谓的古代民主、直接民主;后者则是现代民主、间接民主。

两者虽然都是以“民主”为名,却有着很大差异,关于这个问题,您只需记住这一点即可,因为政治学并不是我们当下的重点就不细讲了。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人民群众为何会如此讨厌哲学家呢?以至于苏格拉底被公投致死。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就是所谓的:洞穴之喻。柏拉图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很深的洞穴,洞口的光线可以照射到底部,一些囚徒从小就在洞穴里长大,全身被捆着,背朝着洞口,既不能走动,也不能扭头,只能面对墙壁。在他们身后的高地上有一个火堆,火堆和他们中间又有一道矮墙,沿着矮墙有一条路。

经常会有一些人举着各种假人、鬼怪、野兽的模型从矮墙后面经过,囚徒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各种物体投射到墙壁上的阴影。因此囚徒们必然会形成一种共识:墙上移动的阴影都是真实的物体。

如果后面的那些举着模型的人在交谈说话,他们的声音又会引起洞穴的回响,这又给那些囚徒一种错觉,声音是阴影发出来的。再假设某一天突然有一名囚徒挣脱了束缚,回头看到了火堆和那些走来走去的人。

这时候有人告诉他,他以前的所见所闻都是假的,那么他会如何想呢?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个挣脱束缚的人,面临的并不是自由的喜悦而是世界观的崩塌;如果再有好心的人将他带到洞穴之外,告诉他一切真相后又慢慢帮助他恢复理智,适应新的生活,那么他又是幸运的。

再如果洞穴里的囚徒之间有某种荣誉系统,那些擅长识别影像,能够记住影像出现次序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崇拜。那么,那个逃离洞穴的人还会在意这种荣誉吗?

这一连串的疑问,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难回答,也可以作为您举一反三的思考。今天要留给您的思考题是:“如果那个逃离的人回到洞穴,将真相告诉其他人,希望唤醒他们的觉悟和真知,他能够做到吗?”

理想国洞喻的读后感2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以“洞穴隐喻”的方式做了一个类比。一群囚徒被绳索绑在洞穴中,他们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被火光投射到前面墙壁上的影子,他们坚信自己的所见所感就是真实的世界。其中一个勇敢的囚徒挣脱枷锁走出了洞穴,发现自己在洞穴里的所见只是影子,并非真实的事物。“当他来到阳光下时,他会觉得眼前金星乱蹦金蛇乱串,以致无法看见任何一个现在被称为真实的事物。”经过适应,他慢慢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最终能够直视太阳,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走出洞外的“自由囚徒”在看见真实的世界之后决定再次返回到洞穴之中,告诉那群囚徒洞穴外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鼓励他们挣脱枷锁走出洞穴。在这个类比中,“洞穴”隐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世界”隐喻可知世界,而“洞穴中的囚徒”则是有待教育的人类本身,“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柏拉图认为,囚徒走出洞穴的过程就是人们受教的过程,即灵魂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除此之外,柏拉图还认为存在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有效地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

“洞穴隐喻”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挣脱枷锁的束缚从而获取自由的过程是痛苦的,同时这种自由的获得必须是自主的。“自由囚徒”返回洞穴的决定体现了他的伟大和无私,当他选择回去的时候,他是以一个“自由者”的身份,被赋予了一个高尚的灵魂。“自由囚徒”的返回并不是直接使得洞穴的人们获得解脱,而是让他们知道真正的善和自由存在于这个洞穴之外,鼓励他们自己挣脱枷锁获取自由,这种自由不是“被动的自由”,是自主自发的真正的自由。但是,“自由囚徒”最终失败了,这证明,自由的意识与无知者是相悖离的,要想真正的拯救他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由”对于他们的意义,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

是什么把囚徒从阴暗的洞穴拉向光明?是什么让人得到从眼睛到心灵的转向?柏拉图把这种走出洞穴,追赶理想的太阳的方式归结为教育。而教育的最终本质又是什么呢?是使我们获得自由,自由是人们发展的前提,这种自由会最终促使灵魂自由,由感性转向理性,黑暗转向光明,使人们看到实在,认识真理,找到至善。同时要明白,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束缚和约束并行。在“自由囚徒”看向火光的时候也许是被强制的,在看向太阳的时候也是被强制的,但我们要看到,这种强制是以自由为导向的。

理想国洞喻的读后感3

“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1、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对待“强制”与“自由 ”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教师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减负、尊重兒童、释放天性、禁止体罚等教育观念盛行,我们提倡兴趣教学,讨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学习的效果,我们痛斥外在强制力对学生身心的摧残,认为强制是对学生自由的剥夺。然而,我们要认识到,有时候强制并不是对自由的剥夺,教育的过程是强制性的,目的是使人自由。“洞穴隐喻”中,那些囚徒被绑在椅子上,四肢和头都不能转动,唯一能做的就是目视前方墙壁上的影像,以为那就是世界真实的样子。而挣脱枷锁的“自由囚徒”在转头的时候,在活动四肢的时候,一定是痛苦的,在看向火光的时候,眼睛一定是刺痛的。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人需要跳出大脑的舒适区,去记忆、思考,这本身就会带来不适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我们要看到,“教育原本就是一种力量,带着一点点强制,将人拉向洞外的光明世界。这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对人进行价值引导的教育性力量。这种引导是必需的,这是教育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规定性。”强制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自由,而只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这种教育性的力量得以充分适宜地发挥,要明白强制不是逼迫,是一种引导的教育性力量。

