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金敏1147 分享 时间:

通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欢迎查阅!

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1

5月15日,繁花似锦,绿荫如海,生机盎然,五(6)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了解传统节日 弘扬民族文化"主题队会。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

由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连接起来的中国传统节日宛如一幅历史文化长卷,充满诗情画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童谣《春节到》带领大家再次领略了春节的有趣习俗,重温了红红火火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团圆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古时我们吟诗和曲度中秋;今天我们欢歌热舞迎中秋!歌曲表演《明月几时有》与舞蹈《喊月亮》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古时与现在不同的庆中秋方式!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它源于古老的《易经》,在中国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小品《敬孝》让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尊敬长辈,如何做才是真正有孝心的孩子。

相声《传统节日知多少》让队员们明白了: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建设好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尊重自己的传统节日是尊重和热爱自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

通过本次队会,每一个队员都明白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淀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了传统节日,队员们真正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渊源流长、丰富多彩。为了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应该重视传统节日。爱我们的祖国,就从重视传统节日开始;爱我们的祖国,就从过好传统节日开始。

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2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__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3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秋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中秋节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4

一、指导思想:

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来弘扬民族精神。

3、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

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四、活动过程:

1、中秋习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节目

4、朗诵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同学分享自己带来的月饼。

五、活动小结

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2、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而自豪。

二、活动内容

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

2、通过多种形式述说或表演传统节日中的来历、习俗,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形式生动活泼,了解传统节日,抒发真情实感。

四、准备工作:收集节日的来历及习俗。

五、实施过程

(一)宣布班会开始。

师: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我们一起在这里了解一下重阳节好吗?

全班:好

师:看见同学们这么有信心,老师也信心百倍!下面掌声有请我们班的李晨、张怡同学来主持今天的班会。

主持人齐:谢谢老师和同学的信任!

主持人齐:五(1)班“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提问导入

甲:同学们,今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特别的日子――九九重阳节(课件出示)

(三)活动过程

1、重阳节的起源、来历

(出示课件)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它源于古老的《易经》,在中国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便开始过这个节日。

甲:同学们,你们对重阳节的历史渊源还知道哪些?

生:主持人我们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收集了有关的资料,就让我们来说说吧!

A、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词》中已提到了九九重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远游》里写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由此可以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重阳。

B、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这首诗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这首诗里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那天就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

C、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D、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示庆贺,连皇帝也要亲自到万寿山登高啊!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乙:是啊!不同的时代蕴含了节日更丰富的内容。

2、重阳节的习俗

甲:同学们,重阳节在我国上至天子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很喜欢过这个节日,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人们过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吧!

(出示课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乙:了解了这些习俗,你们想说点什么呢!

生:当我看到这松软可口的重阳糕时就想带回家给奶奶尝尝。

生:我看到这气味芬芳的菊花酒就想给爷爷倒上一杯,祝他健康长寿!

生:我知道茱萸有消灾避邪的作用,我也想给奶奶插上一只,让她平平安安。

生:看到登高的画面时我想到了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甲:千百年来,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你听……

(课件出示)

诗文诵读A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B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重阳敬老

乙:同学们,当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时。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出示课件)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乙:下面请说说我们当代人又是怎样过重阳节的呢?

生:在1989年就开始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可见我国很早就对老人特别的重视!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呢!

生:看到画面上老人们的笑脸,我知道他们一定很开心,因为有人在关心他们。

生:过节时有的晚辈搀着年老的长辈去登山健体,让老人的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老人们会多幸福啊!

甲:是啊!我国素有礼仪之帮的美誉,敬老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再现,历史的车轮进入世纪,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了新的认识,赋予了新的含义。我们呼唤民族精神在21世纪的中国发扬光大!

乙:同学们,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每年的今天都会组织老人开展敬老爱老的活动,你看:前几天我们学校的领导还亲自到退休老教师家进行了慰问。(课件)你们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重视这个节日?

生:因为老人们辛劳了一辈子,年老了身体也会变弱他们会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

生:我在网上查到中国已步入“老人国”,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人比例超10%中国已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多了就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

甲: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我们身边时怎样一种现象呢?请看我们自己做的一个小调查:

孝敬长辈最基本的六条要求

1.每天向长辈问好。

2.知道长辈的生日。

3.每天主动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4.学习自觉努力,家庭作业认真独立完成,不用家长督促。

5.每天能主动地和长辈交谈,不对长辈发小脾气。

6、不做让长辈为自己操心着急的事。

乙: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我们孝敬长辈做得还很不够。

甲:我们非常遗憾的看到这样的结果,由此想到那些为国家为我们付出很多的老人正成为社会忽视的群体。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我们重新呼唤:百善孝为先。把孝敬长辈作为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的起点是势在必行,这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起码做人的道德要求。

乙:在我们学校“扬善”活动中就提要关爱家人孝敬长辈,并为他们做一件他们喜欢的事。下面请向老师来听听大家是怎么做的呢?

生:给爷爷洗脚

生:耐心地听爷爷奶奶把话讲完

生:给瘫痪的奶奶送饭

生:陪生病的奶奶睡觉

生:不对爷爷说话发脾气

甲:听了同学们这些感人的故事,此时此刻你想对老人、同学、在坐的老师说点什么?

生:我的奶奶有关节炎,我想用我的零花钱给奶奶买一个护膝,让她不再关节痛。

生:我想为所有的老人们献上一首歌。

生:我用我的书法作品来表达心里对老人的爱(书法作品)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我想,我们尊敬老人就是“扬善”,就是在弘扬一种民族精神。

生:老师我想说说我的一个心愿,我知道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今天我特地为奶奶订了一个,可奶奶说:你今天不是有重阳节的活动吗?拿去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吧!那我就把这份礼物送给在坐的老师们尝一尝,希望能把我的心愿带给你们,把你们的微笑留下……

生:我想用我的善训来表达此时的心情:给老人一个微笑就是给老人一个健康。

生:尊敬老人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

生:孝敬长辈是我最大的快乐!

(四)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那些传统节日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希望你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民族精神因为有了我们而更加的芬芳美丽……

(五)宣布班会结束


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相关文章: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简报

节日主题班会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总结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节日主题班会高中

2020年弘扬中秋节日主题班会

《中秋节》为主的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501589