2、促使学生从身体到灵魂的转向

身体的移动是无法离开洞穴而上升的,促使灵魂发生转向,是身为教师最根本的使命。教师的任务更多的是为了塑造孩子的灵魂,师生灵魂的契合是教育得以借力的有效支柱。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中,“自由囚徒”下降到洞穴想去拯救那些囚徒,无奈由于囚徒们从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因此他们不相信他的话,最终杀害了他。柏拉图认为,“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他认为教育是促使灵魂发生转向的技巧和手段,教育能够唤醒人身上的理性,去除外界感性事物对心灵的干扰,从而使心灵纯化,转向真理,转向善的理念。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理性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受力。外在的学习动力只能使学生的身体产生转向,这种转向是暂时的,而学生灵魂的转向则产生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是持久的。

3、教师应注重“引导”和“启发”

苏格拉底“催产式”的教育原则把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通过无止境地追问使学生产生怀疑,从而感到自己的无知,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唤醒学生的潜在能力。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像农业,我们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分,然后精心呵护,静待花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种子,教师不能因自身的喜好而把香蕉和菠萝都变成橙子,教育的真谛在于把茄子培养成最好的茄子,把西瓜培养成最棒的西瓜。同时还应注意,万不可简单地给不同的种子以相同的呵护。重回到洞穴之中的“自由囚徒”并没有把阳光直接洒向学生,也没有直接解开捆绑在他们身上的枷锁,而是鼓励他们努力挣脱枷锁,启发他们自我成长、自我思考与自我启蒙。痛苦后的自由更为可贵,涅槃后的美丽亦更为真实。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教育,教师不能破坏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动性,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4、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使命感

灵魂天生就具有朝向某处去看的能力,而至于看什么、朝向何处却是灵魂与灵魂之间不同的表现,这恰恰是需要教育去引导的地方,而这一引导就赋予了囚徒能够走出洞穴的外在自由。教师的使命是使学生们的灵魂产生转向,从无知转向求知,从愚昧转向智慧。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情怀,拥有教育理想,热爱教育事业。“自由囚徒”向洞穴的回返是一种使命,尽管明知可能遭致的冷遇,他依然執著于自己的责任。因为他深知:“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像竞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理想国洞喻的读后感4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提出了洞穴之喻,对比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提出了灵魂转向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是促使人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将洞穴之喻与当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探讨洞穴之喻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洞穴之喻 教育本质 灵魂转向

在洞穴之喻中,柏拉图将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太阳比喻善的理念,囚徒比喻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在洞穴中,由于身体和脑袋被禁锢,囚徒只能看到外面世界中人的阴影,并将阴影作为真实事物本身。一旦他们被解除禁锢,矫正迷误,那么他们将看到外界真实的事物,更加接近实在。而当他回到当初居住的洞穴,他会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

首先,柏拉图坚持教育的启蒙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柏拉图认为,要让被释放的囚徒能够看得到洞穴外面真实的事物,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看事物的阴影,其次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再次看事物本身;经历过这些之后,他终于能够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事物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动作就是“看”,从看阴影,看倒影,最后看事物本身,事物从灰暗逐渐清晰,最终显现出本相,这就是理性启蒙。

此外,如果不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直接让囚徒从事物的阴影看向事物本身,告诉他过去惯常看到的全都是虚假,那么他会感到痛苦;如果将其带到阳光下,那么他会眼冒金星以致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在教育中也是如此,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存在顺序性以及阶段性的特点,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顺序,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同时,由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还需要考虑到各阶段教育的衔接问题。因此,当代教育分为学期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如果学生跳过其中某一个阶段的学习,直接进入更加深层的知识体系中,那么他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缺少前一个阶段中必要的知识储备,从而在深层学习中感到痛苦。

其次,柏拉图提出了灵魂转向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看见善,并上升到这个高度。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一种促使灵魂转向的技巧,这不是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不能准确的把握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直至能够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的存在。

在洞穴之喻中,囚徒经过一系列的引导看到了事物的本相,这就是囚徒经历的灵魂转向,他从洞穴看到太阳,最终获得善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囚徒被迫来到阳光下,他会眼冒金星以致无法看到真实的事物。可见,教育的作用是有益的引导,囚徒从阴影,倒影最终到达实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教育进行积极的引导,那么在囚徒从暗处到了亮处时,他的双眼会感到迷茫,如同灵魂的视觉离开了无知觉的黑暗到了光明的世界,而使灵魂变得迷茫。在当代教育工作中,教师不再是进行“灌输式”教育,一味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角色定位之一即为引导者。在学习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柏拉图“善”的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向善,人在追求善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和提升,而这个向善的过程也是追求真理和理性的过程。而当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这里面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自身和灵魂两个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存在重叠。然而,柏拉图将“善”,即灵魂上的提升作为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将德智体美放在基本平等的位置。甚至,由于对教育的工具性及实用性功能的重视,当代社会更加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教育成为了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其对于人类灵魂以及精神的提升反而被弱化了。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教育的实用性的确需要受到重视;但是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是重在教给学生实用性的知识技能以满足当代生活需求,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对人生的思考,那么这样的教育显然丧失了其最初的目的。因此,当代教育需要加大重视灵魂的教育,提升人的精神及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同时,需要身体力行地进行德性上的教育,引导学生“向善”,追求真理与理性。

理想国洞喻的读后感5

《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学经典,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思维常常在字里行间悄悄的远行,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想想自己的思维跑到了哪里,是怎样跑的。

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气度,多了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去探索可那毕竟是一道很漫长且艰辛的路,所以我将慢慢的前行,那样收获的也许才更多。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王阳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王阳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这句话充满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王阳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了这位老乡,这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专门派人为其守墓,有个日本将军甚至有个腰牌上写道一生俯首拜阳明,读到后我深深的触动了,觉得如此对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厚厚的课本里竟然没有提过,自己也知之甚少。后来也大概了解了一下王阳明,明白了其伟大,尽管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去欣赏他的伟大。

理想国洞喻的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3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